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法生造像碑初拓本简释:杨氏造像碑拓本
 

法生造像碑初拓本简释:杨氏造像碑拓本

发布时间:2018-12-27 04:18:08 影响了:

  [摘要]法生造像碑初拓本由冯国瑞收藏,发现于麦积山石窟第127窟,上面的“大魏”等文字是极其珍贵的文物资料,为麦积山石窟的分期断代提供了依据;周围的名人题跋,对于考证造像碑亦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法生造像碑初拓本;名人题跋;冯国瑞
  [中图分类号]K87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4-0016-03
  
  法生造像碑初拓本为蝉翼拓,纵1.79米,横0.73米。先由冯国瑞先生个人收藏,于1953年捐赠给麦积山文管所保存。
  冯国瑞(1901~1963),字仲翔,曾任兰州大学中文系主任、兰州图书馆特藏部主任、甘肃省政府文化教育委员等,为陇上文化名人、知名学者。冯先生早年就读于东北大学,后考入北平清华学校国学研究所(清华大学文学院),师承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国学大师。他博学多才,在文学、历史、考古、训诂、书法、诗词等研究领域都有开创性成果。他第一个实地考察、考证、挖掘、研究并推介有“东方雕塑馆”之称的麦积山石窟,为麦积山石窟艺术的弘扬做出了开拓性贡献。1940年,冯先生自重庆归故里,潜心研究地方文献,发现了许多麦积山研究的相关资料。1941年,他亲赴麦积山实地勘察,写成《麦积山石窟志》,刊印后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关注。随后又多次上麦积山考察,绘出其平面图和维修保护纲要,写成《调查麦积山石窟报告书》,上报甘肃省政府,要求保护麦积山石窟,修复栈道。1948年,在冯先生倡议下,地方人士联合成立了天水麦积山石窟建修保管委员会。1953年7月,中央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吴作人、王朝闻、常任侠等一行14人来天水考察麦积山石窟,冯国瑞先生以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身份陪同,攀崖考察53天。1960年,冯国瑞先生将家中珍藏文物捐赠给麦积山文管所。1961年3月4日,麦积山石窟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于麦积山石窟的保护与宣传,冯国瑞先生功不可没。
  法生造像碑是1953年8月中央勘察团在麦积山石窟考察时,于西崖第12层的龛架之间第126窟中发现的。原石为北魏景明年间洛阳沙弥法生刻于麦积山,记述了洛阳刘姓沙弥法生在麦积山开窟造像之事。
  此碑为一块残碑,其中右下角残断。单面刻碑,上有一字排开的个莲花瓣浅佛龛,每龛高8厘米,宽5厘米,深1厘米,内凿浮雕坐佛各一身,其中五佛左端一身残缺;佛像面目已模糊不清。无碑题下刻碑文,已残缺。字迹共12行,满行12字。其中“大魏”依稀可见。残文如下:
  
  大魏(夫)(洪)(愿)□□□□□
  复□言四照而□□□□□□□
  □ 定若水月物感□□□□□□□
  □ □(根)□(而)教获利尘□□□□
  七息范□罗真容虽替□□□
  化又沙弥法生俗姓刘洛阳□(人)
  也自慨进不值释迦初晖退□
  蒙慈氏三会两宜中闲逢兹季
  运黍荷缯未宁报贫�然出□(苦)
  有由非善不济故肆力加功于
  麦积崖造龛一所屈请良匠积
  □(念)□(始)□(就)□(藉)□(此)
  □□叩愿帝祚
  
  据冯国瑞考证,此法生与在洛阳龙门古阳洞内为孝文帝并北海王母子造像的法生是同一人(古阳洞有“景明四年十一月一日比丘法生造像”题记)。时间应为景明至熙平年间(500~518),是麦积山时间最早的碑碣。这块碑碣对麦积山石窟的分期断代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冯国瑞收藏的拓片,为我们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后经装裱,纵42厘米,横38厘米。在碑拓下部是冯国瑞所录原文及考跋,周围有郭沫若、吴作人、马衡、谢国桢、叶恭绰、丁希农、邓宝珊等名人题跋。
  冯国瑞题跋:
  
  此石在一九五三年八月中央勘察团工作时,于西崖12层窟中所访得。第13层平列共有4窟,此石在126窟中。横直均12字,一角残损,上有五佛。首行“大魏”下几字模糊不清,不敢断定年代。考洛阳龙门古阳洞有景明四年《比丘法生造像记》,系法生与孝文帝并北海王母子所造。洞中尚有北海王祥为母子平安造弥勒像记、北海太子妃高为亡孙造像记,俱为太和景明间高太妃母权极盛时所营建。法生系原祥母子所供养之比丘。祥系文帝诸弟子中最荣宠,传载:王美姿容、贪害公、私xx,以蒸高丽婢被禁死,累及母妻。此石“沙弥法生俗姓刘,洛阳人也”,正即其人。在祥被诛后,法生西来麦积造龛祈昌帝祚,实为避祸,迥非孝文皇帝专心于三宝,北海母子崇信于二京,妙演之际,屡叨末筵云云之夸张盛况,文中失事傍徨之意,情见乎词。至造此窟时期,迟亦不能过正始、永平之间。传载元祥死后至永平元年十月,有诏复北海王封,法生自可东归矣。文中“肆力加功麦积崖”云云。今于栈道通后见十一、十二两层造像壁画皆北魏作风,未经后代改饰。所谓“屈请良匠”,出于洛阳高手亦有可能。又于文中“真容虽替”一语,可证明法生以前洞窟创始年代尚远,如梁《高僧传》载,西秦高僧玄高、昙弘、玄绍等在麦积山讲译,至有僧徒三百众之说。籍此更有实证《高僧传》“积”字从草;此石“麦积”,字皆从山,于意为胜,其中别构之字,亦与六朝碑版同,审为魏石无疑。
  一九五三年国庆节天水冯国瑞跋于北京(钤白文印一方)
  
  郭沫若题跋:
  
  麦积山石窟之发现,为中国美术史增添了宝贵资料。窟为“良将”所造成,惜未着其姓名耳。一九五三年十月题魏石造像记后记。由仲翔发现于麦积山。
  郭沫若(钤朱印一方)
  
  郭沫若,1892年生于四川乐山。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社会活动家。曾赴日本留学,后弃医从文。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
  吴作人题跋:
  
  北魏法生造龛碑之发见,为此次勘察石窟工作中收获之一。虽不能明确认定何为法生所造,但与在第115号窟造像须弥座上所发现墨迹“景明三年”之百余字发愿文、与北周庾信为李允信为亡父造龛铭之重要等齐。
  吴作人 一九五三北京(钤白文印一方)。
  
  吴作人 (1908~1997) ,安徽泾县人。美术教育学家,擅长油画、中国画,1926年入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系。1927~1930年初,先后就读于上海艺术大学、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及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并参加南国革新运动。早年攻素描、油画,功力深厚;晚年后专攻国画。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务长、副院长、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马衡题跋:
  
  仲翔尊兄,于天水麦积山仿得魏沙门法生造龛记,文12行,行12字,阙右下角30许字,详加考释,魏洛阳龙门,有景明四年比丘法生为孝文帝并北海王母子造像证为一人;并引《梁高僧传》所载西秦高僧玄高、昙弘等在麦积山讲授翻译经之事,证文中“真容虽替”之语,谓麦积山造窟不始于魏。疑北海王元祥被诛后,法生西来造龛,皆精确不易之论。文有“进不值释迦初晖,退不蒙慈氏三会,两宜中间,逢兹季运黍荷,缁末冥报贫�”之语,虽“两宜中间”不得其解,而玩其大意,盖不胜感慨系之,“绘”疑“缁”之别体。《龙龛手鉴》于“缁”下收“缁”字,此又变“�”为“�”,皆六朝别字也。四行第三字似“根”非“缘”,质之仲翔,以为何如?
  一九五三年十月马衡 (钤朱白印一方)
  
  马衡,浙江鄞县人,字叔平,金石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他毕生致力于金石学的研究,上承清代乾嘉学派的训诂考据传统,又注重对文物发掘考古的现场考察,主持过燕下都遗址的发掘,对中国考古学由金石考证向田野发掘过渡有促进之功,遂使其学术水平领先于时代,被誉为“ 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前驱 ”。其主要著作有《中国金石学概要》、《凡将斋金石丛稿》等。
  谢国桢题跋:
  
  甘凉旧垠,当永嘉之乱,内收暴政之�削,外披各族之入侵,人民流离,南北迁徙,以耕以织,奠定斯邦。自尔以来,迄乎唐宋,或隶祖国之怀抱,或挺崎雄居于陇右,以不屈之精神,历百祀而不磨;文人学士 迹于此,揽其清风,绘其芳藻,容纳天竺西域之才气,荟萃汉唐奇伟之菁英,乃蔚为河西之文化。仲翔学长精研邢张之学术,博通斯毛之真理,董理甘凉之旧迹,阐明麦积炳灵之宗风,足与大同、龙门而媲美。发扬祖国文化优良传统。此吾辈后生之责也。仲翔迂道津门,下榻南开,连床共话,快慰平生,出示墨本,爰不黍而为之记。
  一九五三年十月二十六日同学弟谢国桢识(钤白、朱印各一方)
  
  谢国桢(1901~1982),我国著名的明清史专家及版本、目录学专家。从青少年时代起,就致力研究明末清初的历史。年轻时便写出《清开国史料考》,著录已知和未见清开国史料约230种,后来研究清开国史所使用的资料,很少越出该书范围。其后编纂的《北京图书馆善本丛书》第一集,收录明代边防史乘12种,也是颇受研究者重视的目录学著述。影响最大的还是《增订晚明史籍考》,为研究明清史必不可少的参考书。新中国成立后,谢国桢陆续完成了《明清笔记谈丛》、《明清笔记稗乘所见录》、《江浙访书记》等论著。
  叶恭绰题跋:
  
  麦积石窟,沉霾千载,仅于《庾子山文集》中仿佛其形象。今度政府派人实地考察,真相始露于世。此石刻殆为仅存之物。缘此土石质,往往属沙土构成,易遭风化。云冈即仅得二石,亦奇例也。仲翔发见而考订之,为绩甚伟。法生与元祥之关系,诚如仲翔及马叔平所论。余昔有元祥墓志原石,其文及极简,殆有难言之隐。南北朝政治纷乱,记载失实,其不令终者,碑志或且讳之。而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元祥之过恶。是否如史之所载,亦正难言也。此刻年代末由考实,但仲翔所考,不中不远。文中“二宜”,余意即“二仪”,六朝人同音通假,例证甚多,不待赘论。仲翔束装待发,匆促题此;他日有暇,当再为祥考也。
  一九五三年十月二十九日 叶恭绰(钤白、朱印各一方)
  
  叶恭绰(1881~1968),浙江余姚人,早年致力于交通事业,1951年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同年7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1952年5月任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委员。一生对诗文、考古、书画、文物鉴赏无不精通。搜藏历代文物,品类颇广,至为丰富,为保存国宝不遗余力。主要著作有《遐庵诗》、《遐庵词》、《遐庵谈艺录》、《遐庵汇稿》、《交通救国论》、《历代藏经考略》、《梁代陵墓考》、《矩园馀墨》、《叶恭绰书画选集》、《叶恭绰画集》等。
  丁希农题跋:
  
  一九五五年元月丁希农敬睹(钤白文印一方)
  
  丁希农(1891~1978),山东日照人,近现代书法家。甘肃省文史馆馆员。世家出身,先宗丁伯才是清末著名文字学家,因能承家学艺,乃工钟鼎文与隶书,尤精篆刻,亦擅山水墨戏。
  邓宝珊题跋:
  
  拓片及诸家题跋文字,都是珍贵文物资料。
  邓宝珊(钤白文印一方)
  
  邓宝珊(1894~1968),原名邓瑜,甘肃天水人。爱国将领,国民党军陆军上将,辛亥革命时,参加新疆伊犁起义。1917年后,在陕西任靖国军第四路营长、团长、副总司令。1924年,参加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任第二军旅长、师长。1926年后,任国民联军援陕前敌副总指挥、国民联军驻陕副总司令、国民党陕西绥靖公署驻甘肃行署主任、代理甘肃省主席、杨虎城部新编第一军军长等职。1949年1月起义,和傅作义一起促成了绥远起义。建国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甘肃省省长、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届民革中央副主席和全国政协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
  法生造像碑初拓本,有极高的考古价值,为麦积山石窟的分期断代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例证。尤其是周围的题跋,更是不可多得的资料,为麦积山石窟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张锦绣.麦积山石窟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2]麦积山文物保管所编.麦积山石窟资料汇编》(初集)[M].天水麦积山文物保管所印,1980.
  [3]冯国瑞.麦积山石窟志(石印本)[M].陇南丛书编印社,1941.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