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终生受益的音乐之旅】 音乐之旅
 

【终生受益的音乐之旅】 音乐之旅

发布时间:2018-12-24 09:34:55 影响了:

  怎么也不会想到我会在不惑之年踏出国门,去俄罗斯留学,但这确实又是我梦寐以求的。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许多学习音乐的人都想尽办法出国留学,也包括我身边的同学,当时真让人羡慕,总想着什么时候我也能出去见见世面,毕竟出国学习在那时都是令人向往的,很想亲历感受一下异域的音乐文化。后来由于工作繁忙等各种原因都没能实现这一梦想,但我的内心依然执着。终于在2002年机会来了,我们学院的办公桌上教育部的一纸公文让我眼前一亮,选拔音乐教师公费赴俄罗斯留学,虽然当时我还不太清楚它的缘由,但这迟来的学习机会我是一定要抓住的。俄罗斯的音乐及音乐教育体系在国际上都是很有地位的,俄罗斯这个被誉为粗犷而又热情的斯拉夫民族,在短短的文化发展中,不仅涌现出了文学泰斗,思想先锋,同时也涌现出了世界级的音乐大师,正像高尔基所说的:“俄罗斯人民在艺术领域,在心灵的创作里发现了惊人的力量,在极其恶劣的环境里创造了优秀的文学,杰出的绘画,独具一格的音乐,整个世界为之惊叹……”
  两年来的留学生活,是我这一生最有价值的一段经历,因为我有一定工作阅历,是带着问题、带着任务、有目的而去的,我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如何进一步理清我的思路,对声乐流派进行再认识、深入了解俄罗斯音乐教育体系、扩展艺术视野、积累教学曲目,如何获得更为准确的观念进行教学,对以前的学习与工作实践进行一次大检验,这些是我此行的目的。
  
  开阔眼界
  
  俄罗斯的音乐繁荣景象令人惊叹,在经历了翻天覆地的政治变革之后,俄罗斯人对艺术,对音乐依然是那么执着,俄罗斯不变的古典音乐情怀,让人感叹!正像冯骥才先生所说:“俄罗斯在变与不变之间,变的是社会与政治,不变的是历史的精神与文化情怀”。的确,俄罗斯几乎天天晚上都有音乐会演出,场场都有热情的观众。这些演出分很多类型,也分很多层次,有代表国家形象的大剧院演出――上演俄罗斯本土歌剧和芭蕾;有国际间音乐交流的国际音乐厅演出――世界著名的交响乐团NHK,维也纳交响乐团,著名歌唱家多明戈、卡雷拉斯都曾到此造访有业内人士音乐学院教学展示的柴柯夫斯基音乐厅的演出――柴院的声乐国家级考试、国家级合唱指挥考试、著名教授的学生音乐会演出都在此展示;有适合年轻人的现代音乐厅――上演现代音乐剧《猫》;有上演本民族民间歌舞的演出……,真是分门别类、举不胜举。有一次我们观看最微型的家庭音乐会,一家五口人,演出家庭五人合唱,观众虽然不多,但那种和谐、自信和幸福洋溢在他们的脸上。可以说,音乐会深入到莫斯科的了各个角落。
  通过观摩,确实开阔了我的音乐视野,欧洲音乐文化已形成它庞大有序的体系,从创作、表演、欣赏、受众体无一不体现它的历史文化底蕴。它的繁荣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同时也与一大批无私奉献的、为俄罗斯的音乐教育做出贡献的人们是分不开的。经过他们不懈的努力,俄罗斯专业音乐教育、师范音乐教育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他们的师范音乐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良好素质的音乐欣赏者和观众,而音乐学院的精英教育又培养了世界级的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及歌唱家。著名的声乐教育家叶莲娜・奥勃朗佐娃依然活跃在柴院的教学岗位上,德米特里・赫沃罗斯托夫斯基与涅特莱布克这一对俊男靓女的歌唱家是俄罗斯人的骄傲。这种阶梯式的音乐教育模式,使专业艺术水准、大众的文化修养、艺术素质同步提高,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关注教学
  
  临出国前有人曾说去俄罗斯学什么?他们落后了!而一进入课堂,这些疑虑就全部打消了。导师是一位有着丰富演唱经历和教学优秀的女教授,她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亲切,她遵循一个原则,对任何学生的教学都是鼓励和引导,真正体现了前苏联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教育思想。她的教学还体现在注重实践,把教学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她曾在法国艺术歌曲比赛中获金奖,经常参加各种类型的演出,有着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她非常重视学生在舞台上的实践锻炼,她认为作品要在练习中不断提高,在演出中不断成熟,不经过观众认可的作品便不是成熟的作品。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观摩了她亲自指导的小歌剧《仲夏夜之梦》的排练,并且在这个剧里担任角色,每天和学生一起排练。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年龄层,个人音乐素质都很不错,从识谱、分声部、背词到合成,学生们始终处于主导位置,完成任务的能力相当强,同学们合作愉快,在这愉快中,大家锻炼了各声部之间的相互配合、表演、声音与身体的协调等专业能力。他们将此剧带到社会上公演,暑假又带到德国去演出。总之,在这次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起到助学者、引路人、辅导者及策划者的作用,而学生是这次活动的最大受益者。课堂体现了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同时演唱方法、声音观念、风格展示等内容,全部在实践教学中展示出来。说实在的,这种灵活、多样的声乐教学形式在我国(至少是目前)师范院校是很难见到也很难实现的,首先的困难便来自教师的观念和意识,把技术教学弄得太单一,总是在技术里转来转去,评价学生也不够客观,很多学生的潜能不能充分发挥。
  因此,在我回国后教学的近四年中,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更新变化着我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上正确运用评价机制,强调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全方位教学,人人既是参与者,又是观摩者。我逐步重视实践教学,比如每学期我都会让学生组织不同的音乐会,并且标有主题《中国作品演唱会》、《俄、法艺术歌曲演唱会》、《中、外艺术歌曲演唱会》、《自弹自唱音乐会》、《重唱音乐会》等,带领学生到周边学校进行交流演出。特别是在教育部举行的师范生五项全能基本功比赛中,我的学生获二等奖,更加体现了我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我在本科生声乐艺术教学中形成的一系列特色课堂教学一音乐会一社会演出一参加比赛。这样多元的训练培养模式,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大幅度的提高,特别在今年就业情况非常严峻的情况下,我所教授的10名毕业学生中有3名考上研究生,5名学生分别签约在甘肃、山西、上海、深圳、成都等地工作,他们签约工作的最大优势在于综合能力,具备了演唱、弹奏、指挥、舞蹈等基本素质,完全可以胜任一名中小学音乐教师,这不正是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学音乐课改后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吗?我想这就是我出国学习后最大的收获吧!
  俄罗斯的声乐教学,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目标,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是为大剧院培养专业演员的,他们在选择学生上就非常慎重,叶莲娜・奥布朗佐娃教授这样说:“一旦我们教师在选拔学生时出现错误,我们就将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学生又怎么办?因为一个演员一旦不成材,就等于他的命运是不幸的,希望是破灭的,很痛苦”,所以选才上不能有误。国立格涅辛音乐师范大学,是专门培 养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师,也就是这些毕业生主要分配到各级、各类专业音乐院校及儿童音乐学校做专业音乐教师,除了注重专业学习还很注重专业教学法,因此该校的声乐教师大多是功勋演员、人民演员,具有丰富的演唱经验和舞台表演能力。而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定位在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所以他们关注的是合唱指挥教学法、音乐教育学、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教育史等学科,这样的培养模式为俄罗斯专业音乐团体和各级各类音乐学校培养着大量的人才。
  
  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的教育特色
  
  俄罗斯正规的师范音乐教育与东欧部分国家同样起步于19世纪,音乐教育同样经历了由教堂到学校的转变,从最初的仅限于学习教会歌曲、教堂乐器演奏等内容,或口传心授的授课方式,到19世纪60年代,由于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等一大批具有进步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提出“自由教育思想”主张的广泛传播以及俄罗斯民主思潮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音乐教育及教学才开始以独立的教育形式得到实施。随着专业音乐教育的建立与完善,师范音乐教育也紧跟其后,音乐教育向制度化迈进,大众接受音乐教育机会日渐增加,师范音乐教育为俄罗斯培养了大批优秀音乐教师,他们活跃在俄罗斯的中小学,为普及国民音乐文化素质努力奋斗,使人们看到了文化艺术的渗透对整个民族素质的影响是多么重要。
  1、重视音乐师范教师教育的理论研究
  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音乐系十分重视音乐学教师教育的理论研究。首先有一只很强的师资队伍:以著名钢琴家、教育学博士、俄罗斯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音乐部主席和评审委员、国际教育和社会科学院院士根纳季・莫伊谢耶维奇・齐平先生为学科带头人,“他是现当代俄罗斯享有盛名的音乐教育家和权威音乐评论家之一,在音乐教育理论、实践、教学法研究方面均有独到见解,受到俄罗斯国内音乐届的一致好评,在长达四十多年的高等音乐教育实践过程中,齐平教授在继承和发扬俄罗斯钢琴演奏学派传统的同时,进一步深入细致地研究当代音乐教育理论及应用问题”。他发表了三百多篇音乐评论文章和许多音乐教育专著,其中包括《音乐演奏艺术――理论与实践》、《音乐活动心理学》、《音乐家与音乐工作》、《当代俄罗斯音乐家访谈录》等。他是教授钢琴技法的,他主张音乐技能教学要有一个长期性计划,和其它学科同样,而不是因为其学课特点而即兴成分多于计划,这个长期计划要经过深思熟虑,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不断调整及不断完善。他认为作为师范音乐教育的教学更应懂得教学法、心理学,比如教学应多采取鼓励方式,从事演奏的学生,特别在考试及上台前不批评,多表扬,他把技能教学上升到理论研究层面,善于找出规律性的方式,总结出了非常好的方法,始终遵循俄罗斯音乐教育的原则――“那就是对学生,不要以为你仅仅是提高学生技术,而是提高他的兴趣,最重要的一点,跟你学习很有兴趣”。他还强调“一个好的教师应是一个博学者,教育者的职业是创造性的,好的教师本身应是在不断的学习、积累中充实自己、使自己走上更高的层面来面对学生、自身要知识丰富。做一个教育家难,要保持它就更难了。”
  符拉基米尔・尼古拉耶娃教授则是一位认真严谨的专门研究俄罗斯音乐教育史的学者,写有专著《俄罗斯古代音乐教育史――10世纪至17世纪》、《俄罗斯音乐教育历史观点与师范特点》。在她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清淅地看到俄罗斯的音乐教育是如何经历了漫长的形成阶段、发展阶段,以及进入20世纪音乐教育如何融合了其它音乐文化传统的全过程。她的著作对俄罗斯音乐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从古至今进行了展示和分析研究,在进化发展的方向性与新方向形成发展有关的结构变化、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等方面,都进行了充分的说明。她同样是教授钢琴演奏的教师,但在理论研究和教师教育、教学法等方面进行潜心研究,这一点她非常执着。
  马留戈夫博士是专门研究现代音乐教育、特别注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学者。他认为现代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法融合了多元文化,强调新的评价机制。他将俄罗斯近代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教育观点作为俄罗斯师范教学的研究课题,实施课题教学融合了现代教育思想,以个性的、创新的、观念来学习音乐。
  从以上几位教授的研究特色和研究方向不难看出,莫师拥有一支比较全面的研究教师教育的团队,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很有建树,坚守着音乐教育理念的传承。在教学内容上则囊括了音乐教育史、音乐教学法、实践音乐教学、中小学音乐教育等音乐教师教育的各个方面。这样的学科梯队,是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从理论到实践教学上都始终处于优势地位的重要原因。课程设置紧紧围绕着教师教育的目标进行,比如“俄罗斯音乐教育史”、“音乐现代演奏技术”、“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实习”“合唱指挥法”等,学生在这里不仅学习了音乐演唱演奏技术、技巧,更重要的是学习了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因才施教,如何组织中小学最为擅长、最聚凝聚力的合唱指挥,如何将音乐审美传递给学生。考核评价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每一门课程的考试根据情况有考查或者考试两种方式,考查的科目很少死记硬背,有写论文,有面对面的论答,这样做的积极意义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思考问题的主动性,但也有些弊病,那就是教师如何评价,会不会带来随意性,教师的判定能力是否准确。另外系里每年都要举行赛教的展示,每两年毕业生的论文采集起来由教研室装订成册,作为资料编成文档,以此记录学校的教育与研究成果,同时也分发给学生作为纪念。
  2、重视音乐师范教师教育的综合能力
  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音乐系从开始建立就十分重视师范音乐教育的特点,其定位是比较准确的,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培养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综合能力,是其办学方针。对比我国,虽然师范音乐教育从新中国开始就建立了,但由于当时师资、办学经费等原因,培养音乐教师的任务基本直接由全国各大音乐学院承担。但音乐学院是培养专门从事音乐演奏及演唱的专门人才的地方,其专业性和学习的特殊性非常突出,重视个性实践能力的获得。另一方面,也由于当时思想观念不够明确,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师范生培养是按着培养表演专业的模式进行教学的,其教育学、教师教育、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教学法、实习等课程的开设是空白的,学生们的学习攀比的对象是表演专业的钢琴演奏、声乐演唱等内容。这些导致师范毕业生无法从事教学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音乐师范教育是略嫌尴尬地发展着的。直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时代的推进,我国的师范教育才开始进行全面调整,人们逐渐认识到师范音乐教育的真正内涵,明晰了培养目标。
  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始终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为己任,在课程设置上除了设置相关基础课之外,还特别重视合唱指挥课――这一中小学最为需要,最为实用的课程。合唱教学一直是莫师引以为豪的传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专业音乐院校为培养独唱精英人才的同时,合唱教学有着个别专业教学所不能替代的内容。这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总体来说,此次莫斯科的音乐之旅,我取得了丰厚的收获,令我终生受益。带着收获的喜悦,我将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给祖国,为祖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发展尽己所能!
  
  姚青:陕西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栏目策划、责任编辑:赵卓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