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中国传统庭院设计的文化内涵_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中国传统庭院设计的文化内涵_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21 04:39:17 影响了:

  摘 要:庭院是一种人为的自然空间,是人们生活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造与设计反映出了人们对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求。中国的传统庭院是古代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沉淀了厚重的历史底蕴,其一石一木都富有文化内涵。
  关键词:传统;庭院;设计;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TU2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3-0115-02
  
  “庭院”二字在《辞源》中的解释是:“庭者,堂阶前也;院者,周垣也”,因此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是由建筑与墙垣围合而成的室外空间。中国长久的文化形成了一个观点:亲近自然是生活的需求。无论在哪,与自然亲近的建筑,四季之于它才会如同肌肤般焕发活力。所以“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是中国造园建院所遵循的根本原则。中国传统庭院的设计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把建筑、山水、草木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极致地体现出自然的美。与此同时,这种美还要与人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精神需求相协调。古人常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因此中国传统庭院设计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庭院是古人修身养性之所在,赏四季之风花雪月,愉悦身心滋养性情。所以从深层次上来理解,庭院不仅是大自然的简单缩影,而是融人、建筑、自然三者为一体,是“天人合一”、“人与天地参”的道家哲学的完美体现。
  1 中国传统庭院设计中山水的文化内涵
  中国人讲究“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文人士大夫也反复吟咏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境界,所谓“天”即是道,即是自然;人是与万物平等的自然之子,人只有顺应自然,与道沉浮,才能得到心灵与生活的和谐。在这种思想影响之下,山水成为了人格的理想追求以及内在审美情趣的外化,成为了人们最终的精神归所。由中国文化的历史而言,山和水是表现高尚品位不可或缺的存在。这体现在传统庭院设计中,对于“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景致就产生了较高的需求。由于受到区域的限制,把自然界中的原地山水全部搬到庭院之中并非易事,所以需采原山之石堆积成假山以喻原山,挖掘土地引水成池以喻江海,便能“不出城廓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趣”。这一切虽是人工所为,不过其中的奥妙仍以“师从天然”为最高境界。如苏州园林中的狮子林(图1),以湖山奇石以及洞壑深邃而盛名于世。
  图1 图2
  此外,传统庭院中频繁应用山水景观还因其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在古人眼中,山是神灵的居所,是人们敬仰的对象,是保护平安稳定的神符;同时,山象征着不倒的精神,象征着坚定的意志,象征着敢于追求的勇气,象征着民族的气节。水则有着更多美好的涵义,如老子所言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如“海纳百川”、“静如止水”等。水象征着纯洁、睿智、平静,象征着包容,还象征着财富。皖南的每个庭院建筑都设有天井及蓄水池(图2),以接收雨水寓意聚纳好运和财富。
  2 中国传统庭院设计中草木的文化内涵
  要想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四季的变化,庭院之中就不能缺少花草树木的陪伴。植物特有的自然气息,加上万千的姿态,绚丽的色彩,四溢的清香,给人带来美感的同时又能够令人身心愉悦、心情舒畅。植物的视觉美感体现在形态上,有松树的笔直挺拔、有柳树的“嫩如金色软于丝”、有鲜花的竞相绽放;体现在色彩美上,则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植物还拥有四溢的清香,如桂花的“桂子院中落,天香云外飘”、荷花的“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梅花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庭院中的植物在四季都有不同的形态,令观者感受到四季的变化,产生愉悦的享受。同时,植物还有许多美好的象征意义,如院中种植玉兰和桂树,则有“金玉满堂”的寓意;枣树和桂树则有“早生贵子”的寓意;不畏冰雪严寒依然傲立枝头的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万年青象征着富有、吉祥、太平、长寿;莲花象征着神圣、美丽纯洁、高雅;竹子则象征着生命的弹力、长寿、幸福和精神真理。庭院中的各种植物,不仅起到了美化环境、清新空气的作用,还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辅助人们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情操。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草堂院中就种有许多植物(图3),这对激发诗歌的创作灵感不无作用。
  3 中国传统庭院设计中虫鸟的文化内涵
  古代文人讲究山清水秀和鸟语花香,这四者缺一不可。庭院中若无虫鸣草间,鱼游池中,鸟立枝头,则自然会减少一分灵气一分韵味。中国的传统庭院在设计中,总是会引入一些虫鱼鸟雀,以营造出雅致安逸而又不乏生命活力的自然空间,人置身其中仿佛与自然已经完全融为一体。庭院中养上几只蝈蝈,它的鸣叫会随气温变化,在节奏、声调上也会有所变化,给寂静的庭院平添了些许韵味;或自己养几只鸟或种植吸引鸟的植物,以营造出鸟语花香的优美意境。古代文人似乎对自然界的动植物有种由衷的好感。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林逋终身未娶,唯爱种梅养鹤,并以“梅妻鹤子”称之,被传为美谈。虫鱼鸟雀置身庭院也具有一定的吉祥寓意,如喜鹊驻足梅树枝头有“喜上眉梢”的寓意,鲤鱼畅游莲花池中的寓意是“连年有余”,鹤立松上则有“松鹤延年”的吉祥寓意。
  4 结束语
  中国传统庭院设计的艺术哲学归根结底还是“天人合一”,也就是人、建筑、自然三者的协调统一。中国古代文人注重修身养性,对居住的环境有审美情趣的需求,也有文化内涵上的需求。传统庭院中的山水景观、植物景观以及虫鱼鸟雀的存在,不仅富有美感,装饰美化庭院环境;而且富有文化内涵,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中国传统庭院的设计充满了形式美、意境美和文化美,这是非常值得现代庭院设计借鉴的。 (编辑:李敏)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ourtyard Design
  Zhu Yanfei, Zhou Xiaoru
  Abstract: The courtyard is an artificial natural space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living spaces, which construction and design reflect the dual needs of the people’s material and the spiritual. Traditional Chinese courtyard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ancient buildings, and the sediment of a heavy historical heritage, which one of stone and wood is rich in cultural connotations.
  Key words: tradition; courtyard; design; cultural connotation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