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齐白石的“平正见奇”|齐白石生平简介
 

齐白石的“平正见奇”|齐白石生平简介

发布时间:2018-12-24 09:47:36 影响了:

  齐白石的一生,可以用“平正见奇”来概括。艺术创作如此,生活表现亦然。话还得从他定居北京讲起。   1917年,齐白石去北京定居。这一决定看似平常无奇,但却包含诸多险象与变数。这个在湘潭星斗塘村生长的乡下人,从“牛角挂书”到雕花细木匠,只读过几年私塾,虽然曾短暂跟师学画,但主要是靠临摹名人字画起家的。艺术修养不够全面,画尚可,诗、书、印不行。“半桶水”的艺术学徒,居然心生宏图之志,没有大智大勇是不堪想象的。
  北京毕竟是皇城古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政治上、文化上的保守势力十分强大,美术界一些人对中国画的革新表现出排斥态度和偏狭的宗派情绪。而另一方面,它又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在思想潮流上影响了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中国画界正处于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京城虽然占据中国画发展中心位置,艺术市场相对比较繁华,是国画家云集、发展的首选城市。但要想在市场立足,对一个没有社会背景,没有卖画为生经验的齐白石来说,谈何容易。
  果然,趁齐白石初来乍到,脚跟未稳之际,社会“杂音”不绝于耳,有的几近漫骂与攻击,什么不懂绘事,只会掌墨斗的“齐木匠”、“百工之流”;没有跟过名师,谈不上门派的“野狐禅”;儿时只读过几年私塾,肚子里没有几滴墨水,字不入法的“薛蟠体”等等,似乎都成为趋赶他的“魔咒”。一些人等着看他的“戏”,估计不久即被逐出京城。
  然而,齐白石凭着敏锐的洞察力与大智慧,识破了这一幕幕闹剧的真象。京城能否容纳他,不在乎这些“杂音”,关键在市场。这位天资聪敏的乡下人曾于1903年首度来京云游考察,悉心了解艺术市场动向,找到了自己与市场的差距,回家进行苦练,完成了五出(指出游北京、陕西、广东、广西、江西)五归的修炼计划,扩大了眼界,丰富了阅历与知识,艺术造诣有了长足进展。他相信自己基本具备了挑战市场的能力。所以,他此次是有备而来,不会动摇心志,采取了泰然面对的态度。不断以智慧的作品示人。虽然一时并没有被市场看好,但却获得了市场的“准入证”:有慧眼人登门求购作品。
  其实14年的修炼并未达成“正果”。准确地说,他只停留在传统文人画的笔墨表达层面,深受师古而泥古不化的困扰。处于亟待从古人的窠臼中跳出来,另辟蹊径的困惑阶段。所以,那些冷嘲热讽,并非完全空穴来风。
  也许功夫不负有心人。处于困境中的齐白石,幸得大智大勇者赏识与点拨,如梅兰芳、陈师曾、徐悲鸿等。他们都是活跃于艺术界有名望的艺术家。对齐白石在艺术上的突破影响极大。“君无我不进,我无君则退。”道出了齐白石与陈师曾道友的深厚情谊。
  齐白石终于大彻大悟,明确了艺术创造的真谛:既要把传统文人画学到手,叫做“打进去”。这是第一阶段。也就是他的现状。那么更为重要的则是攸关他艺术生命的第二阶段,即必须坚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优良传统,彻底摆脱古人的羁绊,创造自己的艺术风格,这叫“打出来”。智慧过人者方可“打进去”,勇气出众者才能“打出来”。凭着他的才情、对文艺的酷爱与吃苦耐劳的精神,“长夜镌印忘迟睡,晨起临池当早朝”。经历第一阶段的磨练,对传统文人画有着惊人的再造功力。其摹写功夫熟练到乱真的地步,仿石涛、八大的画作,居然连专家也难分真伪。泼墨写意能做到这个份上,恐怕是史无前例。可以说,一般人对于“打进去”是望尘莫及的。唯有大智者才能领悟前人的心志,笔墨的精髓,从而释其要领与绝招,方可选准切入点,少走弯路,比较顺当地进入摹写状态,以达其出神入化的境界。
  如果说,他的五出五归是艺术的沉淀期,那么与陈师曾等友人切磋技艺,则是他的艺术爆发期。他已经明确面对的最大困难是挑战自我。“余50岁后之画,冷逸如雪个,避乡乱来京师,识者寡,友人师曾劝其改造,信之,即一弃。”他不断否定自我,“决心大变”,经过天命之年后的“衰年变法”,终于具备了“打出来”的条件与勇气。
  实际上智与勇往往呈伴生现象。即“打进去”的大智中有勇气作用,而“打出来”的大勇里不失智的配合,此文仅从大的方面来说的。
  为什么“打出来”要有超常的勇气,问题是不难理解的。既然习以为常,娴熟到家,极易产生木已成舟的满足感。这感觉磨灭意志与进取心。因此,欲从摹写的习性中解脱出来,其难度远大于“打进去”的智慧与勇气。因而才有了“打进去容易,打出来难”的说辞。不少人会因循守旧,做一辈子“画奴”。能脱胎换骨,彻底从传统文人画颓废的避世隐恋、消极的自我清高中“打出来”的人寥若晨星。因为视觉艺术靠形象说话,创立自己的艺术语境,必须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出类拔萃,能说不难上加难么?在未见自己创作的主观性与民族气派初露端倪时,奢谈“打出来”,仍然是痴人说梦。
  顺便说说,所谓“打进打出”论,是齐白石弟子李可染于1943年创立的,原话为“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是其艺术实践的经验总结。而李正式叩拜师齐,则在1947年春。此前20多年,齐师已成就了大业。其“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精神内核,与“打进、打出”论异曲同工。
  齐白石的成功,有其更为重要的深层原因,即是发展新文人画的时机已经来临。换言之,艺术国里的智勇双全者大显身手的气候已经形成。
  清末民初,政治气候趋暖,社会环境及意识形态相对宽松,人们的生活习尚、审美标准都发生了根本变化。男人头上的辫子已经剪去,女人裹小脚的习惯已不复存在。因而仿古文人画也走到了历史的尽头,社会亟需新文人画艺术取而代之。
  这种全新的艺术,总的来说,与传统文人画相悖。构思方面应为入世,贴近现实生活,表现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艺术表达方面,与民间艺术化合,创造大众化的艺术形式。
  议论新文人画容易,实践起来会碰到不少难题,如观念的转变、生活的积累以及全面的艺术修养等等。而创作优秀的新文人画,则取决于新内容与新形式完美的结合。之所以齐白石能鹤立鸡群,首先是他的观念实现了与时代同步的转变。这是他长期生活在社会最低层,观念与劳动人民趋于一致的客观因素促成的。同时他极善寓情于物,逐将文人画与民间艺术进行联姻试验,并喜获硕果。率先跨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实现了文人画从精神到形式的转换,成为中国画承前启后、开历史新河的一代宗师。此外,还有“画如其人”等诸多因素。
  齐白石的气质不凡,表现在许多方面,如是正直本分,言出于心,痴情于绘事,“分不清金子的真伪”,亦不知真言可畏的变故;生性天真无邪,诚心待人,不作算计;生活简朴,没有过高的物质享受与奢望;热爱农村山水田园生活;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情感温和细腻,风趣幽默;喜欢稚拙玩味的民间艺术等等。这一切的一切,又与他选择个性化的平正构图与形而上的艺术精神有着显著的因果关系。同时又体现出他的确是一个大智者。
  齐白石的作品,素以“平正见奇”著称。如《小鱼都来》、《柴耙》、《发财图》等等。以其细腻的情感,睿智的绝想,灵秀的隽永感人至深。非大手笔莫属。因为构图平正,缺乏变化与动感,极易呆板。而平正构图又能见奇效,更是难上加难。平正构图与构思的奇思妙想是一对矛盾。但在齐白石手上却统一和谐起来,并打造出完美的艺术形式。就是说,在平正中见“曲径通幽”。即构思的延伸非平直而为“曲径”,这“曲径”是通向耐人寻味的“幽”(意境),故能产生“弦外之响”的余韵。此外,泼墨挥毫亦便于在平正中尽兴发挥,方可造出悦耳润心的视觉感染力。可以说,“平正见奇”乃“画如其人”耳。
  “文如其人”与“画如其人”的道理如出一辙。这是思维形象与视觉形象塑造方法与艺术效果趋同的泛艺术现象。即艺术方面的“平正见奇”,势必在生活方面有所表现。
  写信,平常正当。属于“平正”行为。“土改”的时候,齐白石理直气壮地向毛主席致信,陈述他家的200来亩地不是剥削来的,而是他画画画来的,希望不要划成地主。一般而论,象他这样在外工作的人,对土改运动讳莫如深,采取回避态度。相形之下,齐白石与众不同的天真无邪,智勇过人的一面尤为突出。
  看似“平正”的一封信,却与他的作品一样“平正见奇”。因为毛主席都禁不住批了“酌情处理”四个字,字字千钧。尔后转给时任中南区负责人王首道同志。然而最终这封信被乡里压住了,还是给他家划成地主。其实根据土改政策,地主成份是按田亩数量及雇工剥削程度决定,不是仅指田产的来源。应该异议的是,分明不可为他却有为,是不是反映出他在政治方面的“天真”、偏执与一厢情愿,抑或是大智若愚?是不是所有艺术大师都怀有这种情绪?只能留待另类题材去探讨。但这些东西对于艺术而言,倒是大有裨益的。
  那封“平正”的信,居然掀起了滔天大浪。冷静思考之后,你会得出如下结论:齐白石生活中大智大勇的表现,确乎“平正见奇”。这个奇迹并不小,可以说,当时不仅在美术界,而且在全国都属于奇迹之最。
  综上所述,齐白石的作品与生活都充满着“平正见奇”的表现。之所以他成为承前启后、开历史先河的艺术大师,就是因为他首先是一位大智大勇者。
  大智无碍,大勇无敌。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
  责任编辑:杨建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