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发布时间:2019-06-22 04:11:08 影响了:

  摘 要: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学会自主学习。思想品德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探索学生自主学习,在体验中获得新知的方法;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 自主学习 积极参与 开发思维 勇于创新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新的教学发展需要,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要学会自主学习。教育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自主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主动去探索社会现实及自我成长的问题,而不是将书本中的内容作为教条来死记硬背。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自觉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的过程,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要使学生形成持久的提升自己思想品德的愿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与愿望。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的兴趣、思维、个性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现代社会尤其提倡个性的张扬,教育也越来越讲究以学生发展为本,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求,应当得到尊重、信任和关怀,思想品德教学也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奏响自主学习的主旋律,才是抓住课改的关键。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在实践中体验到思想品德学习的乐趣,是值得每位教师深入探讨研究的问题。下面,我就教学过程中如何尝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新知,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积极参与,引发自主学习的情趣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新课标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主学习,是让可见,“自主学习”的课堂必须在学生有兴趣、想学的基础上,才可能建立。在学生没有兴趣、产生不了动机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实现自主学习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自主探索实践的欲望,才能真正做到学生的“自主学习”。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
  自主学习首先要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与教学效果有直接关系,而教学的情境是影响学生情绪的重要原因,学生的学习必须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主动学习才可能是成功的。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巧设学生思维与探索的情境,寓教于趣,以趣促思,使学生以良好的认知情绪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投入学习中去。如在学习《竞争?合作?》一课时,一上课我便对学生说:“今天咱们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好。”学生们异口同声响亮回答,个个精神振奋。游戏是“二人三腿跑”,目的是在游戏中体验竞争与合作。学生非常踊跃,争着参与,课堂气氛显得异常高涨,学生也从切身体验中认识了合作的重要性及竞争与合作的密切关系。这样就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全身心地参与到对新知的自主学习中。
  2.突出主体,激发自主参与的潜意识。
  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是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要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如在学习《礼仪展风采》一课时,因为学习内容有很多礼仪习俗,我安排了这样一个预习题:“假如你到一位彝族朋友家做客,你该怎么做?”并要求同学课后上网或查阅其他资料准备好答案,上课时表演。很多同学的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他们准备得非常好,超出我的预想,表演也很成功,还了解了很多少数民族的习俗,明白了“怎样和少数民族交往”这样一个知识点。因此,积极主动的学习情绪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参与效果可想而知。这样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处于一种活跃的能动状态中,产生了个体学习的需要,激发了自主参与的潜意识。
  二、开发思维,体验自主学习的探究历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新课标所倡导的解题策略的多样化,答案的不唯一性就是要促使学生尽快形成探究式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喜欢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的去探究,去发现。
  1.大胆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吸取、记忆、练习的过程,而是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以积极的心态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健全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相信自己学生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些材料和问题,提供一些方法和技巧,放手让学生去做、去说、去论,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和结论。例如学习《网络上的人际交往》一课时,我把持“网络利大于弊”和“网络弊大于利”观点的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双方开展辩论,在学生争论过程中,把学生的正、反观点分别列在黑板的左右两侧,便于学生思考和整理,最后我将学生所争论的观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实践证明,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但能辩证地认识网络,而且培养了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搞“活”了,教师也由“台前”退到“幕后”,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进入知识探索的忘我境界。
  2.动态生成,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动态式教学,它追求真实自然,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课堂再现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动态生成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主宰,学生跟着走,而是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张扬学生的个性,知识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学法让学生自己创造,学习领域让学生自己去拓宽,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去开掘,学习收获让学生自己去运用。因此,教学时要转变传统的“事先预设”为“动态生成”,创造一个更自由的学习空间,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学习《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中的“常见的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这一内容时,学生对“给别人起外号”这一例子发生了争论,“起外号”是否构成侵犯他人的名誉权?学生争议很大,我就放手让学生去争、去谈、去找例证、去找结论。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了讨论,问题一个个提出,再一个个被解决,这时我点拨:应该辩证看待这一情况,强调起“侮辱性的外号”是侵犯他人名誉权的。问题就在这样的动态中不断生成又不断解决,从而赋予课堂更多的开放性、创造性、挑战性、发展性,自主性。在一个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快了自主发展的进程。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