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职高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职高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9-01-14 04:43:36 影响了:

   [摘要] 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心理体验。在现实生活中,它的内涵具有更广泛的意义。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合理注入,对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过程中担负着相对独立的任务,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情感 教育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有两个心理过程:一是感觉――思维――知识;二是情感――意志――性格。智能的形成和发展是这两个心理过程协调发展的结果。尤利•巴班斯基曾说过:“情感状态总是和内心感到激动,有反响、同情、喜悦、愤怒、惊奇和许多别的情绪相联系着。”正因为如此,注意、记忆理解某事物的意义的认识过程,在这种状态下由于个人深刻的内心感受而丰富起来,使之更有效和高质量地达到目的。
  从教学角度来看,情感教育寓于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个性品德及审美素质。国家教委曾在全国教材教育规划会议上强调:在教学方面,不仅要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同时还要有情感的交流。事实上,学生非常渴望平等和被尊重,希望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十几年的数学教学经历,我接触了众多层次不一、智力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他们在如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而这些看似非智力的因素都是造成学生素质差异的主要原因。要加强“素质教育”首先离不开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在心理学上是指:人们力求认识和获取某种事物并与积极、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在心态上表现出具有自觉追求未知事物的强烈动势以及由于有所发现而产生惊喜与再追求,并进一步产生欲穷其林的渴望。兴趣直接影响人们的活动动机,兴趣是思维训练的一种“内驱力”,人们一切积极、主动的活动,都是由于产生了浓厚兴趣而开始。教育教学中这种心理反映尤为突出,学生没有情感氛围就不可能有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和对教学真理的追求,恰巧数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教学中不注意情感的投入,势必让学生感到越学越难懂,从而使学生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情感是数学教学中的润滑剂和催化剂。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迎来了教育大变革的时代,其中最重要的变革是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突出以学生为本、充分关注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个性特征发展,终身可持续发展。但传统教育观和教学法还在束缚着我们一些老师,在他们的教学中知识教育或片面的能力教育占据了绝对中心,他们对于非理性的、非逻辑的情感因素未给予应有的重视,造成了培养出的学生缺乏数学的直觉意识、幻想与想象能力、审美能力等情感因素较重的方面,使数学教学还在一条枯燥无味,只注重知识传授而不注重应用的危险道路上。要全面推进数学教学的素质教育,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注入情感因素,打破传统观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已势在必行。目前,情感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要设置这样一个数学环境: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应用性,通过师生情感交流,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具有主动的和旺盛的学习态度。
  结果在后来期末考试中有一道解答题,二班绝大部分同学都做对了且解法灵巧简便,而一班则只有几个同学解答了这道题但解法繁锁,原因在于二班同学对我所讲的小事故印象深刻,牢固地掌握了等差数列的性质。
  再如课堂练习我常常抽同学上黑板演练,讲评时对学习差的同学哪怕做得不是很好,但我不但不批评他,反而表扬他解题中某些正确步骤有独到的见解。结果差生受到鼓励,以后数学课上兴趣很高,成绩进步较快。
  以上两个实例说明,学生的一种随动机所诱发的注意力和情感因素在教学学习中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情感思想目标,借鉴布卢姆情感目标分层原理“接受――反映――价值――组织――性格化”,学生的情感发展过程及相应的情感教育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由低到高的阶段:形成――保持――内化。
  1.形成: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生如果对老师有良好的情感,则学生在学习上就会把情感迁移到这位老师所教学科,从而形成一般积极的教育力量。因此,我们教师应当从思想、生活、学习上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从心里“亲其师、信其道”。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
  2.保持:构建良好的情感氛围,保持稳定的情感表现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指出,情感是人大脑皮层上“动力定型”的维持和破坏,若外界的刺激使人原有的一些活动得到维持和发展,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体验到成功时,就会产生满足感,增强自信心,从而升华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教学中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相互交织,相辅相成,而兴趣和愉快的相互作用和互补更为学生的智力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因此我们教师应当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比如,创设情景法讲概念;用发现法、比较法讲性质、法则、公式;用讲讲、练练、议议等方式讲习题。以此启发诱导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角。
  3.内化: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展现数学的美,内化为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然界有许多美的事物,如果不事先指给孩子们,讲给孩子听,他们自己是不留意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优美的板书,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及数学家的趣闻轶事等教学手段充分发展数学中几何图形的对称和谐美,推理论证严谨的内在美,解题方法新颖的巧妙美,数学公式的对称、统一美等。利用学生在青少年时期,爱美之心尤其强烈的心理特征,在情感上感染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逐渐形成数学美感,增强他们对数学的信奉和追求,内化成良好的情感品质。
  此外,在求知欲强、充满好奇心的中学生面前,我们老师的头上在学生心目中似乎闪烁着圣洁的光环。因此,教师应该在着装、言行、举止各方面起好模范表率作用,为人师表,以严谨的学风,幽默睿智的气质影响学生,不仅增进学生对老师所教学科的情感,还会影响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