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顺应新形势,加强服务外包专业学生管理] 顺应形势
 

[顺应新形势,加强服务外包专业学生管理] 顺应形势

发布时间:2019-01-19 03:41:58 影响了:

   [摘要]根据新形势下服务外包专业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特点、新情况,通过调研,研究新问题,制定新措施,探索和实践服务外包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学生管理 服务外包专业 措施 思考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服务全球化的浪潮下,无锡市以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服务外包产业为切入点,努力突破资源、环境和人口压力等发展瓶颈,提升产业层次,调整产业结构,充分把握国际服务外包转移大趋势。鉴于无锡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地处无锡新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创新办学思路,依托区位优势,积极吸纳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办学,为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立了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致力于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随着服务外包专业学生数量不断增加,服务外包专业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有了新的变化。传统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研究新问题、探索和实践服务外包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解决服务外包专业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课题。
  
  一、软件与服务外包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我院自去年5月由信息系转型成立二级学院――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以来,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全新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工作重心下沉系部,各系部配备支部书记及系主任助理分管学生管理工作和党建工作,完善了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机制,制定了一系列学生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在学校的各项评比检查中都较原信息工程系有了明显的改观。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真正与专业教育渗透到一起,辅导员参与工作的面更广,对本系部学生的专业特点更为了解,有利于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同时专业教师也更为了解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和学生活动,从而更多地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中。
  但我院毕竟成立一年不到,还存在不少问题、困难与不足之处:辅导员工作还停留在日常事务性管理中,头绪繁多,没有真正对学生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班主任的积极性还没有真正调动起来,班主任与辅导员之间的沟通还不够及时和深入;系内学生间沟通较多,系部之间学生的沟通变少,不利于整体工作的开展;艺术专业、中外合作等服务外包专业学生的管理没有针对性,没有制定出适合特殊群体学生的管理办法。针对以上情况,我院认真进行了各个层面多种形式的调研工作。
  
  二、软件与服务外包专业学生管理工作调研情况及分析
  
  1.学生对学院管理制度的认同度调查及分析
  本次调研访谈了35位教师、45位学生,发出问卷694份,回收有效问卷688份。有超过50%的学生对学院和系学生管理规定不太了解,小部分学生对学院和系学生管理规定带抵触情绪。占55.4%的学生对学生管理规定只了解一些或完全不了解,占26.6%的学生认为学院和系学生管理规定只有小部分正确和可行或完全不正确和可行。这说明,我们在转型为二级学院后,虽然针对服务外包专业高职生的特点及要求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学生管理工作规章制度,但由于我们在制订学生管理规定后,组织学生学习和宣传工作做得不够,工作方式方法还有缺陷,使学生对学生管理规定了解的不多,理解的不透,甚至还有26.6%的学生对我们的规章制度采取了不认同的态度,这无疑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或许,有些制度的制订,还是要从学生中来,再回到学生中去。
  2.教师在教育管理及教学科研工作中存在的矛盾
  高职院校中的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我们的专业课教师不仅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工作,还承担一定的教学科研任务和教学实践任务,而学生管理工作日常事务性工作头绪多,工作繁重,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尤其刚毕业的年轻教师管理经验不足,不会统筹管理加之部分教师本身对服务外包这个新兴产业不甚了解,因此在学生管理中不免带来一些不足之处。所以,教师队伍的教育管理能力,尤其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工作,不仅是提高服务外包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管理水平的关键。
  3.服务外包专业中特殊专业学生群体存在的问题
  (1)中外合作类学生
  我院中外合作类专业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自觉性差,个性强,好胜心强,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荣誉感较差。而中外合作类专业对外语要求较高,而学生普遍外语水平差于普遍非中外合作类学生,而该专业学生没有较好地认识到这一点,以致没有达到本项目的初衷。
  (2)艺术专业学生
  我院有三百多名艺术专业学生,在问卷调查和访谈中,该部分学生反映我院对于普通学生的管理制度有一些并不符合他们的专业特点,例如他们晚自修如要在固定的普通教室进行,他们无法进行素描、色彩、拷贝制作、动画制作等专业性极强的知识的复习和技能的训练,如他们到这些专业教室去复习功课的话,又与学校的晚自修检查制度产生矛盾;艺术类学生学习工具较多较大,给宿舍卫生整理上带来一定问题。
  同时艺术类学生还存在自由散漫的特点,对于思政课、心理课等一些理论课存在大面积迟到旷课现象,对规章制度的遵守情况比普通专业学生较差。
  (3)软件、网络专业学生没有正确使用网络资源
  同时,我院软件、网络专业学生大都配有电脑,但相当多的学生利用电脑只是进行长期上网,长时间游戏,并没有真正利用到学习和实践中来,这不仅仅影响学习成绩,也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如何让同学们自觉地使用电脑和网络资源,是我院学生管理中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三、因势利导加强服务外包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与思考
  
  1.明确目标,激发基层活力,树立全方位学生管理工作新理念
  为培养新兴行业的高技能人才,仅凭传统的校内学生教育管理来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管理工作必须确立全方位的学生管理新理念,向开放型的模式发展,在育人机制上,要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责任心,开展“全面、全程、全员”育人活动,重点抓住课堂主阵地的教育和管理,激发基层系部的工作活力和热情,指导系部学生工作在新形势下,树立新观念、新思路,不断实践新方法。
  2.以学生为本,探索服务外包专业学生管理有效措施
  在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的实质是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把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与教育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把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法结合起来;把学生教育管理的重点、难点与热点结合起来,等等。
  我院初步摸索了以下具体措施:积极开展适合中外合作学生群体的活动,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组织集体活动,培养其集体荣誉感;加强与他们家长的沟通,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针对中外合作类学生违纪现象较多,严肃处理,绝不姑息,用兄弟院校成功中外合作学生的典型案例来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树立他们中优秀的学生作为榜样,让他们带动一批学生进步。
  针对艺术类专业学生,我院初步探索为:建议学校应允许该群体学生不拘泥于传统晚自修形式,改普通教室晚自习为素描教室以及拷贝教室自习;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兴趣班、社团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扎实其基础,目前我院数艺系专业教师利用晚上的时间对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无偿进行课外辅导和第二课堂指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学生使用颜料等较多,有些评分标准可适当降低,给予学生一定的发展空间。
  3.改革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人文素质教育
  我院历来重视与企业间的合作,目前我院与各知名企业间有联合招生办学、有校企冠名班、有实习实训基地等不同形式的合作,因此我院应加大课程改革和开发力度,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三个层面上实现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使学校在课程开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反映出企业和社会的需求。除了专业课,还可将政治课、道德课、法律课和就业指导课作为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平台,使学生熟悉企业氛围,了解企业文化,缩短成为社会人的过渡期。我院还积极邀请社会名流、知名学者、画家、陶艺大师来我院开展人文素养讲座,大大陶冶了大学生的情操,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文明行为的养成。
  4.了解行业趋势,互建基地,在实践环节中体验企业文化
  我院与国内各知名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著名的对日软件外包企业软通公司在我院成立了就业基地。这些基地的成立,有效地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利益共赢。我们依托规模较大、技术较强和管理先进的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方式,可以使学校把实践教学环节放在企业,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真实的企业经营环境,熟悉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操作流程,企业的严格管理会使学生感到压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培养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精神。
  例如,我院与睿泰公司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对方公司长期派驻公司高级员工对我院学生进行各类培训,在实践环节,我院睿泰冠名班学生全体进入睿泰公司进行准员工培训,效果非常好,学生素质得到较很大提高。
  5.制度创新,将企业制度引入服务外包专业学生管理
  下阶段,我们会把一些学生管理的相关制度让学生会来组织制定并加强实施。特别是学生行为的规范,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是学生将来适应企业文化的重要举措,企业非常注重学生的品行和综合素质。因此服务外包专业学生在接受普通高校管理教育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汲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涵,强化诚信、守纪、敬业、团结等与企业文化密切相关的内容。在制定学生行为规范时,注重引入企业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同时积极出台相应制度和举措,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上述措施的摸索和实践,我们将形成教育引领管理,管理融于教育,管理促进教育,管理深化教育,教育与管理互动的服务外包专业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企业、学校强强联手,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三自意识,以育为主,以管为辅;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利用教师资源,放手发动学生,积极开展自我公寓管理、自律自查活动、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实践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充分依托企业优势,缩短学生与企业距离,以实习和实训为纽带,使学生的实习和实训与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相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训练环境,从而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从一开始就树立起良好的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在实践中感受新兴的服务外包行业,从而培养出优高技能、高素质的服务外包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仕武.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以人为本[J].职教论坛,2005,(17):21.
  [2]袁锡明.从企业文化看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3]周永昌.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6).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