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孔明珠:一个有烟火气的女人]女人身上什么叫烟火气
 

[孔明珠:一个有烟火气的女人]女人身上什么叫烟火气

发布时间:2019-04-13 03:52:20 影响了:

  她是一个优雅、知性、乐观的女人……  她是众人眼中的大家闺秀……  她是一个出得厅堂下得厨房的上海妹妹……  她的文字,如平淡生活的天长日久,藏着幸福……
  她性格倔强,从不轻易妥协,但对这世间的芸芸众生,永远心怀悲悯……
  孔明珠小传
  孔明珠,女,汉族,祖籍浙江桐乡,生于上海。大学中文系毕业。出版社工作10年,后东渡日本,90年代开始写作。曾任《交际与口才》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以小说、散文创作为主,在全国多家报刊开设“孔娘子”品牌美食随笔专栏。已出版十四本专著,以及大量散文随笔。作品关注上海百姓日常生活、中日文化差异。近年以“明珠**”、“东方明珠”网名活跃于网络,个人新浪博客“孔娘子厨房”,新浪微博ID:明珠** 。
  [专访]
  安妮:孔老师,看过你的很多书,很喜欢你的文字,字里行间,点点滴滴都透露出你是一个优雅,知性,乐观的女人,很好奇,是怎样的成长历程造就了你这种性格?
  孔明珠:优雅、知性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后天培养的,但一个人是不是乐观,我觉得一定和性格有关系。性格开朗才能积极乐观面对生活。我出生的时候,我父亲已经50岁了,上面还有6个姐姐哥哥。虽然我是阿末头,但是真的没享过什么福。从我记事起,我的父亲就在各种运动中被冲击,家里大大小小被抄过5次,最后连被子都被抄走了。那时候我的哥哥姐姐都陆续离开上海,有的去新疆,有的去安徽,有的去务农,我母亲去五七干校劳动,家里就剩我和父亲两个人,父亲身体不好,每天“买汏烧”的任务就落在我身上,那时候我才小学四、五年级,天天早上拎着篮子去买菜。生活的艰辛,我很早就开始承担了,而且还有经济上的拮据,物资上的匮乏,蛮苦的,说实话。当然,我能回忆起的,还有一些美好的记忆,比如我父亲喜欢美食,即便是那么困难的生活条件下,他会想方设法让粗茶淡饭变得有滋有味,这也是一种苦中作乐。我觉得,从小在逆境中成长的人,会更容易以乐观的心态看待生活。
  安妮:我觉得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大家闺秀气质,旁人学也学不来的,我猜测一下,你的祖辈是富贵之家吧?
  孔明珠:我父亲的祖上是乌镇的好人家,家业非常宏大,只是到了我祖父那一代,逐渐败落,作家木心知道吗?他和我父亲家是邻居,他家的宅院与孔家的花园仅一墙之隔,木心家做的是米生意,而我祖父当时做的是南货生意。
  安妮:孔家的花园?是庸园吧?
  孔明珠:对,我父亲的曾祖父庆增公亲手建了一个占地十多亩的花园,“庸园”,里面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假山鱼池,花草果树枝繁叶茂,在当年的乌镇是很有名的。而且庆增公乐善好施,每到逢年过节,或者花期,花园都是对乡亲们免费开放的。这个花园现在只存在于我父亲写的乌镇故事里,因为1940年的时候,庸园被日本侵略者焚毁,成为一片废墟。父亲愤怒之余,记下《庸园劫灰录》一文,详细描写了花园的盛衰,当然,也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安妮:女作家毛尖评你的书《孔娘子厨房》,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这个女人,一定是嫁得太好了,否则,一个家常蚕豆怎么有如许花头,还能想到男人的剑眉?”能说说你的家庭吗?
  孔明珠:哈哈,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上海女人,嫁个老公,生个孩子,日子一天一天过下去,平平淡淡。越是平淡的,滋味越是回味悠长。我家先生也姓孔,所以我家妞妞的小名就叫孔孔。妞妞现在美国工作,她在美国读完硕士后在一家会计审计所上班。
  安妮: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幸福的女人吗?
  孔明珠:你知道吗?一个人的幸福指数是由安全感决定的。我一直是一个比较依赖安全感的女人,情感上是,消费观念上是,居住环境上也是。举个例子,退休后我去妞妞那里住了两个月,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美国人的那种平和与放松。走在路上,素不相识的人和你一对上眼神就打招呼了,遇到困难会有人上来问,需不需要帮忙?有一次,妞妞带我去色拉店吃晚饭,自助的,7.99美金一人,饮料不算,色拉、点心和水果尽管去拿。我奇怪门口没有人看管,只有一个收钱的账台,两边的通道自由走进走出,人没付钱很有可能啊。我表示惊讶,妞妞告诉我,在美国没人会这样做的,美国人与人之间是很信任,很尊重的。可是在国内,我觉得似乎少了这种彼此信任的感觉。当然,我承认,我是一个幸福的女人,因为我的幸福就在我的手里,我看得见,我触摸得到,我能体会到家人、好友、亲朋的关爱。其实,幸不幸福是一种感觉,和物质,名利没有关系。
  安妮:都说一个人的家庭环境是很重要的,你的写作是不是和你父亲孔另境是一个文学家有关?或者说也受了姑父茅盾先生的影响?
  孔明珠:我父亲虽然是文学家出版家,可是到了我长大的时候,家里基本上已经被抄光了,仅剩的就是一些鲁迅的书或毛选。但那个时候我有一个很好的机缘——去篆刻家陆康的爷爷陆澹安家里借书看。爸爸给我们开书单,有他自己想看的和给我们兄弟姐妹看的。因为当时陆家是少数没有受冲击的文人家庭,我因此而看了很多名著,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也为我现在的写作打下了基础。至于茅盾先生,是我非常敬爱的一位长辈,我的姑妈孔德沚嫁给了茅盾先生,姑妈比我父亲年长许多,奶奶又去世得早,是我姑妈和姑父把我父亲拉扯大的,应该说是我父亲受茅盾先生的影响更大一点,当然我也很喜欢看茅盾的作品。
  安妮:是什么时候萌生了写作的念头?
  孔明珠:我开始写作是比较晚的,大概在1990年吧,那时我刚从日本回来,之前我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工作,去日本时是辞了工作去的,所以出版社回不去了,赋闲在家,没什么事做。有一天看电视,演的是一个王朔的剧集,里面有个女孩得了肾病,无法工作了,不过她说了一句王朔式的“痞话”:“大不了当作家呀。”——我想是啊,于是我就开始正式写作了。
  安妮:那时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什么?
  孔明珠:《东洋金银梦》,写的是上海人巴拉巴拉东渡日本的生活,中国人在日本其实是蛮辛苦的,干日本人不肯做的工作,还要受歧视。我当时在日本的居酒屋打工,洗碗,见识了很多日本中下层的普通百姓,有些人真的很有故事,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萌发了想把身边的小人物的琐事记录下来的想法。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