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苯是芳香烃 [_苯芳香烃_教学设计_刘文兵]
 

苯是芳香烃 [_苯芳香烃_教学设计_刘文兵]

发布时间:2019-07-29 09:16:51 影响了:

2002年,第4期                 教学设计

31

2、K2CO3、Na2SO3水溶液滴入酚酞显什么色?3、分析CuSO4、FeCl3溶液的酸碱性,并用pH试

现了对立统一的规律。

[板书]盐的水解与中和反应的关系 酸+碱

+水+热量[对比实验]两只试管均取Na2CO3并滴入酚酞,加热其中的一只试管,对比两只试管的颜色并作出解释。

(五)知识应用

在知识应用阶段,要让学生运用盐水解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后面学习盐的水解的类型等问题打下基础。老师提以下问题,学生分析回答并用实验验证后两个问题:

1、为什么日常生活中把Na2CO3、NaHCO3当碱用?

纸检验。

其中的第一题是本课开始提出的引入课题的问题,解决它不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还有研究过程首尾呼应效果,也使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得到满足,从而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六)小结

指导学生从获得的知识和应用的方法两方面做本课小结。第一,理解掌握了盐水解的实质是盐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第二,了解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假说)、解决问题(验证假说)的科学探索过程的方法和程序。

“苯 芳香烃”教学设计

刘文兵,韩善芳

(赣榆县历庄中学,江苏赣榆222121)

文章编号:1005-6629(2002)04-0031-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教学目标:1、掌握苯的分子结构和主要的物理化学性质

2、使学生认识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辩证关系

3、培养学生以实验事实为依据,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4、引导学生以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启发

学生认识科学探索的基本过程,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分析和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以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教学难点:苯分子的结构特点

教学方法:“引导—探索”教学法教学过程设计与教学意图:

34

化学教学                 2002年,第4期

[教育]应该指出的是,凯库勒能从梦中得到启发,成功的提出重要的结构学说,并不是偶然的。这是由于他善于独立思考,平时总是冥思苦想有关原子、分子、以及结构等问题,才会梦其所思,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化合价的真正意义,善于捕捉直觉形象;加之以事实为依据,以严肃的科听讲,领会学态度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和探索,这一切都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仍然可以用凯库勒式表示苯分子的结构,但是,绝不能认为苯环中各碳原子间存在着单、双键交替的形式。

[随堂检测]1.能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交替排布的事实是(  )。

A.苯的一溴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B.苯的间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C.苯的对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D.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投影]凯库勒式的三种苯的二溴代物

[随堂检测]2.(2001理综)已知化合物B3N3H6(硼氮苯)与C6H6(苯)的分子结构相似,如下图:

C

HHCHH

NHN

思考后,一个学生回答:C。因

为硼氮苯中,间位上的两个氯可以都连在硼上,也可以都连在氮上,而这显然是两种不同的结构。

培养学生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思考、回答:选D

检查学生对苯

分子结构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加深他们对苯分子结构的理解

HH

  

苯硼氮苯

则硼氮苯的二氯取代物B3N3H4Cl2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  )。

A.2  B.3  C.4  D.5  3.有人认为苯的结构还可能具有以下两种三维空间的立体结构,请你根据现有的实验事实分析这两种结构是否合理?

(1)双环双烯(1866年提出,1968年合成)(2)棱晶烷(1869年提出,1965年合成)

不合理。双环双键含有双键,

能使溴水褪色;而棱晶烷则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与苯的性质均有矛盾。检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过渡]我们现在知道了苯的结构,这种特定的结构决定了苯具有独特的性质,从前面所学的知识中我们可以得出苯有哪些化学性质呢?[板书]三、苯的化学性质

1.较稳定,不能使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2.能取代

+Br2

催化剂

+HBr

[动画演示]反应过程中键的断裂和形成3.可加成

+3H2

催化剂■

[提问]环己烷是平面结构吗?

[动画演示]反应过程中键的断裂和形成

4.可燃性:2C6H6+15O22+6H2O

[说明]苯的其它化学性质我们下节课接着研究。

点燃

学生回忆、总结,讨论,回答,同时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理,提练。

[小结、推理]苯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就可能能与其它卤素发生反应,写出与Cl2反应的方程式。[回答]:不是

培养学生的分

析总结能力,巩固知识系统。构成悬念,引发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下转3页)

2002年,第4期               教改实践与探索

3

c(在学习使用温度计时)所有学生都能读准到小数点后一位;

d学习氧元素性质后,90%的学生能举出三种以上O2具有氧化性的事例;

很明显以上四例均清楚地表述了学生学习掌握程度与要求。

2.5 规范的教学目标阐述例析下面分析中以A———主体,B———条件,C———动词,D———程度

案例5:a.请在学习过氯元素这章节后举出

A

B

C

春期,而且在整个人生中都得到发展。在劳动、学习和家庭生活方式中固定的标准,是人的身、心和精神充分发展的敌人,”即要写活、说活教学目标,让教学

目标充分体现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

对研究性学习目标阐述的认识: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整体性、实践性的特点。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学习活动的,课程教学内容呈现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的特点。它的教学目标从核心上讲是生成性目标,但从“训练”、“教学”这两个过程来看仍然可以用行为目标来陈述,而其本质过程———“引导”却具有非预成性,故教学目标就不应拘泥于预定的固定模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和始料未及的体验。布卢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的主体是确定的,但学习的条件、学习的行为动词和学习的表现则是过程性的,所以教学目标的阐述应有发展性。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来说,要敢于超越预设的教学目标。

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师生的激情与智慧的生成过程,教学目标的合理阐述就是这一生命过程的序曲。  参考文献:

  [1]高利明.现代传播与信息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1998:25.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15~169.

[3]吴俊明.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维课程目标新体系[J].化学教学,2001(4):1~3.

[4]傅道春.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M].北京:教育科

学出版社,2001:87~96

三个以上氯元素应用事例。

D

b.请,实验报告。

B

C

D

  

(A省略)

c了元素周期表

A

B

C

D

的结构,并能清楚地说出已学过的元素在周期表

D

C

B

中的位置。

d学生能够正确画出实验室制CH4的

D

A

D

C

装置图。

3 教学目标阐述过程中的几个问题灵活阐述:教学目标ABCD陈述方式是要根据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学习目标来描述,课程标准将会详细介绍,而教学目标ABCD的四要素也不一定要同时在具体教学内容中出现,要根据教学内容、行为主体而变化,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目标的阐明是教学活动的开始,故无僵化模式,关键是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学生为中心”。

目的与目标:教学目标陈述虽是从微观着手,但教师心中应有宏观的教育目的,教学不应该把教育培养中的中点当做终点,以目标取代目的。要“使个体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不仅是在童年期、青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