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古诗快速“会意”二法】中国意境最美33句诗词
 

【古诗快速“会意”二法】中国意境最美33句诗词

发布时间:2019-06-28 03:57:46 影响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8-123-01  “诗言志”,一首诗歌,总是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一定的志向。正因为如此,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就成了每年高考必设的考点之一。下面,笔者将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在考场中快速“会意”,准确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知人知时,整体把握
  1、知时论文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植根于现实生活,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我们所说的知时,事实上就是根据设题者提供的作品朝代或更具体的时代背景来先对诗歌内容作一个整体方向的把握。
  例如,有这样一道鉴赏题。比较鉴赏唐韩愈《早春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和宋苏轼《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两诗内容上的不同。通过分析比较可知:韩诗写的是早春,能摄早春之魂,“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了雨后春草远望和近看的传奇景色,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情趣;苏诗写的是初冬,“菊残犹有傲霜枝”,既写景咏物,又借物喻人,赞颂了刘景文的品格和节操,是一首理趣诗。
  韩苏这两首诗的差别,反映出的不仅仅是这两首诗的区别。它事实上反映了两个不同朝代内容的区别,也就是说,同为诗歌,在唐宋两代承载的审美追求往往有所不同。唐帝国由于其边境辽阔,国势强盛,人心振奋,群情激昂,所以,诗歌内容往往注重情韵,而不会刻意去写理,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贺知章的《咏柳》,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等都是极富情韵的佳作。
  宋代由于统治者采用了文人治国的方略,从而大大加强了文人的政治责任感,诗人们也就喜欢用一种积极用世的态度,从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探缘索由。像王安石就在《登飞来峰》中用“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解释了自己勇于变法图强的缘由;还有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舜钦的“栽培勤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朱熹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都蕴含了一定的生活哲理。
  纵观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大多是唐宋诗和宋词。所以,了解这两种体裁在不同时期的内容差异,知时论文,无疑能对学生的鉴赏有一定的指向作用。
  2、知人论文
  任何作家,无论他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是豪放派还是婉约派,都不可避免会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自我的影子。所以,在鉴赏过程中,也就可以联系作家的生平经历,创作思想,立场观点等来领会作品的主题。
  平时我们应有意识地对一些主要作家的生平经历,创作思想,立场观点予以关注。如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人共同形成的边塞诗派,重在表达将士们从军报国的英雄气概,不畏边塞艰苦的乐观精神,描述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反映战士们怀土思家的情绪以及揭露将士间苦乐悬殊的不合理现象;而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诗派则以描写悠闲宁静的山水田园生活为主,艺术上颇有成就,思想却不高;李白的诗篇以其豪放飘逸的风格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反叛精神;杜甫则始终以一种严肃的、悲悯的心情注视、关心和反映祖国、人民的命运,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而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则重在揭发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残酷剥削,对人民的深重疾苦表示同情,对国势的削弱深感不安。此外,李煜由帝王而阶下囚的经历,“奉旨填词的柳三变”不得志的坎坷足迹,李清照由婉约而豪放的时代变迁,苏轼与辛弃疾的学士与英雄之别,辛弃疾、陆游、岳飞同样强烈的恢复中原的信念——都无不折射到他们的诗篇中。了解这些,显然对诗意的把握有着不可底估的作用。
  当然,每一个作家也可能存在多重思想性格的现象。所以,要想真正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还是要进入作品本身。这就必须解读诗歌的意境,挖掘主旨。
  二、解读意境,挖掘主旨
  意境,即意中之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和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歌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要准确把握诗歌的内涵。就必须首先体味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也就是抓住诗歌的画面和气氛,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此时”可能是诗歌中某个具体时间,也可能是某个笼统的时间背景,也可能是生活图景;“此人”即诗歌中抒情主体的特定身份;至于“此情”,自然就是指诗歌最终所要表达的感情。
  以王勃的《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一):“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为例,该诗表达的是一种离别之情,但全诗没有任何直白之语,而是全用景物烘托,气氛渲染。诗人仿佛把自己的感情隐藏在一层轻纱后面,触之不及,味之又宛在,使全诗具有一种深远的意境。鉴赏时,要想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就应对此时——秋夜、此景——烟笼月移、亭掩夜寒,此人——离人作一个逐一的理解和感受,方能识得抒情主体的庐山真面目。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这项操作时,一定要记住“景由情生”。也就是说,诗中之景皆为意中之景,因而,相同的景物在不同的背景下往往传递的是不同的情。所以在鉴赏时一定要着眼于意境的整体性,而不可断章取义,否则就会陷入理解的误区。整体意识是指对一首诗歌要从各方面进行综合的全面考虑,从把握整体出发去理解局部,从与前后文的关联中去解读语境,进而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旨。
  与之异曲同工的是,近年高考题也出现了类似的考点,要求考生在鉴赏了王维的《鸟鸣涧》后辨析“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以声衬寂”的手法,无疑再次提醒了学生整体鉴赏的重要性。
  应该说,诗歌鉴赏的方法远不止上述两种,但是,我们如果能掌握这两种主要方法,再辅以通解文字,品味语言,赏析技巧等方法,一般来讲,就能顺利地对一首诗歌进行“意会”,进而为最终的“言传” 做好必要的准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