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心理投射技术在震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大一心理健康论文1500
 

[心理投射技术在震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大一心理健康论文1500

发布时间:2019-02-07 03:45:50 影响了:

  〔关键词〕心理投射源于人类心灵外显于对象化的需求,是一种将内在意象赋形的过程,是一种普遍的心理机制,“在人类生活的时时处处都可以观察得到”。 投射技术通常应用于临床治疗,并逐步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采用。笔者运用沙盘游戏疗法、绘画测验等表达型投射技术在震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震区学生有效表达了他们的创伤并修复了创伤,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抑郁症以及其他精神疾病发病的概率。而且沙盘游戏、绘画等表达型投射技术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性,使他们内心的积极力量和治愈潜能得以发掘,增进了心理健康。
  〔关键词〕沙盘游戏;绘画;心理投射;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5-0008-04
  
  一、心理投射:理论与技术
  
  1.心理投射理论演进
  投射(projection)这一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弗洛伊德认为,自我(ego)会将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或思想在潜意识中转移到他人或周围事物上,使之脱离自我,以减轻内心的焦虑,避免痛苦而得到一种解脱。弗洛伊德将投射作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来对待。荣格(Carl G. Jung)借用了弗洛伊德“投射”这个概念,但是赋予了“投射”新的内涵,他认为投射“在人类生活的时时处处都可以观察得到”,是一种普遍的心理机制。冯・弗朗兹在《分析心理学的投射观》中写道:“更为精确地来说,投射的内容不仅仅是个体早期经验的记忆意象,而是个体总体的人格特质。”
  1921年,赫尔曼・罗夏(Hermann Rorschach)发表了罗夏墨迹测验(Rorschach Inkblot Method)。这是最早的人格投射测验。1922年,罗夏完成论文“形式解释测验的应用”,准备提交给瑞士精神分析学会,不料几周后就猝然谢世。假以时日,罗夏本人可能更进一步将其发明的测验与精神分析理论结合,完善其投射机制。默里(H.A.Murray)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投射”概念,创立了著名的投射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AT)。Murray认为人们在认知和解释模糊性刺激时,受到需要和动机的影响,认为需要可派生出压力,正是需要和压力控制着人的行为,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投射技术”一词最早由L.K.Frank提出,L.K.Frank1939年发表了论文《人格研究的投射技术》。Frank认为,投射技术是“一种研究人格的方法,它使受测者面对某种情境并根据这一情境对他的意义作出反应。”Frank认为,当把不具结构性的和模糊的刺激物呈现给受测者时,就会引发他个人私有世界的投射。因为他必须对刺激物进行合理的组织和解释,并对它做出有效的反应。在以往文献中,投射测验与投射技术基本是指谓同一种技术。提倡使用“投射测验”的研究者更多侧重此种技术的诊断功能,而提倡使用“投射技术”的研究者认为投射技术不仅能获取人格信息,而且可以使受测者进行宣泄并得到治疗。
  投射源于人类心灵外显于对象化的需求,广义来讲,也是一种将内在意象赋形的过程。心理投射虽然通常在潜意识中完成,不易为人觉察,但是心理投射却是一种普遍的心理机制,“在人类生活的时时处处都可以观察得到”。
  2.心理投射技术
  投射测验(projective tests)是心理学的三大测验技术(问卷测验、投射测验和情境测验)之一,它通过受测者对模糊不清、结构不明确的刺激的反应,分析、推断其人格特点。通常应用于临床治疗,适用于儿童和成人,不受文化程度的制约。投射测验可以有效防止社会赞许性等问题的出现,尤其适合恪守“中庸之道”“不习惯于直接问答”的中国人。
  投射测验主要分为四类:
  (1)联想型:让受测者说出某种刺激(如单字、墨迹)所引起的联想,根据受测者的反应作出分析。如荣格的词语联想测验(word association test)和罗夏墨迹测验(Rorschach Inkblot Method)。
  (2)构造型:要受测者根据他所看到的图画编造一套含有过去、现在、未来等发展过程的故事,这种测验主要测量受测者的组织信息的能力,从测验的结果分析受测者的深层心理。如主题统觉测验(TAT)。
  (3)完成型:提供一些不完整的句子、故事或辩论材料等,让受测者自由补充,使之完成,较为著名的有语句完成测验(Sentence Completion Test)及其后来由其衍生的多种变式。
  (4)表达型:使受测者利用某种媒介(如绘画、游戏、心理剧等)自由表露他的心理状态,如画人测验(Draw A Person)、画树测验(Draw A Tree) 、房�树�人测验(H-T-P)以及沙盘游戏(Sandplay)等。
  投射技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不管在个体辅导,还是团体辅导中,合理利用投射技术,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表达型的投射技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尤其广泛,比如房�树�人测验(H-T-P)以及沙盘游戏(Sandplay)。这类投射技术形式引人入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认真投入,内在无形的情绪情感“得之于心”,丰富生动可见可触的意象“应之于手”。无意识通过此类投射技术自发呈现,意识和无意识积极交流,意识领域因此而丰富扩大,并最终带来态度的转变与人格的整合。许多以往研究展现了沙盘游戏、绘画测验等投射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5.12”地震发生以后,笔者作为志愿者参加心理援助,在震区临时校舍运用心理投射技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沙盘游戏疗法、绘画疗法、心理剧等,效果良好。
  
  二、投射技术在震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利用沙盘游戏疗法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沙盘游戏治疗作为一种独立的心理治疗体系在欧美和日本应用广泛,是目前国际上影响深远的心理分析技术,正逐渐被学校心理教育所采用,尤其适合儿童心理教育和儿童心理辅导的需要。沙盘游戏的基本思想如自由与保护、治愈与发展,以及发展与创造,都符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主张,都能够在儿童的健康成长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所谓沙盘游戏,即来访者在一个自由和受保护(free andprotected)的空间中,在治疗师的陪伴下,通过摆放一些缩微模具(miniatures)和塑造沙盘中的沙子,根据个体自身的内部状态创造出一个相应的外部世界。通过这种自由且富有创造性的游戏,无意识过程就以三维的形式显现在一个外在的图示世界中。沙盘和沙子就像投影幕布,上映着来访者的情感大戏,千余个沙盘模具可由来访者随意调配,主角、配角、场景全在其掌握之中。来访者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治疗师就是“最好的观众”,不管来访者上演的是悲剧、喜剧还是“无聊的”肥皂剧,治疗师都在用心“倾听”、“无条件积极关注”。笔者在运用沙盘游戏疗法进行团体辅导方面,曾做出有效尝试,结果显示,团体沙盘游戏在转变儿童的问题行为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能起到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重功用。
  例:在震区某中学临时搭建的帐篷工作室旁,笔者利用团体沙盘游戏的形式进行心理辅导。
  播放羌族音乐为背景音乐,学生在熟悉的乐曲中放松身心,关注自己的身体感觉,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以此作为工作基础,我让学生们去放置沙盘模型的地方各自选1~3个自己喜欢的沙具回来。
  当大家都回来坐下之后,我说:“有谁愿意说一说自己所选的沙具?”这时,坐在我左边的学生先表示要说,于是,我转向大家,“若是都同意的话,那么就由他开始吧,大家都可以说一说自己所选的沙具。”
  坐在我左边的学生向大家介绍说:“我选的是狗,大家都看一看,我选的是狗。”他边说边让大家看他手上拿着的“狗”。这时,有人在笑话他,大概意思是说“不就是一只狗吗,都看到了嘛”;“不就是一条狗,有什么好炫耀的”……但接着,这位学生说,“我选的是狗,狗很忠诚……”他接着说,“我的朋友也都很忠诚,我在地震中失去了好多朋友,我很想他们……”此时,大家都不再笑了,气氛顿时显得严肃起来。
  然后,第二位学生向大家介绍说,“我选的是一辆车。”有的学生开始的时候仍然是不以为然,似乎在说“不就是一辆车吗?”但这位学生接着说,“这应该是一辆军车,能运送货物的军车。我家住在大山里,好多人现在什么也没有,没有房子,没有了吃的……我好想解放军叔叔能用军车给他们送去东西……”同样,大家的心情也被这军车的故事所感染。
  第三位学生说,“我选了一个精密仪器,这个仪器可以预测地震、海啸这些恶劣灾难,有了它,以后我们就安全了。”
  第四位学生,手里拿着一个“房子”,半天没有说话。大家都观望和等待着他。他慢慢地说:“我选的是一个房子。我们家的房子都倒塌了……我们学校的房子也都倒塌了,我的好多同学都被压在了房子的下面,好多好多都没有出来……”
  这个小组的所有的人,都是在学校倒塌的教学楼里侥幸逃生或者是被掩埋了很久之后才被老师和同学们救出来的,很多学生失去了父母或家中的亲戚,失去了家里的房子,失去了昔日美丽的家园。我们默默地守望着,守望着这悲情的触动,守望着在这表达中涌现的情感和思念。然后,大家逐一介绍了自己手上的沙具。尽管都是一些沙盘中的模型,但所表达的则大都是与地震有关的情感和伤痛。
  当小组的每个学生都讲述了他和他的沙具故事之后,我便和大家商量,让大家一起参与,看怎样能把分散在各自手中的沙具组成一个整体,比如像电影导演设计剧情,像建筑师设计建筑。目的是利用这种整合性的心理活动,来体现心理重建的意义。在大家的合作和共同努力下,草地和沙盘中呈现出了一幅幅心灵花园的图景。
  
  
  学生们完成的沙盘
  
  2.利用绘画技术开展团体辅导
  在震区,伤残的学生经过康复期后,陆陆续续返校上课。相对于其他学生,身体的伤残可能令他们承受着更多的苦痛,因而我们组织这些学生一起开展团体活动。据了解,这些学生不太愿意谈及自己的创伤,不管是身体的,还是心理的。因而在辅导过程中,我们主要运用非言语的表达型技术:绘画技术。
  我们围坐成一个圆圈,坐好以后,首先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找一个最舒服的姿势,调整呼吸,放松身体。然后我让大家画一幅画表达自己的情感,不一定非常漂亮,只是认真地画出来自己的感觉。大家对绘画这种形式非常感兴趣,都非常认真地描绘自己的作品。画完以后,团体成员几乎都乐意分享自己的绘画,有的学生讲述画面的情境,有的学生不仅讲述平面的绘画,而且还带我们走进了绘画背后的故事之中。如有个学生这样描述他的作品:“画里的人被老虎追到树林里,我在树后的房子生活,像鲁宾逊一样,在一个孤岛上,但是很自由。”外面的世界充满危险,他需要一个庇护之所,虽然与世隔绝,但却自由自在。我们都在感受着他的那份无奈和内心的孤独,也为他内心拥有的自由而高兴。有个学生这样描述她的绘画:“画中两个人,一个是我,右边的是我的好朋友,她在地震中已经不幸遇难,我很想念她!虽然我幸运地活了下来,但是腿却受了重伤,走路很不方便。有时会想得开,但是有时也难以接受。现在只能慢慢习惯,顺其自然。不过现在天气热了,也不能穿裙子和短一些的裤子,只能穿长裤。”这时其他的学生表示自己也面临这个问题,有位学生的手受伤严重变形,总是穿着长袖的衣服,怕别人看到。现在天气热了,也不敢穿短袖的衣服。有些学生在绘画作品中描绘了自己心中美好的生活图景,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有位学生画的是蓝天白云和太阳组成的一幅色彩鲜亮的图景,她表示看着这幅画“感觉很惬意,舒服”。通过绘画过程以及相互分享,团体成员表达了他们内心的伤痛,大家在慢慢接受自己,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分享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团体中,我们在陪伴,在倾听,和学生们一起慢慢接受,寻找转化的可能。
  
  绘画团体辅导学生作品
  
  3.运用投射技术召开主题班会
  2009年5月下旬,震区某中学初三年级的学生面临中考。应初三年级组的邀请,心理援助志愿者为初三年级主持主题班会。在召开班会之前,得知学生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考试焦虑、信心不强、动力不足等。以前我们也曾做过此类问题的辅导,那时我们采用直接提问的方式,效果不是很理想,比如我们提问“快要中考了,同学们紧张吗?”当时我们认为考试前紧张、焦虑应该是比较正常的现象,但是没想到的是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讲“不紧张”。不过要单独向某位学生深入了解的话,他就会表述他的内心想法:担心自己发挥不好,害怕辜负父母的期望等。我们认真反思总结,学生在群体面前所表达的未必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尤其是对表达一些负面的想法和情感有顾虑。借鉴以前的教训,我们决定采用投射技术来引导学生们表达焦虑情绪,增强考试信心。正如一般投射技术那样,通过一定的媒介,建立自己的想像世界,在无拘束的情景中,不自觉地表露出其个性特征。因此,我们借助一定的媒介――自己的好朋友――引导学生来表达自己对考试的感受,然后让学生出点子帮助好朋友正确面对考试。主题班会气氛非常热烈,几乎每位学生都表达了自己的好朋友对考试的看法和感受。有位学生说:“我的好朋友现在很担心中考发挥不好,中考是他人生的第一次选择,他非常想把握好这次机会。可是越担心越紧张。”有位学生说:“我的好朋友也非常想考好,不过他也想好了,如果考不上高中,他就会读职高。所以他现在不是很紧张。”有位女生甚至画出了“好朋友”的想法和感受:一个女生面前的课桌上摆满了书,她正埋头做作业,备战即将来临的中考。旁边还有一个漫画里表示人物想法的圆圈,里边写着“加油”。
  表达完这些想法以后,我们让学生们给自己的好朋友出谋划策,帮助他(她)度过难关。有位学生说:“我觉得我的好朋友已经够用功了,我想对他说,其实尽力就行了!”有位学生说:“我要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加油,如果我陪着她,听她讲话,她就不会那么紧张了。”有位学生说:“我对我的好朋友说,中考虽然是一次很重要的选择,但是成功肯定不止这一条路,All roads lead to Rome!”他的这句英语引得大家一阵喝彩!大家依次表达了对好朋友的安慰、理解和支持。班会马上要结束的时候,那位画画的女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其实我画的那个女生就是我自己!”此时,大家都会心地笑了。
  
  三、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投射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新的事业,以培养与完善人格,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在一般的意义上,它可以包括心理咨询与辅导,但是以主动的心理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将服务局限于一些具有心理疾患的特殊对象,而应面向所有的人。那么采取何种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既定目的,就需要理论的探索和实践的验证。心理投射技术形式灵活多样,目的隐晦,而且沙盘游戏、绘画等技术侧重于内心意象的表达,可以视为非言语技术,这些特点较好地契合了中国人含蓄、中庸的性格特点,而且心理投射技术既可以应用于个体辅导,又适用于团体教育。因而合理应用心理投射技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切实可行,而且生动活泼。
  在震区学校,学生们亲历了特大灾难带来的惨痛,心理健康教育也亟待进行。实践证明,运用沙盘游戏疗法、绘画测验等投射技术在震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震区的学生们有效地表达了他们的创伤并修复了创伤,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抑郁症以及其他精神疾病发病的概率。而且沙盘游戏、绘画等表达型投射技术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性,使学生们内心的积极力量和治愈潜能得以发掘,增进了心理健康,发挥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稿件编号:100413007)
  
  参考文献:
  [1]林崇德, 杨治良, 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下卷)[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1262,1740.
  [2]Marie-Louise von Franz. Projection and Re-Collection in Jungian Psychology: Reflections of the Soul. 1987, 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 1~2.
  [3]赫尔曼.罗夏. 心理诊断法[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3.
  [4]Frank, L K.Projective methods for the study of personality.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39,8: 289~413.
  [5]童辉杰. 投射技术:对适合中国人文化的心理测评技术的探索[M].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4. 6.
  [6] 范国平,高岚,李江雪. “沙盘游戏”的理论分析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心理学探新, 2003, 23(6): 51~54.
  [7]高岚. 沙盘游戏与儿童心理教育[J]. 教育导刊, 2002,4:18~21.
  [8]蔡宝鸿. 绘画投射技术在心理咨询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 2007,22:505~506.
  [9] KalffD M. Introuduction to Sandplay. Joural of Sandplay Therapy,1991,1(10):11.
  [10]陈静. 团体沙盘游戏技术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研究. 硕士论文. 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 2005.
  [11]Onder E, Tural U, Aker T. Prevalence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three years after the 1999 earthquake in Turkey: Marmara Earthquake Survey (MES). 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 2006, 41: 868~874.省略)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