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小学生文明礼仪内容_文明传播的解读之五
 

小学生文明礼仪内容_文明传播的解读之五

发布时间:2018-12-28 04:03:22 影响了:

  面对大灾大难,中华文明的内省与自省意识重新显现,包括反思过错和缺陷、着力解决生态问题和重建规划的科学性问题。反躬自省,这是科学发展观之必须。      文明传播的科学哲学角度强调的是文明即历史与文化价值的真实可持续性这一观点,构成对科学发展观的有力解读。文明自省意识在这次大灾大难面前是较强表现的,某些自我缺陷、无效举措、不良行为和科学预见的结论性意见得到及时的媒体反映和报道,受到国家的重视。
  从人文的角度,我们不妨反省:几十年来、西藏农奴制的非人性和反人性的残酷史实为什么不为西方民众所知道?“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从价值哲学的层面,一种文明形态的内省意识是该文明存在的基本依据,厉兵秣马与补偏救弊是中华文明的特质、而从科学哲学的层面上,我们已经并将进一步展开科学与实践可行性的自省。
  孟子曰:“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中国革命胜利已经半个多世纪,“文革”大动乱结束也30多年,长期的和平环境对中国是难得的历史机遇,有利于现代化建设。但和平容易滋长安逸、享乐之风今年以来的雪灾、“藏独”骚乱、特别是这次特大地震,对中国是连续大考验,涤荡着颓靡、虚浮、低俗之风和其他邪气,激发着中华民族的正气。这些正气异常宝贵,是战胜一切天灾人祸的精神力量,应分外珍惜和弘扬。
  这当中,透明度是一个关键词,媒体关于地震科学的介绍、历史上形成的地震带、科学的避震与救生原理、各级政府应急预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决策与执行的衔接问题、志愿者和自救队伍组织的有效性、关于新闻道德的拷问、善款使用的方式、学校建筑问题、救灾物资的生产和物流配送的科学原理、救治与防疫及其重建规划的科学原理,尤其一些生态建设性意见都带有文明传播的内省特点。
  共克时艰之际、内省意识的觉醒、这是文明复兴的前兆。前一篇《真爱》的诗作,实质上,就是文明反省的一种文学表达方式。
  余震尚有威协,大地仍在痉挛。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抗震救灾已经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但随着工作重心的逐步转移,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受灾群众的安置牵动人心,堰塞湖的安全令人担忧,疾控防疫尤为紧迫,恢复重建异常繁重这场硬仗的最后胜利,需要真情更需要实劲。
  “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这种透明和自省意识绝对不是“负面报道”,而是科学发展观的表现。
  我们这里摘编地震学家滕吉文的文章。
  
  地球瞬息间的骤变――汶川地震
  
  地震的策动源:物质与能量交换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地既是不断地为我们提供物质资源的宝库,也是地震等次生灾害的策动源。诚如我们所见,地表上有高山、峡谷、河流、湖泊、海洋以及一些壮观的海陆变迁。这些现象告诉我们,地球运动之长久、规模之大,绝不可能是由地表因素产生的,而必然涉及到地球的内部。因而把握自然灾害内在规律,就必须越过地平线“抚摸”地球内力作用的脉搏。
  
  地球岩石圈不是一个整体,不仅有人陆、海洋,而且还有海岭、岛弧等,大陆和海域又常被一系列的深、大断裂所切割,故形成了数个不连续的构造单元。我们称这些构造单元为板块;地球有六大板块,即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澳洲板块和南极板块,随着观测精度的提高,现在已分为九大板块了。这些板块的界限并非是人陆的边缘,而是由海岭、岛弧和活动断裂组合而成的。板块的边界都是运动的,所以岩石圈各大板块的边界是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地方。
  地球在永不停息地运动,不时有火山喷发、地震爆发,这都是由于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强烈交换、运移和深层动力过程所致。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在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作用下,永不停息地运动。当今世界的海、陆格局则是在漫长的地史年代里经过白云苍狗多翻覆,沧海桑田几变更,即地球内部物质分异、调整和运动与变迁的产物。在这个变迁的进程里,深部物质在力系作用下运动促使这些板块向不同的方向运移,且碰撞、挤压,且在板块边界处造成强烈变形。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地震频频发生。在近10年的时间里,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多起强烈地震,特别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震带爆发的强烈地震几乎年年都有。自2001年开始,全球范围内的8级强震似乎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活跃阶段,一共发生了6次,分别是2001年萨尔瓦多8.0级地震;中国昆仑山口8.1级,2003年日本北海道8.0级地震,2004年苏门答腊9.1级,2005年苏门答腊8.5级,2008年汶川地震。特别是2004年12月29日苏门答腊爆发的9.1级特大地震打破了全球8.5级以上地震长达40年的异常平静,这表明全球地震活动可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中国被世界两大地震带所围
  中国大陆在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作用下,形成了一个破碎镶嵌的块体,且被世界两个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喜马拉雅地震带所包围。因而在中国境内形成了很多很多的地震活动的分支。它们多处于板内块体的边界处,亦为地震活动频繁与地震高发地带,包括近期刚发生的汶川强烈地震。但事实上,这次汶川地震的祸根在龙门山。龙门山位于四川、云南的西部,四川盆地的西北边缘。在欧亚大陆和印度次大陆,陆-陆板块碰撞、挤压与耦合作用下,青藏高原深部物质流展,且在川、滇西部形成了一个构造、地震均十分活跃的地带,呈Y字型。构造带西边是鲜水河断裂带,东边是龙门山断裂带,南边是近南北向的安宁河断裂带。走向为北东的龙门山断裂带可分为:龙门山后断裂、龙门山主断裂、龙门山边缘断裂。汶川正位于这个Y字型断裂构造带龙门山大断裂上。当印度洋板块不断向西推进时,这就迫使青藏高原的物质向东和向东南运移,但是由于四川盆地像一块“钢体”,阻隔着物质的东流,于是“冲突”就发生了。事实证明龙门山大断裂及其周边地带(包括其北部的近南北向断裂带)在历史上确是地震频发的地方,早在1933年,在龙门山大断裂北部的叠溪就曾发生过7.5级强震。那次地震让叠溪这个地方几乎从地图上消失。
  
  汶川地震比唐山地震多放出3倍能量
  汶川主震和余震的能量均向东北方向迁移,8.0级主震的破裂长度达300公里,它的能量辐射或影响范围就更大了。这次地震破裂的速率平均为3.1km/sec(秒)。因而成都、绵阳以及周围地带都遭到了强烈的破坏。此外,截止到2008年5月23日8点,汶川地区共发生余震6000多次,其中4.0级以上余震171次,4.0~4.9级地震145次,5.0~5.9级地震22次,6级以上地震4次。汶川大地震比唐山大地震的震级大0.3级,但它所释放出的能量却大了3倍。
  
  世界性难题――地震预测
  
  地震预测,这是个亟待攻克的世界性难题
  地震预测,这是一个亟待攻克的世界性难 题,也是一个亟待实施的防震减灾工程。防震减灾和强烈地震的预测是世界公认的难题,但却是全球地学工作者的一个宏伟的科学目标向往。这是因为地震灾害对人类的生活与生存环境、对国家建设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并还在不断地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可是地震的“孕育”发生和发展受到众多深度要素的制约,而且每一次地震都有其本身的特点和深层动力过程,为此给地震的预测带来了极大困难。
  在过去的百年里,有高达180多万人被地震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平均每年就有1.8万余人死于地震,经济损失达千亿。进入21世纪以来,地震灾害更是愈演愈烈。然而从19世纪70年代以后,现代地震学创立以来的130余年里,防震减灾和地震预测一直是地震学乃至整个地球物理学界莫不苦思冥想的科学命题,他们夜以继日为地震预测、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的途径而刻苦奋进。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地震一直是地震学家关注的焦点。当然地震预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如果能有事先的预测,就能大大减少损失,对海城大地震的成功预测减少了10万余人的死亡。为此,把握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和发展的深层过程和动力学响应,就必须越过地平线,到地下深处去抚摸震源和周围介质与结构变异的“脉搏”,因为科学家在地表所见的只是地表现象,怎么讲都是定性的推断,为此我们首先且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在震源深处及其周边介质与结构的物理-力学属性变异和其物质运动的动力学响应。
  作为地震预报,就是要预报地震将要发生的位置、地震的震级、发生的时间,以及发生的概率。地震预测通常分为长期10年以上,中期1年至10年,短期1日至数百天以下,有时还将短期预测细分为短期10~100日和临震1日~50日。地震的长期预测最突出的进展是板块边界地震空区的确认,以及地下岩石中的应变释放的速度。地震中期预测是看应力影区,就是由地震空区模式可以推知地震的发生受到先前发生的地震所引起的应变力变化的影响而加速或减速。在中期预测中,地震活动性图像是用得最多的一种地震预测方法,之所以用得多,部分原因是比较可靠的地震活动性资料随处可得。此外就是图像识别,通过图像识别来预测地震。地震短期预测要靠前兆,地震前常常可以观测到一些异常,如介质的应变加速或者是地面隆升,重力场变化、磁场变化、电场变化、地下电阻率变化、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流体流动,地下水化学成分变化、大气化学成分变化以及一些可能对应力、对岩石中的裂纹或岩石的特性的变化敏感的参量等。为此,科学家们通常可以根据地震台网的长期的记录和众多的震兆现象或异常反映来综合分析可能地下临近地震发生和发展的破裂响应和应力状态。
  
  地震前兆,始终是困扰科学家的一个问题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还没有发现一种地震发生心要因素,即某种前兆,或是地震发生一定不会出现的因素。因而有关地震前兆的问题,什么是真正的前兆,怎么样认识前兆,不同前兆的“含金量”是多少……等等,始终是困惑科学家的一个问题。
  在全世界对地震的预测同样是艰难的,举一个例子:曾对帕克菲尔德的地震进行过预测,即预测在1988~1993年会发生6级地震,时间跨度是很大的;预测1988年~1993年会发生6级地震,结果在2004年9月28日发生一次6级地震。从1988~2004年是一个很长的跨度,虽然帕克菲尔德的地震预测与2004年9月28日的地震震级相似,破裂的范围预报对了,但是很明显发生地震的时间却没有预测准确,整整晚了11年。地震学家迄今为止对于特征地震在一段断层上重复发生的时间,无法解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起伏变化。这便说明对特征地震预测仍缺乏认识,模型尚有待不断改进和探索,这也说明地震预报依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我们清晰地知道,上天、入地、下海是人类向地球和宇宙挑战的三大壮举,然而入地实在是难度太大了,高精度的地球物理探测也只能限于地壳层次,但人类在探索地球深部奥秘的征途上一直在持续前进,且从未放弃过。
  
  地震预测的困难究竟何在
  地震预测的困难首先在于地球内部不可入性。迄今为止最深的钻井是前苏联科拉半岛的超深钻井达12.2公里。通过地球物理的方法精确地探测地震震源附近和周围介质与结构,对预测地震发生的地点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就是说,要通过高精度的人工源深部地震探测,以查明强烈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的介质和结构的深层环境。其次,大地震的非频发性,大地震复发时间长,比人的寿命,甚至比有现代仪器观测以来的时间长得多,每个大地震个体差异大,规模性和周期性小,这便大大地限制了地震学对地震现象的观测和对经验规律的集成以及认知上的不断深化。
  大地震之前的前兆现象的研究,目前仍然处于对各个震例进行分析、总结和研究阶段,尚缺乏建立地震发生的理论所必需的切实可靠的经验规律,更谈不上其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模式。对于一种自然灾害,特别是规律性的探索,必须掌握更多的震例,即事件或“样本”,可是在地震学家要去分析和研究它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性时却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即缺乏必须的样本和参量。地震的“孕育”、发生和发展的物理一力学过程是复杂的,汶川大地震就是三条断裂带在向深部延伸于震源处汇聚和深部物质运移产生的,所以地震过程又是高度非线性的,各向异性的,是极为错综的动力过程,同时还要受周边构造运动的制约。因此地震前兆出现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是与地震震源区介质和结构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地震过程的高度非线性、各向异性密切相关。
  
  只有科学进步才是地震预测的“明灯”
  
  地震预测的困难源于人们不可能准确认识和确定近期地震活动区(带),活动断裂以及将会发生强烈地震的地区,而且尚难以进行高精度的测量断层活动的微小运移以及邻区的状态,即对其中的物理过程仍然几乎一无所知,人类必须从把握地震震源区介质的微小破裂开始,对其发展形成一条“破裂链”时,即强烈地震发生时的整个深层动力过程,才能对地震的发生过程有一个比较深化的认识。
  当今不可否认的是,只有科技进步才是地震预测的“明灯”。现在气象预报是比较好的,可以较精确预报80%左右或再高一点,或低一点;可是在100多年前天气预报仍然是靠蚂蚁出动、燕子低飞来预报下不下雨,经过100多年的历程,才使得这一科学不断完善。当然这也得利于可以在不同地带取得大量的数据和进行观测。另外从理论上讲,对于解运动方程来说,流体力学方程相对于固体力学方程比较容易一些。地震前兆是很多很多的,在地震之前不同的地震地区会出现不同的前兆,这些前兆哪些是属于规律性的,哪些是属于真实的,怎么样研究这些前兆现象并对其去伪存真,且给予加权来综合研究,这是必须探讨的。   坚持地震预测的科学实验,需要地震预测试验场。为了地震预测,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进行了很多的工作,无论是地震观测、形变测量,还是强烈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的精细深部介质构造环境的研究。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很多国家都在进行地壳和上地幔深部精细结构和深层动力过程的研究,中国也必须强化这一基本工作。
  在加强对地震预测研究的同时,还要迅速实施与加强防震抗灾研究。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中国境内曾发生了多次强烈地震。灾害一次次发生,除了继续不断地对地震预测进行探索,更应强化防震抗灾。
  
  唐山大地震发生在1976年,震级7.8级,唐山城市人口为150万,因地震死亡24.8万,重伤16.4万,恢复时间10年;智利大地震7.8级,城市人口100万,因地震死亡177人,少量受伤,恢复时间仅用几个月的时间。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首先在于设计、施工、建材里面是否遵循了裂度防范,是否考虑和进行了设防,是否采用了适宜的建材和土木结构?当年的唐山地震区基本上没有考虑地震设防,采用的是混凝土预制板,而不是混凝土浇灌,所以才造成了如此大的伤亡。
  地震预测、防震、抗震是必然的轨迹,显然地震预测和防震、抗震必须并行,即实施双轨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重大破坏和经济的损失。
  
  世界上典型大地震的回顾
  
  1960年旧金山地震,震级是8.3级,房屋倒塌42000栋,死亡3000人,摧毁美国西海岸很多大城市,1日金山大地震以后是火海一片。
  1920年中国宁夏海原大地震8.5级,烈度是12度,震源深度7公里。
  1960年智利康赛普西翁大地震,连续遭到25次强烈地震袭击,其中超过8级的3次,超过7级的10次,最大8.5级,这一次灾难使6000余人丧生,10万人家被毁,全国1/5的工业遭到破坏,经济损失高达4亿美元,这次大地震还造成20世纪最大一次6米大海啸。
  1966年3月8日邢台发生大地震,6.8级,震源深度10公里,两个星期以后3月22日在隆尧县又发生大地震,周总理亲自去慰问。
  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震级为7.8级,经济损失达1000亿人民币。
  1995日本阪神地震,震级是7.2级,造成5400人丧生,34000多人受到损失,直接损失是1000亿美元。
  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震级为7.6级,共有2539人死亡和失踪,725人重伤,11306人轻伤,住房全倒9909栋,半倒为7575栋。
  2003年12月26日伊朗巴姆地震,只有6.8级,却造成4.1万人死亡,使千年历史的巴姆古城毁于一旦。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地震,震级为9.1级,海啸以后一片狼藉。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强烈地震,震级是7.6级,造成8.6万人死亡,1万人受伤,数百万人无家可归。
  
  相关专家对于地震救援和灾后重建的建议
  
  崔鹏: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四川水利抗震救灾指挥部专家组成员。
  葛全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倪四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空间与科学学院教授,博导,“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堰塞湖怎么处理?
  地震中形成的堰塞湖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大型高危堰塞湖一旦溃决,会造成大规模溃决洪水灾害。堰塞湖有三种溃决形式:瞬时全溃、瞬时部分溃、逐步溃决。如果是逐步溃决危险性就不大,瞬时全溃是危险性最火的情况。对于堰塞湖怎么处理,堰塞坝稳定性和溃决形式的性质判断是非常重要的。堰塞湖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采取工程措施(如在堰塞坝顶部开挖明渠)提前泄流,逐步降低水位,减小风险。但是由于堰塞湖的规模非常大,小的是50万方以上,一般是100、200万方,大的还有上千万方,那么火的体积要在短期内处理难度非常大,而道路不通重型机械上不去又进一步加大了工程处置难度。这种情况下,在工程处置的同时,就一定要做好预防风险的预案。一边进行监测,随时观察堰塞湖水情变化和堰塞体的稳定状况;一边预估下游危险区,制定应急撤离和避险预案。一旦发生溃决,及时报警,启动应急预案,避免溃决洪水可能产生的重大灾害和人员伤亡,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灾后重建总是问题
  对于灾后重建问题,做规划之前需要定量确定服务对象,要有序恢复受难群众生活秩序,同时具体落实各项救援措施,确定安置对象包括规模,比如说根据受难群众(家庭完整性、民族属性),还有居住区地质构造及其他人居环境安全背景,居住区生态环境承载力等,制定安置对象认定标准,依据有关国家法规,制定安置对象分类认定标准。
  制定具体安置措施,包括资金使用、移民奖惩措施等。移民是一个长期而艰巨复杂的二作,要以先进的和谐理念和科学发展观来考虑。
  灾后重建后,要考虑灾后恢复自救方案制定与落实,引导和推动受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尽快恢复灾区的正常生活与生产秩序,其中包括恢复灾区管理组织体系特别是基层组织的恢复。
  
  预警与建筑设防
  地震发生过程之中如果可以做好早期预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灾难扩大化。因为地震预报的难度,地震预警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发生地震后的前儿秒钟信息,是可以预估地震能够造成的损失。以此次汶川大地震为例,从震中映秀传播到北川有一次比较大的能量释放,然后到达青川又有一次比较火的能量释放,前后跨度200多公里,耗时100多秒。若事先建立预警系统,地震扩散过程中,及时提醒其他地方利用10秒钟人躲出20、30米没有问题,而且离地震越远做准备的时间更长。青川离震中200公里左右,其间可以做不少事情,有些损害是可以避免的。
  地震危险性评估也是预警系统的一部分。即根据历史上发生地震,再通过地表变形的测量,是能够推断某个地方地震可能性有多大,超过6级、7级、8级地震概率多少。地球科学可以对这个地方做一个非常好的评估。如果地震危险性不大,就可适当把房产建在这个地方,如果有一定危险性,也可以很好地对建筑进行设防。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