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陈小奇,不能指望94新生代一直占领乐坛 华语乐坛新生代歌手
 

陈小奇,不能指望94新生代一直占领乐坛 华语乐坛新生代歌手

发布时间:2019-04-03 05:30:37 影响了:

  80年代酝酿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红棉杯、电台排行榜、侯德健  国内流行音乐的发轫,始自毗邻香港的广东。70多家音乐茶座的兴起,为广东乐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开始的“扒带”阶段,促使了填词行业的兴起,上世纪80年代初毕业自中文系的陈小奇,可谓生逢其时,最高峰时他每周就有一首词被中唱广州公司、太平洋唱片灌录出版。1985年的“红棉杯”大赛,使得广东原创音乐人渐成气候,后来写入历史的捞仔、李海鹰、解承强、毕晓世,也时常聚会切磋。加上卜通100乐队、歌厅的兴旺,电台音乐排行榜的有力推动,来自台湾的侯德健提供了艺术与技术上的支持……那是广东乐坛最美好的酝酿期。
  南都娱乐周刊:你刚开始流行音乐词曲创作时是怎样的大环境?
  陈小奇:我开始创作在1983年,当时社会需要很多填词的,主要以中唱和太平洋两家为主,于是产生了这个行业。其实国内拿歌过来用的时候,在意识形态方面是比较严格的,包括像失恋、情绪比较低沉的东西啊,还不太好出版,即便是台湾的国语歌曲也面临怎样把歌词改过来的问题。还有些日文、英文、粤语歌曲,当时它要想向全国发行,也不能用粤语,还得把它们重新创作成普通话,所以就催生了填词这么一个行业。我基本上是从那个时候填词开始,第一首出版的歌就是《我的吉他》,反响非常好,我就坚定信心了,也有很多人找上门来,让我帮他们填词啊,就一直做下去。
  南都娱乐周刊:广东音乐的第一代创作人,据说是从1985年的那个“红棉杯”开始成规模出现的,那算“第一次华山论剑”吗?
  陈小奇:当时是全国第一个(流行音乐比赛)嘛,第一个打出评选十大歌星、十大金曲的(奖项),要求所有的作品必须是原创的,广东当时这批音乐人,谁想到可以参加比赛、拿奖?这对大家可以说是激励性很强,广东搞音乐创作的人几乎都参加了。十首歌曲里,我当时已占了两首了。
  南都娱乐周刊:后来很火的卜通100乐队也是你创建的?
  陈小奇:80年代末我在中唱广播艺术团,当了几个月团长,组织了一个乐队,包括捞仔、毕晓世啊—当时他们的户口还是在我们公司解决的。当时卜通100老板是陈凯,他们跟我谈过这支乐队平时没事时,可以放在他们歌厅里唱,所以后面艺术团停止活动后,整个乐队就都挪到那边去,变成卜通100乐队了。后来我们八次新歌试唱会起码有六七次是在卜通100里面搞的,请了很多媒体过来,也把这个歌厅、这种原创的氛围带起来了。
  南都娱乐周刊:这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酝酿期,所以才有后来广东乐坛的全面崛起?
  陈小奇:实际上这个还得往前追溯,从1985年“红棉杯”到1986、1987年的时候,电台的排行榜就出来了。像广东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那时是健牌赞助的健牌广东广播歌曲榜,一开始是每个季度的评选,后来就发展到每月每周(评选),这个排行榜对广东原创的创作起步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那个时候原创歌曲最多就在歌厅、茶座里面唱一唱了,好的可能会被唱片公司使用,但使用量不是很大,直到1986年太平洋出的一张专辑,名叫《为我们骄傲》,那个专辑里收了十一二首歌,其中原创歌曲占了七八首,这是第一次有这么多的原创作品收到专辑里面,当时卖了一百多万,卖得非常好。
  南都娱乐周刊:据说侯德健对广东流行音乐的影响还挺大的?
  陈小奇:侯德健对广东流行音乐的发展,还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我在中唱时,公司就专门请他过来,关于调音录音啊等等,他都现场做了指导,因为台湾起步很早嘛。还有创作方面,后来陈洁明说过一句话嘛,解承强、毕晓世、张全复三个人就属于侯德健的研究生,洁明跟李海鹰是旁听生。1986年《现代人物》为我举办了第一次作品研讨会,那个时候候德健专门来参加的,还有翟小松也来了,程琳也到场了,当时广东的音乐人全部都到场了。
  90年代初崛起期
  关键词:毛杨甘陈张李,岭南风,南北歌手对抗赛
  陈小奇经历了中唱广州公司、太平洋唱片,广东流行音乐起飞并辐射至全国,他身兼编辑、监制,1992年在中唱成立了全国唱片公司的第一个企划部。从单纯的词曲创作、后台编辑,到四出物色、并有意识包装歌手,以便更好地宣传推广,让专辑卖得更好。关于如何开始流行音乐工业之旅,以陈小奇为代表的一群人在90年代初才摸着石头过河。然而广东乐坛的“身体”似乎比“意识”跑得更快,1993年以后,岭南风吹至全国,广东流行音乐影响已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南都娱乐周刊:你和毛宁、杨钰莹虽然不在同一家公司,但在音乐上一直很有渊源?
  陈小奇:毛宁那首《涛声依旧》最初是写给香港的赵振宇唱的,由于他在香港而且是业余的,后来没怎么在内地发展做生意去了。那首歌就放在那,当时也没有什么版权意识,我发现毛宁唱这首歌挺合适,就把他找到中唱来录,大家也没有合约。毛宁年轻时的那个形象,那个气质,尤其他在中央台露面时“五四青年”的那个打扮……真觉得他特别合适那首歌。杨钰莹录歌我从来没在现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陈老师”还是陈珞,陈珞确实是一手一脚帮助她做起来的,帮她做了大量的宣传推广。但我的作品演唱会她都参加了好几次,除了《我不想说》以外,《梦江南》也请她唱过几次,到现在她还是特别喜欢那个作品,虽然首唱确实不是她。
  南都娱乐周刊:当时为什么没有把毛宁、杨钰莹先签进中唱呢?
  陈小奇:一开始我们还没有想到签约的问题,后来到1990年底,中唱那说要做一些歌手,但也还没说纳入公司的运作程序里面去。我们有个老总在比赛中看到甘萍,觉得不错就推荐给我,正式签约是在1992年。1992年4月我搞了第一次我的个人作品演唱会,在友谊剧院演了两场,演完以后我们才成立了一个企划部。一开始就是做甘萍嘛,我在1992年开始签歌手——杨钰莹啊,毛宁啊都是那一拨的嘛,后来李春波、张萌萌也签过来了。
  南都娱乐周刊:还有陈明,她也是你签下的一个重要歌手。
  陈小奇:陈明当时也是1992年签的。她代表深圳队来参加广东歌舞厅十大歌手比赛,当时她在深圳代表队排名靠后,但比赛现场唱得非常好,我和马小南(兰斋)在那当评委,不约而同打了最高分。后来她拿了冠军,我们几天后到深圳就直接到歌舞厅去了,宾馆什么的都没找到就看她唱歌,然后吃夜宵就聊了一会儿。后来所有酒店全满了,就住她家里,她跟她男朋友睡在地下,我跟另一位同事睡在他们床上。回来之后就正式跟她签约,我帮她做了第一个专辑,叫《相信你终会被我感动》。那时候她对录音还没有什么经验,她录完以后我们觉得不满意就停了半个月,完了回去再想着听听,回来之后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我说这小孩很有灵气的,她当时肯定也有些紧张,以前一首歌录三四天也是常有的事,但她几天就把专辑唱完了。专辑做完后我就调太平洋了,所以后来专辑上我的名字只打了“宣传企划”。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