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常州,四化征程中的骏马:四化骏马追星月
 

常州,四化征程中的骏马:四化骏马追星月

发布时间:2019-04-09 04:48:26 影响了:

  一连串好消息中的第一个喜讯  当我们在南京的时候,就不断听到关于常州的令人振奋的消息:  常州市在十年动乱中工业生产获得了大发展,粉碎“四人帮”之后的三年又继续前进。去年工业生产总值达三十二亿,超过了一些省区的工业生产总值,它的劳动生产率是全国劳动生产率的二点五倍;常州的轻纺、电子、农机等工业产品,特别是灯芯绒、半导体、手扶拖拉机、柴油机等,早已誉满全国、畅销海外,去年有七项产品获得国家产品金质奖和银质奖;
  常州市已经没有待业青年,知识青年、下放人员已全部走上建设四化的工作岗位;
  常州市区三十六万人中,有二十五万六千人拿工资,按全市人口平均,每人每月收入已达三十一元(不包括副食品补助和奖金等)。
  常州市今年春节期间特别热闹,不少人家里是三喜临门、四喜临门:父母的问题落实了政策,哥哥姊姊结婚成家,弟弟安排了工作,自己提前晋了级。
  ……
  常州啊!我们听到的,是你在四化征程中胜利前进的脚步声。我们是青年工作者,在这一连串好消息中,“常州市已经没有待业青年”引起了我们的特别注意。青年的就业问题是目前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它涉及广大人民的生活、思想和对四化的信心。青年们为之叹息,家长们为之焦虑,整个社会都感到沉重和不安,都在寻求解决的办法。现在我们终于听到了在一个市的范围内解决了这一问题的第一个喜讯。
  承担起安排青年就业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十年浩劫中,常州也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由于名目繁多的下放,许多莫名其妙的株连,一届届中学毕业生,积累了大量待业青年。到粉碎“四人帮”初期,只有三十多万人口的常州,竟有四万多青年没有工作,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青年需要就业,党和政府能够各尽其才地安排青年的工作,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亦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但是,由于我们工作中的失误,特别是在“四人帮”专横的时期,人们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九七八年全国知青工作会议后,常州市党和政府果敢地承担起对青年一代义不容辞的职责,决心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这一年,仅仅几个月就安排了年龄大、困难多的待业青年近一万人。一九七九年又继续努力,一年之内安排了各种待业人员和七七、七八届两届高初中毕业生四万一千多人。一九八○年第一季度再接再厉,继续安排七九届中学毕业生四千多人。经过不到两年的艰苦细致工作,已经有近六万名青年参加到大集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单位工作。目前,劳动部门和其他有关单位,已经在准备一九八○年应届毕业生的安排工作。人人有工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之一,在常州就已体现出来了。
  常州市劳动部门同志的责任感和负责精神是值得赞扬的。他们深切地理解待业青年的苦恼和困难。在“四人帮”横行时,他们总是利用当时可能的条件,为少部分人解决一些困难。在大规模安排之后,还有极少数青年,或是因病因残,或是中途退学,或是年龄小而未安排工作,他们目前在街道里进行文化学习,同时亦参加临时性的有报酬的劳动。但是,劳动部门的同志还是把他们挂在心上。他们正在调查研究可以安排的条件,与有关方面协商,要妥善地解决这部分青年的困难。还有一些职工的爱人,是属于其他城市下乡到外地的知识青年。他们也在和有关方面进行研究,争取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在工作分配中有些服务行业,如炊事员、理发员等,常常发生不服从分配的情况,而有的愿意干这一行的却分配去干别的。于是他们采取了公开报名招工的办法。这样做的结果,使被招工青年和用人单位双方满意,相得益彰。
  发展生产是基本的前提
  常州二十三万职工中,有近六万人是这两年参加工作的。为什么常州能在短期内安排这么多人就业呢?首先是因为常州的工业近些年来有了飞速的发展。
  十年浩劫中,许多地方停工停产。常州市最初两三年内虽然也受到了影响,但从七十年代开始,就扭转了局面,工业生产一直扶摇直上。常州市的各级干部和工人牢牢地把握以生产为中心安排工作,顶住了**、“四人帮”的干扰。形势好了,他们放手大干;干扰来了,他们软磨硬顶。他们有战略远见,懂得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当时很多地方排斥“臭老九”,纷纷“下放”和“疏散”知识分子。常州则来者不拒,多多益善。在那些年代里,他们接收了一批技术人材,为发展工业准备了必要的技术力量。他们并不依赖国家伸手要投资,而是靠挖潜、革新、改造的路子,搞一条龙的专业化协作,发展集体所有制企业来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一九六五年到一九七五年,常州市的工业生产以平均每年递增13%的高速度前进。粉碎“四人帮”后的三年,在基数已经很高的情况下,工业生产仍然以每年递增12.1%的高速度发展。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常州已从解放初期只有几个破烂小厂的基础上,发展到现在由轻纺、电子、农机、建材、医药等多种工业组成的新型工业城市。
  工业生产的发展需要不断吸收劳动力。一九七二年,常州市就开始感到劳动力紧张短缺,但是,一方面是在“革命”“锻炼”名义下不断下放,另方面许多工厂却因劳力短缺而设备闲置、开工不足;一方面大量留城知青等待分配工作,另方面却不断从农业户口中大量招收计划外用工。粉碎“四人帮”后扭转了这种倒逆现象。这说明,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工业的稳定持续发展为广大青年充分就业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待业青年的大量出现决不是必然现象。
  有人曾经担心,短时间内安排这么多人就业,会增加国家负担,降低劳动生产率,甚至影响生产发展速度,劝他们好事不要一次做完,要慢点来。事实否定了这种顾虑。常州市大规模安排青年就业以来,所带来的不是生产的下降和停滞,而是持续的发展。一九七九年工业生产总值比一九七八年增长12.5%。一九八○年一至四月,工业总产值又比去年同期增长17.9%;而劳动生产率也比去年同期又增长8.1%。这说明,大量增加新工人,不仅生产总值增长,而且劳动生产率也还有提高。事实告诉我们:从发展生产出发,广泛开辟生产门路,科学地组织生产力,增加就业人口是可以同时增加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
  从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中找到出路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