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遵循教育规律把握教育真谛】 遵循教育规律
 

【遵循教育规律把握教育真谛】 遵循教育规律

发布时间:2019-01-27 03:45:16 影响了:

  我国的基础教育,当前正处于一个转型期,众多的教育问题亟待解决。因此,自2003年以来,日理万机的温家宝总理多次郑重提出“要造就教育家,要提倡教育家办学”。新年伊始的两个月内,总理两度发表讲话强调解决这一问题:一是温总理在中南海先后五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就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时,强调大力倡导教育家办学,充分发挥教育家的办学才能和特长,让那些有终身办学志向的人不受任何名利干扰诱惑,把自己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二是温总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要努力培养一大批有志于献身教育事业的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温总理期冀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存在的问题,他希望我国的各类教育,都能够真正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握教育真谛,为国家培养出大批的各种层次的急需人才。
  教育家办教育,是教育的迫切需要,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只有让热爱教育,懂得教育、对教育有深刻体验、对学习有执着追求的人来办教育,才能真正把教育办好,才能让人民满意。倡导教育家办学将对我国教育的改革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下面就借助教育家办学的思维与理念,作一自我反思。
  作为一个校长,我自问履职尚属勤勉――注意力集中于教育教学,时间表基本排满,几无闲暇。但细加参详,总体上还是与教育家办学的境界相去甚远。
  ――教育家的办学,必定基于其坚定的教育理想,因此,他的教育行为印证着他对教育文化的深刻理解。而我还没有摆脱一定程度上的“行政思维”,在许多方面,工作还只是停留在执行上级指示,完成上级任务的层面上。
  ――教育家的办学,必须贯穿着反思与批判,对待时尚的教育口号从不轻易盲从跟风,总是在教育实践中领悟、创新、升华。而我对教育规律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反思还不完全得其要领,个人素质提升还不够快。
  ――教育家的办学,必然将呈现出教育理想和实践的完美融合,注重的是教育价值的回归和实现,注重达成受教育者人格的完善。而我多半还是为升学率、高分率等指标的一点点提高而努力。
  我不会刻意追求成为一名“教育家”,但我必须为更好地完成肩负的双重使命而倍加努力――作为校长,我要带出一所好学校;作为教师,我要培养好每一个学生。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特别是当代中国的教育家,都不是成长于绝对理想的环境之中,蔡元培、陶行知、张伯苓、霍懋征、于漪、斯霞、孙维刚、敢峰、段力佩、魏书生、冯恩洪、李吉林等,概莫能外。因此,我们不应一味地抱怨我们的约束过多,事务缠身,而应积极地面对现实,以学校为沃土,以工作为课题,更加理性地投身于教育教学实践。今后我会努力地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学生为本潜心研究,深刻理解把握教育规律
   有识之士认为这个命题已经进入了“学校教育最核心地带”。近30载的从教,阅历过的学生无数,我常常自问:为什么有的学生不愿意将心中的苦恼向我们倾吐?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如此不成正比?为什么学生间的学业差异会如此之大?品味过这些问题,我们不能不承认,我们研读学生的智慧不足,师生之间有隔阂。为了切实提升教育效果,我们应以学生为本潜心研究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包括心理发展规律、道德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规律。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关注难点、重点,还应该关注学生的盲点和兴奋点,也就是说教师要研究学生在知识、技能、思维等各方面的空白点以及兴趣特长。学校在开展各类活动应关注学生的需求,满足不同个性学生的多样化选择,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主张研究学生从尊重、民主、开放开始,要在创设宽松环境、民主氛围的大环境下研究学生,若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研究学生,是不完整的、扭曲的研究,这的确是一句至理名言。人与人之间差异很大,因材施教知易行难,只有把活生生的学生看作一个个不同的课题去解读,才能真正把学生研究透彻,随着对学生成长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我们的教育过程才有可能得以不断优化和升华。
  二、以勤奋学习提升自己,坚持正确思想引领发展
  
  有人说,“书卷气是一个教师最好的气质,书香气是一个学校最好的氛围”,我十分赞同。本人从教近30年,实践多,思考少,明显地制约了个人的专业成长。当前的国家发展与教育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情势复杂艰难,不加强学习无以应对必然落伍。今后本人更要深度学习有关精神,了解国家形势,做到与时俱进;每天保证l小时的读书时间,精心研读教育经典,提升理论水平,提升思想境界;及时浏览教育报刊杂志,了解学术动态,汲取先进经验;选读一些人文佳作,借以拓展视野,提升个人涵养。期望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教师,通过教师带动学生,并通过完善图书馆建设、好书名著推荐、开设名著导读讲座、征文比赛、读书心得交流、教师论坛等活动,带动和引领全校师生,打造书香校园,让师生们的精神家园更加富足。
  三、以教育科研推动创新,获取可持续进步的动力
  
  朱永新教授一直呼吁,校长要结合学校自身的情况,做真正的课题研究。我以为,教育科研是学校上台阶的重要因素,是培养名教师的重要途径,是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我校刚刚跨入二级达标校的行列,这就给我校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带来了新的课题。如何培育“崇尚荣誉、践行使命、脚踏实地、勇于争先”的学校精神,增强师生对学校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如何以单元目标管理和教师增值性评价机制,提升教学质量?如何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如何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可以说,校园之内,处处有课题。我思考着,今后要如何带领学校干部与骨干教师,学习、思考、分析、讨论、探究、反思学校的管理、德育、教学等方面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提升。实际上,来自实践又引领实践的教科研,既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更是学校高品位的标志。
  四、以人文管理搭建平台,精心培育优秀教师队伍
  
  成功的校长必然是一个善于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的导演。学校数百个教师,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老中青三代也都有各自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求,所以,我们既要研究学生,也要研究教师。学校不能没有管理制度,但制度远非万能,从根本上说还得靠文化。当学校的制度成为全校上下的一种自觉,他就不再仅仅是制度,而就升华为文化。我可以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但是,广大教师是否自动跟进,还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无论何时,对于教师队伍,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民主,情感上包容,发展上激励,急教师之所急,想教师之所想,用更多的时间深入教师之中,推心置腹沟通交流,还是当好校长的基本功。如当前学校正在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更需要我们强化人文管理,因此我们在制定绩效工资方案时,召开多次会议,征求各层次教职工的意见,再经教代会代表的充分探讨而形成的,大家都能就学校目前的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评价考核指标,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试行过程中满意度比较高。在方案的完善过程中推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规范运行,也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归结起来,我的理解是:以学校愿景催生热情,以教育精神凝聚力量,以完善制度规范行为,以鲜明奖惩激浊扬清,以深厚文化浸润心灵,以人文关怀促进和谐。
  五、以科学方法准确定位,提升品质打造办学特色
  
  一个没有思路的校长无法带出一所好学校,但缺乏务实精神的校长即使思路再多,也只是一种浮光掠影,于事无成。现在人们常说“思路决定出路”,但我更相信“作为决定地位”。现在虽然进入了二级达标校的行列,但我们仍然无法高枕无忧,现实的环境让我们不能不居安思危:上有一批一级达标学校和老牌二级达标学校,周围还有众多兄弟校正在快速崛起,我校该如何突围?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学校的前途、发展的趋势:准确定位,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依托部队和社区、依靠广大师生,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实干打造特色,才能在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
  有人说,校长个人素质越高、越独特,越容易造就特色学校。这就激励我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更加注意细心观察、刻苦学习、多方借鉴、勤于思考、精于研究、善于总结,努力丰富自己的办学理念,提升自己的办学思想,塑造自己的办学风格,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为海西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