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详实史料 震撼心灵 史料详实
 

详实史料 震撼心灵 史料详实

发布时间:2018-12-24 09:46:32 影响了:

  记忆,源远流长。我们曾经期盼和谐。   翻开中国的记忆, “和谐”两字最早出现在《左传》,古人赋予了她天、地、人、和的思想。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传承着古人的思训,赋予了她现代的诠释,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的思想认知和行动实践,将中国的建设一次又一次地推向高潮,和谐这个意味深长的词语已被融入了与时俱进的涵义。
  在大型电视理论专题片《走向和谐》中,我们读懂了中国的沧桑变化,我们读懂了中国的民族精魂。它开篇就直奔主题,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报告精髓及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阐述了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它以一种理论宣传的新形式,将理论文献的传达赋予了电视艺术的多维表现形式。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到社会责任感都作了深入地探索和分析。回顾历史,片中展现了大量珍贵的文献、史料,结合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历史画面,清楚地描述了几千年来人们苦苦追求和谐社会的历史画卷。从欧文的“新和谐村”,到圣西门的“实业制度”,再到傅立叶的“法郎吉”的历史变迁,都昭示了“和谐”在人们心中的追求与向往。马克思、恩格斯把“和谐社会”从空想变为科学,将这种思想理念写入了《共产党宣言》,“和谐社会”理论上升到了一个相当先进的的平台。今天,科学的发展,思潮的进步又使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有了改革创新上的重大突破,深刻而切实地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观念,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先进思想理论。
  片中动人的解说,扣人的音乐,撼人的画面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探索革命、振兴中华的艰辛与伟大。毛泽东为实现社会和谐艰苦奋斗几十年,创建了和谐的新中国;邓小平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江泽民为推动社会和谐提出了“三个代表” 的战略思想,丰富创新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胡锦涛为加速社会和谐的发展,确立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指导思想,描绘了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同时对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确立进行了很好地把握,从苏联共产党及一批大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教训出发,对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进行了深入考察和剖析。中国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为中国的发展不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引领人民为中国的进步吹响了前进的号角,奏响了和谐的乐章。
  力量,蓄势待发。我们正在建设和谐。
  《走向和谐》专题片采用了很多典型事例和精确的数据,从理论的角度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很多深刻道理,告诉我们科学的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紧密联系的,而这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影片不仅从理性上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更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之义,同时从人们熟悉的故事中阐述了“民生”这一词汇的美丽含义。
  放眼神州,从内蒙集通铁路7038号的退役到青藏铁路的开通;从控制人口增速共创环保家园到加速工业环保化进程;从提出调整社会分配制度的改革到将改革措施定为法律写入《宪法》;从全民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到各地纷纷涌现出“感动中国”人物,无不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气魄。片中这些让我们感同身受、耳熟能详的事例,在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的同时,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更让亿亿万万的国人体会到中国在他们的见证下正在腾飞,中国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正在走向和谐。
  永恒,亘古绵长。我们必将共享和谐。
  一颗种子的希望是破土的新生,一个民族的伟大是不屈的气节,一个国家的复兴,民族的崛起,这个飞速发展的泱泱大国,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承诺,更是一种信赖。人民群众对和谐社会理论的拥戴和期盼,更是一种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在中国开创建设具有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走向和谐》这部电视理论专题片在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描述中,采用了不少人物访谈,这些专家学者都来自不同的领域,他们对和谐社会理论专业权威的解读,让观众很清楚地理解了为什么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党的执政理念。与此同时,本片中精彩的实拍镜头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三峡工程成功爆破,神五、嫦娥一号一飞冲天的壮丽画面,青藏铁路顺利通车的动人场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李春燕在领奖会上的精彩瞬间,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的喜讯第一时间传遍全球激动人心的时刻……无不体现了中国与时俱进带来的震撼与温情,这都是我们一步一步走向和谐的历史见证。专题片再配以气势恢弘的解说与音乐,让观众领略到了视觉与听觉上的美好享受,达到了情绪的完美抒发。
  《走向和谐》以其详实的史料、震撼心灵的画面让我们年轻人读懂了我们的祖辈、父辈期盼和谐的殷切,追求和谐的艰辛与付出,让我们明白了祖国赋予了我们这一代人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
  责任编辑:晓芳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