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拼在当下不放松,赢得未来思良谋】 咬定青山不放松拼音
 

【拼在当下不放松,赢得未来思良谋】 咬定青山不放松拼音

发布时间:2019-06-18 03:58:14 影响了:

  开幕式现场  6月11日至13日,“2012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暨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在苏州举办。3天的会议时间,4场主题报告(包括100分钟的头脑风暴),7个分论坛(包括一个培训),共计50多场报告,以及30多家图书馆技术研发企业的产品展示,打造了一场图书馆行业的信息盛宴,吸引了全国近150所高校的图书馆馆长和一线工作者近400人参加。同时,论坛还征集了学术论文、案例80多篇。
  此次论坛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高等学校图书馆分会、苏州大学图书馆、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cn)、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和中国图书馆学会数字图书馆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是中国高校图书馆的年度峰会,旨在探讨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每年举办一次,首届论坛于2010年4月在北京举办。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由旅美图书馆界学者始创于2004年,每年举办一期,成为中国图书馆界全面了解国外数字图书馆发展状况、获得新信息和新技术的重要渠道。两个会议2011年联合举办,2012年再度强强联手,共同打造了集前瞻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超级行业盛会。
  获奖论文颁奖仪式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的战略规划、技术实践与创新发展”,记者选取了其中关注度较高的热点议题进行解读。
  热点一:技术规划与战略选择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现代图书馆的重要特征,它不仅深刻影响着图书馆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也决定着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因为技术不仅是一种手段和方法,更是一种发展理念和战略趋势。然而技术发展的速度又是如此之快,以至于很多人对此产生了困惑,到底如何选择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同时又不会进入某些误区,技术战略规划不可避免地成为热点中的热点。与会专家对于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给出了一些看法,关联与开放的信息环境建设,便捷与精确的信息获取渠道,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之一:关联数据
  作为本次论坛主题报告的开篇,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馆长迈克尔?凯勒(Michael A. Keller)的《关联数据:发现和导航的下一个前沿》引起与会者的极高关注。凯勒首先对目前的信息大环境做了形象的比喻,那就是众多信息库就像一个个孤立的“粮仓”,虽然每一个里面都存储了很多东西,但彼此之间却是隔离的。比如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图书、期刊和数据库等资源,只有一小部分是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的,其他的都只能藏在自己的“粮仓”里。当大家想要获取相关信息时,就要一个一个去这些“粮仓”里找,十分费力。即便像Google这个最大的“粮仓”,也无法包含所有内容,况且其内部又有很多个“粮仓”,如新闻、地图、图书等。如何找到一种更快、更准确的获取信息的途径呢?首先要将各种资源,包括图书馆的资源和互联网上的免费信息进行整合,实现无缝对接,利用关联数据(linked data)建造一个关联数据网络(wed of date),让所有数据相互连接并且很容易被发现。
  构建这个网络的第一步是进入关联数据时代,构建一个可以机读数据关系的网络,利用资源描述框架(RDF)以“主谓宾”结构对任何人或事物进行命名和描述,并把已构建的关系放在网络上以供搜索,然后进一步开发应用程序来发现这些技术数据。下一步就是语义网(semantic wed)的来临。目前图书馆的数据处于被动状态,可读却不能关联,而语义网的元数据则是有上下文语义环境的,具有开放性、关联性和更新性。
  有高校图书馆表示对此想进行尝试,凯勒建议他们开始就要和其他高校图书馆及网络公司合作,将创建的关联数据释放到网络大环境中去,然后再回收用到其他地方,这些数据经过一个产生—释放—回收的过程,可以让我们知道如何改善信息整合—搜索—提取利用的过程。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的张甲认为,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做,但这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即便让编目人员去做,也需要在一个平台上模仿着去做。再者,关联数据的本质是内容关联,馆员对于一些相关词句的理解和处理水平能否和研究人员相比呢?是不是要把馆员都培养成半个专家呢?所以他说由国家级别的图书馆去做可能更具操作性。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图书馆的张东明说,虽然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做的事情,但做起来难度很大。他们的医学图书馆做了20多年,现在依然没有做好,因为这对高层次的研究人员作用不大,而对一般层次的人来说又过深了。所以搞系统的人要深入了解用户,不能陷入自我陶醉中,总认为自己做的东西用户一定需要,只有对用户行为进行评估和分析,才能让新技术确实改善他们的工作。
  凯勒说,虽然这件事情很难,但是在多年前互联网刚刚兴起时,只是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之间的简单连接和远距离通讯,后来人们想如果做得更精细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于是发展成了万维网(WWW)。再后来Google、百度等开始在上面挖掘数据并可以进行搜索,让字节不仅仅是网页上的意义。现在学术数据也要建立“数据网络”,以便于科研人员能从中更有效地找到信息。
  关键词之二:开放获取
  在讲关联数据时,凯勒强调其必定是开放性的,所以提议把图书馆数据做成URI(通用资源标志符)形式释放到网络大环境中去,可免费获取,在图书馆环境中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为搜索者提供呈指数级增长的咨询服务。他特别强调要建立网络通用数据标准,而不是封闭性、地方性的。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馆长张晓林则直接着眼于“开放”主题,做了题为《开放获取、开放知识、开放科研—研究图书馆的“衰落”与崛起》的报告。
  据张晓林介绍,近些年来,可以开放获取(OA)的期刊、论文、知识库的内容和数量都在增加,并出现了新的开放出版模式,比如国际粒子物理开放存取出版联盟(SCOAP),就将成熟的学术期刊转为开放出版,由该联盟向各大学、科研机构的图书馆筹集资金,提供给出版机构作为评议费用,实现科研论文由“付费阅读”模式向“资助发表”模式转变,使世界各地的读者都能在第一时间免费阅读发表在高能物理领域(HEP)期刊上的论文的电子版本。很多专业领域都在效仿这种模式,政府机构和科研人员也在积极推动这项工作。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