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高原山区 [高原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选择方法研究]
 

高原山区 [高原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选择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19 03:58:19 影响了:

  【摘要】公路路线方案选择,特别是高原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选择是公路勘察设计的重要环节,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为提高山区公路路线方案选择的质量,缩短勘察设计周期,本文在系统归纳总结几年来的实践经验和思考的基础上,阐述路线方案选择的方法和步骤,谋求简捷、清晰、科学的思路。
  【关键词】高原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选择
  
  1.高原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选择的特点
  1.1特殊性
  高原山区复杂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穿梭其间的高速公路必须长距离展线克服高程障碍,越岭线、山腰线、侠山线是高速公路的主体。路线纵面指标是路线方案的决定因素,也就是路线展线的条件,是路线方案成立的基础和依据,纵面指标的综合应用决定了工程项目的规模、投资,甚至走向等。路线纵坡指标有时具有决定路线方案的特殊性。
  1.2复杂性
  高原山区复杂陡峭的地形,错综复杂的构造体系,多变的立体性气候,切割剧烈形成的相对高差等自然环境,决定了布设其间的高速公路跨越的各类地貌单元,地层岩组,构造体系、气候环境复杂多变,路线方案选择比选的重点具有随路段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即各路段方案比选论证的主要因素变化频繁。
  1.3反复性
  高原山区高速公路因沿程地形、水文、地质、气候等自然因素复杂和人类认识自然的渐进过程,决定了高原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比选具有随对影响因素认识水平的提高以及理念的更新,工作阶段和深度的不断推进而反复的特点,甚至相互否定。
  2.高原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选择的思路和原则
  2.1广泛、充分收集基础资料,正确理解建设项目和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战略性。
  2.2重视路线走廊带选择的必要性和广泛性,提高路网结构的合理性和运输效益的综合性。
  2.3遵循“地质选线”和“生态选线”原则,重视不良地质勘察,提高潜在不良地质的预见性以及不良地质的否决权。
  2.4重视建设规模比选和比选规模。
  2.5遵循“平面舒顺、纵面均衡、横面合理”的系统性、综合性等原则,重视平、纵、横有机组合的立体空间特点和公路的线形特点。
  3.路线方案选择的步骤
  高原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选择,是公路建设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内容,穿插渗透在公路建设前期工作的全过程。路线选择的步骤可分为公路走廊带(通道)选择、路段方案比较和局部线位优化论证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公路走廊带(通道)选择又可分为走廊带选择和_工程建设规模研究两步,主要应用于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第二阶段路段方案比:佼是工作量最大,比选深度较深的阶段,也是三个阶段中较为重要而关键的一步,主要应用于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术设计:第三阶段局部路线线位优化论证是路线方案研究的最后一步,主要应用于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图优化设计。高原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选择是一个循序渐进,互为基础,互为目的的过程,即第一阶段为下阶段打基础、作准备,下一阶段验证上一阶段。并随工作深度和工作阶段的不断加深,其研究范围逐步由大变小,研究深度逐步由粗变细、由浅变深,工作内容逐步由宏观变微观。由此,各阶段的工作缺一不可,加强和加深上一阶段(工序)的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研究效率和研究质量,而且有利于缩短研究工期,减少反复,降低研究成本,否刘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
  4.路线方案选择的方法
  4.1撒网捕鱼法
  所谓“撒网捕鱼法”是根据拟建项目特点和要求,分析确定研究范围后,拟定研究范围内的所有可通方案,结合时代要求、建筑水平、经济实力,依据常规经验,初步定性分析,筛选可行方案,而后详细充分收集基础资料,加深分析比选深度,细化比选内容,层层逐步筛选从而确定经济可行的最佳方案的方法。此方法具有比选范围广,逐步收缩逼近,避免遗漏路线方案,比选层次清晰,目的明确,规模性强,程序化高,比选结论科学,论证论据充分,主观因素少的优点。但也存在着初期工作量大,定性分析与设计者经验、能力、工作态度等有关和基础统计资料不全,影响定性分析的结论等不足。本方法主要适用于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
  4.2投石问路法
  所谓“投石问路法”是根据拟建项目前一阶段或上道工序拟定或确定的路线方案和成果,随工作深度不断加深和管理(审查),层次的不断提高,不断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为解决问题,不断增加或补充方案,扩大比选范围和比选深度,最终确定经济合理可行的最佳路线方案的方法。该方法是一种被动式综合推进的方法,是一种台阶式提升的方法,与“撒网捕鱼法”思路相反,具有前期时间省、工作量小,参考平台明确,针对性和目的性强,有的放矢。但也存在路线方案比选深度和效果以及效率受设计者经验、能力、水平、态度、认识、个人偏爱和工作周期等因素制约,工作量大小受前一阶段或上道工序工作深度影响,主观因素多,易导致比选深度不足,甚至可能导致方案遗漏等不足。本方法主要适用于初步设计和施工图优化设计以及勘测成果评审。
  5.工程地质选线
  5.1地质构造交角法
  “地质构造交角法”是在遵循地质选线原则的指导下,详细调查分析区域工程地质条件,探清区域地质构造,本着避开地质构造群,减少地质构造影响的思路,确定路线走廊带和初步路线线位的基础上,对难于避让的构造带,进一步逐一分析地质构造带(如断裂带)特点(如断裂带的活动性、宽度等)以及与路线关系,针对小交角交叉(续45度)近距离平行路段,进一步优化补充路线方案分析论证,力求大角度交叉,尽量避免或减少影响和影响范围,为工程提供相对较好的工程地质条件的方法。该方法充分体现工程地质选线原则,不仅为工程建设和运营养护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而且排除了工程隐患,降低了潜在风险。
  5.2不良地质回避法
  “不良地质回避法”是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初步拟定的路线方案,通过详细和综合的调查,逐段落实路线沿程的滑坡、岩堆、破碎带、顺层、软基、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以及与路线线位的关系,本着“避让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补充比较避让方案,针对无法避让或者避让代价太大的不良地质,进一步勘察摸清其规模和特性,遵循“选择有利位置,减少扰动范围”的原则(如滑坡前缘路堤加载或后缘浅挖减载穿越),进行路线线位方案比选的方法。该方法具有重点突出、针对性强,收效巨大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勘察设计各个阶段。
  5.3潜在灾害预见法
  “潜在灾害预见法”是在应用“地质构造交角法”和“不良地质回避法”,对工程有直接影响和危胁的不良地质,遵循“地质选线”原则,采取主动回避战术,进行路线方案比选研究的基础上,扩大研究范围和深度,调查分析间接的、潜在的、.远期的不良地质(如泥石流、弃方加速河道淤积、河道变迁、坡体上方水田渗蚀引起边坡坍塌等)进行广泛的、科学的预见性分析,针对其潜在的、间接的、长期的危胁和危害进一步分析,补充并论证相应路段路线方案的方法。此方法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但也因其危害间接或长远而易被忽视,由此应在不断认识自然,积累经验的基础上重视和提高潜在灾害的预见性,特别是挖方边坡的防护。
  6.结论
  总之,高原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选择是一个反反复复,循序渐进,不断追求时代气息与经济实力,经济实力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与工程建设平衡点的过程。■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