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关于改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投入机制的初步研究]公民参与机制
 

[关于改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投入机制的初步研究]公民参与机制

发布时间:2019-04-17 04:32:22 影响了:

  【摘 要】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增加科普工作的财政投入,改变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的现状,引导社会力量投入科普事业,切实改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投入机制,以解决由于经费投入不足,而存在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科协;科普;公共财政
  2010年云南省第三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的数据显示,云南公民参观公共科普场所的比例很低。云南公民没有参观过的公共科普场所排在前三位的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94.0%)、自然博物馆(84.5%)和科技馆等科技类场所(82.1%)。没参观过公共场所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本地没有、门票太贵、缺乏展品、不知道在哪里、不感兴趣、不知道等。总体上看,没有去过公共场所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本地没有”和“不知道”。这充分说明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而根本原因就在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经费投入不足。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增加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财政支出
  机构、经费、人员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本保证。但目前云南全省的科普经费占GDP的比重还不到万分之二,人均科普经费也不到1块钱;这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工作要求极其不相适应。经费不足已经严重制约科普资源的开发和共享、科普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使用、科普活动的开展和落实,必须加大科普经费的财政投入力度,才有可能切实提高科普效果。在这里,我们也要有一点新的认识。财政列支的科普经费,包括列支于科协组织的经费,是属于群众性、公益性支出,增加这部分支出在公共财政支出中的比例,对于降低其他政府支出的比例,从而对提高我国公众和国际社会对我国政府支出比例的评价,是比较有利的。在实践中,提高群众性、公益性支出的比例,在修改公共财政预算和审计公共支出决算时,都相对容易获得通过,更容易得到公众的认可。建议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相关决策部门认真考虑增加科普等群众性、公益性支出的比例。
  二、改变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的现状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科普资源的分配不均更加剧了经费短缺等问题,这个现象在云南的大部分地区都存在,有些地区甚至形成了恶性循环,以至于广大基层农村等最急需科普的前沿阵地最依赖上级的公共财政支出。全省比较来看,昭阳区科普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是最为突出的。在全国很多地方人均科普经费超过1.5元的时候,昭阳区的人均科普经费还没达到0.3元!这样大的差距实在是匪夷所思,远远超出了我们在调研之前对云南贫困地区科普经费短缺状况的估计。这个情况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它不仅仅简单地表明昭阳区因为财政不足或不重视而导致科普投入不足,更主要的是暴露了科普经费主要由地方财政负担所必然带来的不平衡,也暴露了云南公共财政投入对昭通等汉族聚居地区的忽视,因为众所周知的是,云南的公共财政投入是优先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倾斜的。当然,这个情况已经随着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的“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即“大乌蒙地区”发展而有所改善。但我国科普经费主要由地方财政负担的公共财政安排需要有根本的调整,需要一定程度上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三、引导社会力量投入科普事业
  科普是一项社会性的公益事业。从国际经验来看,发达国家大多采取“费用分担”的方式来资助带动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在他们看来,作为一项宏大的社会工程,科普工作仅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广大科普组织、大众传媒、科技团体、企业、大学等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热心支持,才能做好科普工作。美国的科普项目具体负责机构需要自己筹措资金,因为政府基金仅提供部分经费。英、法等国的“政府科普拨款计划”更严格要求政府资助不得超过一个科普项目总额的50%。我国也应尽快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运行机制,彻底改变政府包办科普的传统做法,形成社会事业社会办的良好风气。
  参 考 文 献
  [1]云南省第三次公民科学素质分析报告[R].昆明: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1:32~34
  [2]刘兴政.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演变分析[D].上海:东南大学.2008:
  88~95
  [3]昭通市昭阳区科学技术协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履行职责充分发挥科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R].昭阳:昭通市昭阳区科学技术协会.2011(11)
  [4]肖克,赵经平.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战大幕拉开.扶贫开发向“难啃的硬骨头”发力——乌蒙山再绘磅礴画卷[N].农民日报.2012-03-01
  [5]孔海生.我国科普投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以山东省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07(36)
  项目基金:本文系云南省科协省级科普项目课题“当前云南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难点与重点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