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论食品安全身份追溯制度的建立】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制度
 

【论食品安全身份追溯制度的建立】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制度

发布时间:2019-06-24 03:59:59 影响了:

  摘要:随着全球食品危机的蔓延、扩展,各国人民都在积极探索建立食品安全保障制度的有效长久机制,食品追溯技术也应运而生。本文从食品追溯制度简介、意义、建设以及该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可行性分析等方面系统的介绍了食品安全身份追溯制度的建立。
  关键词:食品安全 食品追溯 食品追溯制度 食品监管
  引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但是随着全球食品危机的蔓延、扩展,食品安全危机不仅扩展到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各个领域,而且其深度也从原来的外源性食品污染发展到食品生物内在机理的疫病污染。在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疯牛病”事件、“口蹄疫”事件、“二噁英”事件、“李斯特菌”事件等食品质量安全事件为全球食品安全一次次敲响了警钟;反观国内,“三聚氰胺”事件、“苏丹红”事件、“瘦肉精”事件······食品污染已经蔓延至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使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种食品恐慌状态,也给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人民都在积极探索建立食品安全保障制度的有效长久机制,食品追溯技术也应运而生。食品追溯制度体系是能够使食品链中的组织实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确定的目标的有效工具,亦为连接生产和消费,让消费者了解生产和流通过程,提高消费信心的信息管理系统。在食品行业建立身份追溯制度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食品追溯制度简介
  食品追溯是指在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关键环节中,对食品、饲料、以及有可能成为食品或饲料组成成分的所有物质以及动植物生长环节过程的追溯或追踪能力【1】。
  食品追溯过程包括两个环节:
  (一) 跟踪(Tracking)
  跟踪是指从供应链的上游至下游,跟随一个特定的单元或一批产品通过供应链成员之间运行路径的能力。从上游往下游进行跟踪,即从生产基地——加工企业——配送企业——零售企业——消费者,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了解产品的流向,确定产品的最终形态和消费群体分布状况。
  (二)追溯(Tracing)
  追溯是指从供应链下游至上游,识别一个特定的单元或一批产品来源的能力,即通过记录标识的方法回溯某个实体来历、用途和位置的能力。从上游往下游进行追溯,也就是消费者发现购买的食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可以向上一层层进行追溯,最终确定问题所在,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产品召回中,用于查找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确定产品的原产地和特征。
  可追溯体系有助于查找不符合的原因,并且在必要时提高产品撤回或者召回的能力;同时可追溯体系能够提高企业对信息的合理使用和信息的可靠性,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生产力。英国食品机构(UK FOOD AGENCY)指出,食品供应链中可追溯体系具备下述功能: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食品残留物的监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执行商标制度、造假、食品浪费和肉类食品卫生监管。
  二、食品追溯制度的意义
  对农产品和食品进行全程追溯,是食品安全管理的必然趋势,这和它在实践中的意义密不可分。
  (一) 食品追溯制度有利于食品质量安全与保障
  一方面确保任一有质量安全隐患的被指定目标退出市场,便于对有害食品实行“召回制度”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另一方面通过向消费者提供正确的信息,改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减少食品供应商的欺诈行为,维持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
  (二) 食品追溯制度有利于提高食品企业的自身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
  国家建立完备的食品信息管理系统是对食品安全的强有力的保障,可追溯体系的建立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市场准入标准;相对于传统食品生产,建立了身份追溯管理制度的食品企业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可以获得相对高价,更易受到进口国家的青睐。
  (三) 食品追溯制度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企业管理和食品供应物流链管理的水平
  质量追溯体系(Quality Tracking and Traceability)即QTT能够通过对待售产品的物流有效调配[2],进而降低产品腐坏率,降低成本。QTT的实施减少了食品在供应过程中腐坏的几率,有效控制了生鲜产品的供应速度和节奏,并且使坏掉的产品能够更有效的召回;较少腐坏开销,降低产品的库存,提高物流效率;改善客户服务。
  (四) 食品追溯制度有利于实现食品安全风险管理
  食品信息可追溯系统可以为风险管理中的风险分析收集大量的数据,及时、连续、准确的记录、跟踪食品链中的全程相关信息,能够事先预测危害的原因与风险的程度,也能够提供污染产品的走向和流通范围,使食品召回等成为可能,最大限度的完善风险管理系统,是国家加强对食品安全质量控制的重要工具[3]。
  三、食品身份追溯制度的建设
  一个国家的食品追溯体系包括食品追溯技术体系、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公共信息平台和在食品企业推广实施等内容。
  (一) 完备的食品追溯法律法规是建立食品身份追溯制度的后盾和执法依据
  我国虽然于2011年颁布了新的《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但其中并未涉及食品追溯体系的建设。虽然我国已经从2002年底开始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也建成了中国首家农产品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数据库,借鉴了欧盟和美国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但是,迄今为止尚未有全国统一性的专门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此外,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立法散乱,一方面缺乏统一性,交叉、重复;另一方面不同标准之间存在空白,又存在标龄长、可操作性不高等实际问题[4]。因此,完善食品安全立法是当务之急,也是食品身份追溯制度其他要素建立的基石和保障。
  (二)统一的监管机构是建立可追溯体系的前提条件
  目前我国对食品安全实行分段管理,农业部、质检局、工商局、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督局各司其职。但是由此却造成了食品链连续性在管理上的割裂、法律监管空白以及部门职权交叉、职责不清等问题。
  “三聚氰胺事件”再一次证明多部门监管虽然在理论上使得食品监管的网络覆盖范围加大,看似有更多领域的监管得以分配,但是实则造成了执法依据的多元、执法部门的交叉、政令不达不通等诸多问题,最重要的是责任不明,使得各个部门在食品监管中没有责任没有压力。分阶段管理的最大弊病是各阶段之间无法衔接,使上游信息链和下游信息链断裂,所以可追溯制度若想在中国建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食品监管部门必须统一集中,才能保证制度的高效运转。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