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效率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体会]
 

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效率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体会]

发布时间:2019-02-03 04:04:34 影响了:

  课堂教学是我国目前学校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给学生减压、减负,如何在课堂有限的45分钟里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是我们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摸索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方法。
  第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中有很多教师比较注重教学方法,但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则更为重要。只有让学生学习上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具有不断学习的动力,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推行合作教学
  教学中既要注重师生互动,又要注重生生合作,教学相长,和学生共同研究问题。这样可以防止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模仿和继承,提高了学生主动探究、创新和发展的能力。学生之间的协作,保证了集体的推动力量,让学生参与自评与他评,发表体验感受,提出意见、表扬和建议,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掌握了知识。
  第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提出疑问,特别是对一些人们普遍认为完美无缺的定论提出质疑,并启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索。因为学生质疑就不仅仅满足于去想“这个问题原来是这样”,而且要想“这个问题为什么不可以是那样”。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去预习、去听课。例如讲《无氧呼吸》一节,人体无氧呼吸产生的物质是乳酸,而学生会提出:为什么不产生酒精?如果产生酒精结果会如何?针对学生提出的这些疑问,我们教师应善于在教学中借题发挥,激励学生做深层次的思索和训练,使学生在训练中愉快地启动思维过程,达到引导其求异思维、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第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没有观察和实验生物学就不可能有如此辉煌的成就。以往在我们的教学中过多地强调学生的书本知识和书面应试能力,而对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则是显得明显不足。因此我们应该在可能的情况下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观察、动手实验以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环境和机会。例如讲《矿质代谢》一节,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引导学生边实验观察现象,边联系书本知识分析原理,并根据实验现象提出问题:浸入氯化钙溶液中的根为什么仍是淡蓝色?是否是因为部
  分亚甲基蓝阴离子已经进入根细胞内部?如何通过实验证明?如果实验对照组的蒸馏水变蓝了,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这样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都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兴趣。
  第五,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知识内容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如果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让学生的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将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水果为什么很甜?肥胖是因为含脂肪的食物吃的太多吗?还可以观察环境污染对周围生物的影响等。再如讲《酶的特性》时,我举了日常生活中的加酶洗衣粉,这种洗衣粉含有蛋白酶,它为什么能够很好地除去衣物上的奶渍和血渍?使用这种洗衣粉时为什么需要用温水?还提到多酶片,它也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及脂肪酶,那么它的功能是什么呢?因为这些都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同学们的学习情绪非常高涨,短短的十几分钟本节课的任务就完成了,教学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这种方式使学生们能亲身感受到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和现象,将书本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
  第六,让学生学会记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赖笔头。”因为生物课是理科课程,理性思维是上课的关键所在,但有些知识点,特别是需要补充的内容还是要通过记笔记来掌握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学生处理好听课、思考及记笔记的关系尤为重要。如果思考与笔记发生矛盾,要先跟随老师的思路思考,避免因记笔记而使后继内容无法理解。对于笔记可采取先写标题留空白课后补充的方法,对于新课要先让学生预习,先对内容做一个大致的了解,就可以减少学生上课时听课的压力,记笔记时更有针对性。笔记可以使课后复习的效率得以提高,并丰富完善知识体系。
  总之,课堂教学要的是效率。新的教学过程的形成,必须让学生的内在潜能发挥出来,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到应有的知识。
  
  (作者单位:河南省确山第二高级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