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中国美术史与刑法神意的关系【美术史与美术欣赏的关系】
 

中国美术史与刑法神意的关系【美术史与美术欣赏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9-01-18 04:08:40 影响了:

   [摘要]以美术作品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有许多,其中包括美术史和美术欣赏。本文探讨了当下社会环境状态中美术史与美术欣赏的关系,以期加深对二者的认识以及为提高美术欣赏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美术史 美术欣赏 学科性质 研究方法
  
  一、二者同属人文学科
  
  美术是人类最重要的精神活动,美术欣赏的本质即是欣赏者审美与价值判断的过程,欣赏者的知识、经验、记忆、情感、观念与思想贯穿审美过程的始终,人的作用决定着这一活动的程度和品质;同样,作为美术史研究对象的诸如美术作品的观念、发展、风格、手法、分期、流派等等,以及为研究它们所采用的如描述、比较、鉴定等各种不同方法,所有这些与人类物质与精神活动密不可分的概念,构成了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美术史。
  
  二、二者在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方面近年来表现出更明显的相容和重合
  
  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充满图像信息的时代,非文本的视觉文化,诸如电影、电视、录像、摄影、广告、车辆上的涂鸦绘画、卡通和连环漫画甚至包括商品的外包装等,无不处在历史、社会和文化的相互作用之中。从著名博物馆收藏的古代大师的油画到最新高科技的电脑制作的虚拟图像,图像世界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增加,所有这些视觉图像也都要求美术史家对其做出新的文化阐释。
  与此相呼应的是我国近年来的学校美术课程改革中所提倡的美术欣赏教学,其欣赏对象和范围的广度也涉及到包括所有人类文化的视觉艺术。例如“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等表述,反映了美术欣赏是以视觉世界为基础的各种艺术及图像为对象。而诸如“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中外优秀的卡通艺术”、“民间玩具”等等,则表明欣赏范围包括世界各民族所包孕的多元文化。
  
  三、美术史和美术欣赏的原则和意义也是相似的
  
  美术作品在美术史和美术欣赏的研究活动中应占据中心地位。英国美术理论家约翰•拉斯金曾说过,伟大的民族以三种手稿撰写自己的传记:行为之书、言词之书和艺术之书,但是,唯一值得信赖的便是最后一部书。由此可见,对于人类文化来说,美术作品理所当然地被视做是人类文化的化石。在所有美术史和美术欣赏的背后都存在着极其复杂的文化背景,正是这个背景为美术作品的描述和阐释提供了多种渠道,导致了多元化的研究活动。
  
  四、在美术欣赏活动中,一些美术史的研究方法被普遍运用
  
  1.作品研究
  (1)图像研究
  图像志。其首要目标是确定美术作品中描绘的是什么,并且揭示和解释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其次,它关注的是追索艺术家所使用的直接和间接的材料――包括文献资料和视觉的资源。图像志研究一般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精确列举和描述艺术作品中可见的一切而不解释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二是确定“主题”。即我们所看到的事物相互之间产生的联系。三是表述艺术家在美术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更深层意义或内涵。
  图像学。是文化史研究的一个分支,用来揭示视觉艺术中主题和题材文化的、社会的和历史的背景,根据这个背景,图像学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艺术家或赞助人在一个特定地点和时间选择某种特定主题,并且用一种特定方式加以表现。
  (2)风格研究
  形式主义。狭义上指将艺术作品的形式因素作为主要的考察对象,如绘画作品的平面连续性、空间模式等,而对作品的主题、内容、社会联系等外部因素则不予关注,从广义上来说,它属于风格研究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形式研究特别倾向于讨论美术作品以及艺术群体、流派,或某时期的艺术风格。
  结构主义。结构分析的方法就是对艺术作品最基本的全部形式本质而不对作品的表面细节进行描述。
  符号学。最初产生于语言学领域内,从符号学的观点来看,绘画、雕塑或建筑等都是可以被视为“语言”的,因此,近来被广泛运用于视觉艺术的研究。通过符号的系统化导致意义构成的再现。
  (3)阐释学
  简单地说阐释学就是一套解释系统。由于解释是辨证的、相对的、循环的和非中性的,因而,阐释学家并不把客观性看作最终的目标,而是主张导向解释和批评的理解才是美术史工作的目的。
  2.作者研究
  (1)传记研究。通过使用引证文献中的一些资料,努力记录下艺术家们所做过的事情。但并不是事无巨细地进行资料堆积,也不是仅仅记录带有逸闻趣事性质的零散的美术史事件,而是在记录美术家和美术事件的事实过程中,对美术作品的优劣加以区别,留心标注艺术家的方法、方式、风格、品行和观念;分析事件的原因、结果以及发生的规律,以供人们借鉴。
  (2)心理研究。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在美术史的研究中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派别,主要有精神分析和格式塔主义。精神分析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艺术家潜意识和知觉与认识的心理因素,来考察艺术家创作意图以及艺术作品产生的根源和功能。
  3.外部环境研究
  (1)文献学。主要是指依靠大量的引证资料,包括文字、绘画以及艺术家本人、艺术家的朋友和合作者的一些书面材料、文集、档案、专题论文、谈话记录、工作笔记,甚至是美术作品的尺寸、框架、价格以及与之有关的契约、判决书、遗嘱等这些原始资料,对关于艺术及其美术作品的不同意见作分析整理。其最基本的功用是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2)社会学。社会学研究为阐释视觉艺术提供了关于艺术与政治、艺术与经济以及艺术与宗教的可能性关系的一系列理解。豪塞尔说,社会学方法就是按照艺术的实际来源来解释在一件美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种种看法。
  (3)赞助者研究和文化研究。这一研究方法从根本上来说揭示出视觉艺术不单纯是一个形式问题,艺术家必须受到文化传统、被给定的题材内容以及赞助人的要求等因素的影响或制约。由于文化习俗的影响以及赞助人的参与,因此艺术权威的专断就不是那么明显了。
  以上这些美术史研究的方法,始终围绕着美术作品展开探索,美术欣赏的活动过程也是如此。其中美术史研究中的图像志研究可以为美术欣赏中进行的观察与描述提供完善的方法;美术欣赏中对美术作品的形式分析可以从美术史的风格研究与符号研究中汲取营养和学习方法;除此以外,对美术作品的一些资料和背景的收集可借鉴文献学研究的方法;美术史中的图像学、社会学、心理学研究则为美术欣赏者提供有关美术作品背后的环境、文化以及对作者内心进行解释的有利帮助;而近代美术史研究中的阐释学则有利于培养欣赏者在美术欣赏中形成个性化的批评和审美价值判断。
  
  参考文献:
  [1]吕澎.作为学科的“艺术史”及其相关学科[J].新美术,2003.
  [2](澳)保罗•杜罗,迈克尔•格林哈尔希.西方艺术史学――历史与现状.转引自汉斯•贝尔廷(Hans Belting)(德)等著,常宁生编译.艺术史的终结[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曹意强.艺术与历史[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4]邵宏.艺术史的意义[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
  [5]郭晓川.西方美术史研究述评[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