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英汉两种歧义结构句的对比分析] 英汉语言对比分析
 

[英汉两种歧义结构句的对比分析] 英汉语言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19-01-13 16:04:55 影响了:

  摘 要:本文简单对比了英汉歧义结构中完全结构歧义和准结构歧义的特点,并分别列举了几种典型的句子结构,分析了造成歧义的原因。指出由于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在相同的结构中,英语比汉语易产生歧义。
  关键词:完全结构歧义 准结构歧义 定心结构 辖域
  
  著名语言学家Layons(1977:213)在“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Linguistics”中给歧义下了这样的定义:“Ambiguity may be either of the distribution classification of the elements or of the constituent structure,or of both together.”我国语言学家吕淑湘(1984)也曾阐述:“歧义的产生,或者是由于同一片段可以分析成几种结构,或者是由于这个片段中有一个多义成分。”由此,我们可以断定歧义是具有一个以上意义的语言形式。正是由于这个特点,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歧义的修辞和语用功能,有意识地使用含糊语言,以达到风趣幽默的效果,因此歧义被广泛运用在文学作品、广告中。然而歧义也可以引起人们的误解从而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歧义是应该避免的。本文就英汉语中一些典型的歧义结构进行分析对比,以便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运用语言,发挥歧义的积极作用,消除歧义的负面影响。
  秦洪林等(1991:26)把英语的句子歧义分为四类:1)完全句法歧义 2)准句法歧义3)完全词汇歧义4)词汇、句法歧义。我们都知道,造成歧义的原因是多样的,一般来说可分为语音歧义、语用歧义和语法歧义等。而语法歧义又可分为词汇歧义和结构歧义。俞东明(1997)则把由1)层次不同2)语法关系不明3)语义关系不明而引起的歧义称为结构歧义。因此,我们可以把由层次结构不同而导致的歧义称为完全结构歧义,把由语法关系或语义关系不同而引起的歧义称为准句法歧义。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英汉结构歧义中的一些典型句型。
  
  一、完全歧义结构
  
  此类歧义句的显著特点是,由于句子内部各成分之间可以有不同的分析组合,从而导致句子歧义。
  1. 多项定心结构中的歧义
  1)small business man
  2) 漂亮的职员的母亲
  定心结构是指由一个名词性中心语和一个或几个修饰语构成的语言结构。英汉中这种结构分为两类:前置修饰语和后置修饰语。汉语中后置修饰语不常见,因此我们先分析英汉中由前置修饰语引起的歧义,如上面的句1)和2)。
  句1)和句2)的结构可用抽象公式[adj+N1+N]来表示。由于句中adj(如small,漂亮的)既可修饰另一修饰语N1,也可两者一起作用于中心语N(如man,母亲)。即当一个修饰语同时修饰两个词时,句子结构产生歧义。所以句1)和2)可分别有以下组合:
  1a)(small)(business man)
  1b)(small business) (man)
  2a) (漂亮的)(职员的母亲)
  2b) (漂亮的职员)的母亲
  下面来看英语中由后置修饰语引起的歧义:
  3)You’ll meet the man carrying a heavy box tomorrow.
  由于carrying a heavy box 在句中既可修饰you,也可作为man的后置定语,此句可有如下两种组合:
  3a) (You’ll meet the man) carrying a heavy box.
  3b) (You’ll meet) the man carrying a heavy box.
  由于汉语中名词性中心语的附加修饰成分的位置通常是前置的,所以不会引起歧义。如:
  4)我给你说说(他做的)事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adj+N1+N]结构中,由于句子成份之间的不同组合,英汉语中多项名词修饰语的前置,都可能引起句子歧义。英语中前后置现象十分普遍,而汉语中后置情况不多。这正体现了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的特点。在英语中,当介词词组、关系分句、同位语分句、较长的分词结构作名词修饰语时,为了保持句子平衡,一般后置。这虽符合英语句子重形合的特点,但也违反了逻辑思维的自然顺序,所以易产生歧义。
  2. N(施动者)+V+O+PP
  5)I left Mary wit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er problem.
  6) 他在汽车上看见了孩子。
  句5)由于介词短语wit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er problem在句子中既可作状语修饰I left Mary,也可作定语修饰Mary,致使句子产生以下两种释义:
  5a) (I left Mary) (wit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er problem)
  5b) (I left) (Mary wit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er problem)
  同样句6)中由于介词词组“在汽车上”即可表示施动者所在的处所,也可表示受动者所在的处所,从而使句6)有以下几种解释:
  6a)他在汽车上看见了孩子,孩子不在汽车上。
  6b)他在汽车上看见了孩子,孩子在汽车上。
  6c)他在汽车上看见了孩子,双方都在汽车上。
  由此可见,英汉语中由于介词词组在句中可修饰不同的成份,从而导致句子的歧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完全结构歧义是由于句子中的某个特定的成分在句子中可以修饰或限制不同的词
  语,从而使句子有不同的分析组合。这种结构歧义句用直接成份分析法就能清晰地展现句子结构体的层次关系。
  
  二、准歧义结构
  
  准结构歧义是指句子成份不能作不同的组合,但由于内部的逻辑关系而有不同的释义。即有的句子具有相同的表层结构,却有不同的深层结构。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直接成份分析法可以清楚地表现句子之间的线性序列上的结构关系,却不能提供有关结构体内各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各单位的作用和功能等方面的信息。因此,要展现准结构歧义句句子内部潜在的间接的联系,必须运用乔姆斯基的深层理论来揭示其内在的语法关系和抽象的句法结构。
  1. N’s+N2
  7)a man’s robbery
  8) 母亲的回忆
  句7)和8)的结构对等,8)中的结构助词“的”起着句7)中所有格的作用。句7)中的robbery是动作性的名词。从形式上看,7)和8)都是由修饰语和中心语两部分构成的名词短语,但从逻辑语义上看,这两句都含有主动和被动的意义。也就是中心语和修饰语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动作和动作对象的双重关系。因此两句各有如下释义:
  7a)a man who robs
  7b)a man who is robbed
  8a) 回忆母亲(孩子对母亲的回忆)被动关系
  8b)母亲回忆(母亲对人或事的回忆)主动关系
  2. NP+of+NP
  9)the love of mother
  10) 对于母亲的爱
  此种句型产生的歧义的原因和句7)、8)基本相同。句10)中的“对于”与9)中的of大致相当,只是修饰词与中心语之间的语序正好相反,且10)中“对于”有明确的受事的作用,一般不会产生歧义。而9)中的of除受施还有施事的功能,也就是说of左右的两个NP之间,同时兼有顺序动宾和逆顺主谓的语义条件,因此句9)有如下解释:
  9a)Children love mother.
  9b)Mother loves children.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得出:NP+of+NP句式中英语产生歧义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汉语。这主要是因为汉语这类短语,除了因受语义的制约而不致被理解为主动意义外,汉语中一般都通过介词“对于”引进修饰语,而一旦使用了“对(于)”,修饰语作为动作的受事也就有了形式上的标志(王菊泉、宋福常,1988)。如:
  i)对母亲的爱,永远不会改变。
  ii)对于他的回答,我有不同看法。
  3. 英语中全称量词和部分量词的位置关系引起语义辖域的歧义。
  沈家煊教授在《词序与辖域――英汉比较》中有如下一例:
  10)A linguistic knows every dialect in this area.
  11)有一个语言家懂得这个地区的每一种语言
  句10)中由于全称量词“every”和部分量词“a”的位置关系,从而导致语义辖域内的歧义。句10)有如下解释:
  10a)某一个语言学家懂得所有的方言
  10b)每种方言都有一个语言学家懂得。
  而相对应的汉语句子11)却只有10b)一种解释。这是因为汉语位于句首的部分量词“有一”的语义辖域要大于英语位于句首的“a”。汉语的“有一”在语义上辖域右边的“每”(语义辖域与词序一致)。“有一”虽然并不表示已知的确定的事物,却能表示“同一事”或“某一事物”,跟英语“a”充当主语成份主要表示“不同的事物”相比,“有一”的有定性的程度来得高(沈家煊,1985)。所以当部分量词位于全称量语词之左而且居于句首时,英语句子产生歧义,而汉语句子表一种意思。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汉英结构歧义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而在另一方面却有较大差别,这分别是由于各自的语言特点所决定的。
  1. 英语句子结构重形合,因此许多歧义句都是由于不符合自然的逻辑思维顺序而导致的。如多项定心结构中的后置现象。而且许多修饰既具有施事的作用也具有受事的作用,如在NP+of+NP结构中,汉语歧义的机率要远远小于英语。相对来说,汉语句子结构重意合,句子无形态变化,只靠语序和虚词来表达各种语法关系,动作的先后顺序与语序对称,即先发生的事先说,后发生的事后说(吕淑湘,1979:85)。所以对同一结构,汉语歧义的情况较少。
  2. 汉语中逻辑词语的左右顺序基本上跟这些语词的语义辖域相一致,而英语则往往不一致。也就是说,汉语句子中位于左边的逻辑语词的辖域一般大于位于右边的逻辑语词,改变逻辑语词在汉语句子中的相对位置,也就改变了它的辖域。而英语则缺乏这种关系,所以易产生歧义。
  
  参考文献:
  [1]Lyons,J. 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Linguistics[M]. London:University Printing House,Cambridge,1977.
  [2]吕淑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吕淑湘.歧义类例[J].中国语文,1984,(5).
  [4]秦洪林,贾德霖.英语歧义研究[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
  [5]沈家煊.词序与辖域――英汉比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1).
  [6]王菊泉,宋福常.英汉被动意义名词性短语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4).
  [7]俞东明.语法歧义与语用模糊对比研究[J].外国语,1997,(6).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