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技校语文阅读教材的改革问题_语文教材改革
 

技校语文阅读教材的改革问题_语文教材改革

发布时间:2019-01-26 04:08:14 影响了: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这一概念中不难判断:阅读教学至少包括三大要素,即学生、教师、作品。本文主要就作品(教材)这一因素来展开探讨。
  在从事技校语文教学工作接近十年的时间里,笔者共使用过三套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必须承认,语文教材正在一步步地改进、一点点地成熟。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遗憾地发现,技校语文教材依旧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在篇目的修订上,为了图省事而照搬高中课本的选材,以致入选作品过多、阅读量过大、难度过高,不但加重了师生的教学负担,也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二是教材所选作品偏重于文学赏析类别,忽略了职校学生求学、求职的实际需求,不符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三是教材所选作品题材比较老套,很大程度上脱离了时代的新形势,不符合学生的审美趋势,无法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能否处理好这三个问题,是技校语文教师能否更好地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本人针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以下分析。
  一、减少作品数量,降低作品难度
  《大纲》规定:(语文)总课时为160课时……但不得低于80课时。时至今天,随着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重心转移,基础学科与专业学科的课程比率由原来的1:1倾斜为3:7,大部分职业学校的语文总课时远低于80节的下限。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如38课时)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是绝无可能的。这就决定了阅读教学中所选取的作品必须精益求精,务求最贴近技校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因此,我认为,以总课时四十学时计算,入选作品宜控制在二十篇以内。
  二、减少文学作品,侧重作品的实用性
  技校主要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新型技术人才。技能是学生今后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安身立命的法宝。这就决定了,技能的培养、操练必须放在教学的第一位,语文阅读教学必然处于协从地位。因此,阅读教学中对作品的选取应以普及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适当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水平为基本的准则。所以,技校阅读教学在选择作品时应体现本领域的特殊性,相对减少文学作品的数量,适当增加诸如演讲与口才、产品介绍、生产流程简介等实用性的应用文体作品,通过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对这些类别的文体的审美能力、写作能力。
  此外,从读者,即学生的角度来看,自1999年大学实施扩招,分流了大部分的优秀生源后,技校学生的素质大幅度下降。据调查所得,以我校为例,学生对阅读感兴趣的不足50%,而其中能自觉养成阅读习惯的更不足10%,大部分学生对文学名著的了解是源自于影视作品或游戏。因此,阅读教学的作品在选取时应根据技校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适当降低难度,选取一些浅显易懂的现代文,适当减少古文或较艰涩的作品。
  三、区别对待经典作品,重视作品的规范性和共鸣性
  中国人向来有迷信名牌的毛病。以为只要是大牌作家的作品,自然就是经典,就一定要列入课文中作为阅读教学的范文。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所谓的经典,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是远不适应今天的社会需求了。譬如鲁迅。鲁迅是中国现代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很多都被视为经典。他的作品也确实具有很深刻的思想性和很高的艺术性。但这样的经典作品是否就适合选为技校语文阅读教学中来呢?我以为未必。从语言规范的角度来看,由于鲁迅的文学创作期正处于中国文学语言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时期,因此,鲁迅的作品无可避免地存在着半文不白等用语不规范的时代硬伤。把鲁迅的作品作为范文来给技校学生进行阅读教学,势必会造成学生的质疑与混淆。另外,由于鲁迅在创作时一直遭受到****的威胁,导致他的作品比较晦涩难明,要求读者有较高的理解能力和较丰富的历史知识。这对于程度较低的技校生而言,在阅读上自然存在很大的难度,轻易就会挫伤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又如孙犁的《荷花淀》。作为一部诗体小说,作品虽然清新悦目,不失为一部经典之作。但由于时代和地域的差异,身处南方城市的学生根本无法理解抗战时期的水乡风情,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经典并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可见,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虽然是有他的可取之处的。但并不是经典作品就适合应用到技校语文阅读教学中去。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有效地吸引程度较低的学生更好地投入到阅读教学中,技校阅读教学更应该选取一些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作品。譬如金庸的武侠、张爱玲的世态人情、甚至是一些网络上较为成功的短篇作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现行的语文教材进行重新编订,具体措施如下:
  1.归纳类别,划分单元
  以作品的题材、体裁为依据,合理地划分叙事文(含小说)、抒情文(含诗词)、说明文、应用文、演讲与口才等合共五个单元,并在每单元前撰写学习前言,作为指导学生学习本单元的指导思路。同时在单元结束时设置单元测试和写作指导、训练,以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记叙文单元应以训练学生谋篇布局、遣词用句方面的能力。抒情文单元应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结合适当的道德、理想教育。说明文单元可选择一些科普小品文,如《景泰蓝的制作》《南州六月荔枝丹》等,让学生借鉴、学习其中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应用文则以了解并正确使用常用文种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技巧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进行包括计划、总结、申请书、便条、条据、书信、实习报告、调查报告等内容的写作练习。至于演讲与口才单元则可以借由林肯演说词、奥巴马演说词等的学习,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训练、演讲训练、对话训练、辩论训练等多种口才训练。
  2.对比阅读,拓展思维
  尽管课程安排的学时有限,但我们可以在每篇课文后的“课后练习”里选编一篇或多篇同一作者或相同风格的作品进行对比阅读,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选讲《项链》一文时,不妨在课后阅读部分附载莫泊桑的《首饰》、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和契诃夫的《变色龙》,让学生利用在课堂上学到的分析方法来赏鉴这些篇目,以巩固、实践所学到的学习技巧,同时也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拓展思维,加深对短篇小说谋篇布局的特色的认识,展开对当时代里人们对时代和自身认识的反思。
  3.理论指导,实操结合
  如前所述,教材中的作品侧重于实用性。那么,教材里的“课后练习”就不应该如高中课本一样,重在字、词、句、篇章的训练,而应该以所学的理论知识为指导,让学生到实训工场、工厂中参观、锻炼,在实际操作中检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是否可行。例如,《景泰蓝的制作》一文的课后练习可以设计为“参观学校附设的加工工场如数控车间、西点制作车间等,并按照所参观的加工物品的制作工序进行说明文写作”。这样一来,不但巩固了学生对“制作工序”这种说明顺序的认识,也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更好地开展技校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要有合适当前教学形势的语文教材。无可否认,在众多专家、学者的努力下,技校语文教材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革新和进步。然而教学的形势是不断地变化发展的,教学的对象也并非一成不变的。作为教学工作者,我们必须因应这些变化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合理、及时的改革。因此,针对“作品(教材)”这一因素进行研究与编订,如箭在弦,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