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明朝张居正 张居正的死因
 

明朝张居正 张居正的死因

发布时间:2019-06-23 04:19:37 影响了:

  明代首辅张居正终年58岁,依他能享用的生活条件,不算高寿。他的死因,所患何病,《明史》均未记载,但历来存有两说:一是他自己的说法,据其去世前不久给皇帝的书信中说是因为痔疮,多年误治,访得名医割治后却消耗太大:“衰老之人,痔根虽去元气大损,脾胃虚弱不能饮食,几于不起。”另一种说法是清流文士王世贞在《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传》中所言,夺了张居正命的并不是区区痔疮,而是由于他吃多了壮阳药,药性太过燥烈,又服用寒剂下火,因此发病身亡。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所载更为有趣:张居正“严冬不能戴貂帽”——天天服食壮阳药自然暖和,只是苦了百官,再冷的天也只能跟着“太师张太岳先生”光着脑袋挨冻。而这些叫做“腽肭脐海狗肾)”的**,居然是戚继光所献。除了**,还有试药的工具,如王世贞便说“(戚)时时购千金姬”送予张居正!
  这两种说法,均属一面之词,姑妄听之吧。据我常识判断,痔疮确实很折磨人,但“十人九痔”,痔疮致人死地的,还绝少耳闻。而死于**过度的,则历代均有,皇帝、大臣都不乏其人。平心而论,与当时官员相比,张居正的妻妾成群,平日靠**支撑,并不算稀罕,死于**过度的,也并非张居正一人。《金瓶梅》里,阳谷县理刑千户西门庆淫欲过度,掏空了身子,最后不得不靠淫具、**勉力支撑,结果死于非命。西门庆的形象就是当时一些纵欲官员的缩影。然而,张居正还有一个重要身份,他是个政治家、改革家,虽然没有理由要求改革家一定清心寡欲,当道德楷模,但反对派却是一定会抓住他的道德瑕疵大做文章的,他的改革伟业也必然会因为这些污点而遭到诋毁,甚至于千里长堤毁于蚁穴。果然,后来清算他时,这也成了他的重要罪证之一。
  当然,张居正的道德瑕疵还不止于此。为了省亲,他不惜花费巨资定做了32人抬大轿,精美绝伦,有客厅,有卧室,有厨房,还有金童玉女伺候,极尽奢侈之能事,且一路招摇,收礼无数。平时吃饭,一餐百菜,尚嫌“无下箸处”。还有,张居正利用手中权力,为儿子科场舞弊,三个儿子敬修、嗣修、懋修都在他当政时中进士,而且嗣修为榜眼,懋修为状元。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卷十四“关节状元”条记载:“今上庚辰科状元张懋修,为首揆江陵公子。人谓乃父手撰策问,因以进呈。”也就是说,廷试试策为张居正所出,张将策题告诉了儿子,使儿子得了状元的功名。父亲出题儿子考,那还能不出彩。
  改革,是利益的重新调整,虽与大局社稷有利,但肯定会得罪人,必然会树敌受侮。如范仲淹、王安石那样的操守高洁的改革家,尚且被人鸡蛋里挑骨头,贬得一无是处,像张居正这样不拘小节、道德有亏的人,更会被揪住不放,遭到万炮齐轰。因而,一个真正伟大成熟的政治家,当知道孰轻孰重,善于控制欲望,为了实现政治目标,必然会谨言慎行,自律甚严,是绝不会在这些道德问题上被人抓住把柄的。显然,张居正在这方面是不及格的。
  概而言之,功高盖世的张居正之所以身后一败涂地,改革成果付诸东流,除了他树敌太多,改革峻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道德形象欠佳,有明显的操守污点,成为政敌攻击的口实。这不仅损害了他的威信,也使他的改革受到严重牵连,以致最终被彻底否定。他的生活奢侈严重影响到了他的吏治政策的推行,他的不光彩死因被反对派大做文章,他的太为几个儿子打算,也被史家认为:“濒危悒忿愈甚,恋恋权位,荐人挤人,至死不休,则多男子多后顾累之也。”所以《明史》评价他是“功在社稷,过在身家”。同时代的海瑞也说他是“工于谋国,拙于谋身”。可谓一语中的。
  【童玲/图】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