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引领学生做最好的“我”]引领学生
 

[引领学生做最好的“我”]引领学生

发布时间:2019-02-07 03:43:17 影响了: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纪实;自我;塑造      江苏省吴江市黎里小学是一所苏南乡镇小学,自2003年开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经过八年的精心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被评为吴江市AA级特色学校、江苏省心理教育优秀实验学校、江苏省心理教育名校上海市心理辅导协会授予的“学校心理辅导示范校”荣誉称号。
  学校从历史上曾用校名“求我蒙塾”“养正学堂”“树人小学”等名称中挑选具有丰富内涵,又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联的关键词“求我”“养正”作为校训,用于指导办学,指导心理健康教育。
  进入“十一五”后,学校秉承“求我养正”的校训,在“求健康真我,养天地正气”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着力于“求我养正”特色文化的建构与实施。首先,对校训“求我养正”进行文化建构,通过分析理解、拓展延伸,形成了指导学校办学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鲜明的校园文化。其次,学校顺应儿童“求我”成长需求,依托“求我养正”校训资源,积极建构“求我”的校本课程,并从文化建设的角度,着力推进校本课程建设,通过开展心理咨询、设立心理健康节、举办各类融心理健康和文体活动于一体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做最好的“我”,促进了学生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
  这种独到的见解和认识,使黎里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求我养正”校训的引领下,走上了个性化“塑造自我”心理品质发展的道路。
  
  一、在课程中学做最好的“我”
  
  五(5)班教室里,课桌经过了重新排列,六七个学生一组围坐着,各个小组桌上摆放着醒目的组牌:绝世无双、虎虎生威、喜羊羊小组、飞龙小队、欢聚一堂、嚣张90后。只见他们在组长的组织下,正在有条不紊地配合组长完成统计工作。原来,上个星期,老师给他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各小组分别选择了幼儿、小学生、中学生、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作为自己的采访对象,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对幸福的理解。一个星期过去了,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收获,现在他们正把小组凝聚集体智慧的结晶统计出来。组员负责口头汇报,组长飞速地记录统计不同答案的人数,看他们配合得多默契啊!
  这是五年级学生在学习《求我》课程第十单元“幸福明天”中的一幕。《求我》课程是学校落实校训、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培养,融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性学习于一体的校本教材。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身心健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现代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探究型综合课程。教材编写围绕“建构积极健康的自我”进行编排,分两册(中高年级各一册)共10个单元,按照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个体的体验与探究四个维度来进行编排,每个单元有四个主题,每个主题都围绕自我意识的三个层次――知、情、意进行活动目标的设定。具体内容体系包括:(1)自我个体,包括“我的成长”“我的心灵”“我的生命”三个单元;(2)个体与群体,包括“我的交往”“我的群体”两个单元;(3)个体与社会,包括”我的学习””我的生活”两个单元;(4)自我发展,包括“我的问号”“我的探究”“我的明天”三个单元。
  该课程由专职和兼职的老师执教,教学时间相对灵活,一方面学校每周安排一课时用于课程教学,列入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计划;另一方面根据课程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学校制订了《心育校本课程实施纲要》,从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课程评价等方面作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便于执教老师根据《纲要》精神实施教学。教学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要教学方式,而不是进行知识的灌输和说教,
  黎里小学这种顺应儿童“求我”成长需求,编写“求我”校本读物、课程用书,具有开拓创新意义的举措,不仅为儿童成长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为心理科学、教育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资料。
  
  二、在环境中熏陶最好的“我”
  
  拨通黎小的电话,你会听到“您好!这里是黎里中心小学,学校秉承‘求我养正’的教育教理念……”的语音提示;走进黎小的校园,映入你眼帘的是刻有“求我”“养正”字样的碑石;漫步黎小的校园,养正心理研究院、同伴聊天室、感统训练室、心理健康教育展室等特色专用教室无一不吸引你驻足参观……
  学校每一条走廊是“求我养正”主题文化布置的场所,如心育漫画廊、心育书法廊、心育知识廊等。一块块,一面面,有孩子们得意的作品,有孩子们内心的故事,有帮助孩子心灵成长的贴心话语……
  学校每一个教室是体现“求我养正”教育内涵的所在,如“快乐脚印”“心情飞扬”“自信闪耀”等。原来黎里小学提倡创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文化,要求每个班级每学期都要围绕“求我”确定一个班级心育主题,并从环境布置、制度建设、计划措施等方面加以体现。有的班学生缺乏自信心,班主任就以“增强自信”为主题特色;有的班学生经常发生矛盾,班主任就以“学会宽容”为主题特色;高年级有的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我长大了”青春期主题特色教育等。班级的布置也各具特色,令人耳目一新,“心情晴雨表”“心情树”“智多星”“我心飞翔”等动态性栏目,有利于每天老师从这里的心情符中及时了解孩子们的情绪,走进孩子的心灵;孩子们也可以在这里放飞心情,张扬自己的个性。许多班级还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自己的班风,并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之中,于是,每一个教室都成了一方小小的乐园,每一块墙壁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黎小学子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体验着文化的巨大影响力和感召力,他们主动积极地“求我”,每一个学生都在努力尝试调整自己:发展自己的一个好品质,改变自己的一个小问题,催生自己的一个好行为, 一步步走向“求我”的理想境界:愉快地接受自己,正确地对待自己,勇敢地战胜自己,努力地完善自己。
  
  三、在活动中成就最好的“我”
  
  “快来看!快来看!四星评比上墙了!”于是,“呼啦”一下子,早来的孩子们便齐刷刷地挤到了教室后门墙边的“童星闪闪”宣传框前,有几个动作慢些的小家伙甚至还没来得及放下书包。“让我看看,让我看看!”“别挤!别挤!我的鞋子掉了!”“呀,是你嘛!瞧你得意的样子……”“呵……”于是小小的“开怀之星”满足之后笑容满面地从人堆里挤出来,远远地在一旁观望着,听着旁边同学的赞美声,时不时还朝照片上的自己瞟上一眼。
  这是黎里小学每两月一次的班级“四星”评比之后常能见到的一道美丽风景。黎里小学大力推行学生“四星”评比活动,将“养正”的具体目标落实到养礼、养诚、养怡、养智的“四养”目标中,相应地在学生中开展“礼仪之星”“诚实之星”“开怀之星”“智慧之星”的“四星”评比活动,通过评比,树立典型。班级“四星”评比各班两月一次,对照具体的评比条件,将评上学生的照片、资料简介张贴于教室外墙壁的专栏中。校级“四星”评比每学年一次,在班级推荐的基础上,每名候选学生在全校师生面前进行竞选演讲,再由学生投票产生校级“四星”,两个层次的“四星”评比达到了典型引路、学有榜样的目的,发挥了榜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四星”评比,让平凡的孩子变得不平凡,让平静的校园变得不平静,让一切变化起始于酝酿那一刻。
  类似于这样使孩子激情澎湃的评比活动在黎里小学还不止一项。“十佳风采少年”评选和“健康行为评比”是黎里小学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重要举措。“十佳风采少年”评选至今已经开展了七届评选活动。这一活动旨在运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引导激励少年儿童健康成长,通过评选活动,展现我校优秀少年儿童的时代风采,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评选办法先由四至六年级各班对照评选标准通过无记名投票产生1~2名候选人,认真写好事迹介绍,并在全校师生面前进行竞选演说。然后在学校设投票箱,通过全校无记名投票产生校级10名风采少年,在一年一度的心理健康节上进行表彰,授予“十佳风采少年”光荣称号。
  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以文化人”,发挥文化的育人潜能,提高人的文化品位。黎里小学强调文化建设主体的自我塑造,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行为评比活动,提高文化的影响力、内化力。自2006年起,学校提倡了“行为规范合格班”创建,以强化学生养成教育。学校制定了行为规范合格班建设考评办法,强化良好行为规范的落实。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洒扫班级校园做起。2008年,结合督导评估,学校出台了《学生“律我”一日常规养成评价办法》,继续强化了行为规范教育,并将重心转向课堂,强调健康课堂秩序的建立。
  自2004年起,五月的最后一周,是黎里小学一年中最为欢腾的时间。“5・25”谐音“我爱我”,学校在5月25日开始以“求健康真我”为主题创造性地举办心理健康节,每届健康节都有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开展起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
  黎里小学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学生在“知我、悦我、律我、亮我”四个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信心逐步增强。正如黎里小学唐根林校长所说:“这几年‘求我养正’教育的实践证明,积极的自我意识是学生学业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对维持学生的学业成功以及人格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校心理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黄朝侠介绍,在“求我”活动课堂上,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一个个生命在这里焕发了生机与活力,每朵花儿在这里自由绽放美丽。在一次次活动体验中,在一次次调查采访中,在一次次分享思考中,每个孩子脸上荡漾着成功的快乐,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黎里小学的每一位学生都将在“求我”中获得新的成长,成就一个最好的“我”!(稿件编号:100722015)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黎里小学,215212,电邮:wjlltgl@163.com)
  编辑/于洪 终校/何 妍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