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浅谈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
 

浅谈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

发布时间:2019-01-17 03:59:45 影响了:

   [摘要]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蕴含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学校要重视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赋予爱国主义教育以时代内涵,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思路,创设爱国主义教育的环境和氛围,使大学生时时处处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熏陶。
  [关键词] 大学生 爱国主义 教育方式 知行统一
  
  一、爱国主义的内涵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蕴含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鼓舞和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和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
  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爱国传统的国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已成为千古垂训;古代有屈原、毛遂等人报答养育他们祖国的典范;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喊振聋发聩;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感慨震地有声。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更是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的真情,表达了一代伟人的崇高情怀。
  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操是我国几千年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主旋律,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久远的传统文化之中,体现了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深厚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方式
  爱国主义信念的确立,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祖国情感孕育增多、知识积累、了解历史,才能逐渐实现由爱国情感向爱国主义信念的升华。所以,在大学阶段,是培养爱国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时机。大学生在从对父母、家庭的依赖中走出来以后,在面向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寻找新的归属,包括对群体、他人的归属,对民族、国家的归属。作为大学生,对祖国的历史与现状了解越多,就会对他所处的环境、民族、国家和民众认识深刻,自身的责任感也会不断增强,归属感也就越强烈,爱国的情感也就越深厚和自觉。
  当代大学生是大有希望的一代,作为80后的年轻人,虽然有一定的急功近利的观念和自我为中心,但他们又具有理想主义的完善追求,思想活跃、关心政治,关心他人,而且渴望中华振兴、国家富强。
  1.学校要为爱国主义教育确定思路,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学校要重视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赋予爱国主义教育以时代内涵,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思路,创设爱国主义教育的环境和氛围,使大学生时时处处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熏陶。以爱国主义思想指导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到学校的优良传统、办学思想、校训、校风中。有意识地营造集体主义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爱国主义的价值取向和舆论风气以及审美观念。通过布置校园文化设施,设计人文景观,使教室、图书馆、学生公寓等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宣传爱国英雄人物及其先进事迹,宣传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奋斗历史和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成就;加强校园网络建设,用科学的爱国主义思想信息占领网络阵地,为爱国主义教育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2.要注重知与行的统一观教育
  大学生是生活在现实社会和环境中的人,实践中的爱国及爱国主义的状况直接影响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理念的内化与践行。中国近现代史雄辩地证明,爱国主义始终是团结和激励中国人民争取民主和自由、民族独立和解放、发展和繁荣的一面伟大的旗帜。当今时代,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根本上是统一的。当前,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教育和引导他们热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祖国,把爱国热情倾注到爱社会主义事业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学习的具体行动上,并逐步达到自觉追求、信仰共产主义,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课堂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直接和系统的课程。充实目前开设的《毛泽东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的爱国主义内容,利用有层次的课程设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其他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也要加强和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使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了解相关的国情,熟悉和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杰出历史人物和爱国英雄,在学习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紧跟时事,利用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活动。如在5•12汶川地震中,军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无私无畏、不怕困难、勇于奉献的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地震中典型人物的英勇事迹也使得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得到了弘扬。把握契机,大力弘扬地震中所反映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肯定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其为中华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鼓励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感受生动直观的爱国主义教育
  要重视和加强班委会、团支部和学生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它们在课外活动中的主导作用。通过主题班会、民主生活和组织发展等形式,对大学生开展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形成热爱班集体和学校,团结互助、奋发向上的良好班风和校风。爱国不仅表现在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上,更表现在为祖国的繁荣、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富裕而不懈奋斗的实际行动中。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联系实际、接触社会、增进对祖国和人民感情的有效途径,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改变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将由学校及老师承担爱国主义教育任务、偏重爱国主义知识的课堂统一灌输,向爱国主义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联系转变,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勤工助学、社区活动。号召学生主动从爱国主义教育的客体变为主体,将对祖国历史的回顾、对祖国现状的歌颂和对祖国未来的憧憬,转化为自觉的爱国行动,并在践行这些爱国行动中锻炼和成长。要有效选择、整合、优化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学科建设结合起来,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校与家庭、社会等有机结合起来;从大学生自身特点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循序渐进,才能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效果,使爱国主义深入每个学生的心中,自觉把爱国情感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用实际的爱国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李贵峰.浅论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6,(1).
  [3]中共中央宣传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人民日报,1994-9-6(10).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