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现代性的定义【现代性道德困境及其解决】
 

现代性的定义【现代性道德困境及其解决】

发布时间:2019-04-17 04:04:26 影响了:

  [摘要]随着现代性的发展,社会经历着社会结构的现代转型,逐渐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但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带来的却是现代性道德困境问题。面对现代性道德困境,现代正义自由理论主张正当先于德性;而德性伦理学则主张德性先于正当,倡导返回“亚里士多德”。但实践证明二者均未能很好地解决现代性道德困境。一种可能的思路或许在于走近康德,倡导正当与德性的现代融合。
  [关键词]现代性道德困境 正当 德性 友爱
  [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2)03-0018-05
  一、现代性道德困境的问题
  现代性的发展、理性主义的盛行、启蒙精神的引领,带来了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形成了民族国家的政治观念和法的观念,创建了一整套以自由、民主、平等为核心价值理念的权利正义体系。虽然现代性带来了一系列的繁荣和发展,但始终未能确立起现代社会精神的生长点。相反,带来的却是道德的危机和自由的失落,现代人经历着人性迷失的困境,即现代性道德困境问题。
  这种现代性道德困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的丧失。在古典道德哲学中,无论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还是康德伦理学,道德形而上学一直作为道德哲学的基石。但随着现代正义自由理论的发展,道德哲学逐渐开始拒斥形而上学或反形而上学,试图抛弃这种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将道德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失去这种道德形而上学的内核,就像失去了灵魂的躯体。现代社会在大力发展外在的正义自由理论的同时,却忽略了正义理论或自由理论的主体——人自身。这种缺乏基础的正义理论仅仅是一种外在于人自身的空洞的理论本身,失去了自身的生命力,使得现代人无法超越地把握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境界,而仅仅停留在满足于经验的现实生活中。
  其二,现代普遍理性主义在大力发展外在的制度性规范建构的同时,却忽略了现代人的内在心灵秩序问题。由于对这种制度伦理的过分强调,忽视了人的心灵结构建设和品质的培养,造成了人格发展的不平衡。人的心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现代化带给人的是心灵秩序的感觉化趋势,个人的无意义感、无归属感、无认同感、孤独感,这些就是现代人的精神气质的体现。现代人越来越把遵守和服从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的规则作为道德生活的最低要求,人们更关注“应该如何行为”而不是“如何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及“怎样的生活是一种好的生活”。尽管现代社会看到了社会正义原则的重要性和底线伦理的必要性,但仅仅具有这种弱的底线伦理是远远不够的。诸如大量道德冷漠现象的出现,直接冲击着现代人的价值观念,让人们感到无所适从。
  二、现代性道德困境的解决:三种思路
  (一)现代正义自由理论的发展
  随着政治哲学的兴起,作为外部性道德自由的正当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他的《正义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复兴了政治哲学,在当代政治哲学的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按照罗尔斯的看法,正义或正当是伦理学中最优先的概念,他在“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的基础上推导出两个著名的正义原则,他的两个正义原则更是在一种理想的人性假设和社会契约论的思想上推出的。如果说在康德那里,正当(法权)与善(道德)还保有一定的联系,那么在罗尔斯那里,社会的正义或正当与道德则是在非常弱的意义上存在联系。虽然说罗尔斯主要是在康德伦理思想的基础上演绎出正义学说,而这种正义学说已经不再局限于康德伦理学内,而是一种“康德式伦理学”的发展或者说是康德伦理思想的重构,把康德的“道德建构主义”发展成为了一种“政治建构主义”。但这种“康德式的发展”并没有坚持康德的纯粹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而是把正义原则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在这种现代正义自由理论体系中,政治生活(正当)与德性生活(德性)是一种逻辑学上的全异关系(如图1)。在逻辑学上,具有全异关系的两个概念在外延上完全不相同,没有交集,正当之中不存在德性,德性中也不存在正当。在这种关系中,政治生活中的外部性正当获得了大力发展,而人的心灵的成长却发生了偏离,仅仅满足于对法律和规则的遵守,忽视了人的内在心灵境界的提升,使得人原本整体的实践生活发生了分离。
  随着作为外部性道德自由正当(法权)的发展,正当逐渐从德性中剥离出来,发展为同善概念对立的基本概念。由此,正当与德性发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分离,而这种分离的最直接后果却是德性的严重缺失。由于过多地发展了正当的部分,却忽视了德性自身的发展,政治哲学逐渐取代了伦理学的位置,好生活(善生活)从伦理学中消失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德性伦理学获得了复兴,当代德性伦理学家在批评现代道德哲学的基础上掀起了一场德性伦理学运动。因此,这种现代正义自由力量的过度发展,正是造成现代性道德困境的原因之一,显然这种思路不能够真正解决现代性道德困境问题,更不能为道德冷漠的解决提供一条出路。
  (二)德性伦理学的复兴
  现代政治自由理论的盛行遭到了当代德性伦理学家的猛烈批评,掀起了一场德性伦理学运动,复兴了德性伦理学。他们认为现代道德哲学主要是把正当、正义、权利与责任作为核心概念,而对个人的好生活以及这种幸福生活的获得、个人的品质、情感等关注较少,这些概念在现代伦理学中逐渐失去了其核心地位。因此,当代德性伦理学家们主张回到传统的德性伦理学,重新找回幸福、目的、品质、情感等,提出了“回到亚里士多德”的口号
  在亚里士多德的城邦社会中,政治生活与德性生活始终是相联系、不可分开的,二者的关系是一种逻辑学上的包含关系(如图2)。这种关系并不是一种真包含(两者的外延相同)关系,而是德性的外延要大于正当的外延,即正当作为德性的子集。在古希腊城邦,政治生活建立在道德生活基础之上,德性生活中自然就包含着政治生活,正当包含在德性概念之下,没有独立地分离出来。因此在古希腊,人在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的过程中自然知道怎样的行为是正当的或正义的。在传统的德性伦理学中,目的、善、德性是内在统一的,德性中自然就蕴含着正当概念,作为善的目的永远优先于正当,它更关心的是我们如何过一种好的生活,如何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而不是我们应当如何行为。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