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智慧的钥匙钱学森【找寻解决“钱学森之问”的钥匙】
 

智慧的钥匙钱学森【找寻解决“钱学森之问”的钥匙】

发布时间:2019-02-17 04:05:39 影响了:

  【摘要】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问题的症结是我们忽略了创新教育,贻误了对青少年创新人才的培养。如何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实施创新教育,攀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在办学思想方面、教学活动方面、教育评价方面和学业考评方面更新教育理念,把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立足点”;澄清认识误区,化解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迷茫点”,科技创新应具有全体性、全域性和全面性;完善课程教学,抓住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点”,要改革课程设置,变换思维模式,创建科技社团,塑造高尚品格。应从个体的精神层面上进行熏陶和教化。通过各种途径,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树立献身科技的思想。
  【关键词】创新教育 青少年 创新人才 培养
  
  我们经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我国的中学生参加世界奥林匹克学科竞赛,总能拿到许多金牌,但是,从诺贝尔奖的设立至今已经进行了90多次评选,在1000余人的获奖名单中,中国籍公民却没有一人。而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钱永健和高锟8位美籍华人却在他国的土地上获此殊荣。这是为什么?
  从2005年起,病榻上的钱学森不断反思我国的教育现状,多次问前来探望他的温家宝总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带着这份忧思,98岁高龄的钱老走了,却给无数的国人、尤其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留下了无尽的酸楚。痛定思痛,杰出人才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其创新性,而个性的自由独立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和“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不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因此,问题的症结是我们忽略了创新教育,贻误了对青少年创新人才的培养。下面就谈谈这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一、实施创新教育,攀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制高点”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德在《经济发展理论》中诠释:创新是“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的过程”。也就是说,创新不仅包括首次开创(即创造),还包括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更重要的还指知识向社会实践的转化。创新力指主体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结,主要指产生新设想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和能产生新成果的创新性技能。创新力是教育、培养和实践的结果。创新力的开发基础在教育,创新教育就是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和创业实践,促进学生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由此可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重点、深化和突破口。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的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模式,特别强调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是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基。
  二、更新教育理念,把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立足点”
  尽管创新原本是人的基本特性,但长期的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迫使学生走进“读死书”、“死读书”的死胡同,学生很少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逐渐失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更新教育观念,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办学思想方面
  围绕“保护天性,张扬个性,完善人生”的目标,坚持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宗旨,注重人的智慧能源的深层挖掘,让学校成为探索求知的学园;注重人的创造能源的全面开发,让学校成为生动活泼的乐园;注重人的情感能源的充分释放,让学校成为充满亲情的家园;注重人的个性特点的健康发展,让学校成为文明和谐的花园。
  (二)教学活动方面
  实现由注入式向发展式转变,由知识中心向生命中心的转变,把知识当成唤醒、激活和解放生命潜能的火种,点燃学生的生命活力和创造激情;要实现由单一化向个性化转变,尊重、保护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做别人不做的事情;由权威型教育向民主型教育转变,师生可以自由地交流、平等地对话,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伴奏者而不是传授者;由文本化向生活化转变,鼓励学生走入生活、走进大自然,突出实践性,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三)教育评价方面
  评价体系的重心由认知学习向创新能力倾斜,一要以学习主体和谐发展为目的,改变单纯以分数为评价标准的状况。对于那些能别出心裁解答作业、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平时耍“小聪明”,能使出“雕虫小技”和“敢于吃螃蟹”的学生给予正确引导和热情鼓励,使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以发展和弘扬。二要以提高学习主体适应与改变社会的能力为观察视野,改变单纯以在校表现为观察视野的状况,着力建设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立体教育网络,积极争取家庭与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支持与配合,使学生逐步培养起来的创新意识能够在校外生活中得到发挥、内化和积极的肯定。
  (四)学业考评方面
  不仅要考知识记忆性和技能技巧性的内容,还应包括一定比例没有标准答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表现自己创见的题目,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考试形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如笔试、口试、开卷和实践能力考查等,将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教学参与情况纳入考评体系,考评方式可以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个性自由发展和创新意识精神的形成。
  三、澄清认识误区,化解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迷茫点”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于基础教育来说,科技创新教育应着眼于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育,为青少年创新人才的持续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但目前在认识上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技创新只是少数天才学生的事
  误认为科技创新是人的高级智慧,非一般学生所能拥有。其实,生活中很多发明创造都出自于普通人之手,创新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生存的需要,人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与倾向,只要通过科学的教育和训练,就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造力,都可以成为创造者。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教育是否尊重、保护并培育了这种潜能,是否激发、促进并满足了这种需要。所以,科技创新教育应具有全体性,应面向每一个学生。
  (二)科技创新只是自然科学的事
  误认为科技创新就是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只是自然科学的事。实际上,不仅自然科学需要创新,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同样需要创新,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的负效应日益显现的今天,科技创新与人文创新更应平衡发展。不仅如此,自然科学的创新也离不开社会科学和人文思维方式的支持。在现行的政史地教材中,就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譬如,观点辩论、人物评价等,这些教学内容本身就没有统一的观点和现成的答案,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创造。这既是一种人文创新训练,同时又支撑了科学创新精神。所以,科技创新教育应具有全域性,应面向每一门学科。
  (三)科技创新只是课外活动的事
  误认为课堂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科技创新是课外活动的事,这种思想人为地割裂了理论与实践、传承与创新之间的联系。实际上,科技创新贯穿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课堂教学为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课外活动为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实践,日常生活为科技创新提供灵感和需求。局部性的教育创新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所以,科技创新教育具有全面性,应面向每一个环节。
  四、完善课程教学,抓住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点”
  课程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完善课程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入手,引导学生在课程中学习,在学习中积累,在积累中创新,在创新中创造。
  (一)改革课程设置,给学生一个提高融合能力的平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的融合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都来自不同学科的边缘结合点,是学科知识融合的结晶,学科综合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而我国目前基础教育的课程分科太细,人为地割裂了学科之间的联系。现行课程的学科教学经常出现内容相互交叉和重叠的现象,但在教学过程中又相互规避,人为地形成学科间的真空地带,不利于学科知识的融合。这种教育下的学生很难具备广博的基础知识和对科学发展的正确认识,站不高,看不远,难以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
  因此,改革课程设置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需要。如果将目前的中学课程整合为综合理科(包括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等)、综合文科(包括政治、历史、人文地理等)、艺术课(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曲等)、健康与体育以及语文、数学、外语、信息技术和创新课等门类,可以充分体现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避免过早或过分地强调各个领域的区别和界限,从而防止各个领域之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为科技创新教育提供更好的前提和平台,有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有利于学生提高知识融合能力。
  (二)变换思维模式,给学生一个提高求异能力的机会
  求异就是引导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善于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观察、认识、思考问题,在比较中找到新的东西。美籍华人朱棣文曾说:“科学的最高目标是不断发现新的东西。因此,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方式。别人忽略的方式来思考问题,也就是说有一定的创造性。”可以说,求异实现了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
  美国创造学的奠基人奥斯本认为,求异思维往往在团队智慧中更容易激发。对一个成功的“头脑风暴”来说,小组技术比个人技术更重要,因为许多独创性的想法都是在小组交往中通过观点比较、联想反应、相互感染而产生,创造性人才通过相互交往而成为独立的人。因此,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在形成概念、总结法则的关键处,在相似易混的知识点,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更容易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讨论中要创造一种友好民主的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即使是错误的看法也允许发表。在教学中要呵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冲动,宽容学生的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异想天开,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动性。
  (三)创建科技社团,给学生一个提高实践能力的环境
  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不可能有创新。组建科技社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参加自己喜欢的社团,营造一个共同创造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历不同层面的实践活动,在经历创造性劳动的体验中养成创新精神和创新品质,
  1. 建立科技创新实践基地
  让学生走进工厂、农村、部队、家庭,为学生搭建科技创新的平台,通过感性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建立科技创新兴趣小组
  根据学生实际和特点,分层次、分年龄段建立创新发明、创意绘画、创新方案设计、动漫制作、创意小报设计、模型制作等兴趣小组。安排创新意识强、创新能力高的教师担任兴趣小组辅导老师,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分层次的开展创新活动,采取各种方式展示他们的创新成果,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和创造潜能,调动其参与创新、参与创造的主观能动性。
  (四) 塑造高尚品格,给学生一个淡泊名利的精神能力
  创新能力不仅仅意味着输出新思想、新发明、新创造等技术能力,更意味着是否具有献身科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名利的精神能力。科学技术研究是一项漫长且枯燥、回报低且慢的活动,任何一次思想的突破、任何一项发明创造不仅需要具备相当高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还要有无私奉献科学的精神和持之以恒从事科学研究的决心。但现实中,劳动毕竟还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科学研究也不例外,只求快速回报、注重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的做法极为普遍。受短视心理的驱动,即使有很强科研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人,也因为金钱和名利的因素而限制了创新能力的发挥。
  因此,对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应从个体的精神层面上进行熏陶和教化。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加强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新闻媒体、标语墙报等德育阵地,营造献身科学的氛围;引导学生通过科技模范报告会、人物专访、人物传记,了解古今中外科学家的事迹、贡献,学习他们的崇高人格和科学精神,把掌握科技知识与报效祖国、为人类谋利益结合起来,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树立献身科技的思想。爱因斯坦说过,“大多数人以为是才智成就了科学家,他们错了,是品格。好的品格能为理想提供动力。”
  2000年,杨振宁先生在中国科学院举行的一次座谈会上,曾经语出惊人:“20年内,中国本土的科学家有望获得诺贝尔奖。”这是他对中国教育的信心和期待,也是对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鼓舞和鞭策,更是一种动力。如果我们能正视差距,放远眼光,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从娃娃抓起,把创新教育落到实处,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找到了解决“钱学森之问”的钥匙,杨振宁先生的断言也一定会成为现实。KJ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