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追忆真相并不是为了惩罚】 追忆
 

【追忆真相并不是为了惩罚】 追忆

发布时间:2018-12-26 04:41:55 影响了:

  如果说在以往多部叫座的“阿剧”中,将密室杀人、连环杀人、不在场证明、童谣杀人等手法的推理和破解作为全剧的看点与核心,那么这次《命案回首》就大不相同了,那些用来制造悬念的惯用手法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过去回忆的再现重组与人性的层层揭露。
  16年前,风流倜傥的画家艾米亚斯・克雷尔被毒死在自己最得意的画作旁,他的妻子卡洛琳因在啤酒中下毒谋杀丈夫而被判处终身监禁,当时的人证物证的确看似确凿无疑,卡洛琳三年后死在了狱中。16年后,21岁的卡拉凭着母亲卡洛琳临死前写给她的信找到了当时的辩护律师福格的儿子――当时在法庭目睹一切,现在已成为律师的贾斯丁・福格,希望寻求帮助,因为卡拉坚信母亲在信中说自己没有杀人是真的。
  为了证明母亲是无辜的,卡拉不顾未婚夫的反对竭力找寻真相,于是16年前案发时的五位当事人逐一登场:画家最好的朋友菲利普,菲利普老实巴交的哥哥,严肃的女家庭教师,卡洛琳正处在青春期叛逆的妹妹,以及信誓旦旦公然抢夺女主人地位的情人艾尔莎。虽然16年过去,物非人也非,可每一个当事人对当年谋杀案的记忆依然清晰,只是将每个人的记忆一块块拼凑起来就能真的得出真相吗?
  回忆毕竟是属于个人的,人们在开始回忆的时候总是带着很多的个人主观色彩和个人的爱恨情仇,也就必然与真实有着或多或少的偏差,因此回忆里总带着一些“无意识的谎言”。剧中五个当事者也是这样,有人隐瞒了案发现场看到的证据、有人的记忆出现了片段缺失、有人隐瞒了对卡洛琳的爱而表现出强烈的恨、有人错听了案发前男女主人争吵的内容……如此拼凑起来于是便成为了每个人心里期望的现实。 然而当真相被揭开后,我并没有因此感受到以往看悬疑推理剧时的那种痛快,就算有也只是一刹那。因为此戏越接近结尾,对人性的思考也变得越复杂。爱会让人变得偏激,爱让一个19岁的青春少女去抢夺去破坏,但当她构想出的美妙世界轰然倒塌时,对她的打击足以杀死这个男人,“爱是得到,不爱就是毁灭”。因此善良的卡洛琳为了保护顽皮叛逆的妹妹,亳不犹豫地做出自我牺牲,并当她误以为妹妹在啤酒瓶中下毒时,依然选择了隐瞒和包庇。所以在她那里,“爱就是牺牲”。
  艾尔莎说:“艾米亚斯和卡洛琳死了,但他们永远在一起,而我却永远的死了。”扔下这句话的她,甩头扬长而去。往常,凶手的揭露是全剧重中之重,但这次导演对凶手的处理只是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可见,追忆真相并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救赎,为了丢下包袱奔向更美好的未来,就像剧中卡拉与律师的美好结局。
  该剧最大的亮点,便是阿加莎戏剧有了花园、有了多场景的切换。《命案回首》的场景不再局限于一个房间或是密室,而是由现在、过去的好几个场景组成。主创此回巧妙地将舞台切割,用前后两排可移动的屏风作为场景分割与转换的工具。在前半场现实戏中,只有前一排屏风移动,塑造出一个个真实、细腻的场景。到了后半场,第二排屏风全部拉开,展现出十六年前的那个庄园。此刻,你不得不佩服导演和舞美在处理这样长达近三个小时、并且没有死亡刺激和恐怖气氛的推理剧时,还能时刻牢牢抓住观众的心。所以这出戏,该算是捕鼠器工作室与上海话剧中心联合制作的阿加莎戏剧系列作品中的巅峰之作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