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咬定语文不放松 落实“双基”莫动摇|咬定卿卿不放松 肉片段
 

咬定语文不放松 落实“双基”莫动摇|咬定卿卿不放松 肉片段

发布时间:2019-01-23 03:57:53 影响了: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持续推进,来自教学实践中的种种潜在的、共性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并愈来愈多地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探讨、反思与评判。语文教学中不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的种种窄语文、泛语文和非语文现象司空见惯,语文课常常被上成了空洞乏味的说教课、谈天说地的讨论课、手舞足蹈的表演课、东拼西凑的常识课、声像满堂的欣赏课、花样翻新的活动课……凡此种种说明教师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任务的理解和把握发生了偏差。如果任其蔓延和扩展而不加以纠正,必将严重影响语文教学改革的稳健推进,影响语文课程的健康成长。
  
  一、“双基”,传统语文教学的智慧结晶
  
  新课程改革的确令我们耳目一新、欢欣鼓舞,但实践新的教学理念,并不等于要阉割传统、抛弃传统、否定传统。在新事物的发展中,我们容易陷入一种认识误区,即非“破”不“立”,大“破”才能大“立”。这种片面的认识已经出现在新课程的实践中,如主体挤走主导,探索否定接受,自主冷落训练……其实欲“立”,并非得先“破”,新课程与以往并非完全对立的关系。诚然,它们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但其间一些看似对立的关系常常是视角不同所致,或是对某种偏失的纠正,或是对某种理念的强化。它们之间更多的是相伴共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比如:预设与生成、文本内涵与独特体验、探索与接受、合作与独立、认知与情感、自主与训练、课内与课外等等。新课程绝非另砌炉灶,另辟天地,它是以传统课程为基础,把传统课程作为课程资源和对话对象,深入研究和挖掘传统课程的精华,实现传统课程的完善和发展,丰富新课程的历史内涵,保持课程发展的延续性,从而实现新课程对历史的超越。
  1963年出台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明确指出:“语文是学生必须首先掌握的最基本的工具,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出了“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此,“双基”对于编排教材、强化训练、提高质量起了重大的作用。注重继承传统,多读多练的“双基”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旋律,使语文教学达到了较高水平。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双基”一度可以说上升到教学统治的地位,以至于“双基”出现了神化、异化的倾向,过分强调经典知识和系统知识,“双基”的要求不断拔高,“双基”的内容不断趋繁,“双基”的训练不断变僵,“双基”教学成为学生超负荷的训练,致使学生学业负担日重,直接影响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全面发展。肢解课文、机械训练、题海战术等现象使“双基”蒙上了不白之冤。事实上,“双基”是我国教育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基础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贡献,是我国基础教育一大显著特色。“双基”理论具体指导着课程编制的全过程,尤其是影响着课程的实施和评价,从而几十年来有力保证了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
  
  二、“双基”,落实语文课标的基本保障
  
  “双基”的培养与《语文课程标准》是怎样一种关系,有着怎样一种联系,这需要我们深入、准确解读《语文课程标准》。不难发现《语文课程标准》蕴涵并发展着“双基”,“双基”又是推进和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保障。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明确告诉我们工具性、人文性是一对相互依存的统一事物。其中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情感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性的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的。没有工具性,便没有必要设立语文学科,人文性也无从谈起;没有人文性,语文有的只是枯燥的字、词、句、段、篇,这些僵死的语言知识习得,有的只是听、说、读、写、思呆板的语言技能训练,语文课便失去了生机和情味。强调人文性,并非疏远工具性,学习语文不可回避“双基”训练,如果语文课不注重学语习文,那语文之“本”就不复存在了。科学的做法是:坚守语文的学科本位,按照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指导和规范语文教学实践。在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的过程中,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提高语文基本能力的科学训练中,在听、说、读、写、思等语文综合实践的历练中,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从而使工具性、人文性相得益彰,同生共构。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具体来讲,“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知识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强调“语文素养”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发语文教学在实用之外的功能,重视在语文课程实施中增强底蕴,提高修养。但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而语文能力的习得不可能只靠教师的讲解,必须要经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的反复练习。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历练之。”
  《语文课程标准》中三个维度的关系为: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过程和方法”,落实“知识和能力”。“凸显”和“关注”的落脚点都集中在“知识和能力”上。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过程和方法”,绝非轻视乃至放弃“知识和能力”。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有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语文课程也不例外。《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定位更全面,对语文技能的提法更准确。再如对“语文能力”内涵作了一些新的界定。但毋庸置疑,“知识和能力”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目标,是语文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属性,同时也是“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依托。如果舍弃其依托,“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朱敬本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活动即语文实践。也就是通过阅读一册册精选的课文来培养阅读能力;通过一篇篇自主的作文来培养写作能力;通过一次次主题式日常口语交际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通过一项项语文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语文实践能力等。”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听说读写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受到语言熏陶感染的过程。这一过程不只是要求实践操作,它必定会涉及语言、文字、词汇、修辞、篇章等的语文知识,也会接触有关人生、社会、自然方方面面的知识和观念。而能力的培养又离不开训练,叶圣陶先生说:“什么叫训练呢?就是要使学生把学到的东西变成他自己的东西。”“训”强调教师的指导,“练”强调学生的反复练习。语文训练的形式和内容就是听说读写和字词句篇。可见语文训练是语文实践的必要构成部分。新课程遏制的是机械训练和重复训练,倡导的是基本训练和科学训练,它预示着语文教学将一改旧的套路,形成崭新的格局,把发展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置于中心地位。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在已习惯了的接受性学习之外,学会探究性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习惯,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享受探究的成功和乐趣;就是要召唤学生主体的回归,密切与“语文实践”的关系,拓宽“双基”获得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应该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问题的答案;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究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创造出适合自己获取新知识和能力的途径。我们应该改革教学方式,不再是以知识本位的强行灌输,能力本位的机械训练为主要方式,而是引导与建构的统一。我们应该尊重学习主体的独特性,关注学习过程的生成性,注重学习方式的自主性。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坚守语文本位,加强“双基”教学,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本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固有之义。语文课程改革不存在要不要“双基”的问题,将语文课程改革与“双基”培养对立起来,是主观、人为制造的混乱;将追求语文素养,强调语文实践,倡导语文学习方式看成是削弱或放弃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误读,是语文教改实践的误区。“双基”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根底,是实现课程目标、保证语文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缺少了“双基”的落实,必定是残缺的、浮躁的、偏离了学科本性的语文教学。我们必须明白,如果在学生接触母语的起始阶段,没有通过大量基本的、科学的、扎实的语言训练以夯实其语文“双基”,就不可能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那么也就失去了学习母语的根本意义。
  
  三、“双基”,现实语文教学的发展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为“双基”从理念、内涵到实施过程、方法都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我们必须精选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改善“双基”的实施策略,提升“双基”教学的水平,追求“双基”训练的实效。
  1.三维目标,整体推进。语文“双基”教学必须从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的战略高度出发,走三维目标整体推进、听说读写综合发展的新路子。简而言之,新课程下的“双基”训练,既要有过程和方法的目标,又应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而知识和能力的目标是通过过程和方法来落实的,同时生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了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才能有效习得、生成和转化。
  2.学用结合,形成能力。“主动参与性”是二十一世纪世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学会学习”是人类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手段。语文应满足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充分提供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不仅要把语文知识当作一种知识,还要把它当作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的手段,要注重凭借文本语言,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要把学和用、课内和课外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促进语文知识向语文能力的转化。
  3.关注形式,体味神韵。语文教材文质兼美,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形成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凭借。语文课应坚持以课文的言语形式为纲,坚持把语文实践活动指向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上,聚焦于“怎么说”,而不是“说什么”。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以语文学习的方式,扎扎实实让学生经历语言文字的学习、理解、积累、感悟、内化、运用、生成的过程,从而感受语言文字在表达特定内容时所显示出来的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并从中学习如何表达和精彩表达。
  4.潜心涵泳,熟读精思。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惟,使其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整体把握,明文达意。坚持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反复诵读,让学生零距离与语言文字交往。就要主张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整体感悟,掌握语文知识,习得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主张引导学生披文得意,入情悟理,更要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语言,做到意文兼顾;主张集中研读语言,一篇课文精选一到两个专题,以点带面,涵盖全文。当然,反复诵读并不是机械重复地读,要精心设计诵读的层次、坡度和方式,达到百读不厌,常读常新,渐入佳境。
  “双基”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是新课程标准落实的保障,是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石。教育研究者、教育工作者理应咬定语文不放松,落实“双基”莫动摇,还应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国情的特点,与时俱进,审视和反思“双基”的理论和实践,适时、适度精选有利于学生整体发展、终身发展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改进“双基”实施策略,不断提高“双基”训练水平,让“中国语文教学”这棵大树欣欣向荣,生机无限。?茺(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作者简介: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中国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教育实验研究会会员。从教近三十年,深入探究立体式、个性化、高效能的语文教学,形成了自己“本色中现代、严谨中幽默、扎实中灵活”的鲜明教学风格,多次获县、市语文评优课一等奖,多次被评为县、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曾获中央教科所教研成果先进个人。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400多篇。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xuchunjun@126.com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