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尺子与笔|尺子几笔
 

尺子与笔|尺子几笔

发布时间:2019-03-18 04:23:31 影响了:

  自去年11月颁布第一个正式版本后,“信息化与生产率”评价基准―“自我评价指南”在日本已经被一百多家企业所采用。日前,负责推进信息化的日本财团法人社会经济生产性本部及软脑公司又联手将这个有着“中国CEO的计算器”称号的指南推向了中国市场。
  这个由国外民间组织一手烹制出来的企业信息化评价基准与自我评价指南能否落户中国?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已成共识的情况下,它对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又有何价值呢?
  软脑公司研发部经理张京宇认为,该“指南”进入中国有着“四轮驱动”:非盈利的日本经济生产性本部能够得到与中国同行交流的机会;软脑公司可凭借这个价格在一二千元左右的指南展开咨询的前期工作;中国相关政策制订部门通过借鉴与交流,能制订更科学的企业信息化标准;量化了信息化效益,汇集了对市场及顾客需求做出反应的信息系统的指南,则为企业提供了自我检验IT利用度的工具和对策。
  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当然对制订中国企业信息化标准自然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信息技术推广部部长邓超认为:“做标准的目的不是市场,而是为企业提供服务。基于中国企业现状,对现实工作有着指导意义的标准的出台是一项急迫的任务。但是评价体系毕竟是一套复杂的系统,资源共享有好处。”
  时至今日,中国的企业信息化发生了太多失败的案例,ERP和CRM的成功率还不到30%。为什么信息化项目成功率如此之低?中国的企业(包括政府)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化?什么才是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企业信息化潮流?越来越成为信息化建设的必答题。在信息化上强调中国特色,也许会自筑城墙,也可能被淘汰。
  但任何一个企业信息化的评价指南或标准,其主体作用是给一个概念来剖析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如何利用好这把“尺子”,更应该是企业考虑的问题。采用信息化评价决不是仅仅来显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程度,更不是为了宣传,而应是从评价内容得到启示,并深入考虑信息化的应有状态。
  评价其价值不能忽略这一“指南”的产生背景。
  日本企业界在对经济泡沫的反思后发现,日本经济陷入低迷状态有其外部原因,更有深层次的内部因素。二战后的日本经济迅速发展,产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而如今则转入买方市场,顾客主宰着买卖关系,但日本企业并没有认识到改造营业过程的重要性;而在 Internet的冲击波中,虽然日本企业多在1995年左右完成了硬件建设,但是并没有变革营业模式。现在的经济社会中应该重在对营业过程的管理,而信息化是进行整个营业领域变革的工具,“自我评价指南”由此而生。
  与此同时的20多年间,中国企业信息化从以“工具电子化”为标志的“办公室自动化”转向了以“流程规范化”为标志的“业务流程管理”的阶段。然而与国外相比,差距依旧难以跨越,多数信息化建设始终处于CIO的层次。更有甚者,为响应信息化建设而建设信息化的现象不在少数。
  有用的信息不会凭空出世,只有在目的的驱动下,才可能得到必要的信息。要达到这样的良性发展,必须普及这样的理念:不论是最高经营者、管理层还是CEO,所应考虑的头等大事是如何在具备技术内在一致性的基础上,整合企业内外的全部资源,真正地用来地运营信息化,用它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强化关系,达到盈利的根本目的。
  面向企业决策层的“自我评价指南”更像一枝“笔”,改写经营者对信息化的认识―IT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经营理念的问题。
  可以想象,全球化的趋势必将会出现一个国际统一的企业信息化标准,但前提一定是各国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当和对信息化的认识一致。处于后发之势的中国,真要实现与先行者比肩的愿望,如何发挥好企业信息化标准“尺子”和“笔”的作用,还要各方多借鉴、多思量。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