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关于二轮复习的几点思考
 

关于二轮复习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9-06-18 04:08:07 影响了:

  【摘要】 二轮复习是一线教师感觉不太好操作的事,知识已经炒了几遍,接下来该复习什么,如何复习呢?研究了近几年的高考,参与了几次高考的改卷,发现二轮复习一定要紧跟高考,以高考为导向,才能少做无用功,并起到进一步提升学生能力,增强应考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 二轮复习 广东高考 非选择题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003-01
  一轮复习,一般是逐章逐节,吃透教材。但二轮复习则见仁见智了,在近几年的高三交流活动中,就发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甚至同一学校的不同老师,其二轮复习的模式是截然不同的。有的是按通史进行大规模的知识整合,有的是再来一遍一轮复习……二轮复习是考前的最后一次复习,其准确性和恰当性,直接关系着考生的状态、应考能力,对基础较好的同学的提升尤为重要。那该如何把握好二轮复习呢?我认为二轮复习应该与近几年的高考特点、导向密切结合,
  1 近三年广东高考非选择题试题特点
  ①题小量大。实行小文综模式后,题量是非常有限的,只有通过扩大试题所涉及的知识量来解决。因而非选择题一般有知识覆盖面广、时间跨度大的特点。如2010年的38题,其内容包含了中国从古到今的政治、经济。2011年的38题更是涉及了古今中外、政治思想的内容。
  ②重基础突主干。试题注重对学生基础的考查,基础中又侧重于那些能反映重大问题、在学科知识体系内容的链条中能够起到统领作用的主干知识,较少涉及偏、难问题。如2011年的非选择题考查了西学东渐、新中国外交、建国初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文艺复兴、30年代危机、苏联经济体制建立等;今年非选择题考查了宋明理学、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等,都是平时教学重点。
  ③以能力立意。注重运用 “新材料、新情境”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技能的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如2010年38题第二问:“分析日本成为当时留日学生主要目的地原因”,第四问:“分析1978年后农民工群体扩大的原因”,看似与课本不相关,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要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命题设计上也大胆突破时空限制,巧妙的将原有的零散的历史知识进行重组、整合,构成一个新的专题。如2010年的社会群体专题,2011年的史学理论变迁专题,2012年的日常生活看社会变迁等,都是学生平时未接触过的专题。
  ④多层次,多视角。历史是一门与社会密切相关的社会学科,社会的方方面面都都是历史研究的对象,近几年的试题选材都体现了这一特点。试题选择的史料来源多样化,包括文献、报刊、个人著作、历史评论、学者观点等。材料形式也灵活多样,图文并茂,多层次、多角度考查学生洞察历史的能力。
  ⑤注重学科特点。试题突出历史学科的特点,具体表现一是形式上以提供材料为主,注重考查考生对历史材料的解读能力,让学生从图、表、文中还原历史的现场,获取历史信息,引导考生在解读材料时发现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运用史料分析、解读问题,正是史学的基本方法。二是从内容上也直接考查基本史学理论,如2011年的38题就是直接考查史学理论变化原因和史观问题。
  2 对二轮复习的启示
  2.1 以高考为导向,避免主观判断
  如果说一轮复习是吃透教材,可不与高考直接挂钩,那么二轮复习就必须直奔主题,与高考紧密结合了。因为高考是学生的最终战场,不以这个为导向去演练,只凭主观经验、循规蹈矩,往往是付出多,收获少。前面讲到的一进入二轮复习就题海演练,或一轮复习再来一遍等,就只注重了形式、经验,而忽略了对新高考内容、精神的研究,做无用功,很难达到使学生在二轮复习中进一步提高的目的。
  2.2 以专题为复习主要形式,求方法而不求全
  二轮复习我们很多老师采用通史的形式进行复习,以求学生能从横向、纵向两方面明白知识的联系,建立起立体的知识结构。其想法是完美的,但实践中是很不可行的。你想,已分门别类摆好的书籍,要推倒按另一种分类方法摆好,从过程来看是一项工程浩大的事,实际效果看,对于任务繁重的高三学生,也是难度大,甚至连已经建立的知识结构也搞乱。通史复习可进行,但应点到为止,学会用这种思路去提取知识、分析问题就可以了。
  近几年的命题都是以专题形式入手,考查相关的知识,因此二轮复习采用专题形式更好。专题重点是放在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上,把握好其纵向和横向的联系。由于一轮复习主要是按纵向来讲解的,所以二轮的重点应放在建立历史事件间的横向联系,明白同时期政治、经济、思想间的相互作用,以典型专题让学生学会对知识融会贯通,掌握深入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2011年39题(1)问“从国际国内两方面探究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2)问“50年代中国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就是典型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横向联系。确定专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依据热点,将热点与专题整理有机结合,如近期热议中国海权问题,可组编一个有关海权问题的专题,归纳海权意识兴起、近代海军建立、维护海权的斗争等方面的史实;二是多角度、多层次的选择组合历史事实,构成专题版块。如从教育角度入手,选取“春秋战国私学兴起”、“汉代儒学成为官学内容”、“洋务运动推动近代教育发展”等知识组成“从形式、内容探讨中国教育的发展演变”这一专题。
  2.3 以加固基础为目的,以主干知识构建网络
  二轮复习的目的是巩固一轮复习的成果,加固基础,同时查漏补缺,提升学生对主干知识的运用能力。虽说现今高考是以能力立意,加大能力考查力度,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离开了知识,能力就是空中楼阁。从高考分析中也看出,无论专题如何变,解答都离不开学科基础知识。今年高考39题第二问“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12分)。”这是考查基础知识了,但据高考改卷统计,这一问得零分得人有四万多人,这就是给我们一线教师的警钟。因而二轮复习时不可教条化,要打破条条框框,在发现学生有薄弱环节时,应着重讲解。当然,二轮中所讲的基础不再是以前简单的时间、地点、事件、影响等,而是侧重于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和历史阶段特征。这是形成历史学科思维的途径,也是提高历史学科能力的基本要求。尤其是阶段特征,每一个历史事件都带有时代的烙印,把握了阶段特征,对理解、整合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抓住了“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这一特征,对同时期的井田制.宗法分封制瓦解.百家争鸣就好理解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