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关于深化扩权强县改革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扩权强县工作的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关于深化扩权强县改革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扩权强县工作的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19-06-04 14:36:20 影响了: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扩权强县工作的调研报告第二篇: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扩权强县工作的调研报告第三篇:关于我省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情况的调研报告第四篇:2014年市政府扩权强县试点改革工作情况报告第五篇:扩权强县工作第二次督查情况调研报告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扩权强县工作的调研报告

省政府:

为了贯彻落实全省三次扩权强县座谈会精神,按照冀政办传[2014]94号文件要求,由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省人事厅、省卫生厅等十一个省直部门组成的五个扩权强县工作督查组,于2014年8月16日—26日,对扩权强县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这是继今年3月和7月面上和系统督查之后进行的第三次督查。从各设区市及扩权县(市)反映的情况看,经过全省上下半年多的努力工作,扩权强县的主要政策基本到位,上下关系基本理顺,放权效应开始显现,扩权强县工作取得了阶段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各设区市加强协调,及时调度,扩权政策基本到位

按照省政府三次扩权强县工作座谈会的要求,省进一步完善了扩权政策,对扩权县(市)反映的问题作了明确答复。各设区市及其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放权工作推进力度,对70项扩权政策逐项进行了认真研究,有的转发了省直部门的实施意见,有的制定了本部门具体的操作办法,各项放权措施基本得到落实。石家庄市近期召开了全市扩权强县工作汇报会,听取33个市直部门和两个扩权县(市)的工作汇报,并对梳理出的项目配套资金比例、证照发放等9个方面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市长和分管副市长还分别到辛集市和平山县调研,帮助协调解决放权中的具体问题。唐山市再次召开了全市贯彻落实扩权强县政策调度会,听取了11个放权任务相对较大的市直部门工作汇报,对扩权强县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协调,同时,对于该由设区市统筹规划和统筹管理的交通、社会保险等事项,继续加强了统一规划管理,做到有序放权、放而不乱。秦皇岛市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扩权强县为契机,参照省对扩权县的放权政策,在不违背国家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将凡是能够下放给县(区)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全部下放到县(区),凡是县(区)能做的事情全部交给县(区),让各县(区)有更大的空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全市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他各设区市也都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推进扩权强县工作。

从督查的总体情况看,各设区市把扩权强县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领导重视,工作主动,措施得力,各项扩权政策已基本落实到位。

二、各扩权县(市)抓住机遇,用好政策,扩权效应开始显现

扩权强县政策的实施,增强了扩权县(市)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减少了管理层次,提高了工作效率,带来了一系列的积极变化。

1、促进了项目建设。由于省里向扩权县(市)直接发布项目信息,扩权县(市)获得项目的机会、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增加,加上直接向省申报,减少了审批环节,加快了项目进度。上半年各扩权县(市)项目建设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如平山县半年来直接办理审批、核准、备案类项目80多个,比往年同期增加一倍以上。丰宁县京津风沙源治理资金比往年提前4-5个月到位,为项目实施奠定了较好基础。宁晋县1-7月份在建、完工千万元以上项目98个,是年计划的1.63倍。黄骅市运作和落实超千万元项目167个,总投资达100.26亿元。

2、加快了经济发展。扩权后,各扩权县(市)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财政收入普遍保持较快增长。辛集市1-7月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9.14%,丰宁县财政收入同比增幅达107.1%。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定州市1-7月份,全市完成生产总值64.1亿元,入统工业增加值7.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5%和162.8%。扩权强县政策,增强了扩权县(市)的经济发展,增强了整体实力和发展后劲。

3、调整了发展目标。各扩权县(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重新审视县(市)情,加强了发展战略研究和谋划。辛集市提出了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成中等城市两大目标,制定了工业强市、对外开放、龙头带动、商贸兴市、环境品牌五大战略。大名县提出了发展特色县域经济,打造食品工业城,建设河北、河南、山东三省结合部中心城市的新目标,并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知名专家组成课题组开展战略研究,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实施环境兴县的若干规定》等三个文件。承德、张北、怀来、安国市等扩权县(市)结合“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对专业规划、年度计划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力争使县域经济在“十一五”期间有一个新的飞跃。

4、拓宽了发展空间。扩权强县政策的实施,增进了社会各界对扩权县(市)的了解和关注,提高了扩权县(市)的知名度,对引进项目、技术和人才、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各扩权县(市)不仅能够得到设区市、也能够得到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发展环境更加宽松。

5、提高了机关工作效能。通过省、市有关部门的业务培训和“传、帮、带”,扩权县(市)的同志初步掌握了新的办事规则和运行程序,业务开始熟练,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扩权县(市)对各部门机构职能进行了调整理顺,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行“一站式”办公和首办负责制,工作效率有很大提高。冀州市以扩权为契机,加快了市政务中心建设,服务质量、水平、效率大大提高。迁安市围绕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提速工作过程、提高工作质量,全市上下形成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问题和建议

在督查过程中,各设区市、扩权县(市)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这些问题,大部分已在《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扩权强县工作有关问题解决情况的通报》(办字[2014]94号)文中加以明确。需要重视和进一步研究的有:(一)对符合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扩权县(市)的特色主导产业、重点项目优先列入全省发展规划。(二)尽快协调解决项目融资难问题。在申请金融机构贷款时,金融部门要求提供设区市以上发展改革部门的立项文件。扩权后,扩权县(市)审批、核准、备案项目,金融机构还不予认同。(三)部分扩权县(市)扩权后建设用地指标偏紧。扩权前,设区市对扩权县(市)用地指标根据其需要可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调剂;扩权后,扩权县(市)的用地指标虽然给予了单列,但扩权县(市)建设项目增多,土地需求增加,不能在设区市范围内调剂用地指标,发现有的扩权县(市)的用地指标较扩权前反而减少。如三河市、辛集、武安等市都存在类似问题。(四)部分扩权县(市)对机构改革有观望态度,机构不改,体制不顺,有些工作难以开展。

针对以上情况,省直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扩权县(市)所提现实问题的解决力度。结合制定“十一五”规划和产业专项规划,对符合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扩权县(市)的特色主导产业、重点项目优先列入全省发展规划;对扩权县(市)项目融资难问题,尽快厂家解决办法;对项目用地问题,要加强调研,提出可行解决办法;对机构改革问题,要加强督导,加快扩权县(市)机构改革步伐,促进扩权县(市)机构改革尽快到位。

特此报告。

第二篇: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扩权强县工作的调研报告

省政府:

为了贯彻落实全省三次扩权强县座谈会精神,按照冀政办传94号文件要求,由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省人事厅、省卫生厅等十一个省直部门组成的五个扩权强县工作督查组,于2014年8月16日—26日,对扩权强县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扩权强县工作的调研报告。这是继今年3月和7月面上和系统督查之后进行的第三次督查。从各设区市及扩权县(市)反映的情况看,经过全省上下半年多的努力工作,扩权强县的主要政策基本到位,上下关系基本理顺,放权效应开始显现,扩权强县工作取得了阶段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各设区市加强协调,及时调度,扩权政策基本到位

按照省政府三次扩权强县工作座谈会的要求,省进一步完善了扩权政策,对扩权县(市)反映的问题作了明确答复。各设区市及其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放权工作推进力度,对70项扩权政策逐项进行了认真研究,有的转发了省直部门的实施意见,有的制定了本部门具体的操作办法,各项放权措施基本得到落实。石家庄市近期召开了全市扩权强县工作汇报会,听取33个市直部门和两个扩权县(市)的工作汇报,并对梳理出的项目配套资金比例、证照发放等9个方面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市长和分管副市长还分别到辛集市和平山县调研,帮助协调解决放权中的具体问题。唐山市再次召开了全市贯彻落实扩权强县政策调度会,听取了11个放权任务相对较大的市直部门工作汇报,对扩权强县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协调,同时,对于该由设区市统筹规划和统筹管理的交通、社会保险等事项,继续加强了统一规划管理,做到有序放权、放而不乱。秦皇岛市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扩权强县为契机,参照省对扩权县的放权政策,在不违背国家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将凡是能够下放给县(区)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全部下放到县(区),凡是县(区)能做的事情全部交给县(区),让各县(区)有更大的空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全市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他各设区市也都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推进扩权强县工作。

从督查的总体情况看,各设区市把扩权强县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领导重视,工作主动,措施得力,各项扩权政策已基本落实到位。

二、各扩权县(市)抓住机遇,用好政策,扩权效应开始显现

扩权强县政策的实施,增强了扩权县(市)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减少了管理层次,提高了工作效率,带来了一系列的积极变化。

1、促进了项目建设。由于省里向扩权县(市)直接发布项目信息,扩权县(市)获得项目的机会、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增加,加上直接向省申报,减少了审批环节,加快了项目进度。上半年各扩权县(市)项目建设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如平山县半年来直接办理审批、核准、备案类项目80多个,比往年同期增加一倍以上。丰宁县京津风沙源治理资金比往年提前4-5个月到位,为项目实施奠定了较好基础。宁晋县1-7月份在建、完工千万元以上项目98个,是年计划的1.63倍。黄骅市运作和落实超千万元项目167个,总投资达100.26亿元。

2、加快了经济发展。扩权后,各扩权县(市)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财政收入普遍保持较快增长,调查报告《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扩权强县工作的调研报告》。 辛集市1-7月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9.14%,丰宁县财政收入同比增幅达107.1%。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定州市1-7月份,全市完成生产总值64.1亿元,入统工业增加值7.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5%和162.8%。扩权强县政策,增强了扩权县(市)的经济发展,增强了整体实力和发展后劲。

3、调整了发展目标。各扩权县(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重新审视县(市)情,加强了发展战略研究和谋划。辛集市提出了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成中等城市两大目标,制定了工业强市、对外开放、龙头带动、商贸兴市、环境品牌五大战略。大名县提出了发展特色县域经济,打造食品工业城,建设河北、河南、山东三省结合部中心城市的新目标,并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知名专家组成课题组开展战略研究,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实施环境兴县的若干规定》等三个文件。承德、张北、怀来、安国市等扩权县(市)结合“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对专业规划、年度计划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力争使县域经济在“十一五”期间有一个新的飞跃。

4、拓宽了发展空间。扩权强县政策的实施,增进了社会各界对扩权县(市)的了解和关注,提高了扩权县(市)的知名度,对引进项目、技术和人才、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各扩权县(市)不仅能够得到设区市、也能够得到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发展环境更加宽松。

5、提高了机关工作效能。通过省、市有关部门的业务培训和“传、帮、带”,扩权县(市)的同志初步掌握了新的办事规则和运行程序,业务开始熟练,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扩权县(市)对各部门机构职能进行了调整理顺,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行“一站式”办公和首办负责制,工作效率有很大提高。冀州市以扩权为契机,加快了市政务中心建设,服务质量、水平、效率大大提高。迁安市围绕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提速工作过程、提高工作质量,全市上下形成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问题和建议

在督查过程中,各设区市、扩权县(市)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这些问题,大部分已在《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扩权强县工作有关问题解决情况的通报》(办字94号)文中加以明确。需要重视和进一步研究的有:(一)对符合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扩权县(市)的特色主导产业、重点项目优先列入全省发展规划。(二)尽快协调解决项目融资难问题。在申请金融机构贷款时,金融部门要求提供设区市以上发展改革部门的立项文件。扩权后,扩权县(市)审批、核准、备案项目,金融机构还不予认同。(三)部分扩权县(市)扩权后建设用地指标偏紧。扩权前,设区市对扩权县(市)用地指标根据其需要可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调剂;扩权后,扩权县(市)的用地指标虽然给予了单列,但扩权县(市)建设项目增多,土地需求增加,不能在设区市范围内调剂用地指标,发现有的扩权县(市)的用地指标较扩权前反而减少。如三河市、辛集、武安等市都存在类似问题。(四)部分扩权县(市)对机构改革有观望态度,机构不改,体制不顺,有些工作难以开展。

针对以上情况,省直有关(本站向你推荐:WWW.hAOwORD.COm)部门要加大对扩权县(市)所提现实问题的解决力度。结合制定“十一五”规划和产业专项规划,对符合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扩权县(市)的特色主导产业、重点项目优先列入全省发展规划;对扩权县(市)项目融资难问题,尽快厂家解决办法;对项目用地问题,要加强调研,提出可行解决办法;对机构改革问题,要加强督导,加快扩权县(市)机构改革步伐,促进扩权县(市)机构改革尽快到位。

特此报告。

第三篇:关于我省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省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情况的调研报告

省政府确定对户县、韩城等15个县(市)实施扩权强县(市)改革试点三年来,效果究竟如何,围绕这一问题,最近我们深入省级有关部门,以及华县、凤翔等试点县进行了跟踪调研。

一、扩权强县(市)改革效果良好

调研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我省扩权强县(市)改革试点,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减少了管理层次,提高了行政效能。调查发现,扩权改革带来的直接效应,就是减少了项目审批的层次和环节,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行政效能,有效避免了管理效率递减。三年多来,15个扩权县(市)直接办理的审批、核准、备案类项目逐年大幅增加。比如,华县金钼集团移民新村项目,从2014年提出立项到开工,仅仅用了10天时间,而此前这类项目一般需要8个月到一年时间。与老百姓利益直接相关的证照,在县(市)可直接办理,极大地方便了群众。随着权限的逐步扩大,扩权县(市)政府,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工作效率、工作作风、服务质量,以及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此外,省级职能部门与扩权县(市)之间的业务对接关系渐趋理顺,扩权县(市)从省上获得项目信息的机会、以及申报项目成功率也有了一定提高,一批事关扩权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好项目,如华县丁二醇项目,凤翔县污水处理厂及排污主管网建设项目等,被列入全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对推动扩权县(市)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县域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4年15个扩权县(市)gdp平均增幅达17%,2014—2014年,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及深度影响下,平均增幅仍高达18.5 %和14.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9和1.2个百分点,其中凤翔、韩城等4县(市)去年增幅在16%以上,高陵县增幅高达27.1%。2014年,扩权县(市)gdp超过100亿元的,由2014年的3个增加到2014年的5 个。华县县域经济总量由扩权前的37.25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6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扩权前的2014年2.67亿元,提升到2014年的4.88亿元,年均递增25%。调查发现,随着扩权改革的深入推进,扩权县(市)经济结构也在不断优化,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额大幅提升。2014年,凤翔县县城新区、长青等“一区八园”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带动县域工业化进程加快、水平不断提升。神木县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化工、载能、建材为骨干,特色鲜明的县域工业体系。该县在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中,一举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改写了我省没有全国百强县的历史。到目前,我省进入西部百强的县由2014年第一届的1个,扩大到2014年第十届的11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由最初的一个也没有,扩大到现在有神木、府谷、靖边等3个县。

(三)促进扩权县(市)深化县情定位,科学调整发展战略。调查发现,扩权改革后,各扩权县(市)积极谋划和调整发展战略,着力把扩权的政策优势,转化为推进县域经济再上台阶的强大动力。凤翔县提出,以“百亿甲醇、百亿二电、百亿东岭、百亿西凤”项目为支撑,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实现“撤县建市,跨入西部百强,建设关中明星城市”目标。华县确立了做大做强钼产业、精细化工业、石板材加工业、菜畜果产业、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六大产业”的发展战略。

(四)县域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招商引资成绩斐然。扩权改革后,随着扩权县(市)获得愈来愈多的审批权限,以及投资管理权限,带来的投资洼地效应也进一步显现。调研中,扩权县(市)干部群众普遍反映,扩权改革明显提高了县级政府的地位,强化了县(市)对外开放的整体形象,已成为县域对外招商的金字招牌。2014年西洽会上,15个扩权县(市)抓住商机,展示产业优势,推介项目招商,取得了显著成效。凤翔县当年签定招商项目30个,引资总额高达93.5亿元,取得历史性突破。华县引进9大循环经济产业47个项目入驻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近65亿元,荣获2014年度“陕西省招商引资先进县”、“渭南市项目建设先进县”称号。

(五)城乡统筹能力普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明显增强。调查中,各地普遍反映,通过扩权改革,他们不断加大县域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破解“城乡分治”难题。2014年,15个扩权县(市)城镇化率平均值达44.8%,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其中高陵、神木、靖边、韩城城镇化率超过50%,神木县高达60.6%。凤翔县坚持以规划引领建设,在县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的基础上,通过经营土地、捆绑项目资金、无形资产运作等方式,三年累计投资10亿元,实施100多个城建项目,旧城得到全面改造,新区建设全方位推进,县城功能不断完善,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局面日渐成型。随着扩权县(市)财力的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也显著提升。据调查,15个扩权县(市)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增幅,连续三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4年,华县、吴起等试点县农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较上年增长20%以上。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我省扩权强县(市)改革试点总体进展良好,但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仍不够到位,支持力度依然不够大。省级有些职能部门和一些设区市,对扩权强县(市)改革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仍不够到位,把《决定》规定的一些本应下放的管理权限没有真正放下去,下放的权力也是“虚”多“实”少,导致部分扩权政策难以落实或落实不畅。甚至一些设区市对扩权县(市)的支持力度不增反减。比如,对扩权县(市)申报的、需要市上资金配套的项目,一些地市不愿承担配套责任。另一方面,有的扩权县(市)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等、靠、要”思想,工作责任心不够强、劲头也不够大,开展工作缺乏创造性;有的甚至在认识上产生误区,认为扩权后,省里要另眼看待,给开小灶,偏吃偏喝,一味强调“重点支持”、“特殊照顾”。个别扩权县(市)因怕失去设区市的支持,不敢放手用权,工作推进力度不大,导致扩权强县(市)改革进展不够平衡。

(二)缺乏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扩权执行力度不够。到目前为止,除环保、物价等省级部门和个别设区市,制定了贯彻落实《决定》的实施意见外,大部分省级部门和设区市,尚未制定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致使省市县三级业务对接出现“挂空档”现象。有的省级部门和设区市目前仍然沿用“老套路”安排工作。更值得重视的是,一些厅局的处室同志办事时,依然要求扩权县(市)出具设区市的相关文件和证明。一些应该下放到县(市)的管理及审批权限,没有真正下放,仍需到市里办理,扩权政策执行不够到位。有些地方“两头热、中

间冷”现象比较突出,致使一些扩权县(市)左右为难。调查中,扩权县干部群众最迫切的心愿之一,就是盼望省政府扩权《决定》提出的、项目计划单列等政策,能够落实到位。

(三)新旧体制交错,关系难以理顺。由于扩权县(市)扩大的主要是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而人事权仍在市上,使得多数扩权县(市)在处理与市上的关系时,喜忧参半,行动上进退维谷。本应直接向省申报的事项,扩权县(市)同时还需向所在设区市申报,形成一文两报。参加了省里的会议,还要马不停蹄地参加市里同类会议,由原来的“一头跑”变成“两头跑”,有些事情变得更为繁琐。

(四)垂直管理部门放权定位不甚明晰。税务、金融、土地、工商等垂直管理部门,对扩权县(市)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些部门行政管理体制特殊,扩权政策无法适用和体现,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落实。比如,金融部门对县上批复、核准、备案的项目基本不予认同,仍要求提供县以上部门的立项文件。扩权县(市)建设用地指标,也是如此,县乡反映强烈。垂直部门的管理权限如何定位,如何放权,亟待进一步研究和明确。

三、搞好扩权改革的对策建议

扩权强县(市)改革要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全省县域经济跨越发展,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扩权放权力度,认真加以推进。

(一)加大放权力度,在制定完善实施细则基础上进一步扩权放权。一是制定完善实施细则。建议省政府责成省级有关部门按照扩权《决定》要求,尽快研究出台与《决定》相配套、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及管理办法。已出台实施细则的,应结合试点情况,进一步增强操作性。各设区市政府及部门,亦应研究制定扩权《实施方案》或《意见》,注重操作性,搞好对接,抓好落实。二是进一步扩权放权。按照“责权统一、能放就放、创新突破”的思路,借鉴外省扩权放权经验,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扩权的领域、范围及事项名录,一一落实到位。三是扩大试点范围。可在全省再选择7-10个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发展速度快、带动作用较强的县(市)进行扩权试点,促其加快发展。

(二)加大扶持力度,激发扩权县(市)发展活力潜力。一是省上尽快建立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支持扩权县(市)优势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以及节能减排等项目建设。二是省市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尤其在项目布局、资金安排、税收管理、用地、矿权管理、以及园区建设等方面,向扩权县(市)倾斜。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全省发展战略的特色主导产业、重点项目,优先列入省市发展规划和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三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规范的转移支付资金来源,促使扩权县(市)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内生动力。四是借鉴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经验,对部分扩权试点县(市)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激发扩权县(市)发展潜力。

(三)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一是成立由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省级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扩权强县(市)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扩权改革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建立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将扩权改革试点工作,纳入省级部门及设区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制定考核实施细则,力促扩权政策落实到位。三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扩权县(市)引入试点竞争和退出机制。四是创新方

式,切实加强监管。定期不定期对省级相关部门、各设区市、以及扩权县(市),贯彻落实扩权《决定》情况,进行督查指导,确保扩权改革试点顺利推进。

(四)加强培训指导,努力实现扩权政策有效对接。省级有关部门和各设区市,应结合各自放权事项,有针对性地对扩权县(市)相关部门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切实加强业务指导和服务,使扩权县(市)政府及部门,熟悉并掌握省级职能部门的工作业务,以及操作程序、流程,强化其行权能力和责任意识,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提升政策水平及工作能力,以用足用活扩权政策,确保各项扩权政策贯彻落实,取得实效。

(五)推进相关领域配套改革,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在继续推进扩权强县(市)改革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大扩权相关领域改革力度,尤其应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审批制度、县域金融管理体制、土地使用制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在减少政府审批事项,促进职能转变,改进工作作风及工作方式等方面,下更大的气力,逐步理顺条块关系,为试点县(市)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

四、需要研究探讨的几个问题

一是在搞好“强”县扩权试点的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弱”县扩权强县改革模式。从我省及全国许多省份扩权强县(市)改革试点看,目前选择的扩权试点县(市),基本上都是侧重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县(市)。这样选择,有其合理性,可以促进经济基础好的县(市)率先再上台阶,但不利于探索相对落后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

我们认为,经济欠发达的“弱县”扩权走强,更值得重点关注。为此建议,我省在搞好现有综合实力较强县(市)扩权改革试点的同时,今后亦应考虑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进行试点。通过“弱县”“扩权”,实现“强县”目标,全面体现扩权强县(市)改革的政策效应。 二是积极探索开展扩权强镇试点。镇是县域经济的重要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是加速推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我们认为,在搞好扩权强县(市)改革试点的同时,应在全省选择部分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条件较为成熟的镇,开展扩权强镇试点,进一步释放乡镇政府的活力和潜能。通过扩权强镇,辐射带动全省镇域经济发展,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加快西部强省建设进程。 三是探索省直管县(市)体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减少行政层次,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从目前我省及全国大多省份实施财政省直管县,以及扩权强县(市)改革试点看,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省直管县(市)体制。 我们认为,我省应整合扩权强县(市)、以及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试点政策,在先期试点的两类37个县(市)中,选择部分县(市),进行全面的省直管县(市)改革试点,使其基本形成省直管县(市)体制雏形,为推行省直管县(市)行政体制探索经验,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省直管县(市)的体制。

四是积极创造条件,调整行政区划,增设地级市、县级市数量。据调查了解,与我省毗邻的四川和山西省,多年来积极创造条件,调整行政区划,增加地级市和县级市数量,以新增地级市、县级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增强。目前,四川省县级市达14 个,山西省县级市11个。而我省仅有韩城、华阴、兴平等3个县级市。

我们建议:在扩权强县(市)改革试点顺利推进,逐步做大做强重点扩权县(市)的基础上,可对部分县(市)的行政隶属关系和行政区划进行适当调整,增加地级市和县级市数量,促进地级市、县(市)布局优化升级。先期可在关中等条件较好的地区试点,对关中大县撤县设区、设市,经济强县(市)可直接升为地级市,并对新设立的地级市、县级市(区),给予重点扶持,全面提升我省城镇(市)化水平。

第四篇:2014年市政府扩权强县试点改革工作情况报告

我市自开展扩权强县试点工作以来,我市积极落实省政府关于开展扩权强县试点工作的的相关文件精神,积极下放管理权限,支持两县开展扩权强县试点,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扩权强县试点工作,探索扩权后的办事规则和运行程序;认真研究清理政策,积极搞好权限变更和工作对接,扩权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均取得明显成效。

一、主要工作及其

成效:

我市在扩权强县试点改革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积极支持两县主动向上对接,建立对接机制,适应“扩权”要求。二是支持两县用好扩权政策,夯实强县基础。三是定位两县特色产业,提升两县经济实力。四是通过统筹城乡改革,支持两县改善基础条件。五是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扩权强县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规范市级部门行政行为。加强行政监督,规范决策程序,及时制止或纠正违法和不当的行政行为。通过两年多扩权强县试点改革,对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1、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进一步改善。

由于扩权县被赋予了市级经济管理权和审批权,实现了省与县的“直通车”,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报批更加便捷,省级部门对县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各试点县项目资金和国债资金均较往年有较大增加;在确保试点县发展用地需要、金融机构的融资贷款等方面也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在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和投入上,也将试点县纳入其中通盘考虑,为各试点县新一轮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快发展氛围更加浓厚,经济发展更加快速。

2、缓解了县财政困难,提高了县财政预算管理质量

理顺地方财政体制关系是我国经济改革重大任务之一,县级政府财权的确立是“省管县”改革的关键环节。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后,由于可使县级财政困难直接反馈到省财政,使省财政及时解决县财政的困难,各试点县的财政支出规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财政省直管县提高了省对县的调控能力,使信息和资金都得以顺畅直达,省级财政更加关注县域的经济结构、财政支出结构、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研究帮助措施和办法,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3、促进了县级政府加强服务型和法治型政府建设

富顺县以扩权试点为契机,推进了县级行政体制改革。一是按照大部制的思路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将县委目标督察室与县政府目标督察室、县发改局与县招商局、县旅游局与县文体局进行了整合;严格控制机关事业人员编制,实行“实名制”管理,要求各部门不能新增工作人员;成立了招投标中心和采购中心,建立了县中介大厅,集中了15个中介组织入驻办公,进一步优化了政务环境和提高政府效能。二是成立县信访和群众工作局,新建了信访接待大厅,建立了县、镇、村和调解员四级矛盾纠纷调解网络,健全了信访工作制度,开通了书记、县长网上办公系统,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三是对干部中存在的纪律松散、办事拖拉、效率低等突出问题进行整改。着力改善服务环境,规范服务行为,提升了工作质量,使县乡村三级干部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障碍

1、相应的支持政策和措施有待细化

省委省政府的改革方针出台后,还需各个职能部门自上而下的出台实施细则和操作程序加以贯彻落实。省各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的进度不一,有的已经制定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有的正在调研和制定中,在系统的实施细则和操作程序出台以前,某些方面造成市、县都感到难以把握。

2、磨合期行政运行成本有所增加

扩权强县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减少行政环节,提高行政效能,节约行政成本。但由于处于改革的过渡期,县与省、市政府的关系尚未理顺,各试点县的工作经费和运行成本普遍增加。原因在于:扩权后跑省请示汇报、开会学习的次数增多,加之省上一些业务部门的相关处室也经常召开会议,交通差旅等费用大大增加,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更为突出。扩权县与市上的人员一起参加了省上的会议和学习,但回来后市上通知开会或培训仍然难以完全避免。上报材料,现在省市两级都要报情况也难以完全避免。

3、市县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省政府关于开展扩权强县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扩大县(市)管理权限遵循“依法合规、责权统一、扩权放活、富民强县”的原则,在保持现有行政区划不变的前提下扩大试点县(市)经济管理权限,除国家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以外,原需经市审批或管理的经济事项,原则上改为由扩权试点县(市)自行审批、管理,报市备案;原需经市审核、报省审批的,原则上改为由扩权试点县(市)直接审核、报省审批,报市备案”,明确了地级市下放经济管理权限的原则性的内容,具体的方面,有待相关部门细化,以便市、县相关部门准确把握,避免产生相应矛盾。

第五篇:扩权强县工作第二次督查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贯彻落实全省扩权强县座谈会精神,按照冀政办传[2014]94号文件要求,由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等十一个省直部门组成的五个扩权强县工作督查组,于2014年8月16日—26日,对各设区市、各扩权县(市)的扩权强县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分别与设区市政府及扩权县(市)政府及其主要相关部门进行了座谈,听取了工作汇报。从各设区市及各扩权县(市)汇报的情况看,扩权政策基本到位,上下衔接比较顺畅,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扩权强县工作总体进展顺利。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扩权政策基本到位

省政府扩权强县工作座谈会后,各设区市组织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大了放权力度,扩权强县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各设区市市直相关部门均对70项扩权政策逐项进行了认真研究,有的转发了省直部门的实施意见,有的还制定了本部门具体的操作办法,各项放权措施基本得到落实。石家庄市在全省扩权强县工作认座谈会后,吴显国市长、朱文浩常务副市长分别到辛集市和平山县调研,协调解决问题,并召开了全市扩权强县工作汇报会,传达了全省扩权强县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听取33个市直部门和两个扩权县(市)的工作汇报,并对梳理出的项目配套资金比例、证照发放等9个方面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唐山市于6月5日再次召开了全市进一步贯彻落实扩权强县政策调度会,听取了11个放权任务相对较大的部门的工作汇报,对扩权强县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协调,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划定了时间界线,同时,加大了对扩权县(市)科学发展的统筹力度,对于需进行区域综合平衡的交通、社会保险统筹等问题,加强了对遵化、迁安两市的宏观指导力度,做到有序放权、放而不乱。张家口市要求市直部门在全面贯彻省直对口部门《实施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确定市级对扩权试点县的放权措施,该市两扩权县还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人大、政协监督的工作机制,做到科学行政、依法行政和民主行政的统一,确保扩权县的“权力”得到增强而不被滥用。衡水市市直各部门对照本部门需要下放的权限进行了细化,做到“放手不撒手”、“援手不插手”,还决定参照省里的做法,研究探讨对其他县(市)、区的放权措施,让各县(市)、区有更大的空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全市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秦皇岛市决定“参照对扩权县的放权政策,在不违背国家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凡是能够下放给县(区)的管理权限全部下放到县(区),凡是县(区)能做的事情全部交给县(区)”(秦皇岛市委九届八次全会《中共秦皇岛市委关于加快县(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

总之,各设区市把扩权强县工作放到全省改革开放的大局考虑,认识统一、机制健全、工作主动,各项扩权政策基本到位。

二、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扩权强县政策的实施,为扩权县(市)带来了一系列积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机关效能建设得到了加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1、扩权县(市)行权能力有所提高。扩权强县政策的实施,使扩权县(市)抓机遇、求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谋划未来、加快发展形成共识,凝聚合力得到提高;通过省直及市直各部门的培训和传、帮、带,扩权县(市)的同志初步掌握了新的办事规则和运行程序,业务工作从不熟悉到相对熟练,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扩权县(市)把扩权强县工作与机构改革工作相结合,对各部门机构职能进行了调整理顺,扎实开展“双提”活动,全面推行“一站式”办公和首办负责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扩权县(市)行权能力得到了加强。

2、扩权县(市)发展环境更加宽松。放权后,各扩权县(市)不仅能够继续享有设区市对扩权县(市)的各项优惠政策,而且还能够得到省政府和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这种政策的双重促进作用,使扩权县(市)享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一是有力地促进了项目建设。由于省里将向国家争取项目的信息直接发布,扩权县(市)获得省级的指导、帮助和支持明显增多,获得项目的机会、项目申报的成功率都大大增加;项目直接申报,大大减少了项目审批环节,缩短了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时间,加快了项目的上马进度。上半年各扩权县(市)项目建设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平山县半年来直接办理审批、核准、备案类项目比往年同期提高一倍以上)。二是优化了扩权县(市)发展的软环境。扩权强县政策的实施,增进了社会各界对扩权县(市)了解和关注程度,有利于引进项目、技术和人才,有利于“走出去”,有利于加快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高了扩权县(市)的知明度和影响力。

3、扩权县(市)发展定位更加清晰。省政府扩权强县座谈会后,各扩权县(市)重新审视县(市)情,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加强了发展战略研究力度。辛集市提出了“围绕‘两大目标’(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等城市)、实施‘五大战略’(工业强市战略、对外开放战略、龙头带动战略、商贸兴市战略、环境品牌战略)、实现‘六个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外资、农民人均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全力打造实力辛集、人文辛集、和谐辛集、效率辛集”的发展思路;大名县提出了“发展特色县域经济,打造食品工业城,建设三省结合中心城市”的新目标,并已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知名专家组成课题组开展战略研究,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实施环境兴县的若干规定》、《关于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暂行规定》和《关于2014年对外开放暨项目建设安排意见》三个文件。承德县、张北县、怀来县、安国市等结合“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对专业规划、年度计划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力争使县域经济在“十一五”期间有一个新的质的飞跃。

4、扩权县(市)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扩权强县政策实施以来,各扩权县(市)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取得明显实效。宁晋县:1-7月份,全县gdp完成39.4亿元,同比增长16.3%。财政收入完成2.15亿元,同比增长4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9.64亿元,同比增长32.9%。在建或完工千万元以上项目98个,占年计划的163%;平山县:1-7月份,实现财政收入3.93亿元,同比增长38.33%。实现工业增加值19.7亿元,同比增长49%。各项经济指标增幅均创历史最好高水平;丰宁县:到6月末,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同比增长53%。财政收入完成1.5亿元,同比增长107.1%;辛集市:1-7月份,完成生产总值71.7亿元,同比增长14.2%。财政收入完成2.41亿元,同比增长29.13%。以皮革、化工、机械、农产品加为代表的工业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6%,创近年来最好水平;怀来县:到6月底,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5.4亿元,同比增长13.3%,比去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1亿元,同比增长29.9%,比去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亿元,同比增长46.3%,比去年同期提高31.2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亿元,同比增长52.7%,比去年同期提高32.1个百分点;定州市:1-7月份,全市完成生产总值64.1亿元,财政收入6.17亿元,入统工业增加值7.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5%、89.8%和162.8%;黄骅市:1-7月份,全市财政收入完成2.92亿元,同比增长3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9亿元,同比增长52.3%。运作和落实超千万元项目167个,总投资100.26亿元。

扩权强县政策实施以来,对促进扩权县(市)经济加速发展已经产生了明显效果,无论是整体实力还是发展后劲,都有了明显增强。

三、扩权县(市)提出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在督查过程中,设区市、各扩权县(市)也提出了一些问题。所提问题中,大部分已在《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扩权强县工作有关问题解决情况的通报》(办字[2014]94号)文中明确,各督查组立即给予了解答。有些是进一步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问题,有些是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共性问题主要有:

1、关于土地指标紧张问题。一方面,几乎所有扩权县(市)都反映土地供求矛盾特别突出,要求增加用地指标,另一方面,扩权后,因为部分设区市不再在全市范围内调剂用地指标,有的扩权县(市)只得到全市各县用地指标的平均数,用地指标较扩权前大副度减少。三河市前三年报经省政府批准的建设项目用地分别为3316亩、4248亩和3114亩,而今年只有了878.4亩。辛集、遵化、武安等都存在类似问题。

2、关于重点项目“打捆”审批问题。一些建设项目,特别是农业龙头项目,往往是几个县区共同承建,由各设区市“打捆”报经省里审批,扩权后,再经设区市“打捆”上报存在困难。

3、关于扩权县(市)自行审批项目存在融资难问题。根据《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办法》、《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实施办法》的规定和权限划分,属扩权县自行审批、核准、备案的项目,在申请金融机构贷款时,金融部门要求提供设区市以上发展改革部门的立项文件,对县级以下不予考虑。扩权后,扩权县(市)批复、核准、备案项目,金融机构还不予认同,因而对这些项目在资金筹措上会产生较大影响。

4、关于养老保险统筹问题。养老保险由设区市统筹,一方面设区市的相对调剂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扩权县(市)与省的归口对应,因此建议养老保险由省里统一统筹。

5、关于部分扩权政策需要细化、提高可操作性问题。目前,省扩权强县政策共70项管理权限,有少数部门的个别权限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主要是缺少可操作性。如“省、市政府委托和授权”事项及操作程序不明确,车辆、驾驶人业务等放权事项还没有到位时限,药品经营(零售)许可证还不能由扩权县(市)核发,各类高中、中专毕业证及各类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核发权限还不明确等等。

6、关于把扩权县(市)的发展作为全省今后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全省发展规划问题。建议省直相关部门结合全省发展规划特别是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对符合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扩权县(市)的特色主导产业、重点项目优先列入全省发展规划。

7、关于关注原市属企业下划改制问题。按国家及省加快国有企业转制、改制的部署,驻县(市)企业将逐步下划归所在地管理,有的下划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下划企业改制后存在职工工龄买断市县标准不一、县(市)无力承担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一系列问题,改制成本扩权县(市)财政将难以负担。

四、几点建议

1、省直有关部门要避免“一放了之”。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加强对扩权县(市)工作的指导,同时对部门实施意见,要进一步细化、明确,以提高其可操作性。

2、注意对扩权县(市)的“倾斜”问题。按照“不挤不占”的原则,既支持扩权县(市)的发展,调动其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又要避免优惠政策向扩权县(市)“过度”倾斜而影响其他非扩权县的利益和发展。

3、加强对设区市放权的宏观指导。对养老保险、区域性规划,各扩权县(市)要与所在设区市衔接,该统筹的还要由设区市统筹管理。

4、对各扩权服(市)提出的国企下划改革、土地、项目“打捆”申报等问题,拟请省国资委、省国土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等省起直部门进一步调研,提出指导性意见。

5、对于项目融资问题,宜向省内金融机构通报我省扩权强县政策,争取理解和支持。

6、宏观指导设区市参照省里的做法,向所有县(市、区)放权。

特此报告。

我们向你推荐更多精彩内容:

扩权强县工作第二次督查情况调研报告

扩权强县工作系统督查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扩权强县工作督查情况的调研报告

扩权强县工作系统督查情况的调研报告

扩权强县改革工作总结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县经济统战工作的调研报告第二篇:县经济统战工作的调研报告第三篇:2014统战工作调研报告第四篇:统战工作调研报告第五篇:2014统战工作调研报告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县经济统战工作的调研报告

发挥统战优势 服务经济建设

——**县经济统战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湖北省**县位于川鄂交界的巫峡与西陵峡之间,自古“楚西厄塞,**为首”之说,有“川鄂咽喉,鄂西门户”之称。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一千五百多年的建县历史,展示了文明的灿烂与辉煌。**县是革命老区县、少数民族地区县,边远山区县、国家级贫困县和三峡移民重点县。全县12个乡镇,492个村,国土面积3219平方公里,总人口48.6万人。长江横贯其境,“209”、“318”国道交叉穿越,**长江大桥飞架南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宜万铁路即将贯通。境内山川秀丽,胜景迭出,国际旅游景点神农溪,风景秀丽的莲峡河,秋风亭、无源洞,铁厂荒森林公园等构成了一道绚丽的风景线。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社会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投资环境日臻完善。

自2014年以来,**县经济统战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树立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主题,找准统战工作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在新形势下,我们发挥各方面优势,围绕统一战线如何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了大胆实践,积极探索“跳出统战抓经济,抓好经济促统战”的新途径。

一、经济统战工作的现状及成绩

(一)民营经济迅猛增长。

到2014年底,全县民营经济户数发展到16228户,从业人员达到66518人,实现营业收入139219万元,纳税总额4672万元,民营经济占地区gdp的比重达到60.54%,对全县财政收入贡献率达到35.73%。

**县2014—2014年民营经济发展变化简表

上述数据表明,**民营经济在县委、政府领导下,结合企业改制和三峡整库区产业结构调,以壮大县域经济为目标,以推行“一主三化”进程为取向,实施“民营富县”战略,取得了民营经济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已占据县域经济半壁江山,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凝聚着广大统战系统干部和统战成员的心血和汗水。近几年来,县委统战部和统一战线成员直接或间接参与民营经济优惠政策,提出建议达30多条,彩纳达10多条,调研发展环境10多次,组织民营企业队伍培训达100余人(次),直接参与国企改革4个,协助新组建民营企业48家,安置下岗职工200余人,盘活资产32873万元,化解债务23531万元,协调解决民营企业的银行融资达8500万元。

(二)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近两年来,**县委统战部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独特优势作用,不断提高统战干部和统一战线成员的自身素质,努力为经济建设服务。自2014年以来,组织统战干部参加各类培训达200余人(次),组织统战干部和统一战线成员赴经济发达地区考察学习50余人(次)。由统战部牵头参与各类展销会,项目洽谈会等达10余 次。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有力地推进了县域经济民营化进程,充分展示了统战干部和统一战线成员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县委统战部还借各级人大、政协换届之机,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的培养、考察、举荐工作力度,努力为他们搭建参政议政的舞台。对于在政治上有觉悟、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具有一定的参政议政能力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按照有关政策和法律规定程序,推荐安排进入各级人大、政协、工商联等部门。推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担任县级人大代表10人、州级3人、省级1人;安排非公有制代表人士担任县级政协委员26人、州级7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加入工商业联合会794人,通过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在经济建设中的参政议政作用和民主监督作用,集中反映了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策需要和愿望,不断完善了县域非公有制经济政策,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持续发展和非公有制代表人士健康成长。如县委出台了《关于加速发展民营经济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的决定》巴发[2014]1号。

(三)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招商措施。特别是2004年以来,县委常委担任部长,并兼任了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更加增强了统战部门参与招商引资的组织保证,激活了统战部门和统战成员积极参与招商引资的活力;更加发挥了统战特有的优势,在招商引资战略上,突出“三大结合”,即招商引资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与“工业兴县”战略相结合、与搞好对引进企业的后续服务相结合,取得了重大成绩。

2014年,县委统战部参照县发改局、县招商局编制了《湖北省三峡库区**县经济社会发展规范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库》,相继精选了31个招商项目。其中农业17个,旅游业4个,工业7个,服务业3个。县委统战部精心组织统战干部与统一战线成员积极主动参与招商引资活动,拓宽招

商引资渠道,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伸长招商引资工作手臂,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采取会议招商、考察招商、组团招商、以商招商、代理招商、网络招商、全民招商等形式。特别是今年5月,县委书记于德海同志亲自率**招商代表团参加了“2014年香港湖北周”和“恩港经贸洽谈会”,打开了招商引资新局面。分别与香港南益集团、山东鲁能发展集团及深圳中技有限公司就矿产、旅游资源开发达成了合作意向。今年以来,**县委统战部和统一战线成员直接或间接促成新签招商引资项目13个,合同金额16.89亿元,到位资金2158万元;续签项目25个,到位资金13376万元。

(四)经济统战格局初步形成。

近两年来,**县委统战部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着力探索统战系统部门(统战部、民宗局、工商联、台办、外事侨办、驻外办事处)内的工作联系和沟通制度,建立了统一领导,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整合统战资源,寻找载体,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积极协助县民宗局申报争取国家民族发展资金和扶贫资金项目基础上,做到了广辟财源,广开门路,力求尽可能多的争取国家、省、州的扶持与政策倾斜。**县委统战部一贯坚持以友好促交流,以交流促合作,热情为港澳台胞和海外台胞服务,充分利用港澳台同胞联倒惴旱挠攀疲銮孔龌詈m馔痴焦ぷ鳎乜碚猩桃市虑馈h毓哺郯耐?户,21人;归侨1户,侨眷18户,48人,共有台胞1085人,其中第一代台胞457人,第二代台胞628人,有台属1200多人,其人数居恩施州之首。侨办积极争取省外办,友协支持,将**纳入了教育、卫生事业外援资金继续支持重点县。县委台办于2014年成功组织了恩施州首次赴台考察交流,积极开展对台经贸交流合作。特别是今年以来,**县委统战部积极实施“回归工程”,积极主动联系**籍在外投资的民营企业家,鼓励他们积极回乡投资兴业,进一步构建、优化了招商引资、引智和引才的工作新平台。充分发挥工商联的平台作用,争取了县委、县政府每年拿出专项资金近300万元,由县工商联、县民营经济工作局具体负责发放小额担保贷款,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和壮大。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思想观念解放不够。进入21世纪,统一战线面临着全球化带来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挑战,面临着国有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所带来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要应对挑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没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不行,没有勇于创新的精神状态不行。据调查,少数领导缺乏对基层经济统战工作的认识,少数部门干部缺乏配合服务意识,少数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诚信”度不高,激励机制不完善。

(二)优惠政策落实不够。县委统战部门在参与非公有制优惠政策制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牵头督办,协调落实优惠政策上缺乏力度。

(三)队伍素质不平衡。通过调查显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70%以上为中小学文化水平。参加过第二学历以上学习仅占10%。经济领域里的统战对象法律素质淡薄,绝大多数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也缺乏自觉性学习。相关部门所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赴经济发达地区考察学习也比较少,致使难于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综合素质 。

三、如何构建经济大统战的工作格局

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在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毫无疑问,发展也是统一战线的第一要务。只有与时俱进,牢记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牢固树立为“第一要务”服务的指导思想,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能开创统战工作的新局面。否则,统一战线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发挥统一战线工作政治影响大的优势,为经济建设服务。坚持“大发展、大团结”是统一战线永恒的主题。统一战线的任务是争取人心和增强凝聚力,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当前,充分发挥各类统战对象在经济建设中的参谋智襄作用,既是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需要,又是广大统战对象履行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具体体现。我们通过建立和完善县委领导班子与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交友联谊制度,采取召开党外人士代表座谈会、形势报告会、迎春茶话会等有效形式,积极创造条件,拓宽渠道,密切县委、县政府领导与广大统战对象的联系和沟通。县委、县政府每遇做重大决策、决定之前,都邀请重点统战对象代表参加,向他们通报财政收入、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等有关情况,向他们充分征求意见和建议,广大统战对象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如每年的政协委员围绕关于经济建设的重大问题,社会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的专题调查、视察活动,都呈报了有份量、有见解的调查、视察报告,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二)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为经济建设服务。统一战线成员是“智囊团”,是“人才库”,具有智力密集、人才众多的优势,是实施“五三”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统一战线必须立足基本职能,取群英之才,凝众贤之智。近几年来,在经济统战工作实践中,统战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党外各界朋友以诚相待,以情感人,察民情,顺民意,广交诤友、挚友;做到结交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在巩固基本力量的同时,重视新阶层,着眼新一代,凝聚新力量,要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使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各得其所,各展其才;特别是要注意了解统一战线成员的愿望和要求,真诚倾

第二篇:县经济统战工作的调研报告(请关注wwW.haOwOrD.cOm)

发挥统战优势 服务经济建设

——**县经济统战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湖北省**县位于川鄂交界的巫峡与西陵峡之间,自古“楚西厄塞,**为首”之说,有“川鄂咽喉,鄂西门户”之称。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一千五百多年的建县历史,展示了文明的灿烂与辉煌。**县是革命老区县、少数民族地区县,边远山区县、国家级贫困县和三峡移民重点县。全县12个乡镇,492个村,国土面积3219平方公里,总人口48.6万人。长江横贯其境,“209”、“318”国道交叉穿越,**长江大桥飞架南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宜万铁路即将贯通。境内山川秀丽,胜景迭出,国际旅游景点神农溪,风景秀丽的莲峡河,秋风亭、无源洞,铁厂荒森林公园等构成了一道绚丽的风景线。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社会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投资环境日臻完善。

自2014年以来,**县经济统战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树立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主题,找准统战工作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在新形势下,我们发挥各方面优势,围绕统一战线如何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了大胆实践,积极探索“跳出统战抓经济,抓好经济促统战”的新途径。

一、经济统战工作的现状及成绩

(一)民营经济迅猛增长。

到2014年底,全县民营经济户数发展到16228户,从业人员达到66518人,实现营业收入139219万元,纳税总额4672万元,民营经济占地区gdp的比重达到60.54%,对全县财政收入贡献率达到35.73%。

**县2014—2014年民营经济发展变化简表

上述数据表明,**民营经济在县委、政府领导下,结合企业改制和三峡整库区产业结构调,以壮大县域经济为目标,以推行“一主三化”进程为取向,实施“民营富县”战略,取得了民营经济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已占据县域经济半壁江山,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凝聚着广大统战系统干部和统战成员的心血和汗水。近几年来,县委统战部和统一战线成员直接或间接参与民营经济优惠政策,提出建议达30多条,彩纳达10多条,调研发展环境10多次,组织民营企业队伍培训达100余人(次),直接参与国企改革4个,协助新组建民营企业48家,安置下岗职工200余人,盘活资产32873万元,化解债务23531万元,协调解决民营企业的银行融资达8500万元。

(二)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近两年来,**县委统战部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独特优势作用,不断提高统战干部和统一战线成员的自身素质,努力为经济建设服务。自2014年以来,组织统战干部参加各类培训达200余人(次),组织统战干部和统一战线成员赴经济发达地区考察学习50余人(次)。由统战部牵头参与各类展销会,项目洽谈会等达10余 次。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有力地推进了县域经济民营化进程,充分展示了统战干部和统一战线成员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县委统战部还借各级人大、政协换届之机,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的培养、考察、举荐工作力度,努力为他们搭建参政议政的舞台。对于在政治上有觉悟、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具有一定的参政议政能力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按照有关政策和法律规定程序,推荐安排进入各级人大、政协、工商联等部门。推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担任县级人大代表10人、州级3人、省级1人;安排非公有制代表人士担任县级政协委员26人、州级7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加入工商业联合会794人,通过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在经济建设中的参政议政作用和民主监督作用,集中反映了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策需要和愿望,不断完善了县域非公有制经济政策,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持续发展和非公有制代表人士健康成长。如县委出台了《关于加速发展民营经济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的决定》巴发20141号。

(三)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招商措施。特别是2004年以来,县委常委担任部长,并兼任了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更加增强了统战部门参与招商引资的组织保证,激活了统战部门和统战成员积极参与招商引资的活力;更加发挥了统战特有的优势,在招商引资战略上,突出“三大结合”,即招商引资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与“工业兴县”战略相结合、与搞好对引进企业的后续服务相结合,取得了重大成绩。

2014年,县委统战部参照县发改局、县招商局编制了《湖北省三峡库区**县经济社会发展规范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库》,相继精选了31个招商项目。其中农业17个,旅游业4个,工业7个,服务业3个。县委统战部精心组织统战干部与统一战线成员积极主动参与招商引资活动,拓宽招商引资渠道,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伸长招商引资工作手臂,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采取会议招商、考察招商、组团招商、以商招商、代理招商、网络招商、全民招商等形式。特别是今年5月,县委书记于德海同志亲自率**招商代表团参加了“2014年香港湖北周”和“恩港经贸洽谈会”,打开了招商引资新局面。分别与香港南益集团、山东鲁能发展集团及深圳中技有限公司就矿产、旅游资源开发达成了合作意向。今年以来,**县委统战部和统一战线成员直接或间接促成新签招商引资项目13个,合同金额16.89亿元,到位资金2158万元;续签项目25个,到位资金13376万元。

(四)经济统战格局初步形成。

近两年来,**县委统战部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着力探索统战系统部门(统战部、民宗局、工商联、台办、外事侨办、驻外办事处)内的工作联系和沟通制度,建立了统一领导,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整合统战资源,寻找载体,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积极协助县民宗局申报争取国家民族发展资金和扶贫资金项目基础上,做到了广辟财源,广开门路,力求尽可能多的争取国家、省、州的扶持与政策倾斜。**县委统战部一贯坚持以友好促交流,以交流促合作,热情为港澳台胞和海外台胞服务,充分利用港澳台同胞联倒惴旱挠攀疲銮孔龌詈m馔痴焦ぷ鳎乜碚猩桃市虑馈h毓哺郯耐?户,21人;归侨1户,侨眷18户,48人,共有台胞1085人,其中第一代台胞457人,第二代台胞628人,有台属1200多人,其人数居恩施州之首。侨办积极争取省外办,友协支持,将**纳入了教育、卫生事业外援资金继续支持重点县。县委台办于2014年成功组织了恩施州首次赴台考察交流,积极开展对台经贸交流合作。特别是今年以来,**县委统战部积极实施“回归工程”,积极主动联系**籍在外投资的民营企业家,鼓励他们积极回乡投资兴业,进一步构建、优化了招商引资、引智和引才的工作新平台。充分发挥工商联的平台作用,争取了县委、县政府每年拿出专项资金近300万元,由县工商联、县民营经济工作局具体负责发放小额担保贷款,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和壮大。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思想观念解放不够。进入21世纪,统一战线面临着全球化带来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挑战,面临着国有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所带来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要应对挑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没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不行,没有勇于创新的精神状态不行。据调查,少数领导缺乏对基层经济统战工作的认识,少数部门干部缺乏配合服务意识,少数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诚信”度不高,激励机制不完善。

(二)优惠政策落实不够。县委统战部门在参与非公有制优惠政策制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牵头督办,协调落实优惠政策上缺乏力度。

(三)队伍素质不平衡。通过调查显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70%以上为中小学文化水平。参加过第二学历以上学习仅占10%。经济领域里的统战对象法律素质淡薄,绝大多数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也缺乏自觉性学习。相关部门所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赴经济发达地区考察学习也比较少,致使难于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综合素质 。

三、如何构建经济大统战的工作格局

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在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毫无疑问,发展也是统一战线的第一要务。只有与时俱进,牢记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牢固树立为“第一要务”服务的指导思想,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能开创统战工作的新局面。否则,统一战线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发挥统一战线工作政治影响大的优势,为经济建设服务。坚持“大发展、大团结”是统一战线永恒的主题。统一战线的任务是争取人心和增强凝聚力,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当前,充分发挥各类统战对象在经济建设中的参谋智襄作用,既是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需要,又是广大统战对象履行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具体体现。我们通过建立和完善县委领导班子与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交友联谊制度,采取召开党外人士代表座谈会、形势报告会、迎春茶话会等有效形式,积极创造条件,拓宽渠道,密切县委、县政府领导与广大统战对象的联系和沟通。县委、县政府每遇做重大决策、决定之前,都邀请重点统战对象代表参加,向他们通报财政收入、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等有关情况,向他们充分征求意见和建议,广大统战对象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如每年的政协委员围绕关于经济建设的重大问题,社会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的专题调查、视察活动,都呈报了有份量、有见解的调查、视察报告,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二)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为经济建设服务。统一战线成员是“智囊团”,是“人才库”,具有智力密集、人才众多的优势,是实施“五三”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统一战线必须立足基本职能,取群英之才,凝众贤之智。近几年来,在经济统战工作实践中,统战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党外各界朋友以诚相待,以情感人,察民情,顺民意,广交诤友、挚友;做到结交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在巩固基本力量的同时,重视新阶层,着眼新一代,凝聚新力量,要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使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各得其所,各展其才;特别是要注意了解统一战线成员的愿望和要求,真诚倾听和重视他们的意见和呼声,以满腔热情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通过制定方针政策和采取相应的措施,认真做好社会各界人士工作,及时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在新世纪、新阶段,广泛团结各阶层、各民族、各团体和各界人士,团结“三胞三属”,我们要采取沟通感情、联络友谊、凝聚人心的独特优势,只要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无论是哪个阶级、阶层和群体,无论是哪一个党派、团体和个人,我们都要团结。特别是团结那些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技术人员,个体私营企业主等。对这些社会阶层,我们要在全面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加强与他们的联系,把这些新力量团结和凝聚在县委、县政府周围,全力建设**小康社会。

(三)发挥统战部门做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克枷胝喂ぷ鞯挠攀疲媒ㄉ璺瘛7枪兄凭么砣耸渴歉母锟乓岳闯鱿值男律缁崛禾澹侵泄厣缁嶂饕迨乱档慕ㄉ枵撸前骋徽较叩男鲁稍薄7枪兄凭萌耸勘榧俺窍纾龊梅枪兄凭萌耸康耐痴焦ぷ鳎婀岢孤涫档澈凸夜赜诜枪兄凭梅⒄沟姆秸胝撸俳枪兄凭梅⒄购头枪兄凭萌耸拷】党沙ぃ峭骋徽较吖ぷ鞯闹匾挝瘢彩峭痴讲棵诺闹匾霸稹?lt;br>

实践证明,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新形势下,要巩固发展我们党与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统一战线,就必须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工作。一是着力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统战部门,都采取了有针对性地与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建立了交友制度,开展要情通报,召开民主协商座谈会,了解他们的思想和企业情况,适时进行帮助和引导。 特别是要根据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特点,通过光彩事业、信誉宣言、“双思”教育、评比表彰、树立典型等载体和手段,加强基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他们致富不忘国家、不忘回报社会,树立光彩形象,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二是充分发挥工商联的作用。统战部作为党委主管统战工作的部门,服务经济工作的优势和功能是独特的,统战部门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建设,就一定要发挥工商联的重要作用。工商联作为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在反映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意见和要求,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有着政府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县委、县政府和统战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政策,积极支持和保障工商联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县工商联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充当了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三是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团、工会组织的作用。在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中从业的党员除了搞好本职工作外,还要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群众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如可在非公有制企业中深入开展了“一个党员、一面旗”、“共产党员诚信店”、“为企业创效益、为党旗争光彩”等一系列活动,通过活动把开展党、团、工会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结合起来,与企业的精神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与开展社会公益事业结合事业,达到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四是协调各方面关系,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服务。做好服务工作是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的有效方法和基本要求。服务工作主要有政策服务、法律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等。统战部和工商联要不断建立和完善这些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统战部门协调关系作用,认真抓好大喜功县委、县政府关于发展个私经济优惠政策的落实。如县委统战部每年要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深入个体私营企业,开展专题调研,了解个体私营业主普遍关心的问题,写出调查报告,报送县委、县政府,及时向工商、税务、质监、电力等部门反映个私业主的意见和建议,协调解决“中梗阻问题”,使个体私营业主遇事有人帮,含辛有处诉,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四)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统战部门一是要积极主动、参与制定优惠政策引商,深入走访统战对象和外地客商,充分了解他们的心愿,耐心听取他们对投资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县委、县政府在听取统战部门情况汇报的基础上,综合多方面情况后,积极为招商引资客商出台一系列极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二是要积极维护经济秩序护商。为了使外商在**立足,开花结果,统战部门要建议并积极参与了经济环境整治工作,对有“三乱”行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严肃查处。三是要主动服务招商。统战部门要主动和外商交朋友,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充分发挥穿针引线,牵线搭桥,提供信息的作用。当前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结构正处于升级阶段,部分中小型企业向内陆转移,应不失时机的抓住这一机遇,选准招商项目,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四是要塑造文明形象安商。统战部门及时向统战对象宣传**三个文明建设成果,热情邀请外商到**参观考察,推介投资项目。为此同时,统战部门积极探索招商引资的新路子,采取以品牌招商,以特产招商,以节会招商,以旅游招商,以商引商等活动。并结合统战部门的实际,建立统战系统内部的招商引资项目库。

为切实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完成招商引资的目标任务,县委统战部要在全系统广泛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建立一个关系,传递一条信息,邀请一个客户,拓展一个渠道,促成一个项目。并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科室,做到处处有指标,人人有任务。同时,为了抓好整个统战系统的招商引资目标完成,并要求做到“五个明确”,即:明确对招商引资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明确招商引资工作的任务;明确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责任;明确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具体措施;明确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用创新的思维方式,超常规的工作方法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五)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作用,为经济建设服务。据初步调查统计,全县有党外知识分子4020余名,中高级以上职称 1500余人。统战部要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人才优势,为**经济建设建功立业。县委统战部要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出台正确运用“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知识分子政策,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公平竞争,使更多的党外人才脱颖而出,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培育争相创新的氛围。统战部要大力支持和协助党外知识分子投身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知识创新,把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鼓励他们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全县经济建设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统战部门要对知识分子实行“团结、教育、引导”的政策,积极调动知识分子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要大力支持知识分子创新创业,推动科技 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保护知识产权,鼓励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充分体现知识的价值;要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公平竞争,形成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要畅通听取知识分子意见的渠道,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要加强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党和国家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要努力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为知识分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民族宗教无小事,决不可等闲视之,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县民族宗教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县是一个多民族县,通过初步调查统计,全县共有1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14个,少数民族人口约21. 37万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42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民族特色经济,积极争取国家、省对少数民族地区政策资金的扶持力度,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民族优惠政策和措施,进一步争取对口支援和协作,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选拔,继续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和维护社会稳定。

县委统战部要发挥县委主管宗教工作职能作用,全面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积极引导宗教与经济政治建设协调发展,杜绝用行政的手段限制宗教正常活动或消灭宗教,但也不疏于管理,放任自流和用行政的手段发展宗教,要建立健全县、乡、村、组四级宗教监控责任网络,及时妥善地正确处理民族宗教方面的突出事件及矛盾纠纷,尽可能将其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千方百计确保社会安定团结,为经济建设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第三篇:2014统战工作调研报告

北京金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统战工作调研报告

近几年,北京金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统战人员主要构成是党外中高级知识分子,他们主要分布在公司研发、营销和其他技术岗位,为企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一、统战人员结构简单,管理规范有效

公司目前有党外中高级知识分子14名,其中5名在研发系统进行产品研发工作,4名在营销系统,分别从事销售工作和营销后期服务,其他5名人员在生产一线、生产管理部门和人力资源部。 同时,统战人员年龄结构偏小,平均年龄为31岁,其中不足25岁的4名,占29%;25—30岁的3名,占21%;30----45岁的5名,占36%;45—50岁的2名,占14%。

因统战人员结构相对简单,公司的统战工作开展有序,管理规范,按照最大限度的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的要求,公司在薪酬、福利等方面都给与了统战人员优厚的待遇。

二、学习为先导,提升统战人员参与企业改革发展的热情 为全面贯彻落实上级统战工作精神,切实加强统战工作,充分发挥统战工作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团结和调动全体统战对象的积极性,金鱼科技党委认真安排组织统战工作人员和统战人员学习统战工作的指示精神。通过学习,使大家加深对统战理论的理解,提高对统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统战人士得到鼓励,自觉发扬主人翁精神,积 1

极主动参与,为金鱼科技的发展献计献策。

三、立足岗位加强培养,发挥统战人士最大效益

公司统战人员均为中高级知识分子,奋斗在公司关键技术岗位和生产、营销一线等岗位的特点,公司动员和号召广大统战成员积极参与公司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参与企业改革发展的建言献策活动。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各自的专业岗位上发挥了骨干作用,同时带动了一批技术能手,投身企业技改工作,为公司在节能降耗、新产品研发、技术革新等领域谋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公司研发中心的知识分子占统战人员的36%,他们中老中青人员结合,有具有三十年工龄的技术人才,有工作十年的中坚技术人才,也有入职不足一年的年轻大学生,他们是公司的技术核心,他们在“爱献做”活动的积极投入、热情参与,带动了企业的发展。

服务生产一线的统战人员,发挥了各自的技术专长,在公司进口设备国产化改造中,认真投入,想办法、改技术,保障了生产线的顺畅,在设备国产化替代合改造过程中,风势发挥了主管能动性,敢于向洋设备开刀,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敢于创新的魄力,对进口设备进行大胆的改造,或通过选择国产零部件进行替代,或通过自行设计加工零件,减少了进口配件的高昂费用和维修费用,为企业最大化的节能增效作出了贡献。

在销售一线的统战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营销技能,其业务能力逐年提升,特别是年轻的大学生党外人员,他们积极地参与公司的各项活动,为企业的发展提出建议,同时,也用实际行动投入到本职

岗位,发挥出年轻人的热情与敢闯敢干的韧劲,带动了一大批老业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他们也主动向同事学习,积极参加公司各种形式的活动,融入企业和谐的工作氛围中,共同打造企业稳定和谐的生产环境。

经过长期有针对性地对统战人员进行培养,很多统战人员已经成为岗位能手和技术骨干,得到了领导和同事很高的评价。

调研中我们也发现,要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建立新形势下企业统战工作机制,集中党外人士才智,服务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是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的新课题,我们目前存在和需要解决问题值得探讨:

一、建立工作网络,形成精干、高效、协调的保证机制

当前,企业统战工作知识分子数量增大,而企业统战干部专职较少,工作力度需进一步加大。要形成党政领导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精干、高效的统战干部队伍。要把统战工作与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培养企业党外人才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要制定培养、选拔人才的计划,建立多层次、多结构的人才网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培训和教育,尽快提高企业各方面党外代表人士的素质,使党外干部成为企业的新动力。

二、健全工作制度,构建规范、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要进一步规范学习教育制度,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和经常化、规范化的宣传教育,并加强对企业党外人士的培训,为进一步做好企业

统战工作奠定思想基础,营造浓厚气氛;要建立座谈通报制度,多举办座谈会和情况通报会,形成浓厚的民主氛围,以此来调动企业党外人士的工作积极性,积极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要建立检查考评制度,把统战工作纳入到基层党建工作职责范畴和行政目标管理之中,定期检查、考评、通报。

三、搭建工作载体,建设公开、民主、有效的激励机制

要全面动员党外代表人士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和监督,及时向他们通报生产经营情况,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并虚心接受他们的批评;要组织他们为企业的发展方向、规划和生产经营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调研和可行性论证,促进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要调动党外人士利用知识和技术为生产经营献良策、做贡献;要在统战对象中多开展以“爱企业、献良策、做贡献”为工作载体的活动,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经济技术创新”等主题活动。

四、优化工作条件,完善宽松、和谐、务实的保障机制。

排忧解难、多办实事,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统战工作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做好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条件。要设法为统战成员创造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发挥他们在生产、经营、科研、管理中的作用,做到人尽其才。要为统战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确保活动经费够用,年初应将其纳入年度管理费用预算,并保证落实,以保持统战工作的经常性和连续性,这是开展企业统战工作并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要重视统战干部的教育和培养,关心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加强培训,掌握更新管理

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发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完善统战工作运行的保障机制,为促进企业发展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

第四篇:统战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不断提高统战工作水平的调研报告

做好统战工作,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推动作用。提高统战工作科学化水平,是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方面。几年来,我区统战工作有为有位,取得了显著成效,不断迈上新台阶。从总体上说我区统战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客观分析,特别是按新时期统战工作要求和我区争先进位的目标,我们在提高科学化水平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必须努力提高服务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坚持思想高境界、工作高标准、追求高目标,不断深入挖掘潜力,提高统战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 加强统战工作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统战队伍管理科学化

(一)推进统战干部队伍自身建设科学化。要进一步深化“五个一”和“热爱统战、奉献统战”活动,加强“五型”素质培养教育,努力造就一支全能型、复合型的高素质统战干部队伍。搞好基层统战、民宗干部的学习培训,结合组织部、宣传部和党校以专题培训、综合讲座等形式对全区统战、民宗干部进行分批培训,不断提高统战政策理论水平和处理复杂事情的能力。引导统战干部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和政策水平,增强做好统战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大局、和谐共赢的统战理念,建设一支勤奋学习、作风民主、求真务实、团结奉献、开拓创新的统战干部队伍,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推进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力度科学化。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培养规划的要求,培养一支数量足够、质量优秀,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品德上能服众、社会上有影响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要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的作用。以活动为载体,为民主党派、无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施展才华搭建平台,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素质优良的党外干部队伍。要进一步加大党外代表人士培养力 1

度,提高党外干部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和参政议政水平。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外后备干部人才库,确保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

(三)推进非公经济人士的教育引导科学化。搞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综合评价工作,建立完备的综合评价工作体系,促进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在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中深入开展“争当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义事业建设者”评选表彰活动,激励非公经济人士为我市非公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引导他们科学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造就一支经济实力雄厚、诚实敬业守信、积极回馈社会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

(四)推进做好宗教爱国力量的培养、教育和引导工作科学化。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宗教爱国人士队伍。进一步完善教育引导机制,深化主题教育活动,全方位提高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素质。

二、 推进重点抓落实,实现统战工作科学化

(一)大力推进多党合作。加大党外干部培养力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党外干部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实践中提高素质,增长才干,创造更多激励人、感染人的业绩;建立健全优秀党外干部的发现、培养、举荐机制。积极引导统一战线成员深入学习多党合作的光辉历史,继承和弘扬民主党派与中共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优良传统;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其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

(二)全力做好经济统战工作。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全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开展“争当优秀建设者”活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投身我区发展。

(三)做实做细民族宗教工作。加强宣传民族宗教知识、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发展,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四)积极开展经济联络工作。加强国内经济联络,加大海外联谊力度,在引智引资上有新进展,为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推波助力。

第五篇:2014统战工作调研报告

统战工作如何服务基层调研报告

xx乡统战委员xxx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和统战工作领域的扩大、范围的延伸,乡镇基层统战工作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研究乡镇基层统战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是统一战线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我乡基层统战工作的主要特点

1、我乡基层统战工作得到加强。

2、我乡基层统战工作的对象增多、范围扩大。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出现了一些新的非公有制经济的代表性人物。

3、我乡基层统战委员的队伍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学历较高。二是年富力强。三是爱岗敬业。

二、我乡基层统战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干部群众对乡镇基层统战工作的认识不足,重视不 够。一是少数乡镇领导干部统战观念淡薄,对统战工作不重 视,所以统战工作摆不上议事日程,不研究、不过问。二是 由于统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没有硬性指标,导致部分乡镇 领导认为乡镇统战工作平时可以不管,有检查时应付一下就 可以了事。三是基层群众对统战工作缺乏起码的了解,所以就谈不上对统战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2、乡镇基层统战工作缺乏相应的手段和工作机制。一

是人员问题。一方面是专职少。既使是专职统战委员,平时也承担了大量的中心工作, 名为专职, 实际上也变成兼职。 由于乡镇中心工作任务繁重, 造成乡镇统战委员“没有时间和精力抓统战工作”,“工作应付多”。另一方面是没有具体干事的人。乡镇除配一名统战委员外,没有配备具体工作人员,处于“单枪匹马”、 “光杆司令”和“孤军作战”的状况。此外,乡镇基层统战委员变动频繁,在客观上也影响了统战工作的开展。二是经费问题。当前乡镇基层统战工作的最大 难点就是缺少经费。三是活动载体问题。目前,乡镇基层统战工作缺乏有效的活动载体,十几年老一套,不利于扩大基 层统战工作的社会影响,不利于形成统一战线的凝聚力。

在党外干部队伍方面:主要是整体素质偏低,后备干部队 伍数量不足,培养不够,在安排和使用上有断层现象。尤其是党外知识分子的成长,由于缺少组织的培养和使用,参加社会活动较少,所以进步慢,代表性不突出。同时,不少乡镇党外科级干部认为,“中共党员干部培养、使用机会多, 发展有前途,而非中共党员干部由于受领导职数的限制,当个乡镇领导已是职务到顶。”因此要求加入中共党组织的人也逐渐增多,给党外干部队伍建设造成影响。

三、加强和改善乡镇基层统战工作的建议

乡镇基层统战工作,是整个统战工作基础的基础,是统

战工作的前沿阵地。

1、加大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乡镇基层干部群众对统一战线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抓好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的宣传,是做好乡镇基层统战工作的前提。要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统一战线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统一战线工作摆到应有的位臵,列入基层党的宣传工作议事日程,采取各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深入宣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扩大统一战线在乡镇的影响,提高基层干部群众对统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一是乡镇党委学习中心组每年要组织党的统战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二是乡镇党校举办干部学习班、培训班,要将统战理论知识和统战方针政策列入必修课。三是乡镇党委要在已有的宣传栏、公开栏等宣传阵地上增加统一战线的内容,定期组织稿件,宣传统一战线知识。四是要切实保证每个基层党支部至少征订一份统一战线方面的刊物,并做好学刊用刊工作。五是要定期组织统一战线各方面代表性人物开展活动,寓统一战线宣传于活动之中。

2、建立和完善乡镇基层统战工作的机制。(1)要健全乡镇基层统战工作的组织网络。一是乡镇党委要配备统战委员,并扩大专职比例。二是各行政村和有统战对象单位的基层支部都要设立统战联络员。三是统战工作任务重的乡镇

除应配备专职党委统战委员外,还应配备一名统战干事,具体负责统战工作。(2)要设立乡镇基层统战工作专项经费, 列入财政预算,为乡镇基层统战工作提供经费保障。(3) 要加强乡镇基层统战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4)要精心设计活动载体。乡镇基层统战工作没有一定的活动载体是不行的。要增强乡镇基层统战工作的活力和凝聚力,必须精心设计一些符 合乡镇实际的、可操作的活动载体,每年组织一两个有影响的活动。例如,可以开展创建统战工作先进乡镇,乡镇统战 工作基础年、统一战线为经济建设献计献策、“光彩工程” (即动员统一战线各方面力量为乡村贫困户、贫困学生开展献爱心活动)等活动。(5)要建立乡镇基层统战工作的竞争激励机制。要强化目标责任考评,改变目前乡镇统战工作重视不重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要加强信息交流,培育先进典型,推动工作发展。(6)要建立大统战的格局。 要把统战工作任务分解到乡镇各有关部门,明确职责,形成 党、政、工、青、妇等齐抓共管的局面。(7)要加强乡镇基层统战工作调查研究,不断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思路。

3、切实加强乡镇统战两支队伍建设。在统战干部队伍方面:一是要配齐配强乡镇党委专(兼)职统战委员,要选配政治素质好、文化素质高、善于团结人、热心统战工作的干部担任乡镇党委统战委员。二是要建立乡镇统战委员岗位

轮训制度,加大统战委员的培训教育力度,保证所有统战委员上岗后在短时间内接受较系统的统战理论业务培训,并定期进行业务知识轮训。三是要保持乡镇统战委员的相对稳定,即必须至少在一个岗位上干满一届。四是各级党委要重视对加强乡镇基层统战委员的培养、教育、交流和使用工作,不断优化基层统战干部队伍结构。五是乡镇基层统战委员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搞好自身修养,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振奋精神,努力工作,开拓创新。

在党外干部、党外人士队伍方面:对乡镇党外干部要重 视做好培养、选拔、安排和使用工作。对乡镇党外知识分子 要认真贯彻“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 心照顾”的政策,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和生活 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对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 经济代表人士等,要加强教育,积极引导,增进共识,促进 团结。

乡镇统战部门如何积极围绕党委、政府的“重心”工作来做文章,成为现在乡镇统战部门需要研究探索的重要内容。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对这方面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现结合我乡实际,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总的来说,要做好三个结合,一是结合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不断加大民族宗教工作力度,为社会稳定做贡献;二是结合发展特色经济,组织民主党派成员和党外人

士开展调查研究,献计献策;三是结合做好“生态立乡、旅游兴乡”的发展战略。

上级统战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统战干部的业务培训和具体工作指导,密切关注基层 统战干部的转岗使用,努力使镇级基层统战工作岗位成为青 年干部成才的摇篮。

以上范文来自haoword.com,请关注其他相关文章:

关于义和镇统战工作的调研报告

基层统战工作调研报告

乡镇统战工作如何服务基层的调研报告

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统战工作会议精神调研报告

关于民办高校统战工作调研报告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调研报告第二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调研报告第三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调研报告第四篇:润州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问题调研报告第五篇:润州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问题调研报告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调研报告 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村级组织“有钱办事”,是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民生、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作用,全面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利号村党支部立足实际,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为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基本情况

xx镇xx村有八个自然村组成,常住人口916人,34名党员,其中女党员5名。村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5340元,全村耕地面积3500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单一。总体上看,全村级集体经济基础总体偏弱,村级集体经济增长势头不强。目前,村级集体经济主要以制种玉米服务费为主,导致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性和持续性较差。近年来,由于村级支出呈现上扬态势,尤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建设、为民办实事和村干部报酬等方面的支出压力较大,导致村集体产生经济债务。

2、村干部素质不高、发展意识不强。一些村干部、学历较低、思想保守,缺乏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新思路、新举措,对本村的资

源优势挖掘不深,对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贯彻不到位,导致地理、资源和政策等优势效能发挥较低,阻碍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主要做法

(一)深入调研,找准症结,达成发展集体经济共识

目前,“无钱办事”的矛盾在村一级表现较为突出,成为困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由于村集体没钱,基础设施建设、为民服务工作、村党组织活动开展等方面困难重重,直接导致群众对村“两委”信任度不高,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减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发展稳定。因此,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势在必行。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又存在很大难度,受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其中,突出表现在村干部身上,以往村干部在发展集体经济上存在“三不”思想,严重阻碍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一是不想发展。存在“小富即安”、“小富则满”的心理,认为村集体有转移支付,虽然紧点儿,但还够用,没有必要劳心费力地发展集体经济,得过且过。二是不敢发展。怕搞不好担责任,畏难思想严重。更是怕村民埋怨、组织上不满意,最终出力不讨好,丢了“乌纱帽”。三是不会发展。有的村干部热情很高,但经营管理经验不足,创新意识不强,找不到发展集体经济的门路渠道,对发展村集体经济一筹莫展,有心无力。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竞争意识。并专门召开了关于如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动员会

议,提出了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路,使村干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达成了“不发展集体经济不行”的共识。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探索发展集体经济新路子

1、依托资源优势,拓宽发展集体经济主渠道。从全村目前情况来看,发展集体经济的手段主要是依托资源优势,因此,村党支部本着“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的原则,积极鼓励本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集体经济。采取“公开标底、自主定价、现场揭标”等办法,对村集体所有的集体土地、林地、荒地等资源进行有偿承包、租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村级集体收入。

3、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发展集体经济新增长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们对生活需求的日益提高,使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逐渐成为农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另一有效途径。

乡党委在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新路子的基础上,积极优化保障机制,集聚各方力量,为发展集体经济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同时,加大日常管理力度,确保了村级集体收入合理有效使用。

1、选优配强村干部。村级班子战斗力不强,项目再好、扶持再多,也不能很好的为群众办实事。因此,村党支部结合 “三项

工程”和新农村建设要求,把是否有开拓创新能力和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能力,作为选拔任用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的重要标准,大胆启用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懂经营、会管理的能人,提高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

2、结合“双联”活动的开展,为村集体经济增收创造条件。根据本村经济发展特点,帮助理清发展思路,选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和项目。通过项目、资金扶持等形式,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3、管好用好集体收入。为让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确保集体收入合理使用,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推动了农村各项事业的整体发展。

四、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建议

1、科学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凡事预则立”,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村“两委”班子因地制宜地制定集体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选准选好发展路子。还可以探索制定村集体经济区域发展规划,以自然资源、产业结构、经营模式、市场需求等为主线,制定出跨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2、扩宽村集体收入渠道,化解债务。要积极探索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推动负债村和经济薄弱村的转化和增收。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各村特色产业,结合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一村一业”的农业产业格局,搞活农村经济;二是培育新的经济收入点,将村集体闲置的固定资产用于公开拍卖、招商引资等方面,盘活存量资产,努力构建村村有项目、村村有企业的经济发展格局,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三是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把荒地按照有关规定,集中连片开发,建立种养基地,壮大村集体经济。

3、切实加强集体资产管理。一是全面推行“村帐乡管”机制,建立健全村级财务预决算、现金管理、开支审批、经济合同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专项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等制度,确保支出科学合理、收入不折不扣。二是加强民主监督。认真抓好“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落实村级财务公开制度,提高村财务公开质量和效果。三是开展村级集体“三资”核查工作,建立产权明晰的资产管理制度,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第二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调研报告

**乡人民政府

按照上级安排部署,我乡组建调研小组,对全乡各村集体经济现状做了深入地调查与分析,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

**乡下辖13个行政村、87个村民小组,共有4525户、12702人。乡域总面积12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8844亩。2014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48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416元,全乡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65.76万元,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实现5.06万元。

二、我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1、资源性收入。从全乡目前情况来看,发展集体经济的手段主要是依托资源优势,乡党委积极鼓励各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集体经济。对村集体所有的林地、荒地、荒滩等资源进行有偿转让、承包、租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如天城村以公开竞标的方式将正义峡内的集体土地承包给私人,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每年100980元。**村利用丰富的盐硝资源优势,将村属企业租赁给私人经营,每年村级集体增收28万余元。

2、资产性收入。近年来,由于村委会建设标准提高,由于农村学校合并等原因,在农村出现了一些旧村村委会、校舍等闲置资产。各村根据自身实际,建立健全村级集体闲置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盘活集体闲置资产,增加集体收入。红山村委会搬至闲置的红山小学,将原村委会租给青海变电工程队,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创收集体经济29000元。

3、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们对生活需求的日益提高,使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逐渐成为农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另一有效途径。花墙子村依托环境优势,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引进河西普天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鸡苗孵化及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

三、今年的工作打算

一是强化组织,为发展村级经济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完善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的各类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探索和发展村级股份合作制,抓好新建的新丰瓜菜专业合作社、众一公司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市河西普天公司养鸡专业合作社。引导村集体和农民通过资本联合、劳动联合和产品联合等形式,采用领办、入股、出租等方式,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出租、出让土地等措施,把集体经济与个体、私营经济的各自优势融为一体,公私结合,统分结合,逐步探索出一条新路子,一个新途径,在引导农民致富的同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二是多方帮扶,为村级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宽松环境、优惠的政策和必要的服务与支持,形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良好氛围。开展"互助共建"活动,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优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是严格监管,为发展村级经济提供可靠财务支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各村要高度重视债务化解工作,既要加大债权清收力度,做到应收尽收,也要量力而行订立偿还计划,逐步化解村级债务。建议将当年化债率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列入农村工作考核,以引起各方面重视。

第三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调研报告

新堤办事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

调研 报告

我处现有行政村12个(其中5个村改居委会),农业人口7869人,蔬菜面积2800亩,粮食面积3000亩,水产养殖面积8800亩,企业37多家。2014年全处村级企业完成工业销售3.3亿元,同比增长13.5%;农民年人均纯收入8750元,同比增长11.2%;村级经济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7亿元,同比增长10.5%。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重点加强了农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叶家门反季节蔬菜生产示范基地、洪湖清水大闸蟹养殖示范基地等10个农业特色示范基地及德炎水产、兴业棉纺织公司等3个龙头企业已初具规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积极主动与万方超市、服装公司等单位合作,订立购销协议,通过“公司 农户”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同时,大力培植各类专业协会,实施品牌战略。特色水产养殖进一步发展,四大家鱼名优产品养殖比例不断扩大。

二是发展领域向纵深方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已不再是过去单一的农业经济,二是广泛涉足一、二、三产,向各种

领域纵深发展。一产方面,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大力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观光农业和特色农业。二产方面,重点发展建材、服装、产业。三产方面,在进一步巩固零售商业、小商品、餐饮、修理等服务行业的基础上,向交易市场、房地产开发、家具装饰等行业延伸,并使其成为村级经济三产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是私营个体经济迅猛发展。近年来,我区相继出台了多种鼓励私个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私个经济的扶持力度,私营个体经济的竞争优势日渐显露,成为我处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补充。各村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和地域优势,抓住农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利时机,培植一批私人企业。这些企业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严格管理,注重创新,重视人才,企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稳步提高。目前我区现有村级私营企业450多家,占全区私营企业总数的72%;个体工商户2900多家,占全区个体工商户的49%。

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及加强的方面

近几年来,我处农村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跨越发展,富民强区”的总目标,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大力实施“富民强村”战略,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

伍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1、扎实开展“五好村”、“五好示范村”创建活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在巩固前几年创建成果的基础上,2014年办事处党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下发了新一轮《“五好村”、“五好示范村”评比考核细则》,提高创建标准,加大创建力度,进一步提升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重点从选准配强村干部队伍入手,不断改善和优化村级领导班子结构,提高村级领导班子抓经济工作的能力。采取处机关下派、企事业单位交流、邻村调配等形式,多渠道选配村干部,重点抓好“领头雁”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富有朝气和活力、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群众基础较好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全部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5岁以下的占77%,大专以上文化的达70%。全处建立了一支常数为21人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村干部管理更加规范。近两年来,全处先后涌现出洪林、柏枝、叶家门、万家墩、老官庙5个年纯收入超100万元的“五好示范村”。

2、大力整顿扶持经济薄弱村,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98年以来,我处对经济薄弱村采取“一定三帮”的措施,由一名处领导亲自挂帅,一名部门领导定点负责,带领3个部门与帮扶村“结对”挂钩,努力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一是强

素质,优化班子结构。调整了1个经济薄弱村的领导班子,使一批有脱贫致富信心,有开拓进取精神,奉献意识强,懂经营、善管理的中青年骨干,走上了村领导岗位。二是寻项目,培植经济增长点。处定点领导和处级机关部门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大兴村召开了12个现场办公会,开展了“寻项目、筹资金”活动,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投入资金30多万元,解决问题120多个,盘活了大兴村的砖瓦厂等闲置资产,为经济薄弱村的早日脱贫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4年,大兴村已彻底脱贫。

3、积极推进“科技致富示范园”建设,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以提高村党支部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为重点,将培植符合产业化要求、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科技致富示范园”作为村级经济新的增长点,按照“多形式组建、分渠道筹资、灵活性经营、特色化发展”的思路,通过“送出去”(组织40多名农技人员、党员干部种植、养殖大户)和“请进来”(邀请专家教授现场授课)、召开农业“科技致富示范园”建设推进会和现场观摩交流会,大力推进“科技致富示范园”建设。全处80%的农业村建立了村级“科技致富示范园”,6个达到处级以上“科技致富示范园”的标准,150多名党员干部成

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已有556户农民被引上了致富之路。

4、大力清理村级债权,巩固村级集体经济基础

一是集中力量清收债权。全面清理村集体经济组织代垫代缴应由农民承担的各类税费及个人借用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等所形成的债权,采取逐户核实、与农户落实偿还协议和签订还款计划的方式,予以催缴和清收;严格按照企业改制协议,加大企业改制回收资金的力度,加大企业各项上缴资金和借款以及其它承包关系所形成的承包上缴款的清收力度。 二是筹集资金化解债务。把偿还村民小组和群众的征用土地补偿款及欠村组干部的报酬作为化解重点,对数额较大,一时难以全部兑现的,及时制定还款计划。在偿还债务上坚持先偿还农户债务,再偿还其它债务;先偿还群众债务,再偿还干部债务;先偿还个人债务,再偿还集体债务;先偿还村内债务,再偿还村外债务。截止2014年底,全处村级债权总额771.38万元,化债率达81.80%,债务总额1260.53万元,化债率达73.64%。

第四篇:润州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问题调研报告

一、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我区现有行政村29个,农业人口38916人,蔬菜面积10800亩,粮食面积9500亩,水产养殖面积8800亩,果园2200亩,茶园3100亩,一、二、三产企业600多家。2014年全区村级企业完成工业销售7.4亿元,同比增长28.9%;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260元,同比增长4.93%;村级经济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78亿元,同比增长19%,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36%,村级经济作为我区五大经济之一正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当前,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重点加强了农业基地和龙头企业的建设。蒋乔反季节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嶂山水蜜桃生产示范基地等10个农业特色示范基地及五洲山茶场、蔬菜种子公司等3个龙头企业已初具规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积极主动与万方超市、牛奶公司等单位合作,订立购销协议,通过“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同时,大力培植各类专业协会,实施品牌战略。先后组建了七里甸葡萄协会、蒋乔嶂山水蜜桃协会、金江水产协会、蒋乔蔬菜协会和官塘园艺协会等5个专业协会,已注册“万祥”、“润星”、“润绿”等9个农业品种商标,其中“五洲”、“彭公”牌茶叶,“润农”牌番茄已通过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定,“惊春灵芽”和“五峰迎春”先后获省级、国家级名茶评比一等奖。特色水产养殖进一步发展,异育银鲫、青虾、鳜鱼、南方大口鲶等名优产品的养殖比例不断扩大。

二是发展领域向纵深方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已不再是过去单一的农业经济,二是广泛涉足一、二、三产,向各种领域纵深发展。一产方面,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大力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观光农业和特色农业。目前已建成8个区级科技示范园,50户科技示范户,发展了应时鲜果、茶叶、蔬菜种子等6个产业化项目。二产方面,重点发展机械、建材、服装、工艺品和电子等产业,生产的数控机床、锻压机床、磁性材料、通讯器材、电碳制品、环保设备等产品已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三产方面,在进一步巩固零售商业、小商品、餐饮、修理等服务行业的基础上,向交易市场、房地产开发、家具装饰等行业延伸,并使其成为村级经济三产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是私营个体经济迅猛发展。近年来,我区相继出台了多种鼓励私个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私个经济的扶持力度,私营个体经济的竞争优势日渐显露,成为我区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补充。各镇、村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和地域优势,抓住农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利时机,培植了东亚碳素厂、江东铸造厂、光华锅炉厂、新光明大酒店等一批规模私个企业。这些企业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严格管理,注重创新,重视人才,企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稳步提高。目前我区现有村级私营企业450多家,占全区私营企业总数的72%;个体工商户2900多家,占全区个体工商户的49%。

二、我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几年来,我区农村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跨越发展,富民强区”的总目标,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大力实施“富民强村”战略,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1、扎实开展“五好村”、“五好示范村”创建活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在巩固前几年创建成果的基础上,2014年区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下发了新一轮《“五好村”、“五好示范村”评比考核细则》,提高创建标准,加大创建力度,进一步提升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重点从选准配强村干部队伍入手,不断改善和优化村级领导班子结构,提高村级领导班子抓经济工作的能力。采取镇机关下派、企事业单位交流、邻村调配等形式,多渠道选配村干部,重点抓好“领头雁”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富有朝气和活力、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群众基础较好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全部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5岁以下的占77%,大专以上文化的达70%。全区建立了一支常数为150人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村干部管理更加规范。近两年来,全区先后涌现出黎明村、韦岗村、四圩村等5个年纯收入超80万元的“五好示范村”和10个年纯收入超30万元的“五好村”。

2、大力整顿扶持经济薄弱村,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98年以来,我区对经济薄弱村采取“一定三帮”的措施,由一名区领导亲自挂帅,一名部门领导定点负责,带领3个部门与帮扶村“结对”挂钩,努力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一是强素质,优化班子结构。几年来,共调整了5个经济薄弱村的领导班子,使一批有脱贫致富信心,有开拓进取精神,奉献意识强,懂经营、善管理的中青年骨干,走上了村领导岗位。每年在区委党校或无锡“全国乡镇企业家培训中心”进行为期7-10天的学习,提高了他们的整体素质,使村级集体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二是寻项目,培植经济增长点。区定点领导和区级机关部门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召开了蒋乔镇马山村等12个现场办公会,开展了“寻项目、筹资金”活动,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投入资金30多万元,解决问题120多个,先后培植了蒋乔镇嶂山村白花桃园、官塘桥镇秀山村高标准茶园等农业发展项目;帮助官塘桥镇平山村、开发区蒋家门村兴建门面房40间;盘活了蒋乔镇马山村的砖瓦厂等闲置资产,为经济薄弱村的早日脱贫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4年,全区6个经济薄弱村已彻底脱贫。

3、积极推进“科技致富示范园”建设,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以提高村党支部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为重点,将培植符合产业化要求、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科技致富示范园”作为村级经济新的增长点,按照“多形式组建、分渠道筹资、灵活性经营、特色化发展”的思路,通过“送出去”(组织40多名农技人员、党员干部种植、养殖大户,到扬州大学农学院培训)和“请进来”(邀请专家教授现场授课)、召开农业“科技致富示范园”建设推进会和现场观摩交流会,大力推进“科技致富示范园”建设。全区80%的农业村建立了村级“科技致富示范园”,6个达到区级以上“科技致富示范园”的标准,150多名党员干部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已有1000多户农民被引上了致富之路。

4、大力清理村级债权,化解村级债务,为村级集体经济减负。一是集中力量清收债权。全面清理村集体经济组织代垫代缴应由农民承担的各类税费及个人借用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等所形成的债权,采取逐户核实、与农户落实偿还协议和签订还款计划的方式,予以催缴和清收;严格按照企业改制协议,加大企业改制回收资金的力度,加大企业各项上缴资金和借款以及其它承包关系所形成的承包上缴款的清收力度。二是筹集资金化解债务。把偿还村民小组和群众的征用土地补偿款及欠村组干部的报酬作为化解重点,对数额较大,一时难以全部兑现的,及时制定还款计划。在偿还债务上坚持先偿还农户债务,再偿还其它债务;先偿还群众债务,再偿还干部债务;先偿还个人债务,再偿还集体债务;先偿还村内债务,再偿还村外债务。截止2014年底,全区村级债权总额771.38万元,化债率达81.80%,债务总额1260.53万元,化债率达73.64%。

三、当前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来,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虽然比较快速,但是也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是政策扶持不到位。由于受体制所限,我区在土地、规划等方面没有审批权限,一些村虽然地处城郊交通干道边缘,具有发展工业经济的独特优势,但发展工业项目却十分困难,许多投资者在了解土地价格后纷纷打起“退堂鼓”。二是一些村债务较重,发展资金比较匮乏。由于兴办集体企业、兴办公益事业、拖欠干部报酬等历史原因,我区一些村负债情况还比较严重,加之银行信贷制度改革后对企业信用顾虑多,存在惜贷现象,贷款手续繁多,审查苛刻,导致一些农村中小企业贷款积极性下降。目前我区村级企业发展筹集的资金60%以上靠自我积累,30%的资金通过其他渠道筹集,银行贷款不到10%。过多的非正规渠道融资不仅增加了融资成本,而且也增加了融资风险和社会不安定因素。三是高素质人才相对缺乏。由于用人机制不健全和经济条件等原因,造成我区村级经济发展人才储备不足,尤其是农村专业经纪人、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和懂市场、会经营、素质高的管理型人才比较缺乏。四是少数村级党组织自身建设比较薄弱。主要是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村干部年龄结构老化,整体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开拓创新能力不强,缺乏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两手抓的自觉性,造成村级三个文明建设发展迟缓。

四、对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几点建议

针对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和实际问题,我们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切实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步伐。

1、优化配置,实施人才强村战略,锻造一批领航起飞的“领头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人才是关键,干部人才尤为重要。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培养、选拔和使用人才三个环节,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干部人才队伍。

首先,始终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农村党员干部,凝心聚力谋发展、奔小康。通过深入开展“星期六读书日”、“读书与实践”活动,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新思想观念、拓宽发展思路。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题辅导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等形式,加强调查研究,围绕村级经济发展的新途径、新举措确定主题进行交流研讨;围绕村级经济发展的重点、热点问题举行高层次的专家讲座,不断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拓展村干部培训渠道和内容,提升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积极实施村干部素质教育“双百”工程,采取学历进修、实用技术培训、定期轮训等措施,通过与上海大学、扬州大学、无锡全国乡镇企业家培训中心以及周边高校联合办学,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急需的知识为重点,更新知识结构,使村干部100%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掌握1-2门实用技术,村党支部书记100%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不断提升引领农村经济冲刺起飞的本领。

第三,全面推行村干部公职化管理,选贤任能,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由镇劳动服务站和村干部签订劳动合同,推行公职化管理,实行定期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并办理各种社会保险,增强村干部岗位对人才的吸引力,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按照“年龄调轻、结构调优、知识调高”的要求,选拔懂经济、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进入村级班子。采取公开招聘、异村交流、村企互兼、下派任职等形式,拓宽选人用人渠道。

2、依托城市,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促进收支平衡。

首先,以城乡一体化进程为契机,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借镇江大力改造公共基础设施、扩大城市版图、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机会,充分利用身处城郊结合部的优势,推动农业技术改造、产品升级。以创建“五好村”、“五好示范村”为载体,积极启动农村党组织建设“1011”工程。通过2-3年的努力,在全区培植10个税收在200万元以上、经济纯收入在60万元以上的“五好示范村”,消灭经济纯收入在15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培养100名率先致富的党员干部带头人,带动1000个农村家庭建成小康示范户。一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发展新型城郊农业、外向型农业和生态农业的要求,着重发展优质应时鲜果产业、无公害蔬菜产业、特色水产业、优质畜禽产业、优质茶叶产业和蔬菜种子产业。二要推进农业科技化。继续实施好三项更新工程,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快科技致富示范园建设,抓好“十园百户万亩”工程。三要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和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环境质量、统一关键技术、统一操作规程、统一检测标准和统一产品标示。四要推进农业市场化。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加强市场信息搜集利用,大力培养农民经纪人,积极发展专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基层农技服务组织组办、领办、合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充当经纪人。五是加强行业协会的建设。以骨干企业或营销大户为主成立行业协会,健全职能。通过行业协会,制定本地区农产品的规格和标准,协调产量安排,避免恶性竞争,扩大订单农业的覆盖面,提高履约率,稳定农产品购销渠道。对外宣传产品,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和生产基地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促进产销衔接。预测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动,降低农业经营风险,保护协会成员的利益。

其次,以企业改制为基础,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发展私营个体经济。一要抓住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吸纳民资和外资,充分利用他们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做大做强,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二要大力发展农村私营个体企业,将小、微、亏集体企业以多种形式出售转让给个人经营,集体企业闲置的厂房、生产设备等可以出售或租赁给私营个体企业,盘活存量资产。三要走以农兴工的路子,结合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流通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工业部门。

第三,培育生产要素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快速发展城市近郊农村服务业。一要加快专业特色市场的培育和建设,巩固和扩大市场规模,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功能。二要积极开拓农村商品零售市场和生产资料销售市场,采取联购分销、联销经营等形式,增加农村商业网点建设,采取送货下乡等方式扩大农村市场的销售比重。三要发展仓储流通业。借助发达的公路交通网络,选择交通便捷、人流、物流、信息流高度集中的优势地段发展仓储流通业,建设大型物流中心。

3、狠抓环境建设,为富民强村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首先,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围绕“优化环境、提升功能、注重创新、突出特色”的要求,合理制定规划,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重点抓好村组道路建设、自来水入户、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营造招商引资的一流载体。

其次,积极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优化投资软环境。要按照wto的要求,改革登记注册办法,降低市场门槛,简化办事手续,取消许可控制,改行政审批方式为市场监督方式。进一步加大清费治乱力度,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行为,建立监督举报机制。

第三,强化金融服务,拓展融通发展资金渠道。要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加大对农村农户和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提高授信额度,简化手续,强化监测。引导和规范民间信用,降低融资成本和财务风险。

最后,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经济、农业、科技等部门要及时做好各类产品、市场等经济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及时对各类产品进行收益、风险预测,向基层党组织、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

第五篇:润州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问题调研报告

一、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我区现有行政村29个,农业人口38916人,蔬菜面积10800亩,粮食面积9500亩,水产养殖面积8800亩,果园2200亩,茶园3100亩,一、二、三产企业600多家。2014年全区村级企业完成工业销售7.4亿元,同比增长28.9%;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260元,同比增长4.93%;村级经济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78亿元,同比增长19%,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36%,村级经济作为我区五大经济之一正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当前,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重点加强了农业基地和龙头企业的建设。蒋乔反季节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嶂山水蜜桃生产示范基地等10个农业特色示范基地及五洲山茶场、蔬菜种子公司等3个龙头企业已初具规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积极主动与万方超市、牛奶公司等单位合作,订立购销协议,通过“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同时,大力培植各类专业协会,实施品牌战略。先后组建了七里甸葡萄协会、蒋乔嶂山水蜜桃协会、金江水产协会、蒋乔蔬菜协会和官塘园艺协会等5个专业协会,已注册“万祥”、“润星”、“润绿”等9个农业品种商标,其中“五洲”、“彭公”牌茶叶,“润农”牌番茄已通过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定,“惊春灵芽”和“五峰迎春”先后获省级、国家级名茶评比一等奖。特色水产养殖进一步发展,异育银鲫、青虾、鳜鱼、南方大口鲶等名优产品的养殖比例不断扩大。

二是发展领域向纵深方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已不再是过去单一的农业经济,二是广泛涉足一、二、三产,向各种领域纵深发展。一产方面,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大力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观光农业和特色农业。目前已建成8个区级科技示范园,5(内容来源好 范文网wWw.HAoWoRd.coM)0户科技示范户,发展了应时鲜果、茶叶、蔬菜种子等6个产业化项目。二产方面,重点发展机械、建材、服装、工艺品和电子等产业,生产的数控机床、锻压机床、磁性材料、通讯器材、电碳制品、环保设备等产品已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三产方面,在进一步巩固零售商业、小商品、餐饮、修理等服务行业的基础上,向交易市场、房地产开发、家具装饰等行业延伸,并使其成为村级经济三产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是私营个体经济迅猛发展。近年来,我区相继出台了多种鼓励私个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私个经济的扶持力度,私营个体经济的竞争优势日渐显露,成为我区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补充。各镇、村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和地域优势,抓住农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利时机,培植了东亚碳素厂、江东铸造厂、光华锅炉厂、新光明大酒店等一批规模私个企业。这些企业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严格管理,注重创新,重视人才,企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稳步提高。目前我区现有村级私营企业450多家,占全区私营企业总数的72%;个体工商户2900多家,占全区个体工商户的49%。

二、我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几年来,我区农村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跨越发展,富民强区”的总目标,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大力实施“富民强村”战略,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1、扎实开展“五好村”、“五好示范村”创建活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在巩固前几年创建成果的基础上,2014年区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下发了新一轮《“五好村”、“五好示范村”评比考核细则》,提高创建标准,加大创建力度,进一步提升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重点从选准配强村干部队伍入手,不断改善和优化村级领导班子结构,提高村级领导班子抓经济工作的能力。采取镇机关下派、企事业单位交流、邻村调配等形式,多渠道选配村干部,重点抓好“领头雁”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富有朝气和活力、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群众基础较好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全部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5岁以下的占77%,大专以上文化的达70%。全区建立了一支常数为150人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村干部管理更加规范。近两年来,全区先后涌现出黎明村、韦岗村、四圩村等5个年纯收入超80万元的“五好示范村”和10个年纯收入超30万元的“五好村”。

2、大力整顿扶持经济薄弱村,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98年以来,我区对经济薄弱村采取“一定三帮”的措施,由一名区领导亲自挂帅,一名部门领导定点负责,带领3个部门与帮扶村“结对”挂钩,努力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一是强素质,优化班子结构。几年来,共调整了5个经济薄弱村的领导班子,使一批有脱贫致富信心,有开拓进取精神,奉献意识强,懂经营、善管理的中青年骨干,走上了村领导岗位。每年在区委党校或无锡“全国乡镇企业家培训中心”进行为期7-10天的学习,提高了他们的整体素质,使村级集体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二是寻项目,培植经济增长点。区定点领导和区级机关部门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召开了蒋乔镇马山村等12个现场办公会,开展了“寻项目、筹资金”活动,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投入资金30多万元,解决问题120多个,先后培植了蒋乔镇嶂山村白花桃园、官塘桥镇秀山村高标准茶园等农业发展项目;帮助官塘桥镇平山村、开发区蒋家门村兴建门面房40间;盘活了蒋乔镇马山村的砖瓦厂等闲置资产,为经济薄弱村的早日脱贫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4年,全区6个经济薄弱村已彻底脱贫。

3、积极推进“科技致富示范园”建设,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以提高村党支部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为重点,将培植符合产业化要求、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科技致富示范园”作为村级经济新的增长点,按照“多形式组建、分渠道筹资、灵活性经营、特色化发展”的思路,通过“送出去”(组织40多名农技人员、党员干部种植、养殖大户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快科技致富示范园建设,抓好“十园百户万亩”工程。三要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和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环境质量、统一关键技术、统一操作规程、统一检测标准和统一产品标示。四要推进农业市场化。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加强市场信息搜集利用,大力培养农民经纪人,积极发展专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基层农技服务组织组办、领办、合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充当经纪人。五是加强行业协会的建设。以骨干企业或营销大户为主成立行业协会,健全职能。通过行业协会,制定本地区农产品的规格和标准,协调产量安排,避免恶性竞争,扩大订单农业的覆盖面,提高履约率,稳定农产品购销渠道。对外宣传产品,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和生产基地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促进产销衔接。预测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动,降低农业经营风险,保护协会成员的利益。

其次,以企业改制为基础,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发展私营个体经济。一要抓住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吸纳民资和外资,充分利用他们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做大做强,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二要大力发展农村私营个体企业,将小、微、亏集体企业以多种形式出售转让给个人经营,集体企业闲置的厂房、生产设备等可以出售或租赁给私营个体企业,盘活存量资产。三要走以农兴工的路子,结合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流通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工业部门。

第三,培育生产要素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快速发展城市近郊农村服务业。一要加快专业特色市场的培育和建设,巩固和扩大市场规模,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功能。二要积极开拓农村商品零售市场和生产资料销售市场,采取联购分销、联销经营等形式,增加农村商业网点建设,采取送货下乡等方式扩大农村市场的销售比重。三要发展仓储流通业。借助发达的公路交通网络,选择交通便捷、人流、物流、信息流高度集中的优势地段发展仓储流通业,建设大型物流中心。

3、狠抓环境建设,为富民强村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首先,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围绕“优化环境、提升功能、注重创新、突出特色”的要求,合理制定规划,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重点抓好村组道路建设、自来水入户、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营造招商引资的一流载体。

其次,积极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优化投资软环境。要按照wto的要求,改革登记注册办法,降低市场门槛,简化办事手续,取消许可控制,改行政审批方式为市场监督方式。进一步加大清费治乱力度,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行为,建立监督举报机制。

第三,强化金融服务,拓展融通发展资金渠道。要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加大对农村农户和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提高授信额度,简化手续,强化监测。引导和规范民间信用,降低融资成本和财务风险。

最后,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经济、农业、科技等部门要及时做好各类产品、市场等经济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及时对各类产品进行收益、风险预测,向基层党组织、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

润州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问题调研报告(第3页)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向你推荐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调研通知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报告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调研题纲

科洛镇关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的调查报告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