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培养问题意识激活学生思维】 创新意识是什么意思
 

【培养问题意识激活学生思维】 创新意识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01-24 03:49:39 影响了:

  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和归宿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这一理念呢?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
  
  一、构建“和谐课堂,”奠定定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要求以教材为媒介搭建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课堂上教与学双方平等相待,相互沟通、交流,彼此尊重,其乐融融。教师由传统课堂上的“居高临下”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观念,教师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精心策划课堂上的每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当好“导演”,并要引导学生当好“演员”,注意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生保持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披露灵性、展现个性,使其个性特征和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激发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二、引导学生多“动脑”。挖掘学生“问题意识”的源泉
  
  新课程强调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联系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尤其是与学生联系比较密切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应多让学生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兴奋的环境,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敢拓新境,使学生能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思考,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让学生学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思考分析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以尊重为前提,以激趣为条件,以自主为核心,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设疑启思。在重点、难点、社会热点问题上和一些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或容易忽视的疑点等关键问题上,设疑问难,制造悬念,使学生的思想产生矛盾、疑惑、惊讶,从而积极思考,探索解答,促使学生善于思考、积极动脑,起到激发学习兴趣,引发探索动力的效果。
  
  三、鼓励学生多“动嘴”。增强学生“问题意识”的主动性
  
  新课程强调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多研究学生,上课多倾听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即时反映,而不是一心只盯着教学内容的讲解。教师该说的要说,该学生说的不要替学生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多发表对问题思考的意见。对问题的分析、讲解时可结合实际适当给学生留有余地,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消化所获的知识信息。可以让学生之间自由辩论、讨论,或利用教师与学生个别交谈,或师生共同对话等方式活跃学生思维。课堂上要多鼓励,应多用表扬,慎用批评。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多么简单、幼稚、可笑,都应认真倾听,哪怕是错误的,也要善于发现其错中之合理之处,让他们“解放”自己,敢想、敢说、敢做,给学生创造一个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做到“教师启发学生,学生启发学生,学生启发教师”从而既使问题得到了完满的解答,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又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辩证思维能力。
  
  四、鼓励学生多“讨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创新性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在交流中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讨论是形成思维创新性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讨论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中,教师作为“导演”,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和启迪,学生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思维探索活动。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或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回答,甚至是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引导、诱发、点拨。在课堂上,老师越是“放手”,学生的思维就越活跃,越能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就越高,所感悟的道理就越深刻。这样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使整个教学显得充满生机与活力,其思维能力和创新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下,围绕以上四个方面去进行教学,不但能较好地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而且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得到了很好地培养,这既是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同时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