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_期刊文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_期刊文章

发布时间:2019-07-30 09:43:16 影响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 尽在期刊图书馆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新塘三中 林伟雄

教学反思就是对过去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进行重新思考.作为教师在教学一节课或经历了一个阶段的教学后,只有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才能有利于教师及时反馈教学实践的信息,才能不断调整教学设计,不断积累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

教学反思应有“教”的反思和“学”的反思两个方面,仅就教师的教学反思而言,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应分为教学前、教学过程、教学后三个阶段.就学生的“学”的反思,主要是作业反思及测后反思.

下面我就如何做好“教学”反思谈谈几点做法.

一、教学前反思

新课程实施国家教材、地方教材、校本教材相结合的教学,以增强教材对学生的适应性.教师应成为教材的主人,把" 教教材" 变为" 用教材教"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课程资源,教材内容并不等于就是教学内容,要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必须对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每章、每节、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词的仔细阅读并深刻理解,反复对比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精神实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思想情况、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学设备、图书资料、文化氛围,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删减、替换、增加、拓展和整合.教学前进行反思,才能使教学成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我们可以这样反思:

(1)这一课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2)为什么要教这些知识?仅仅是教知识吗?其背后更深远的意义是什么?

(3) 这一课到底能给孩子的发展带来怎样的服务?

(4) 这节课要达成哪些教学目标?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吗?

(5)怎样达成教学目标?

……

对于每一节教材内容教学之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因此课前认真钻研教材, ,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根据以往已获得的经验,学生的具体情况,认真地对

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应用做了充分的反思与调整,使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这样所写的教案能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把“以学生为本”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渗透于教学的过程中,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如在 “地砖的铺设”、“图标的收集”、“打折销售”、“平行投影”等的授课中,要求学生在网上或在回家的路上或从行驶的车辆上面去收集一些图案和图标、走入商场去了解一些商品如何通过打折销售进行促销、在太阳光下观察实物投影的形状等等,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前注意生活题材,创设的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人人参与.问题从开放到归纳,从易到难,从生活到教材,由教师引领到学生自己探索思考,充分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趣味和意义,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问题情景的设置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思维不经意中展开,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趣味.

二、教学过程的反思

新课程改革,反对死气沉沉的教学,倡导教学求" 活" .在教学中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反思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减少遗憾,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效果怎样?我们可以这样反思:

(1)对于课堂活动的展开.

课堂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是否忽视学生的思维?

学生是否能积极投入、善于合作;勇于发现、敢于表达;是否能自学,善于交流?学生的学习状态、情感世界如何?

在自学交流、合作探究、实践发现、猜想论证、争论研究、创新答辩等学生学习方式中,哪些方面的效果是好的?是在怎样的背景与情境中展开的?

(2)对于课堂中教师角色的把握方面.

你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激励者、活动的组织者、还是学生学习的知识传授者?

你是教学中的“导演”还是教学中的“演员”?

(3)对课堂环境的营造.

你是否能积极营造宽松、民主、平等、互助的学习环境?

你是否能关注学生“喜欢学、愿意学、相信自己能学好”的内在心理学习环境?

你是比较注重互动、有序的教学秩序?还是让学生处于专制、服从、沉默、压抑的状态?

(4)对教育技术的运用.

是否能科学运用各种媒体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设计的过程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并艺术地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古人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尽管课前对教案作了精心的设计,仍会存在有些课前没有考虑到的因素,课堂教学中仍会有突发事件产生.这时如果教师觉得学生未按自己设计的思路走,便强行打断,急于推出自己的思路,会造成学生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又因心中的疑问没有解决,必定影响下面的听课,久而久之学生参与的热情会降低,学生会出现上课能听懂,作业不会做的现象发生,没有主见,更谈不上创新,失去个性,只会被动接受. 因材施教,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因此,我在教学时,经常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后反思

“教然后而知不足”,教学后的反思会发现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从而促使自己不断学习,进一步地激发自己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1. 对教学行为的反思.从“得”的方面,重点反思这堂课的特色是什么.例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学习方式是否真正得到转变;教师是否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评价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发探究欲望;是否营造了一个师生平等对话、人人自主参与合作学习的氛围等等.从“失”的方面,也要从上述的几个方面去审视,去查找问题,查找哪一个环节设计不合理,哪一个问题设计不科学,哪一个活动组织、指导不得力,合作不到位,等等;还要思考如何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如何改进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如何应对课堂教学中的突发问题,如何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上好每一节课,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等等.

2. 比较反思.作为教师,要善于向别人学习,经常听同行们的课,特别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课,并以此为镜子来对照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行为,发现自己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和失败之处,探究优化教学的方法.

四、学生“学”的反思.

教师应经常引导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情况

有整体的了解,并从教师的评价、指点中得到启发.

1. 要求作好课堂摘记, 作业反思, 考试分析等.课堂摘记给学生提供了反思的依据, 使其学习活动有了目标.在作业中认真反思, 尤其在教师批改之后, 要求学生分析自己的解题情况, 写下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每次考试之后总结自己的阶段性成果, 为自己以后的学习定下新思路和新目标.如,一次作业后,我就如下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对这次作业,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办法能使这次作业完成得更好?”“完成作业后,你发觉自己学到了什么?”等,让学生反思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是否达到要求,哪些是欠缺的,哪些是更新的知识,学生在反思中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因材施教,平时布置作业时,让优生做完书上的习题后,再加上一、两道有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多多思考,提高思考意识.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降低学习要求,努力达到基本要求.布置作业时,让学困生,尽量完成书上的习题,课后习题不再加做,对于书中特别难的题目可以不做.

2. 指导学生如何反思.课堂教学是学生开展反思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反思性学习.

(1)在集体讨论探究中反思, 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 认识相对有限.学生通过集体交流, 有利于丰富自己的思考过程.

(2)在分析解题方法中反思, 体验优劣, 解题中不要满足于解对题目, 而要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通过这一评价过程, 提高学生思维创造性水平, 深化对问题本质的认识.

(3)在回顾问题解决后反思, 进一步升华思维.教师应鼓励学生获取知识后反思解决过程, 引导他们在思维策略上回顾总结, 提炼出应用范围更广的思想.反思所解问题的结论, 并在反思中形成新的知识组块.

3. 解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但不同的解题指导思想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效果,养成对解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即可作为学生解题的一种指导思想. 反思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各方面的培养都有作积极的意义.反思题目结构特征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反思解题思路可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反思解题途径,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反思题结论,可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运用反思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组块,可提高学思思维的敏捷性;反思还可提高学生思维自我评价水平,从而可以说反思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 有研究发现,数学思维品质以深刻性为基础,而思维的深刻性是对数学思维活动的不断反思中实现的,大家知道,数学在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有特殊的作用,而这种锻炼老师不可能传授,只能是由学生独立活动过程中获得.

经过一次次的反思,我受益非浅,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反思是认识过程中强化自我意识、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重要形式, 它会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总之,作为教师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讲授内容是否清晰,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还有什么困惑等.把这些想清楚,作一总结,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