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夕阳芳草绝妙词】夕阳芳草
 

【夕阳芳草绝妙词】夕阳芳草

发布时间:2019-06-11 11:24:19 影响了:

  毛泽东给陈毅谈诗的信中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不仅要求言简意赅,而且要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甚至更进一步“不著一字”也要“尽得风流”!这好像是为难人,其实不然。根本的原则就是运用形象思维,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创造意象。
  何谓意象?意象是诗人通过精心描写客观物像,体现和暗示自己的情感和心意。也可以说,意象是融诗人主观情意的具体可感的物像,是一种有情之物、达意之象,是意和象的交融和统一。诗人作诗,个人的情意不应直白说出,而要着力描写暗含自己情意并能让读者感知的客观物像,以此为媒介,首先激起读者的美感和欣赏趣味,通过阅读使其体会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意。《诗经》、《楚辞》早为我们作出了榜样。《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杨柳”、“雨雪”两个意象描写,展示了战士出征时在春天,经多年戍边征战,归来时却在寒冬。若用白话直说,不过是“春去冬来”。但经诗人这样描写,使战士离乡时难分难舍的眷恋之情和历经出生入死艰辛苦难而终于归返故乡的人生感慨,充分地展现出来。意象描写与白话直说效果大不相同。自《诗经》之后,“杨柳”就成为历代诗人表达离别情绪的首选意象;“雨雪”则成了表现苦寒艰辛的常用意象。《楚辞》中运用意象描写更为普遍。东汉王逸《离骚经序》说:“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为后人留下更多的生动活泼的诗词意象。北宋诗人梅尧臣曾作诗评论:“屈原作《离骚》,自哀其志穷。愤世嫉邪意,寄在草木虫。”此后,创造意象的作诗方法,为历代诗人一直沿用。东汉末年出现的《古诗十九首》有这样的诗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表面看好似描写马与鸟,实际寄托的是离乡游子刻骨铭心的思乡情怀。“胡马”“越鸟”是诗人创造的诗词意象。
  意象的运用到唐代达到炉火纯青、得心应手的程度。唐代诗坛也就成为中国诗史的黄金时代,唐诗攀登上诗词创作的顶峰。古典诗词创作多用意象已是不争的事实,现代人创作自由体的现代诗是否也应多用意象描写呢?回答是肯定的。事实证明,凡是优秀的诗词作品,无不自觉创造鲜活意象。因为只有运用意象描写,诗词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才能增强,诗词的审美价值才能增加,广大读者才能更加喜爱、乐于阅读和欣赏。
  冰心女士1922年出版诗集《繁星》,请看第十首:
  嫩绿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
  洁白的花儿,
  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诗人借助自然界里植物生长的三个阶段创造了三个意象:绿芽、白花、红果,展示了青年人成长过程的不同时期,又以这三个可爱的意象对青年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展示诗人高尚的情怀,反映出“五四”运动时期革命青年对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诗人把深邃的人生哲理通过三个艳丽的意象描写体现出来,就使诗作增加了美感,更加吸引读者,成为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有的诗,只描写一个意象,也能成为真实、生动、感人的作品。如臧克家的《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此诗作于1932年4月,全诗集中描写一匹老马的意象。由于劳苦折磨,老马已瘦弱不堪,可主人还要向它拉的车上不断装货,并用皮鞭抽打,逼迫它拉动这沉重的载负,老马不能、也无处去诉说心中的委屈和不平,泪只往心里咽,沉重的垂下头。这老马的意象,真实地反映出旧中国广大农民的悲惨遭遇,充分展示出诗人对剥削、压迫者的无比愤怒的心情。
  也有的诗人把意象作为诗的词语,使作品更加鲜明、优美动人。请看贺敬之的抒隋长诗《放声歌唱》的一个段落:“……春风。/秋雨。/展雾。/夕阳……/——轰轰的/车轮声。/踏踏的/脚步响……/五月一/麦浪。/八月——/海浪。/桃花一/南方。/雪花一/北方。/我走遍了/我广大祖国的/每一个地方一/呵,/每一个地方的/我的/每一个故乡!”诗中运用“春风”、“秋雨”、“晨雾”、“夕阳”、“车轮声”、“脚步响”等意象,展示了新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城市和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用“麦浪”、“海浪”、“桃花”、“雪花”等意象描绘了祖国河山优美如画的动人风光。由此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审美价值取向。而“春风”、“秋雨”、“夕阳”、“桃花”等意象,都是古典诗词中惯用的意象词,但因诗人将其组合在富有创造性的语言环境中,就表达了全新的含义,反映了今天的现实,充满了时代的气息,全诗显示了诗人对党、对祖国、对故乡的无限热爱。
  也要看到,古代与现代的社会和语言环境确有重大区别,作为诗词写作的意象,必然会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飞快发展,人民生活不断丰富与提高,新生事物大量出现,使语言中新增加的词汇层出不穷,丰富着创造新意象的客观土壤。原有的意象词语虽还可以应用,但也要根据新的语境加以创新和发展。但是,无论如何,有没有这批优秀遗产、会不会应用这批遗产,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作诗要运用形象思维,写作中更要运用意象描写,才能创作出优美动人的诗篇。清代诗人袁枚《遣兴》一诗,给我们很好启示: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
  一、展现画图,适应审美需要。大自然的景物都具有各自美的形态,一旦通过诗人的点染与描绘,就会呈现出一幅幅来于自然、美于自然的画图。在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山居秋暝》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清新淡雅的画面,展示出一种原生态的静谧美。而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却以另一种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动态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色彩是语言形象的花朵。杜甫《绝句》首联:“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幅画面,不但色彩艳丽,而且格调明快。尾联:“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组图冷峻,别有一种凝重美。声音能增加语言形象的艺术质感。如苏东坡《东湖新竹》:“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影离离。”“簌簌”,竹子外皮(箨)脱落时发出的声音,读后如闻其声,且与下句“离离”之影对应,使美感相得益彰。此外,为适应人的审美需要,而对自然景物的艺术展现,还有诗人巧妙捕捉的崭露自然生机的画面,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以及从细微观察中剪取的具有理趣的图片,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