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道德经处世之道【浅淡《道德经》中处世之道】
 

道德经处世之道【浅淡《道德经》中处世之道】

发布时间:2019-06-30 03:59:26 影响了:

  摘 要: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博大精深,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思想文化始终存在着两条最为重要的脉络,即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虽然中国封建社会习惯将儒家文化视为正统。但强调的以自然不争,清静无为的思想治国修身的道家文化对国人民族性格的形成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道德经;老子;处世之道
  作者简介:鄢云( 1982.6.13-),男,学历:本科,籍贯:江西省上饶市单位: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研究方向:语言文学类,职称:助教。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6-00-01
  一、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在自然界诸多事物当中最赞美水,认为普天之下唯有水德最近于道。如果一个人的言行能够有类于水那么他就离圣人之道不远了。水不争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从 “几于道”几个字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是在把“水”的“善”的特性与“道”相联系。同时,老子也指出了“利万物”便是水在“善”的方面的表现。这里的“利”字应理解为“顺应”的意思。所以,“利万物”就是去顺应万物,而其顺应的表现方面在于其没有自身之固定之“形”方面的好恶,总是随着万物之“形”而相应地改变自身之“形”。即是说,万物都有或者说选择了某种特殊之“形”,而水可以就着这种种“形”随着进行相应的变化。这里的“万物”和“众人”指的都是万物,老子用了拟人的方法来表述。值得注意的是,老子所注重的是水的无形无体的特性,且正是在这种不受形体拘束的方面而显得其“几于道”。老子把水的“几于道”的特性称之为“上善”。
  联系实际我们处于一个竞争社会,“人之熙熙,皆为利来;人之攘攘,皆为利往”,在我们世人的眼光看来,不争就无法成名,不争就无法致富,不争就无法享有权力。那么,老子主张的“不争”,要求我们“居众人之所恶”,难道是自甘平庸、与我们现代的主流思想相违背?不是。老子所说的“不争”,并不是放弃竞争,而是“不争之争”,这是一种追求卓越的高效竞争手段。人是社会的动物,多数情况下有着一种从众心理,“跟着感觉走”,并不是依照理性思考去想问题办事情。社会上的多数人往往是依附权势名人,攀龙附凤,看见利益就目空一切,你争我夺互相打得头破血流,假如我们也一样盲从、随大流,结果只能像常人一样,所得甚少,得不偿失
  我们从中感悟出最聪明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就是帮助他人获取利益而不是和他人争夺利益,这样,他们就会善待你、视你为知己甚至忠诚地追随你。老子曾说过;“得人之力者无敌天下也;得人之智者无畏圣人也。”如能做到舍得小利益而换取他人对你的支持,你最终的成就将会远在众人之上;第二种办法就是安静地守候,专注那些别人看不见或无人问津的利益。这也是“不争之争”的策略,你的收获将远在常人之上。
  二、至虚极 守静笃
  “极”、“笃”均为极度、顶点的意思。“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宁静状态,但由于外界的干扰、诱惑,人的私欲开始活动。因此心灵闭塞不安,所以必须注意“至虚”和“守静”以期恢复心灵的清明,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
  以往谈到老子我们总是习惯用清静无为、恬淡寡欲一语来概括老子的人生誓学。至虚极是要人们排除物欲的诱惑,回归到虚静的本性。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认识道,而不是争权夺利忘了道。至虚必守静,因为虚是本体而静则在于运用。司马迁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史记·太史公自序》)这是很扼要的概括。静与动是一对矛盾,在这个矛盾中,老子着重于静而不是动,也不否定动的作用而主张要虚心,静观万物的发展和变化。“至虚极,守静笃”可以说是老子眼中完美的思想境界。在如何做到“至虚极,守静笃”问题上老子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三、为腹不为目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 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老子的意思是:沉溺在五颜六色的缭乱之中,会令人眼盲;沉溺在五音六律的嘈杂之中,会令人耳聋;沉溺在五味的珍羞美味之中,会令人失去胃口;沉溺在田猎驰逐的爱好之中,会令人心发狂;沉溺在难得之货的欲望之中,会妨害人的行为。因此圣人重视满足肚子的需要,不注重眼睛的欲望。所以要去掉那些有害的欲望,选取这些无害的需求。
  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王弼曾为“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这句话作注道:“为腹者,以物养己,为目者,以物役己,故圣人不为目也。”言下之意是告诫我们不要做物欲的奴隶。老子生活的时代,正处于新旧制度交替、社会动荡不安之际,奴隶主贵族生活日趋腐朽糜烂。他目击了上层社会的生活状态,因而认为社会的正常生活应当是为腹不为目,务内而不逐外,但求安饱,不求纵情声色之娱。老子的言论是针对奴隶主贵族贪欲奢侈、纵情声色的劝诫和严正警告。
  四、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名望与生命相比哪一样比较重要?财物与生命相比哪一样较重要?得到名利与失去生命相比哪一样的结果比较坏呢?愈是让人喜爱的东西,想获得它就必须付出很多;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也会感到愈难过。所以,知足的人比较不会受到屈辱,凡事适可而止的人比较不会招致危险,生活得更长久。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是老子处世为人的精辟见解和高度概括。知足,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极限,超出此限,则事物必然向它的反面发展,因而,每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清醒的认识,凡事不可求全。知足是一种感受,不在于拥有多少名利而在于个人感受如何,五脏六腑、七情六欲,人人皆同,但每个人对欲望的态度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别。世界上确实存在着一种不知满足的人,他们贪得无厌的行为即招致人们的厌恶又引起人们的羡慕,正是这样一些人即把世人统统裹挟到了一个欲望沸腾的世道里,又使世界变得富丽堂皇、流光溢彩,他们的作为破坏了自然界的均衡却呼唤来人类的进步,人类对此尚未能作出明智的判断和选择。相反,世界上也确实存在着一些比较容易满足的人,他们不是由于能力不足而不得不自求满足,而是在透觑了得失之间的关系后所作出的自愿选择,就是说,他们有条件和能力去不知足而却自愿地选择了知足。知足使人平静、安详、达观、超脱;不知足使人骚动、搏击、进取、奋斗;知足智在知不可行而不行,不知足慧在可行而必行之。若知不行而勉为其难,势必劳而无功;若知可行而不行,这就是堕落和懈怠。这两者之间实际就是一个“度”的问题。度就是分寸,是智慧,更是水平。
  《道德经》的处世之道告诉人们:贪求的名利越多,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积敛的财富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他希望人们,尤其是获得成功的人,对财富的占有欲要适可而止,要知足,才可以做到不辱。老子宣扬的是这样一种人生观,人要贵生重己,对待名利要适可而止,知足常乐。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