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高校信息化走向信息集成|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高校信息化走向信息集成|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发布时间:2019-03-10 03:51:13 影响了:

  从20多年前开始建设校园网、构建简单的IT系统开始,到今天的IT外包、云计算,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过去提到信息化建设,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网络接入,会把管理信息化作为信息化与否的标志。但是,时至今日,当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校园网也遍布高校校园后,高校信息主管们开始思考: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什么?只是单单的管理信息化吗?
  
  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中国科技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主任顾雨民向记者表示:“以前我们一讲信息化,大家更多想到的是管理,但学校最主要的工作是教学和科研,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使信息化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因此,中国科技大学在信息化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如何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好的服务。例如,中国科技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将学校各部门的数据集中管理,提供服务;他们开发了研究生管理系统,使研究生和导师能够充分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好处,等等。
  在教育信息化初始阶段,许多高校的网络信息中心都是从很底层的工作做起,自己编程序、自己安装设备。今天,做自己该做的事,而将一些更专业的事交给专业厂商去做,这已经成为广大教育信息化工作者的共识。
  深圳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主任张凡认为,教育信息化走到今天,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在其中的比例已经越来越少,信息化工作重点逐渐集中到与教学和科研相关的应用。
  外包已经是目前许多高校对于一些专业的、烦琐的信息化建设采取的方式。福州大学信息化建设办公室网络与信息中心副主任宋志刚介绍说,福州大学目前校园网的网络运维就采用了外包的形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宋志刚表示,过去网络出现问题,学生或教师不知道该找谁来解决,而网络中心的工作人员也疲于到处救火,采用外包服务后,运营商根据之前签订的一整套的服务标准提供服务。有了统一的对外服务热线、有了专业的服务人员解决问题,提高了运维效率,大大减少了投诉,更重要的是保证了服务质量,而他自己可以专心做后台的工作。
  H3C公司公共事业部副总监徐继恒认为,高校信息化建设要体现出它的价值,整合流程、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是当前的主要工作,应以信息化带动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以此带来学校竞争力的提升。
  安徽大学在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中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是建平安校园,他们采取平台和后台系统的所有设备由学校网络中心统一出资、搭建,而各部门负责前端摄像机等的购置。二是校园一卡通的建设,由于一卡通涉及财务问题,在管理的归属上,各校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而安徽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王彪的看法是,网络中心就是搭台子的,应该由具体的管理部门在“台上跳舞”。因此,安徽大学的一卡通管理工作由王彪和他的团队承担,具体财务问题由财务部门管理。“分清了责权利,几年下来,运行效果不错。正因为如此,安徽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每引进一些新的技术,都是让相关部门利用这些现代化技术平台,满足各自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需求。例如在网络方面,安徽大学与H3C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与大战略一致
  
  高校信息化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的前提,是要与学校的发展战略、中长期和近期发展目标相一致,并为其服务。
  中山大学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何海涛对此深有体会。他认为,在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与整个学校的战略目标一致。“就拿中山大学来说,到2020年要成为国内一流大学并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这是中山大学的中长期目标,那么,信息化工作必须与这一目标保持一致。”何海涛介绍说,中山大学信息化的目标和“十二五”规划主要包括六条线:即网络中心、教育技术、信息系统、网站群、高性能计算和医疗信息化(中山大学有医学院)。他认为,信息化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路线,最终必须体现出IT的价值,才能得到社会、学校领导和师生的认可。
  体现IT的价值,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华南理工大学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网络运行部部长叶昭的认同。他认为,学校IT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对学校网络运维的服务,另外一方面也要为学校创造新的价值,从而体现IT部门的价值。
  深圳大学,这所从1983年创立之初就备受关注的学校,在许多地方都彰显了经济特区的风范。与国际接轨,这是深圳大学在信息化方面即将开始的新的探索,也是他们“十二五”规划中的最重要内容。1988年,深圳大学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大学校园网,并在1990年率先通过香港大学联入了互联网。当1994年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开始启动时,深圳大学成为了首批参加的高校之一,并且是全国38个主节点之一。之后,在1996年,深圳大学又开启了全国学生宿舍联网的先河。据深圳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主任张凡介绍,现在,深圳大学所有的办公建筑、教学建筑、科研建筑都已联网,所有的教师公寓、学生宿舍也都联网0,信息点超过4万个,联网机器超过3万台,注册用户数约两万人。深圳大学还入选了全国首批100所以纯IPv6的方式接入互联网的高校。张凡介绍说,H3C智能管理中心(iMC)以业务管理和业务流程模型为核心,采用面向服务的设计思想,按需装配的组件化结构,为深圳大学提供了网络业务、资源和用户的融合管理,实现了有线无线一体化、配置管理图形化、监控维护报表化。
  张凡说,当高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后,下一步,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应用方面,包括应用系统的建设、教学应用的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一体化建设等工作。“事实上,深圳大学也正是这样做的。目前,深圳大学正在进行人事制度的改革,同时,教育方式的改革也在酝酿之中,这些改革实际上都是在与国际接轨。”
  教育信息化就是要服务于学校的各项工作,基于此,张凡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尝试上ERP系统,并以此推动学校各项体制的改革。张凡和他的团队关于大学上ERP系统,进行了细致的调研。“目前国际上许多知名大学都采用了这种系统,在香港,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也都在用ERP系统管理,内地目前只有个别高校尝试在部分管理领域使用ERP系统,像深圳大学期望全部实现ERP管理的目前还没有。”张凡认为,上ERP系统是大学走国际化道路必须要经过的过程,但由于涉及到整个学校体制的变革,尽管学校领导非常支持,但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们希望在“十二五”期间分两步走完成这项工作。
  
  教育信息化上云端
  
  对于目前无处不谈的“云”,教育界早有专家指出,云计算是教育信息化最适合的方式,教育信息化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服务,而云也是服务,两者不谋而合。
  王彪认为,高校信息化要以为科研和教学服务作为切入点,寻找新的出路。正因为有这样的认识,安徽大学计划联合合肥市的兄弟院校,构建云计算数据中心,为学校各个院系,包括重点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提供虚拟计算平台,使师生使用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就像用水和电一样方便。据悉,近期,他们就将对云计算数据中心进行论证。
  在云计算方面,福州大学将准备工作做在了前面。2006年,他们就开始利用虚拟化技术构建数据中心,各院系不再采购服务器和存储,而由数据中心统一管理。目前,福州大学数据中心共有181个应用,运行在20个刀片服务器上,每个服务器的负载都超过75%,大大提高了效率。但福州大学的宋志刚还是觉得在对资源的管控、调配和监控方面仍然缺乏手段,这也是他们今后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同时,宋志刚还透露,打造“教育云”目前也已经在计划中,福建省教育厅正在计划建立全省的教育互联网,利用省里的几所高校数据中心组成“教育云”的支撑平台。
  来自中山大学的何海涛认为:“将来云计算或云服务的引入,将直接导致高校信息化运营方式的改变,我们面对的将不只是网络,而是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对于教育信息化走向云端,H3C公司徐继恒认为,虚拟化是未来云系统的技术基础,因此,高校需要构建端到端的虚拟资源池和端到端的虚拟化校园网,为构建云做好准备。
  
  采访手记
  他们不是CIO
  很多人认为高校信息中心主任就是学校里的CIO,其实不然。
  在采访中,这些主任们都表示:“我们不是CIO。”原因是他们并没有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决策权,他们在学校里往往并不被重视。
  这一方面体现出一些高校从领导层开始就不重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而只把它当成了锦上添花的事,因此,信息化的推动也就困难重重。不过,我们相信,这种“待遇”会很快改变,因为在2010年6月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教育信息化部分单独成章,首次进入了《纲要》。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本身要体现出IT的价值,体现出它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性。
  在采访中,高校信息主管们提到较多的问题包括:一是人才问题,留不住人才,有的学校甚至连临时聘用人员都留不住,当然,一方面是待遇,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学校信息化部门不受重视,员工频频跳槽到教学和科研部门。二是在与厂商的合作方面,不能丧失“主权”,否则后患无穷,在这方面,已经有一些学校遇到了麻烦,应该引起各个学校的重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