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让学生做中学、错中悟] 悟中学
 

[让学生做中学、错中悟] 悟中学

发布时间:2019-06-11 11:08:25 影响了:

  名师档案:吴春萍,北京市骨干教师,现任北京市京源学校生物教师。教育部聘请的初、高中新课程教材培训专家,北京市初中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北京市生物学科兼职教研员。参与编写《生物教研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与实践》一书,参与撰写《北京市2007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研究报告》。
  今年是我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第16个年头,在这16年里,我和其他教师一样,上过各种类型的课,每一节课我都认真准备,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我都会从中收获很多,伴随着上课,我在成长……
  ■ 课前慎思:是先注重设计还是先注重操作?
  多数探究性的课,授课教师是把重点放在“设计实验”这个环节的,这样的教学总让我感到有一些遗憾:一是学生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最终形成的实验方案往往随着研究课的结束而不了了之;二是学生在设计修改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受到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影响不够深刻;三是虽然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可总有一小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只充当听众的角色。
  2007年,我从北京市基教研中心受领了一项任务:为西北地区录制一节初中研究课。当时,初中课程改革正在进行,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改变,而探究性学习方式无疑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效途径之一。于是,接到这个任务后,我很快就确定了课题——《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
  在多数我听过的研究课上,授课教师是把重点放在“设计实验”这个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然后全班交流,其他学生提出意见后完善本组的实验方案。课堂上,学生合作学习,积极讨论,思维活跃,参与度很高,学习效果显著。
  但同时存在着我刚才所提到的一些遗憾,如何弥补这些遗憾呢?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如果先把重点放在操作上也许可以避免这些遗憾,也就是说,先让学生“做”,并要求学生用照相机记录下实验的过程,最后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呈现,我要上的课是基于学生实验操作之后的成果汇报课。
  面对这样的设计思路,教师不免有以下疑虑。
  疑虑1:学生先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再自己准备实验的材料用具,接着独立操作完成一个实验,难度会不会太大?
  对这个质疑,我是这样考虑的:《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实验的设计不难,无论是实验材料所用的种子,还是实验用具纸杯、水、土壤等都非常容易获得,且操作过程简单,所以学生独立完成这个实验没有太大困难;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比较多,有外因、有内因,我让学生按个人的兴趣任选其中一个因素进行探究,这样既降低了设计难度,又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为面向全体学生提供了条件。
  疑虑2:学生的实验方案没有讨论和交流,设计方案会不会存在很多问题?如果按照有问题的方案做出的实验结果还有意义吗?学生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从中又学到了什么呢?
  带着疑惑,我开始实施教学,让教学实践检验与修正我的设计。
  ■ 课中掠影:“做”带给了学生什么?
  “做中学”教会了学生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尤其是那些失败和错误成为了学生学习成长的一笔宝贵财富。
  以下这些被我精心挑选,得以在课堂上呈现的学生汇报,给学生搭建了思想交流的舞台。学生不仅得出了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更在分析实验失败原因的过程中,对实验设计的原则有了更深的体会,实验的能力、方法和生物科学的素养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从交上来的作业中,我发现,学生的实验方案和结果很有个性,也回答了我的疑虑。
  掠影1:一份优秀的实验报告
  下面,是一个学生课堂上的实验汇报。
  问题:阳光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
  假设:阳光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
  材料和用具:两个碗;同样且质量一样的水;大小、健康状况基本相同的绿豆共40粒。
  步骤:1.将两个碗中装入适量且相同的水;2.将40粒绿豆平均分成2份,并分别装入已倒好水的两个碗中,将其中一个放在有阳光照射的地方,设为实验组;另一个放在没有阳光照射的地方设为对照组。(观察期为3天)
  (实验过程记录略)
  实验结果:放在有阳光照射地方的实验组和放在没有阳光照射的对照组里的种子全部发芽。
  实验结论:阳光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这份作业无论是实验设计、操作过程、还是实验报告的撰写都是非常完美的。在“做”这份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知道了“阳光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这样的知识,而且她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该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但我们知道,一份优秀的作业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学生都具备了这种水平和能力。
  掠影2:同样的“阳光”,不同的“结果”
  在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中,实验方案和结果是五花八门的。比如,有8个学生选择研究“阳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多数学生的结果和结论与上述相同,可也有例外,除了“两组都萌发”这个实验结果外,还有另外两种:有阳光的组萌发而没有阳光的组不萌发、种子烂了。实验结论也有三个:阳光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阳光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不知道。
  为何同样是研究“阳光”这个因素,却出现完全相反的结果,从而导致学生得出错误的结论呢?种子又为何烂了呢?作为教师,如何让学生在进行成果展示的交流过程中,不仅能得出影响种子萌发的内、外因素,还能从这些失败的实验中领悟科学的研究方法?
  于是,我有意让完成那份优秀实验报告的同学第一个汇报,目的是明确知识目标:阳光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课堂效果确实也达到了我的预期,同学们纷纷夸赞:
  生1:实验报告非常完整、清晰。
  生2:实验设计有对照组和实验组。
  生3:用照片记录实验的过程和结果,非常直观、可信。
  生4:她只用一种种子,比我的好。而我用了绿豆、红豆好几种种子,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前面3个学生的发言都在夸赞,而第4个学生在夸赞的同时也在做自我批评。实际上,他选用多种种子是没有问题的,甚至更好,因为他无意中遵循了重复性的科学原则,如何能将这种无意转化为以后的有意,并让其他学生也能领悟这个原则?此时引导的时机尚不成熟,所以,我暂不理会。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