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迈向知识建构的新纪元]迈向新纪元
 

[迈向知识建构的新纪元]迈向新纪元

发布时间:2019-03-21 04:22:09 影响了:

  [摘要]第十四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2010)于6月1日至4日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举行。大会主题是“迈向知识建构的新纪元”,该主题彰显了GCCCE社群的一个新的探索方向――如何使资讯及通信科技成为学习者的“学习伙伴”,以促成或加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社群学习,并最终达成知识建构的目标。本次大会围绕着九个主题研究群进行:(1)流动学习与无所不在学习;(2)悦趣化学习与社会;(3)华语文数码化学习;(4)电脑支援合作学习与人工智慧的教育应用;(5)创新学习环境构建与教育软件设计;(6)数码化测验与评量;(7)数码学习与人力发展;(8)中小学教师论坛;(9)博士生论坛。来自大陆、台湾、香港、日本、美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家或地区的近600学者参加了会议。
  [关键词]GCCCE;知识建构;协同学习;数码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0)04-0062-07
  
  一、引言
  
  第十四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The 14tIl Glob-al Chinese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简称GCCCE2010)于2010年6月1日至4日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举行。GCCCE2010大会主题是“迈向知识建构的新纪元”,该主题彰显了GCCCE社群的一个新的探索方向――如何使资讯及通信科技成为学习者的“学习伙伴”,以促成或加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社群学习,并最终达成知识建构的目标。延续GCCCE2009的风格,本次大会还是采用研究群的方式进行,会议征文、演讲、论文报告、讨论会或者论坛等活动都围绕九个主题研究群:(1)流动学习与元所不在学习;(2)悦趣化学习与社会;(3)华语文数码化学习;(4)电脑支援合作学习与人工智慧的教育应用;(5)创新学习环境构建与教育软件设计;(6)数码化测验与评量;(7)数码学习与人力发展;(8)中小学教师论坛;(9)博士生论坛。会议内容包括大会主题演讲、各主题研究群子会议特邀演讲、论文发表、论文壁报展示、大会论坛主题研究群子会议讨论会、中小学参访等。
  本次大会吸引了近600名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日本、美国、马来西亚等地和新加坡本地的学者和教师出席。会议共收到论文313篇,最终被录取的论文中,包括63篇长论文,134篇短论文,壁报32篇。此外,七个会前工作坊总共录取了34篇论文。GCCCE首次对被录用的优秀论文设立奖项,大会遴选出了6项最佳论文奖,9项最佳学生论文奖和4项最佳中小学教师论文奖。
  
  二、大会主题报告综述
  
  本次GCCCE大会邀请到了华东师范大学的祝智庭教授、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的韩长泽先生和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的陈之权博士做主题演讲。其中,祝智庭教授的演讲紧扣大会主题,观点高屋建瓴、深受与会人员好评。
  
  (一)协同学习系统支持深度知识建构
  祝智庭教授演讲的题目是《协同学习系统支持深度知识建构:理论模型与使能技术》。祝教授首先回顾了中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成就,包括主要政策、重大项目、目前状况及未来路向,然后特别介绍了中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有关“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内容.指出纲要中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之后,祝教授着重探讨了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文化的影响以及协同学习系统支持深度知识建构的内容。
  1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文化革新
  祝教授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文化的革命性影响可以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教育信息化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表征形式,改变了学习者的认知方式,这有利于“优质教育”目标的实现;(2)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信息资源在社会中的分布形态和人们对它的拥有关系,进而改变了人们之间的教育关系.引起教育者权威的削弱,带来趋向于民主的教育模式,这将会促进“均衡教育”目标的实现;(3)教育信息化改变了师生的时空结构,从而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形态和学习方式.受教育者可以用IT来实现自我强化,这会促进“公平教育”目标的实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代教育者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重构教育关系?祝教授认为要回应这个问题,教育者和研究者需要关注教育信息化变革中文化支点的作用,因为文化和学习关系密切。国际研究表明,文化为社会互动设立了情境,也塑造了新知识的产生、合法化与传播的过程。同时,交流、知识分享与学习都倍受当事者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2 “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文化诠释
  祝教授引用了荷兰著名学者吉尔特・霍夫斯太德(GeertHofstede)教授有关文化的定义,即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们共同的心理程序,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而文化的表现有三个层面:(1)制品符号;(2)行为方式;(3)理念价值。其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是理念价值。教育的信息化给文化的三个层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1)在制品符号层面,我们的教育系统见证了教具的变迁,从粉笔、黑板到投影设备、电子白板,再到各式各样的便携式多媒体设备。(2)在行为方式层面,借助于信息技术,学校教育正在经历着从教师“满堂灌”向“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双主模式转变,现在的学校越来越强调教学活动的探究性、互动性、协作性、建构性以及学习活动的分布式安排。许多研究都证实了信息技术对人的行为方式的影响,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计算机劝说/感化技术,它是一种通过设计、研究和分析交互性计算机产品,以达到改变人们态度或行为目的的一类技术,简称为CaptologyfComputers as Persuasive Technologies)。(3)在理念价值层面,信息技术介入社会和学校课堂,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的观念发生了改变。如今,世界各国纷纷都将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多元化意识,以及开放性思维的下一代作为新世纪里战略性的教育目标。
  祝教授认为,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会导致传统社会中主流的本体文化受到技术文化(作为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这两种文化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涵化”的过程。如果外来的技术文化是健康的,它将会带动本体文化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和进化,这是“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命题中隐含的一个重要假设。
  在传统时空框架下,每种文化体内个体之间通过教育传承文化,这是一个濡化的过程(Eneuhuration),而不同的文化体之间通过成员之间偶尔的接触(限于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对彼此产生影响,这是一个涵化的过程(Aculturation)。在信息化时空框架下,由于信息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单种文化体内部和不同文化体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成员之间 的交流也更加频繁,这就加快了濡化和涵化的过程。同时,文化体内每个成员对文化体本身有一种反作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原有文化体的“嬗变”。
  针对网络环境下的文化变化问题,祝教授提出了一个具有文化弹性的教学传通系统模型(见图1),并总结出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学传通的四项基本规律:(1)媒体时空律: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时间――空间维度调节功能,时间调节能力与其存储空间容量成正相关;(2)资源控制律: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依赖于各自对于资源空间的可控性,可控性越大,则其互动主权越大;(3)信息共享律:学习者之间的协作水平依赖于工作信息空间的共享性,共享性是协作学习必要条件;(4)角色分配律:一个角色可由多人扮演,一个人可扮演多个角色,角色功能或可由人工智能体替代。祝教授以媒体时空律为例解释了教学传通规律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在解释媒体时空律时,他阐释了在网络环境下,M.Moore定律是如何被打破的,即教育计划对于学习者需求的响应度产生于对话,对话越多,结构越高。之后,他还介绍了网络无尺度现象、六度理论以及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相关内容。
  3 深度知识建构的协同学习框架与使能技术
  祝教授指出,协同学习将是联通时代里学习的范式,教育者可能的教学策略是利用“协调空间”功能,构建便于学习者连通的“小世界”。例如,高等教育领域内探究型学习可以利用六维资源来系统学习某一领域知识,六维资源包括某一领域的关键学者、关键会议、关键项目、关键期刊、关键社群、关键网站等。而基础教育主题教学中一个典型的单元教学空间也可以通过六大主题资源来整合内容,它们包括知识类、工具类、评估类、素材类、案例类和社群类的知识。
  为了更好地理解协同学习及其影响因素,祝教授和他的学术团队提出了一个促进深度知识建构的协同学习系统框架(见图2),它是一个由结构化的技术工具和活动系统相互作用构成的,以达到个体协调发展与群体有序互动的学习支持框架,这一框架遵循“深度互动、汇聚共享、集体思维、合作建构、五场协调”的深度学习原理,落实面向多维高阶学习目标的知识建构操作理念,指向课堂知识创新与个体现调发展,这一框架特别强调集体短时和长时记忆的教育价值。特定使能技术的利用可以促进协同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发生,这些使能技术按照其结构的复杂程度可以分为低结构技术、中结构技术和高结构技术。低结构技术包括笔记、黑板、头脑风暴、小组学习、低结构活动等内容。中结构技术包括Note―book、Diigo、del.icio.us、furl、flickr、交互式电子白板、ClassTalk、Blog、ClassTalk、电子表决器、MSN、Skype、Google Talk、协作概念图工具、Cell、Chat、BBS、Wikipedia、M~OCW、主题半结构化的活动等内容。高结构技术包括由祝教授团队研发的协同标注工具(ClassCT)、协同思维工具(ClassGT)、协同建构工具(ClassKB)、主题结构化的活动等内容。
  在报告的最后,祝教授介绍了影响协同学习框架理论发展的相关理论和观点,代表性的理论包括“全脑学习,全人教育”理论,脑基学习理论(BBL:Brain-Based Learning),多维交互学习理论、人类潜能纬度等。
  
  (二)台湾过去和未来的资讯教育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资讯室韩长泽主任做了题为《从过去十年看未来十年资讯教育的发展――2020你还是一位老师吗?》的主题演讲。报告以不同时期(1800年、1907年、2007年、2009年)的教室变迁图开始,展现了资讯科技对学校教学的深刻影响。报告用发问的方式引导观众关注资讯科技带给未来教育和教师的挑战,报告提出的中心问题是:“你希望2020年还是老师吗?如果2020年你还是老师,你能适应吗?你该如何适应?”报告主体内容分为三部分:(1)台北市资讯教育的政策回顾;(2)台北市过去十年资讯教育领域代表性项目介绍;(3)对台北市未来十年资讯教育的畅想。
  1 台北市资讯教育的政策回顾
  1997年,为应对资讯化社会的需求与达成生活资讯化的目标,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出台了《台北市资讯教育白皮书》,并于1998年6月制定了第一期三年(1999-2001)计划。之后的几年内又陆续出台了第二期三年(2002-2004)计划、第三期三年(2005-2007)计划和第四期三年(2008-2010)计划。其中,后两期计划由各校自行研定。第一期三年(1999-2001)计划共包含五大目标:(1)建立优良的资讯教学环境;(2)提升教师运用资讯科技于教学的素养;(3)培养学生现代化的资讯能力;(4)发展资讯化的课程教材与软件;(5)积极有力的行政配合与充分运用社区资源。第二期三年(2002-2004)计划同样包含五大目标,它们是对第一期目标的延续,目标包括:(1)建立优良便捷的资讯教学与学习环境;(2)强化教师运用资讯科技融入各领域之教学能力;(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4)统合社会教育机构资源与充分运用社区资源;(5)强而有力的行政支持。
  在未来十年中,台北市教育局推动台北资讯教育的愿景是“校校有宽带、班班有网页、处处可上网、师师用电脑、生生乐学习”。台北市各校推动资讯教育的主要方式包括:(1)校内成立“资讯教育推动小组”,由校长及相关单位人员组成,负责校内资讯教育政策拟定与决策;(2)校内设一位资讯组长,由教师兼任,负责资讯教育业务推动;(3)校内设数位系统管理师,由教师兼任,负责系统维护;(4)校内每一学年及每一学科。设一位种子教师,协助教导其他同学年(学科)老师.学习资讯科技或融入教学。
  台北市教育局规定各级学校资讯设备分配原则包括:(1)每校普通班、特教班、专科教室及附幼班,每一间教室均有一台电脑、一台投影机、一个投影幕及一个电脑网络插座;(2)每三班分配一台A4黑色激光打印机;(3)电脑教室分配原则为,高职每十班建一间;高中每二十班建一间;国中每三十班建一间;国小每三十五班建一间;(4)每一间电脑教室里配备的设备包括学生电脑(依班级学生数分配)、电脑桌椅及A4彩色喷墨打印机、A4黑白激光打印机、A3彩色喷墨打印机、稳压器各一台、广播教学系统一套;(5)标准的多媒体教室的配备包括互动电子白板、电子讲桌、投影机、移动式电脑教室、无线网络环境。
  2 台北市过去十年资讯教育领域代表性项目介绍
  (1)运动场地资讯设备开发项目:在过去的十年内,台北市教育局下属相关部门自行开发了系列运动场地资讯设备:移动式投影机(2001年),室外移动式电视推车(2002年).室内游泳池背投影教学设备(2003年),室内球馆背投影教学设备(2003年),室内球馆投影教学设备(2004年)。借助于这些运动场地资讯设备,室外体育教学实现了有效的改良。目前, 台北市室外体育教学的一般模式包括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短片预习教学内容;教师在运动场地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讲解;学生们进行渐进式练习;拍摄及撷取学生练习的录像;课后复习;学生观看自己动作录像;基于录像内容,教师帮助学生个别矫正。
  (2)移动式电脑教室项目:所谓移动式电脑教室是指教师教学以笔记本电脑取代台式电脑;每台笔记本电脑均具有无线上网功能;以一台活动推车装载;可推到任一间教室使用;充分达到资讯科技融入学习。该项目于2005年启动。
  (3)数字远端遥控天文台项目:通过数字远端天文台,学生可在家中遥控观测星象,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预约使用数字远端遥控天文台。该项目于2006年在南湖高中启动。
  (4)“无线台北城”项目:项目口号是“无线台北、学习无限”。2006年1月1日一9月30日,台北市教育局相关部门在台北市主城区安装了4418个户外型无线网络接受器。全市约134km2地区(相当于主要人口聚集区的90%)均可无线上网。
  (5)学生在家使用在线即时教学系统:项目预期成效是建立无线即时教学模式;为因故短期无法到校上课学生提供网络同步学习的机会;缩短学习落差。该项目由建成国中负责。
  (6)台北市校园气象网项目:在校园里安装数字气象站,每五分钟自动更新数据,并上传至校园气象网站(hRp://weath-er.tp.edu.tw)服务器上;师生们可方便地查考当日、当月与当年气象资料,气象信息主要以数字式与图形式数据呈现,他们也可便捷地调阅历史资料。该项目的目的是提供中小学自然科学中大气科学的教学资源与发展探究式教学的基础;数据化记录台北市长期的气候变化;建立全球领先的微观气候测候网;提供无线科技应用实例;广泛运用于市民生活、休闲与都市防灾领域。该项目由新生国小负责。
  (7)校园网络电话项目:台北各级学校已于2005年底建置语言闸道器,校际间互通及学校与市府大楼间均可透过网络电话联系。2009年,国小各班级均加装一支网络电话;开放行政人员及教师申请070网络电话号码。
  (8)校园监视系统项目:2007年完成各校校园安全网络监视系统建置;可透过Intranet监视校园及校园死角;警察、行政人员可透过PDA籍由Internet及Intranet进行校园安全监视;有效提升校园安全;建构一个完善可有效持续经营发展的数字化校园安全监控环境。
  (9)编印国中、国小资讯素养与伦理教材;资讯素养与伦理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导论、网络资料收集与识读、网络礼节、不当资讯与相关法律、网络沉谜与成瘾、网络交易、网络交友与恋情、著作权合理使用、网络新思维与新挑战、网络新世界等十大单元。2009年10月,台北市教育局康宗虎局长亲自推广资讯素养教材。
  3 对台北市未来十年资讯教育的畅想
  报告指出,在过去的10年里,资讯科技在台湾校园内得以大范围的普及和应用,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学校管理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未来的10年里。网络无线化、内容数字化、功能多样化、体积小型化、价格普及化的趋势会愈加明显。网络的普及让学生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优质教学资源,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成为名师之徒,学生们可选择的学习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报告介绍了台北市南湖国小负责的未来教室项目,指出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是3D技术、触摸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以及轻薄型的平板电脑的大范围普及与应用。在资讯科技的帮助下,未来教室功能将定位在以下四方面:情境模拟、教学互动、远距离视频、摄影剪辑。未来学校教育将突出以下特点:问题导向型学习、合作型学习环境、远距离互动教师、个性化学习平台、教学与学习网络社群、电子化学习、教师专业职能培养。在未来学校里,学习无所不在,国际和校际交流便捷,情境体验学习普遍。
  报告特别提到,资讯科技在教育中应用的成功与否和教师的作用息息相关。从过去10年的经验发现,老师的教学辅助工具不会变化太快,但学生学习的工具却是多样的,老师可以拒绝使用辅助工具,但却无法禁止学生使用辅助工具。为了迎接未来资讯时代的挑战,在未来数年内,教师们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提升自身资讯素养。要意识到,资讯技术的运用并不是让教师退出课堂,而是让他们转变成学生学习更好的协助者,资讯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让教与学变得更快乐。
  
  (三)新加坡华文校本教学研究途径
  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院长陈之权博士做了题为《探索“校―研―教”三方紧密合作的华文校本教学研究途径》的主题演讲。报告指出,近十年来,新加坡华文教师队伍在教育部的鼓励下掀起了校本研究风,各校纷纷以改进华文教学为出发点探索教学课题。校本研究主要采用两种模式:一种是由高校专家学者拟订课题,邀请中小学教师参与其中的合作课题;另一种是中小学教师自行开展的,以自己的学生和班级为对象开展的行动研究、课例研究或其他以老师为研究主体的校本研究。不过这两种模式都有明显的缺陷:在前一种模式中,研究的连续性不强,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的比例不高;而后一种模式对教师的研究能力要求比较高,对于绝大部分从事华文教育的一线教师而言,这是比较有难度的一个挑战。
  为了弥补这两种校本教学研究的缺陷,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开始尝试由学校决策者、教学实践者(教师)和学术人员共同参与的“校―研―教”三方协同研究活动,报告介绍了两个研究案例,一个是小学生协作写作活动,另一个是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两个项目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报告分析了这两项“校―研―教”项目成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课题均来自华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2)研究人员提供理论框架,并根据框架设计教学策略;(3)教师参与教学策略的制定、修订和调适;(4)教师对新教学法背后的理念有较清楚的认识;(5)在研究过程中,校领导、研究员、教师充分发挥各自的经验与专长,并对研究的课题、目标、策略取得共识;(6)研究团队主要由研究人员、学校老师组成,校领导参与,大家以共同进步为出发点,以团队为研究的集体单位,具备成功的“学习社群”的特点,能在和谐的气氛下释放知识、分享经验、建构新知新能;(7)团队成员抑制了“矛盾性期待”在研究过程中优势互补,借鉴彼此的经验、专长,共同设计实践性强的教学策略,促使研究取得进展。
  
  三、主题研究群子会议报告综述
  
  本次大会共有九个主题研究群子会议,会议邀请了11位学者做了主题研究群子会议的特邀报告,其中包括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的《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北京大学尚俊杰副教授的《教育游戏、研究性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新加坡教育部教育科技司黄利发先生的《“十分华文”――一个少教多学的网络华文教学模式》,北京大学李晓明教授的《大学课程在线:教学录像国内分享的成本效益分析》,北京大学郭文革副教授的 《基于学习者学习行为和习惯的LMS研究与设计》,国立台中教育大学郭伯臣的《资讯科技于测验上之应用――以感觉统合实作评量与认知诊断电脑化适性测验为例》.香港大学王敏红教授的《工作中基于绩效的学习和知识管理》。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办公室刘雍潜教授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与培训的研究》,北京大学郭文革副教授的《从一门网络培训课程到‘虚拟’教师培训学院》等。此外,九个主题研究群子会议还分享了225个课题的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包括长论文、短论文和壁报。限于篇幅,本文主要介绍个别特邀报告和部分荣获最佳论文奖的研究报告。
  
  (一)流动学习与无所不在学习
  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做了题为《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的特邀报告。报告首先讨论了泛在学习环境下资源建设的新需要,指出当前学习技术主要关注封闭结构中学习资源的共享,但忽视了学习资源持续的发展和进化能力,忽视了学习资源动态的、生成性的联系,忽视了通过学习资源在学习者、教师之间建立的动态联系。为了满足泛在学习和非正式学习对学习资源生成与进化、职能与适应等多方面的需求,余教授与他的团队提出了一种新型学习资源组织方式――学习元。报告主要介绍了学习元的核心理念、结构模型和基本特征,指出它是一种具有可重用特性、支持学习过程信息采集和学习认知网络共享,可实现自我进化发展的微型化、智能性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其基本特征是生成性、开放性、联通性、可进化发展、智能性、内聚性、自跟踪、微型化等。报告最后探讨了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无对学习方式变革的促进作用。
  台湾国立成功大学伍柏翰博士与他的团队做了题为《基于知识工程技术的移动化护理课程实习导引系统》的报告。报告指出,在传统的护理课程临床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一对多的教学方式现场教导学生对病人进行身体评估,正确判断各种疾病以及掌握每种疾病的护理程序。不过,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很难兼顾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况及进度,因此会影响身体评估单元的学习效果。本报告呈现了一套移动化护理课程实习引导系统,并提出以知识工程技术中的凯利方格为基础的学习引导模式。透过移动载体而呈现,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与标准病人互动,同时,通过感应技术,学生可以使用移动载体进行学习过程中的资料输入。报告呈现了移动化护理课程实习引导系统在具体实习中的应用,指出使用该系统的学生对疾病判断的学习成果显著高于以传统方式学习的学员。因此,报告得出结论,基于知识工程技术的移动化护理课程实习引导系统,可以有效地提升学员的学习成效。
  
  (二)悦趣化学习与社会
  北京大学尚俊杰副教授做了题为《教育游戏、研究性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特邀报告,其中指出,教育游戏可以从三方面来促进研究性学习的过程:(1)将学生置身于虚拟的、游戏化的情景中“学习”,可以更好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使得学习更有趣;(2)利用游戏的虚拟性实现一些传统教学中难以实现的场景,让学生在近似真实的虚拟学习环境中进行研究性学习;(3)在虚拟的仿真学习环境中可以提出假设,并实际验证假设。在教育游戏中的“做中学”可以提高学生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其他高阶能力,而这些能力也正是研究性学习和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关键要素。基于多个案例的介绍与分析,报告深入探讨了教育游戏在研究性学习中的重要价值以及实践游戏化研究性学习的具体举措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台湾师范大学萧显胜教授和他的学术团队做了题为《具有学习伙伴机制的在线游戏学习行为研究》的报告。报告指出,数字游戏可以提高使用者的注意力和对游戏内容的专注程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使用教育游戏软件的学习者一定会非常关注其中的学习内容,他们很可能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游戏的娱乐要素上。为此,萧教授和他的学术团队设计了一套具有学习伙伴机制的在线游戏学习系统,以此来解决游戏与学习内容松散联结问题。研究以台北市国小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主要内容是考察在使用该在线游戏学习系统后,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学习者在游戏行为上的差别。研究发现,学习者和具有学习伙伴机制的在线游戏学习系统的互动能帮助学习者增加其物理课程相关知识(“电与能源”专题)的学习成效。报告最后提出了改进在线游戏学习系统的建议,包括学习伙伴在设计时可加入选择形象部分;学习伙伴的功能上应争取做到以人工智慧的方式来感知学习者的状况和状态,并据此提供相应难度的教材内容。
  
  (三)华语文数码化学习
  新加坡教育部教育科技司黄利发先生做了题为《“十分华文”――一个少教多学的网络华文教学模式》的特邀请报告。“十分华文”概念来自于北京师范大学的“语文教育跨越式创新试验”,是何克抗教授对儿童认知发展、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结合他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经验后提出的创新模式。“十分华文”网络华文教学平台由新加坡教育部教育科技司开发,2008年开始在6所小学和4所中学中试验.2010年,有20所小学和4所中学使用该平台,其中有近3000个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学生参与其中。它的基本原则是“以语文运用为中心”,借助“教育电子坊2.0”(edumall 2.0)平台。“十分华文”为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语文课文中的每一课都设计了平均十多篇利用相同主题或生词撰写的文章,学生通过生词的重复运用和主题文章来学习生词和语法,并练习写作,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做到学以致用。这一教学方法把教学、阅读和写作放在同一堂课上完成,改变了以往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学生放学后再进行阅读和写作的传统华文教学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参加“十分华文”项目的学生几乎百分之百用电脑上课。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参与过“十分华文”项目的学生对华文更感兴趣了、识字量、表达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台湾国立台南大学吕明蓁博士和他的团队做了题为《新移民华语文数字化教材的试探性研究》的报告。报告指出,新移民在华语文学习中会遇到许多障碍,主要原因是每位新移民背景不一,对教材的适应情况因人而异,因此,政府在推动新移民识字学习的成效有限。针对这一问题,本报告介绍了一套自编的、数字化的新移民华语文教材。为了测试该教材的效果以及它对学习者学习动机与意愿是否产生影响,研究人员邀请了22位新移民华语文学员参与了为期一个月的数字实验教学。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学员认为,数字化教材对华语文的学习是有帮助的。不过,学员们对数字化教材的网站也提出一些问题,比如没有注音辅助,不熟悉器材操作等。研究建议数字化教材还可在两方面得以改进:(1)数字化教材实施时应考虑到数字鸿沟问题,因为很多新移民在资讯素养上仍然不足;(2)数字化教材还可以编写得更加友好些,比如多用图片替代文字,以此降低学习者在学习新科技时的挫折感。
  
  (四)电脑支援合作学习与人工智慧的教育应用   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的王其云教授与他的团队做了题为《利用Facebook来教和学:研究综述》的报告,王教授的研究通过四大在线数据库(Academic Search Premier,Educa-tional Research Complete,ProQuest Educational Journals.andERIC)搜索到了16篇英文书写的、主题与“Faeebook教育应用”有关的实证研究,对这16篇实证研究的内容分析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I)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Faeebook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分析;(3)Faeebook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以及(4)Faeebook的使用概况。报告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当前有关Facebook的研究主要是描述性研究,而且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之中;(2)研究发现Faeebook的运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目标影响显著,但有关Faeebook是否促进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不是很多,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3)报告发现,影响Faeebook在教学中应用的主要因素包括信任,隐私问题、教学法问题以及师生的个性问题。
  
  (五)创新学习环境构建与教育软件设计
  国立台中教育大学王晓�教授代表他的团队做了题为《运用概念图辅助国小学童提升基础逻辑设计能力之初探》的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围绕着一个用概念图辅助学生学习Scratch程式语言,以提升学生基本逻辑设计能力的研究。该项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概念图在教学中的运用是否会在小学生学习Scratch程式语言的历程和完成作品过程中带来差异。研究采用准实验研究方法,研究邀请了8位国小五年级学生参加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实验教学活动。通过分析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在前测和后测问卷中的表现,比较两组学生完成设计作品的时间以及评量作品的完成度。研究发现,采用概念图教学策略后,实验组的学生对课程主要概念的了解程度比控制组学生要高,平均完成作品的时间比控制组学生要短.作品的完成度比控制组学生要高。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卢贵利博士与他的团队做了《可扩展的教学管理信息统计组件研究与设计》的报告。报告分析了当前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中统计功能设计和技术实现上的不足,提出构建一个可扩展的教学管理信息统计组件,该统计组件在统计的功能和统计的技术上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可以满足教务管理人员对信息系统的多样化需求,实现灵活的个性化定制及多维关联统计功能,并支持多种不同的图形显示方式。该统计组件提供了对外接口,软件开发人员可在组件基础上进行开发,不仅能够提升程序开发效率,而且能方便地针对特殊需求进行扩展,比如,(1)增加统计的维数,提供更加复杂的多维统计分析;(2)针对具体的统计项,做到特殊统计项特殊处理;(3)对一些统计结果实现复杂的数理统计功能;(4)扩展统计结果的显示形式,如用三维表、曲线图等显示统计结果。此外,开发人员借助于统计组件可以灵活方便地开发统计程序,提高程序的开发效率,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
  
  (六)数码化测验与评量
  美国雪城大学的雷静博士做了题为《技术应用与学生学习结果:对研究方法的一次实证检验》的报告。报告指出,国际上有很多研究关注有关技术应用与学生学习结果的关系问题,有的研究发现技术应用促进了学生学业表现的提高,有的研究显示技术应用与学生学习表现之间没有显著关系,还有的研究发现技术应用对学生学业表现有消极影响。雷博士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不一致的结论是因为有些研究关注的是技术应用的数量(学生花在计算机上的时间投入)对学习结果的影响问题,而有的研究关注的是技术应用的质量(用什么技术,如何用技术)对学习结果的影响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技术应用与学生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雷博士用实证的方法检验了技术应用的数量(时间投入)和技术应用的质量(学生使用技术的方式)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若仅仅考察技术应用的数量(时间投入)和学生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两者无显著关系。若考察技术应用的质量,即特定技术的应用,与学生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两者显著相关。不同类型的技术应用对学生学习结果有着不同的影响:一般技术应用和学生技术熟练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特定专业技术应用与学生技术熟练程度呈负相关关系;社交技术应用对学生的自我认同和学生对待学校的态度方面有积极影响;娱乐,探索技术应用对学生学习习惯有积极影响。不过.这些技术应用对学生学业表现都没有显著影响。基于这些发现.研究提出相应的建议:(1)教师在技术应用方面应更多地关注技术应用的质量问题;(2)鉴于研究并没有发现技术应用对学生学业表现有显著影响,教育者们要理性对待技术应用的影响问题;(3)鉴于不同的技术应用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不同影响.建议教师在技术使用时设定相应的教育目标。
  
  (七)数码学习与人力发展
  香港大学王敏红教授做了题为《工作中基于绩效的学习和知识管理》的特邀报告。报告指出.电子化学习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用作培训员工的重要手段,可是,在实践中,电子化学习的效果并不如人们所预期的那样好.主要原因是培训中的学习内容和员工们的工作需要联系不紧密,因此员工们表现出的学习动机不强。为此,王教授提出了一种基于绩效的电子化学习方法。该方法强调将特定组织,机构的目标和员工的学习需要用具体的绩效内容表达出来,并将它们与电子化学习的内容紧密相连。为此,王教授提出一个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简称KPI)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组织,机构的使命和愿景被诠释成一系列具体的绩效目标,这样,员工们能明确知道自己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应该朝什么方向努力,应该达到哪些具体工作目标。同时.这一模型也支持工作场所中的知识管理和社会性学习。基于KPI的应用。组织/机构中增加的知识资产可以得到有效地归类和管理。在组织/机构电子化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所在部门的KPI,他们可以更有的放矢地开展电子化学习。报告最后展现了一个基于KPI模型的电子化学习系统,检验了它的实践效果,研究发现,工作中基于绩效的电子化学习和知识管理在提高员工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方面有明显作用。
  
  (八)教师论坛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林秀钦博士和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的张宝辉博士联合做了题为《学校情境中三名生物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变革的过程研究》的报告,报告呈现与分析了来自新加坡一所中学的三位生物教师应用一款计算机建模软件BioLogica进行生物教学变革的实际发展过程。研究采用对照组和实验组以及前测和后测比较的方法.考察了教师应用特定信息技术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同时考察了教师个体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对教学变革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三位教师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变革取得了 成功,究其原因,信息技术本身的特性(易用性、明确性以及与传统教学的兼容性等)、教师的技术应用态度、教师已有的教学经验、实践共同体的运用与否、尝试新教学的预期代价、教育评估系统、变革代理人的有无等因素是影响教师技术采纳和应用表现以及整个试验课题成败的决定性因素。研究得出五条启示:(1)学生取得学业进步,是教师最为珍视的精神奖励,也是他们采纳技术的最主要的内在动力;(2)现有的教育评估系统,使得教师在面对外来的新事物时.非常保守和小心;(3)在信息技术应用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帮助教师实现变革所需的“角色转换”;(4)教师的教学经验影响着他们对革新内容的价值认同,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动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更关注信息技术能否满足自己当前教学所需,如改进教学方法、减轻教学负担,而年轻教师更注重新工具、新教学本身的学习方式和学生的喜好情况;(5)为变革建立起一个优势互补、凝聚力较强的教师团队、减少探索的风险。
  
  (九)博士生论坛
  台湾国立中山大学的钟宜静(音译,Jhong Yi-ing)博士做了题为《以社会文化观点探讨移动学习在教育上的应用》的报告。报告以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为基础,探讨其学习理论在移动学习环境中的应用。报告首先介绍了移动学习的概念与特点,指出对学生而言,移动学习意味着自我负起学习责任,可以随时取得帮助,真实的学习情境,完整的学习记录和多样化的学习形态。对教师而言,移动学习意味着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的情境可扩大至真实环境,以及教学管理任务的增多。报告指出,将社会文化理论应用在移动学习会引起的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1)最近发展区使移动学习产生对话式的教室言谈;(2)合作学习促使师生共享发展课程成为可能;(3)移动学习要更注重情境学习,情境本身就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不过,移动学习中也会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如学习者急于寻求答案的意愿;学习者经常期待得到教师的协助;移动学习可能偏重单一技能的传述,开展完整的活动可能有一定难度;针对移动学习的教材设计会比较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报告最后指出,有效地将社会文化理论应用在移动学习上需要师生们在教学实践中做一些调整:(1)师生教学角色需要调整,教师应由知识传授者转为为学生提供支架或社会支持的学习促进者或教练学生则必须成为学习活动的中心,主动参与,自我管理学习过程;(2)教学过程需要强调社会学习和鼓励学生学会共同解决问题,因为学习是一种共同参与的社会化过程.教师要负责建立适合发展合作关系的学习环境;(3)教学要重视情境学习,强调学生必须在情境中.透过对学习材料的主动探究与操作,了解知识的意义和实用性,学会如何解决真实问题、完成任务、促进反思和知识建构;(4)教师应采用合适的评价工具对学生移动学习的过程与成果进行科学评价。
  
  四、结语
  
  总的来说,GCCCE2010大会内容丰富,会议整体安排沿袭了GCCCE2009的风格,会议内容,无论是会议主题报告,还是九个主题研究群于会议中的报告,都突出了今年会议的主题,即迈向知识建构的新纪元。来自五湖四海的华人学者深入探讨了当前计算机教育应用中遇到的各种实践性问题以及未来会面临的一些前沿性问题,与会学者普遍意识到当前全球计算机教育应用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即资讯与通信科技已经进入到了教育系统,已经为广大师生所熟悉,但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需要一起努力做的一件事是:如何使信息与通讯技术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真正的“教学伙伴”和“学习伙伴”,以促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最终达到深度知识建构的目标。
  大会最后预告了GCCCE2011的相关信息:GCCCE2011将于2011年5月底在浙江杭州举办,承办单位是浙江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鉴于近两年来GCCCE会议论文质量的逐年提高,会议筹委会将考虑出版EI收录的大会论文集,届时欢迎海内外华人学者踊跃投稿与参会。
  
  【作者简介】
  
  李艳,博士,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远程教育、媒体教育、信息技术教育(yanli@zju.省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