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守望先锋怎么下载【阅读欣赏:守望语文教育的原点】
 

守望先锋怎么下载【阅读欣赏:守望语文教育的原点】

发布时间:2019-01-27 03:51:54 影响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被很多人奉为经典,仿佛这就是阅读的终极目的。我不知道杜甫写下这句话的时候自身处于何种状态,但这句话达到了一个目的,就是告诉我们,读书是为写作服务的,读书是输入,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写作效益,甚至是为了出人头地。我从不反对读书为写作服务,因为阅读和写作之间的交融是水到渠成的关系,但如果仅仅为了写作而去读书,那读书就成了苦役,而且这苦役就没有了尽头。
  语文阅读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当我的目光落在一本书上,当我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我想的就是我要看看它说了什么。我想这就是阅读的本来面目,用欣赏的眼光愉悦自己。《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对“感受・鉴赏”中有这样的表述:“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和审美力。”我觉得“品味语言”应该在“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之后,因为只有感受其“魅力”才会进一步去深入品味。
  生活中语文阅读应该成为享受,而不是忍受。惟其如此,我们才能主动去阅读,去欣赏,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发展自己的能力。
  
  一、回归阅读的本位: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当今是倡导全民读书的时代,但又恰恰是读书人最少的时代。什么时候读书这件事需要动员指令甚至是变相的强迫,而不是发自内心的需求?
  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赋予了它包罗万象的需求,它成了思想的提炼仪、情感的榨汁机、语言的仿真器,它既要承担实现语文工具性的重任,又要担负人文熏陶文化积淀的使命,阅读已经丧失了阅读本身的意义。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全国各地中、高考纷纷把“名著阅读”纳入其中,试图借助考试这根万能的指挥棒来改变学生不愿读名著的现状,殊不知,这只不过让更多的学生多了一项背诵名著细节题和简答题的任务,学生依然没有去阅读原著,不知那些把“名著阅读”作为考试革新举措的专家们作何感想。
  阅读教学的任务会有很多,但我认为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读书的兴趣,激发学生读书的内驱力,而不是泯灭学生最原始的读书兴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提出“阅读与鉴赏”的必修要求时也提出了“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的要求,我认为在“鉴赏”之前应该有个“欣赏”的过程,如同搞古玩收藏的人一样,没有兴趣,怎么去“品鉴”呢?所以,我认为阅读用“欣赏”二字更好,别有意味,首先要“欣”,乐意面对文本,其次要会“赏”,赏心悦目,用心去与文本交流,去与作者交流,去与“当下”的阅读者(我)交流。“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语)有了这份情怀,阅读就成了一种享受。
  我十分怀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个阅读的“黄金时代”,人们总是如饥似渴地去阅读,这或许与文革时期阅读的饥荒有关系。而现在我们则陷入了一个信息的汪洋大海,我们反而不能静下心来读书了。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从外部来推动,而是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滋味。
  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滋味?这话说起来难,做起来有时就不难。在全民炒股的时代,我在课后和学生聊到这个话题时说:“都说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话不假,如果市场监督机制不健全,股市就会成为极少数人操纵捞钱的市场,这一点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经被人解密了,大家不妨翻翻茅盾的《子夜》,一切就很明白了。”后来果真有不少学生去借这本书,为此我就和他们交流,并在班上开设了一个简短的讲座,同时事先约请几个学生参与,策划了一个《子夜》片段编剧展演活动,在班级联欢会上展演,学生阅读兴趣更是大增,写下了多篇文学评论性的随笔并发着表在省级报刊上,学生捧读散发油墨清香的报纸时的神情让我也有陶醉的感觉。
  我经常在课前和学生聊近几天看的有趣或有意思的文章,不一定就是现在考试分类的文学类、实用类、论述类的文章,比如幽默、财经、军事等等都可以和学生交流,这样做的目的不在于炫耀,而是沟通,学生也很乐意在我提出某个话题的时候,把他看过的文章书籍告诉我,有时还就某个话题展开讨论,这样我不仅了解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这种交流也是思想的碰撞。
  我们常常抱怨学生的作文“低幼化”,究其原因,一方面他们接触社会不多,二是读书太少,更主要的是他们不会思考,生活中能打动我们的细节很多,但他们不能“盘活”,写作时就“短路”了,或者他们就不想告诉你。所以我认为要解决这种现状,就要在生活中阅读,在阅读中生活,因为如果只阅读不分享,阅读就不会找到内驱力,阅读的热情就难以持久。
  
  二、回归“对话”的起点: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使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与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但无疑这多重对话的起点就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往往会不自觉地染上一些时髦的毛病,过去是动辄就拔高作者的创作动机,拔高作者的思想情感的高度,现在则是动不动就用现代人的眼光来质疑。学习《愚公移山》,不是去思考愚公为什么要移山,愚公如何去思考规划,如何与家人沟通,与智叟等社会人讨论;反而首先去质疑他移山的合理性,质问他为什么不想去搬家,这和富人对处于饥饿的穷人说没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一样可笑。阅读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固然需要去关注当时演说的背景,关注马丁・路德・金为改变黑人命运所作的贡献,但为什么我们不去关心一下这篇演说为什么能打动人,去品味他演讲的艺术,面对一个文本,我们首先应该去阅读,用心去品味,也就是说,阅读要回到起点,就是与文本对话,尤其是学生自身与文本的对话。如果目无文本,即使附加更多眼花缭乱的信息,贴上更多的思想情感人文的标签,那也毫无意义。
  阅读正在被边缘化,这并不是虚言,我们现在还有耐心让学生把一篇文章认认真真地读完吗?不能,我们看到的课堂首先是设计了很多的“情境导入”环节,音乐视频图片等与文本有点关联甚至毫无关联的内容被作为引导阅读的亮点加以首肯,接着我们会迫不及待地抛出“整体感知”的内容,让学生一目十行地浏览文本,让他们去用简洁的语言去概括,然后又急不可耐地离开文本让学生去联系现实拓展延伸,这样的一节课,学生能收获什么?
  我对教材中的一些细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于漪的《往事依依》中有这样的片段:“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同学们,整个教室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了,至今还能信口背出。”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神奇的魔力?这就是因为教师回归了阅读的原点,用“心”去读,读到学生的“心”里去。
  
  三、回归阅读的本色:豪华落尽见真淳
  
  阅读欣赏怎样才能有成效?
  首先要用整体阅读的视点观照文本。《我与地坛》是苏教版必修二“珍爱生命”中“精神支柱”中的一篇文章,一位教师从课文入手,引导学生去认识母亲的人性美、人格美,并推而广之,让学生谈谈知道的残疾人母亲的故事,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母亲深沉的母爱。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看,这则设计偏离了本专题主题,重点、难点设置不恰当,没有能准确理解地坛、母亲、我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什么理解会出现偏差?这是由于我们没有用阅读的视点去研读文本。阅读的视点首先就是“全阅读”,比如,如果教师和学生完整地阅读了《我与地坛》,就不会出现以上误读文本的现象了。其次要“深阅读”,走进作者的心,走进编者的心,真正实现多重对话。
  其次,要用“简单”的眼光去研读文本。语文学科具有全息性,一篇文本可以包含语文学科的各个方面,因此可以教给学生的内容非常丰富,如果面面俱到就会泯灭学生阅读的兴趣。比如欧・亨利的小说结尾往往别具匠心,那我们就引导学生去探究情节安排的合理性,去研究文本细节的安排照应,而不必面面俱到地去分析人物的性格,分析景物描写的逼真等等。同样,如果学生在阅读的第一眼首先对文本中的人物感兴趣,那就可以由人物分析入手,甚至可以不及其余。
  再次,用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去研究文本。评点就是其中有效的一招,苏教版九年级和苏教版高中必修一教材都专门安排了一个指导学生用评点方式阅读的专题,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四,在吟咏讽诵中体验文本。很多文章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才能体会到其情味,正如上文中提及的于漪老师的感受一样。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通过诵读,可以深刻地理解文本中的意境,可以读出作者倾泻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可以感受到文本中的情感波澜。
  开展阅读欣赏,让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从这个原点出发,我们才能站在语文教育的制高点上,和学子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一起踏上人生的诗意旅程。■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