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把玩课题 把握整体:课题整体外包
 

把玩课题 把握整体:课题整体外包

发布时间:2019-01-24 04:08:34 影响了:

   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是个较为棘手的问题。笔者认为,对课题进行恰当、灵活的把玩和处理,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整体内容的好途径。其具体方式主要有以下八种。
   一、朗读。朗读就是要求用恰当的语调朗读课题,以此达到理解课题的含义、把握课文整体内容的目的。如《我的母亲》。师:如果要读课文题目的话,你会用什么语调去读,为什么?要解答这个问题,学生便只有去阅读全文了。从课文中可知,是母亲含辛茹苦养育了作者,更是母亲的宽严相济,使作者成才。所以作者对母亲怀有深厚的感恩之情。因此,课题应该用充满崇敬、感激之情去读。这样,课题读法到位,课文的内容也大致把握了,真是一举两得。
   二、添加。添加就是通过给课题添加适当的词语,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教学《看云识天气》一文,我先出了道填充题让学生思考:看云的识天气。学生依据这道题速读课文,很快就会发现:课文第3自然段至第5自然段介绍了云的形态及其与天气的关系,而第6自然段则是介绍了云的光彩及其与天气的关系。所以很容易用“形态”和“光彩”两个词来填充,这样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把握了。
   三、删减。删减就是把课题中的某些词语删减后,来启发学生阅读、把握课文内容。如《你一定会听见的》。师:课题中的“一定会”能删掉吗?为什么?请从课文中找答案。由于学生心存疑虑,阅读课文的兴趣很浓,他们能够很准确地从课文中找到答案:“一定会”是不能删掉的。因为课文内容既给我们介绍了用耳朵很容易听见的有声之音,更主要的是替我们描述了需要用心去倾听的无声之音。而课题中的“一定会”是与后者相照应的。所以删掉“一定会”的话,就文不对题了。
   四、更换。更换就是更换课题,即用一个新课题来代替原课题,以此来引导学生阅读全文。教学《背影》一文,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师:同学们想一想,课题“背影”能否改为“蒲口送别”?为什么?学生阅读全文并对两个题目进行比照后发现,课文主要是抓住父亲替儿子买橘时的“背影”这一典型的外貌特征进行详细、生动的描述,来反映真挚的父爱。所以用“背影”作题,既具体、形象,又含蓄、新颖,而“蒲口送别”作题则显得平淡、直露了。
   五、拆开。拆开就是把课题拆成两部分,来引导学生对全文内容进行把握。《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把课题分为“白雪歌”和“送武判官归京”两个小标题,而学生通过两个小标题来阅读全诗的话,诗的两部分内容,前者“咏雪”、后者“送别”便很快就把握了。
   六、犯错。犯错就是有意识地把课题中的某些关键词语写错或读错,以调动学生阅读课文、把握内容的兴趣。如《谈生命》,我故意把它错写成“记生命”。当学生的疑问产生后,师:“记生命”与“谈生命”有什么不同?生:“记生命”应以记为主,主要记叙描写生命的现象,“谈生命”应以“谈”为主,除记叙外,主要议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师:下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把课文中描述生命的内容找出来,再把课文中的议论句、段找出来,并分析议论和记叙间的关系。你看,通过这些环节,课文的主要内容不就把握了吗?
   七、调换。调换就是通过调换课题中相关词语的位置,来分析、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如《阿长与〈山海经〉》一课。师:把课题中的“阿长”与“山海经”对调,好吗?为什么?阅读并讨论后,生:不好。课文内容是以“阿长”为叙述主体的,对调后,课文内容就变成了以“山海经”为叙述主体。这样文与题就不一致了。师:那么,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看看哪些内容是写阿长的?《山海经》又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两者有何关系?
   八、猜测。猜测则是通过对课题内涵可能涉及到的课文内容进行猜测,然后将其与课文内容进行比照,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的目的。如《敬业与乐业》。师:请大家猜测一下,以“敬业与乐业”为课题,内容可能会写些什么?生1:可能会阐述“业”的概念。生2:也许会论述什么才算是“敬业”和“乐业”。生3:也有可能会阐述“敬业”和“乐业”的关系。师:课文内容是不是大家所猜测的那样呢?请大家打开书,认真对照一下。这样一来,学生阅读课文的目标性强,从而正确把握课文整体内容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作者单位:南丰二中)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