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项目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运用]课程思政是什么
 

[项目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运用]课程思政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1-18 03:45:07 影响了:

   [摘要] 项目教学法是现在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中很流行的一种趋势。本文首先对项目教学法进行了简要介绍,指出其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运用的必要性及其运用原则,然后对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对这些现实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高职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一、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国家教委规定的大学生政治理论必修课,其教材是在中宣部、教育部领导下编写完成的,该课程质的教学总体目标是:通过思想的引领和行为的导向完成教学生如何做人。该课程质的教学任务是: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的教育。在高职教学系统中“基础”课一般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围绕大学新生在学习环境变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热点问题,特别是政治思想、道德意识、人际交往和法律基础知识等方面的各种困惑,帮助他们逐步树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制意识和观念,提高思想道德认知水平。
  但是令人尴尬的是目前的高职“基础”课教学中,一提起“基础”课学生就将其与中学时期的政治课联系起来,认为本门课程主要就是对其进行说教,不像专业技能课具有知识含量。于是乎很多教师也怨声载道,认为造成当前这种局面主要是课程内容及其性质决定的,因为本门课程教材是由教育部指定的,其内容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内容来进行,教师无权随意更改,造成很多老师教条化的理解为本门课程就是要按照教育部指定的教材照本宣科的进行教学。所以,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如火如荼建设的同时,“基础”课教学教改成果不太显著,往往是换汤不换药,如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基础”课教学中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泛地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但是在知识传授中仍然是坚持教师的主体地位不动摇,以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注入式课堂教学为主,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笔者在教学中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发现,其实目前多数学生对于该课的教学内容持肯定态度,但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形式过于单调大多感到不太满意。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这就是说,内容是科学的,方法也应科学。因此,改变目前“说教”的教学方式,运用更加丰富多彩、贴近生活、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式来开展该课的教学就成为当务之急。
  近二十年来,许多国家根据各自的情况和不同的要求,创造并系统开发了一些适应社会、技术和生产发展要求的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法或教学模式,如模块化教学和国际劳工组织的MES北美和澳大利亚的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BE)。特别是德国以培养关键能力为核心的项目教学法,使职业教育进入一种新的概念,由于它对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教师所采用,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极为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在教学中不同的课程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教育的原理却是相通的,在与学生的接触中笔者发现在专业课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空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笔者开始反思将这种教学法引入到“基础”课教学中来的可行性。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教和学互动的模式,它集中关注于该学科的中心概念和原则,旨在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以现实的学生所生成的知识和培养起来的能力为最高成就目标。具体的做法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项目教学法的核心是重视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通过对“基础”课教材的研究以及教学实践,笔者觉得项目教学法是非常适合“基础”课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引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明显地提高教学的实效。目前实施的“基础”课新教材中有着十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学习能力,为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作准备,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就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将学与练结合起来,深刻挖掘教学内容,在课堂组织上下功夫,通过课堂组织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教师要力争以趣引适时地实现角色的转换,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开口说话,参与到学习当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根据目标要求把教学内容设置成一个一个的项目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以其纯真的情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来。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和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各种理论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完成某一项目的过程中,亲历获取知识完成任务、担任角色的情感体验的过程,培养了做人、做事的基本素养,从而达到提高“基础”课的实效的目的。
  二、项目教学法在“基础”课程中的运用原则
  目前,项目教学法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中应用的较广泛,但是在“基础”课教学中研究的较少,因为过去传统的“基础”课教学方法主要是侧重于老师的教,学生只需要被动的接受理论使得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缺少用武之地,殊不知任何理论知识都需要在实践中才能掌握,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到“基础”课的实践教学中已经得到越来越多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认同。近几年来,笔者所在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团队在“基础”课教学实践中尝试着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改革,综合别人的经验及自己的实践,笔者总结出在“基础”课中成功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1.项目的设计要具有典型性的原则。项目教学法是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它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能力。这里的能力已不仅是知识能力或者是专业能力,而是涵盖了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动作的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所以在“基础”课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时的项目最好是实际典型事例,项目应该是“真问题”,不仅要贴近学生,使学生有兴趣,而且是在现有条件和环境下学生能够进行探索和完成教学目标,具有直观性特征;综合开放性原则,解决任务的程序和方法不是唯一的,能引导学生从多个方向去解决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防止形成定向思维。比如,在讲授社会公德时,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有关社会公德的调查,完成一项调查报告,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对几个小组的调查报告进行互评,老师再给出评价,并请学生结合调查中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思考如何解决这些社会问题,让学生懂得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必须践行社会公德而且要从自身做起。
  2.教学中强化学生自我教育的原则。“基础”课教学重在对学生道德及法律素养的培养,素质的培养教师是外因,学生自身是内因,这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认识到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提倡学生应采取自我教育的方式获取知识。这种自我教育包括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学生相互的教育和学生个体的自我教育三个方面。衡量自我教育的尺度主要是实际参与度和实际体验。让学生在实际参与和体验中感悟知识,并通过教师的总结提升把这些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也就是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行。
  3.将“基础”课理论融会贯通到学生职业教育中去的原则。“基础”课做为高等院校的公共理论课,在高职院校中和专业课的性质是不同的,专业课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生直接联系,而“基础”课不可能让学生掌握未来职业所需要的技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习“基础”课对高职学生没有意义。众所周知任何技能都离不开人的运用,技能本身是一样的,但是不同的人对同一技能的把握将会产生很大的差别,这就是看人用怎样的方法和思维来把握,而对方法及思维的运用正是“基础”课用解决的问题,其实在某些学生眼中无用的“基础”课对专业技能全局的把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作为“基础”课,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就需多下功夫研究“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通过在教学项目中让学生感受到。如在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对项目操作形成与职业生涯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即乐观、积极、团结、合作、奋进、博爱。
  三、项目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运用的总结与反思
  项目教学法思想很适合当今社会需求,将其引入到高职的专业课教育中,实施效果非常显著,培养出的学生很受企业欢迎。不过,由于“基础”课与专业课的不同性质,使得其在在国内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现实问题,下面笔者主要谈谈自己在实施项目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1.项目中学生工作的分配。工作的分配是项目教学中最大的难题,因为很多时候“基础”课的项目都需要学生在课堂外来完成,比如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是以团队为单位来划分工作的,因此每个人工作的数量和重点都有不同。沟通能力较强的同学被分配作为团队负责人与成员保持沟通并组织项目的开展与研究;更多的同学直接参与调查研究。因此在工作的分配上很多学生没有得到全面的锻炼,但通过项目实战得到了实践并强化。因此,在项目教学中如何把握重点培养和普遍培养的关系,从目前的经验看尚且无法得到一个有效的方式,这需要长期的探索与积累。
  2.项目质量的把握。项目教学法,是让学生通过做项目,来进行知识的学习。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没学过的新知识,大部分要求学生自己查资料,实在遇到难题,指导老师才对学生进行指导。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自觉性要求较高,这实际上是一种自觉学习的过程,教师在其中只起指导和引导的作用。和本科学生相比,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从理论基础、学习习惯和对新知识的领悟能力来讲,都要差一些,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精神,使得工作分配到各组之后任务完成的质量总是良莠不齐,虽然有组长把关,但很多任务的质量还是不过关,这也是项目教学在高职院校推广的一个很大障碍。
  3.指导老师的问题。一方面是指导老师自身素质问题,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做几个或十几个项目,掌握课程相关内容。这就要求项目的指导教师要有丰富的项目经验,而高职院校许多老师没有参与过横向课题,自己不知道该如何进行项目教学法的组织、设计和指导。另一方面是指导老师的精力问题,“基础”的师生比大于1:300的比例,所带学生太多,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全程的个别辅导,这就限制了实践结果的完成质量。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基础”课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项目教学法在思想“基础”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冯俊华.项目教学法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机械职业教育,2009,(8).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学习领域开发手册[M].高等教学出版社,2007.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