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巧引源头活水,成就美丽课堂]源头活水下一句
 

[巧引源头活水,成就美丽课堂]源头活水下一句

发布时间:2019-07-21 03:53:35 影响了:

  摘 要: 情境探究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理念,与教科书的编写思路和内容呈现方式相符合,是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基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学会运用情境探究模式上好一堂课至少要处理好三个问题:即选择合适的情境、设置恰当的问题和教师灵活的引导。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创设情境;问题情境;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68-0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展开的今天,当我们用新课程所倡导的知识建构理论重新审视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不难发现:传统的政治课堂因过于追求理性化、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本身的情感价值需求,忽视了学生主动自觉的活动,也疏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
  一、情境探究模式是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基本课堂教学模式
  情境探究模式就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创设形象、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情境探究模式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对学习实施自我检查和评价,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情境探究模式在思想政治课堂的创新与实践
  情境探究模式的实施主要有五个环节,即“情境创设,问题引领”、“自主探究,合作释疑”、“交流展示,成果共享”、“ 提炼整合 巩固升华?”和“走进生活,学以致用”。
  第一环节“情境创设,问题引领”中,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是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前提。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地运用实物演示、直观的音像或者相关的音乐作品、故事诗歌小品等形式和手段来创设情境,提出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和层次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探究问题。
  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究,合作释疑”,学生依据第一环节的问题情境进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进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对自主探究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同学之间相互合作,解决问题。
  第三个环节“交流展示,成果共享”,自主合作探究之后,由学生或小组代表向全体同学展示探究成果,可以选一个学生做记录员,负责记录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问题中的事实信息、学生们的想法和假设以及发言要点等。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补充、质疑,并进行点拨、评价和鼓励。适当的点评和鼓励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激励他们深入思考,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第四个环节“提炼整合,巩固升华”,师生共同对同学的观点进行评点,归纳和总结,对本课涉及到的新知识、新观点,形成一致意见,构建知识体系,揭示内在联系,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提升和引导,以及在思考探究方法上的启迪。
  第五个环节“走进生活,学以致用”,这要求教师一方面要选取典型材料,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在合作交流和思维碰撞中达成共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社会生活,通过调查、访问等形式,进一步验证所学知识,从生活中找到问题答案,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升华,帮助学生提高迁移应用能力和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并且最终把学生引上研究创造之路。
  三、情境探究模式的课堂教学反思
  经过课堂教学实践和反思,我们认为运用情境探究模式上好一堂课至少要处理好三个问题:即创设合适的情境、设计恰当的问题和教师灵活的引导。
  3.1 情境的创设
  3.1.1 在教学实践中,情境探究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情境创设成功与否关系到一整节课的课堂气氛及教学效果如何。与教学环节相适应,情境创设又可分为导入、课中、结课三种情形。导入新课的情境创设,多为启发式、引趣式、衔接式等。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常常还停留在前一节课或课间活动中,对课堂内容大多处于无意注意阶段,所以需要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把学生尽快地引向有意注意,从而对本堂课产生兴趣,尽快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3.1.2 创设教学情境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以观察、感受为基础,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中心,以陶冶学生的情感为动因,以解决问题为手段,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创造性。因此情境创设应从实际生活入手,将抽象的知识放到熟悉、鲜活的生活场景中去,如果条件允许,尽量让学生走进生活去体验感受,搜集资料为课堂情境的创设做准备。
  3.2 问题的设计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应注意两个方面:
  3.2.1 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深度和梯度,有思维空间,面向全体学生,还应具有开放性。一方面,问题的内容要具有开放性,涉及的知识面应当宽广,不要局限于政治课教材,而要涉及日常生活、最新科技动态及其它学科内容。
  3.2.2 问题情境由学生创设,培养有问题的学生。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传统教育是把有问题的学生培养成没问题的学生,现代教育是把没问题的学生培养成有问题的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带着更多的问题走。情景引发问题,问题意识又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3.3 教师的引导
  在运用情境探究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情境探究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削弱了,相反对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有了更高的要求。
  3.3.1 教师要认真思考和设计引领学生深入探究的框架问题,要有明确的研讨思路。提供宽松的探究学习环境,使学生有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争论问题,特别鼓励学生表达有创意的思考,使整个探究活动有质量。3.3.2 在探究中教师要努力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要及时抓住生成性问题及时点拨,使之转化为有效的教育资源,并引导学生辩证的分析问题。叶澜教授曾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上的一些“意外之举”,其中不乏可贵的、积极的、创新的生成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灵感的萌发,而这种灵感稍纵即逝,我们必须及时捕捉充分肯定,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把课堂中意外的闪光点当做生成的新的教学资源,在新的教学资源的探究中达成三维目标的实现。
  总之,情境探究教学的优点就在于有趣味、有悬念、有渲染、形象生动,学生置身于教师设置的这种特殊的情景中,就会带着急于领略风景的审美期待进入学习环节,师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