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青年人要有名誉感】 谈谈青年人的责任感
 

【青年人要有名誉感】 谈谈青年人的责任感

发布时间:2019-04-07 04:38:07 影响了:

  一些青年人进取心强,为了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或成为某方面的专家,每天起早睡晚,苦钻专业技术,干得很出色,却遭到一些人的非难,冷嘲热讽,说他们“名誉感太强”“有虚荣心”“‘爱冒尖”,是“个人英雄主义”。弄得这些青年很苦恼,欲干不能,欲罢不忍。这种情况在我们周围并不少见。青年人该不该有名誉感?名誉感与虚荣心是不是一码事?“冒尖”就是个人英雄主义吗?讨论清楚这些问题是有益的。
  名誉感是个好东西
  我们通常所说的名誉感,是指一个人对名誉(好的名声、声誉)的要求和关心。名誉,表明一个人的社会存在的价值。古今中外,一切有抱负、有作为的人,对名誉都是很珍惜的,甚至有人说它是“人之第二生命”。中国古时不少有志之士,为了名垂千古,“宁为玉碎,毋为瓦全”。爱国诗人辛稼轩也曾勉励友人,要努力“赢得生前身后名”。当今之世,“名誉”的标准和内容变化了(因为它是有阶级性和历史性的),但是,名誉感依然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共产党员为了保持光荣称号不受玷污,可以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年轻的运动员为了“拿金牌,夺奖杯,升国旗”以改变“榜上无名”的状况,在关键时刻可以迸发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力量;一些青年为了争当“新长征突击手”,刻苦攻关,通宵达旦地搞技术革新;一些青年失足者,深感受骗的耻辱,懂得了要珍爱自己的名誉,重新唤起心中的良知而奋发努力,获得超乎寻常的进步……
  可是,长期以来,特别是十年动乱中,“名誉”却成了贬词,“名誉感强”也常常被人当成一种缺点进行批评。人们谈“名”色变,不仅一些专家、演员、劳动模范只因为出名而横遭迫害,就连“王麻子”“张小泉”的名牌刀剪也要改为“大众”牌才行。这种极左思潮的严重恶果,使一些青年慢慢丧失了进取心和名誉感,不敢求“名”,不敢冒尖,甘心庸庸碌碌,和大家“齐步走”,吃“大锅饭”,甚至有的把“名誉好坏无所谓,吃喝玩乐最实惠”当成处世哲学:生产任务完不成不难过,违反社会公德心不愧,受了批评和纪律处分还满不在乎。一个人若丧失了上进心,没有了名誉感,对自己毫无要求,浑浑噩噩,对什么都“无所谓”,倒真是可悲哀的了。
  我们说,名誉感是个好东西。它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情操,能给人以向上的力量。名誉感可以点燃自尊心的火种,激发奋发图强的热情,化为成就事业的动力。名誉感也可以唤起痛改前非的勇气。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曾在一篇《论名誉》的文章中写道,名誉感可以使“有为之士,益奋其勇气,以求闻达;不法之徒,思改其过失,以补前愆”,就充分肯定了名誉感是有积极作用的。当前,在四化建设中要调动广大青年的极积性,鼓励他们为社会多作贡献,就应当充分肯定和培植他们身上那种可贵的名誉感。
  名誉感不是虚荣心
  名誉感与虚荣心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二者的界限在哪里呢?关键是摆正“名”与“实”的关系。
  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说“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这是很有见地的。一个人的名誉是由自己的言行、功过和实践铸成的,是社会对一个人实际表现的客观评定。古往今来,多少志士、学者,所以誉满天下,名传中外,不是靠别人的吹捧,而是因为他们对社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个人的好名誉与他本人的实际情况一致,这就叫“名实相副”。否则,就是“名不副实”,所得的名声就是“虚名”。不务实际,爱图虚名,就是虚荣心。
  虚荣心这个东西,在现实生活中也确是有的。伊索有一则寓言说:“苍蝇坐在战车的轮轴上叫喊:我扬起了多少尘土啊!”以此讽喻虚荣心是很巧妙的。有虚荣心的人爱沽名钓誉,常常为了捞取表面的、虚假的名誉而自吹自擂,干“表面活”,甚至弄虚作假,以次顶好,谎报成绩。我们说虚荣心是可怜的,因为它实际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愚蠢心理,它使自己成了自己所
  夸耀的语言的奴隶,它根本不可能为自己的平庸带来异采。思想家培根说过,虚荣心“是明哲之士所轻视的,愚蠢之人所艳羡的,谄佞之徒所奉承的”。靠虚荣心换来的名誉,如沙上之塔终究要倒塌的。
  真正珍惜名誉的人都能够摆好“名”与“实”的关系,十分重视“实”,唯恐自己名不副实。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时,有富强祖国、为中华民族争荣夺誉的雄心。在英国,他遇到的第一道难题是在“博士”和“学问”二者中选择。“博士”之名是吸引人的,但是,为了取得它只能研究一两门学科,大量精力要花在“论文”上;放弃它则可以广泛地钻研“学问”,多方面地“捞得”知识。华罗庚以科学家的求实精神找出答案:“我来剑桥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实践证明,他的抉择是正确的。他回国后那极其广阔的数学研究成就,为祖国也为他个人赢得了远比“博士”学位更崇高的名誉。
  关于“名”与“实”,还有一点要说及的,就是该怎样对待“毁誉不一”的情形。一般地说来,名与实是可以得到一致的客观评价的。但是,名誉不仅存在于自我感觉之中,而且必须得到社会和别人承认。由于历史的、社会的种种原因,名誉就有了可破坏性。“做好事没得好报”,积极努力、敢于“冒尖”得到的却是讽刺、打击,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对此,历史上许多卓越人物的回答总是:“世誉不足慕,那管俗人诽谤。”他们背负种种非难,坚持走自己正确的道路。求实而不图虚名的人是有这种勇气的——因为他们相信名誉是一种客观的、实在的东西,好实得到坏名,与坏实取得美名一样,要经受时间的考验,历史自有公论。有虚荣心的人只能乘顺风,不能经逆风,是根本经受不住这种考验的。
  要敢“冒尖”,不要个人英雄主义
  青年人“名誉感强”、爱“冒尖”,就是个人英雄主义吗?不能这样说,要作分析。
  事物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十个手指不一般齐”。人与人之间,能力的高低不同,努力程度也不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有超群出众的冒尖人物。在事业上争强好胜,爱“冒尖”,应当说这不仅是青年人的特点,也是青年人的优点。
  爱“冒尖”有什么不好呢?比先进,赶先进,你追我赶,相互竞争,才能推动我们事业前进。看,在科技战线上,方励之、温元凯“冒尖”了;在自学者的行列中,李慰萱、曹南薇 “冒尖”了;在文学创作上,张扬、刘心武“冒尖”了;在体坛竞技场上,陈肖霞、陈伟强“冒尖”了……这难道不是令人欣喜的大好事吗?年轻人“冒尖”,个人获得荣誉,又为社会作出了贡献,为祖国争了光,难道不应当大大提倡吗?“冒尖”者越多,我们的事业、我们的民族越兴旺。
  鲁迅早就抨击过:“我觉得中国有时是极爱平等的国家。有什么稍稍显得突出,就有人拿了长刀来削平它。”今天,仍有这种弊病,露头角者常遭讽刺打击,形高于众、木秀于林成了异端,“出头的椽子先烂”成了铁定的逻辑。对“冒尖”砍杀,对奋勉讥讽,对伟岸贬抑,这种封建的、小生产者的狭隘保守思想,是致使我国经济长期停滞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四化大业,应该尽快丢掉这种陋俗偏见!
  当然,我们鼓励青年人要有名誉感,敢于“冒尖”,并不提倡个人英雄主义。这二者在表面上似乎差不多,究其本质是有根本区别的。首先,在目标与出发点上,前者把个人的事业和集体的事业紧紧结合在一起,在发展集体的事业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动作用,需要时还可以为了集体甘当“无名英雄”;而后者,则时时刻刻把个人名誉摆在集体事业之上,以个人“出名”作为努力工作的唯一目标。其次,在对待个人和群众的关系上,“冒尖”与个人英雄主义也是有根本区别的。任何个人“冒尖”总是离不开群众的支持、他人的帮助,特别是在科技高度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更是如此。任何个人的成就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又得到伙伴、同事、包括后勤工作的大量支持才取得的。个人英雄主义者则看不到这些,他们往往把群众的功劳记在自己的账上,总是夸大突出个人作用,稍有成绩就沾沾自喜,目中无人,甚至打击他人以抬高自己。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终究会成为孤家寡人,被群众所抛弃。另外,在客观上,我们的宣传要实事求是,不应将群众的功劳集一人之身;否则,那就不是鼓励冒尖而是在“拔”尖,那就不是爱护而是坑害要“冒尖”的青年人了。
  还应当提到的是,有“名誉感”、敢于“冒尖”和个人英雄主义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共存于一人之身的。在一些名誉感强的青年人身上也会掺杂着一些“个人”的杂质。这也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经过引导和教育,杂质会逐步清除的。就象倒洗澡污水不应把婴儿一起泼掉一样,我们也不应当看到青年人的某些缺点而把他们应当有的进取心、名誉感和敢于“冒尖”的精神一起否定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