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飞鹤:全产业链建设的十年孤独]飞鹤全产业链
 

[飞鹤:全产业链建设的十年孤独]飞鹤全产业链

发布时间:2019-07-16 04:02:58 影响了:

  全产业链建设之路,虽寂寞,却稳健且健康。  过去十年,是中国乳业的黄金十年,也是中国乳业疯狂生长的十年。经历了频繁的广告战、促销战、收购战之后,中国乳业产值已站到2300亿元巅峰之上。
  同时,如我们所见,今天的中国乳业也是极为尴尬。各种安全“门”事件,媒体、公众的口诛笔伐,消费者对中国乳业信心几乎丧失殆尽,乳业整体形象滑向深渊。
  而在这十年里,有一个品牌在多次乳业安全事件中均独善其身,它就是飞鹤——一个保持了50年来零安全事故纪录的国产奶粉品牌。
  其中的关键,源于过去十年里,飞鹤选择了先解决风险后谋求发展的模式,走上了全产业链建设这条寂寞的道路。
  初衷:建最好的牧场 用最好的牛奶
  众所周知,全产业链建设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本和精力,且回报周期长,因此业内很多朋友都无法理解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的初衷,并好心劝说他应该把钱投到市场里。因为在他们看来,养牛不是飞鹤的本行,应该交给第三方去养,飞鹤要发挥的是其擅长的生产加工。
  在冷友斌看来,如果上游有成熟的、规范的、体系化的奶源供应,飞鹤确实用不着自建牧场,只需要遵循专业化分工原则,但中国的奶源供应恰恰不是这样。中国奶源模式以向农民散户收奶为主,为产品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中国奶源产业结构发展相对滞后,大多数乳企今天还在使用以下两个传统模式下的奶源:
  首先是向农户收奶,即奶农自己养牛、自己挤奶,然后将鲜奶上交企业。由于养殖条件差,有时鲜奶质量无法达标,一些奶农便在挤奶时添加化学物质以使得鲜奶合格,导致奶源在农民挤奶时就被污染,三聚氰胺事件即为前车之鉴。
  其次是集中榨奶,即奶农养牛,到企业指定奶站集中榨奶。这种模式由于企业现场集中挤奶和监管,能够杜绝前者模式中暴露出的挤奶时违规添加的问题,但奶农无法实现科学化、标准化饲养,因此奶牛在饲养环节、防疫环节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仍无法控制。
  冷友斌回忆,飞鹤也曾使用过这种方式,但每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敢有一日疏忽。
  他认为,奶源模式暴露出的问题正是今日中国乳业困境之源,飞鹤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建牧场,打破奶源困局。
  冷友斌曾考察国外的乳业产业,他发现无论是小牧场还是大牧场,没有任何一个先进国家的奶源供应是中国这种模式,这更强化了他自建牧场的决心。
  企业自建牧场是指奶牛育种、饲喂、挤奶、防疫等整套环节均由企业规范化管理,规避了饲喂、挤奶等关键节点的潜在风险,还能通过精细化饲养提高鲜奶品质。
  建设世界上最好的牧场,使用世界上最好的牛奶,做世界上最好的奶粉,成了冷友斌的使命。
  经过:咬牙撑过十年孤独
  然而,冷友斌看准了奶源的方向,却低估了自建牧场的难度。用冷友斌的话说,“十年的建设期,想到的没想到的,一个接一个的困难都让飞鹤碰上了”。
  飞鹤的规模并不大,现在一年也只有20亿元的销售规模,但在牧场建设上却是惊人的慷慨——总投入达35亿元。
  对体量并不大的飞鹤来说,筹集这35亿并非易事。飞鹤上市融到的1.8亿美元,每年的全部经营利润,还有10亿元的银行贷款,全都投到牧场及全产业链建设上。
  十年里,“资金绷得再紧,都得不断去找钱、投钱,因为自建牧场是动起来就停不下的事儿。”冷友斌坦言。
  仅有资本投入还不够,由于没有牧场建设经验,“牛这东西还不会说话,以至于产奶量低也找不到原因”,飞鹤全世界找人,从国外引进专业人才,渐渐搭起了专业养牛团队。
  当然,质疑声也在困难中不绝于耳。
  当眼看着业内兄弟企业翻筋斗式地增长,团队出现了其他声音,尤其是市场人员:能不能放慢一点牧场建设,能不能对奶源要求不那么苛刻,多投点钱在市场上?多做一些营销��
  让冷友斌欣慰的是,飞鹤高管团队多是专业技术出身,对牧场建设意志坚定,对品质要求一致的苛刻,他们坚信牧场建设的战略正确。
  十年后的今天,飞鹤迎来了风雨后的阳光。通过牧场建设,飞鹤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婴幼儿奶粉奶源采用100%牧场奶;同时,也率先实现了全产业链可追溯。令冷友斌骄傲的是,飞鹤人如今可以自信地说,飞鹤的奶源是世界上最好的奶源之一。
  当然,这十年的辛酸,十年的甘苦,唯有飞鹤人自知。
  未来:全产业链作用将显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时,飞鹤奶粉全部检验过关,业内人士都说“飞鹤后脑勺都长了眼睛,知道自建牧场”。其实,冷友斌的目光远不止停留在牧场建设上,飞鹤将全产业链上游进行了前移,通过农场建设开始进行饲草种植和饲料加工,并不断完善工厂设备和工艺。在北纬47度,飞鹤建成了好农场、好牧场和好工厂的产业集群,相对于一般乳企仅有工厂而言,飞鹤用最完整的全产业链体系来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
  中国乳业都需要补课,所不同的是,有人需要补上产品和安全这一课,而飞鹤需要补的,是营销这一课。过去十年,飞鹤夯实了全产业链的上游各环节,却忽略了营销,错过了进入一线市场的最佳时机。冷友斌常被问及,做全产业链付出这么大,回报这么慢,有遗憾吗?他坚定地回答:“没有遗憾,我认为这是对中国乳业的贡献。”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食品品牌,能在三五年间便达到伟大。在冷友斌看来,做企业、做品牌不能有“时不我待”的心态,不能有“三五年干完一百年”的思想。虽然头十年,飞鹤因为专注产业链建设而失去了一些市场机会;但冷友斌相信,在下一个十年,对负责任的飞鹤,中国市场和消费者一定会不吝信任和支持。
  编辑:云飞huanqianlai@126.com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