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历史教学核心期刊【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历史教学核心期刊【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发布时间:2019-01-13 16:37:43 影响了:

  摘要:教学是一种由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一直以传授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强调历史知识的灌输与接受,忽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体验和作用。因此,正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成为一条重要的教学定则。
  关键词:中学历史 主体作用 教学定则
  教学是一种由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一直以传授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强调历史知识的灌输与接受,忽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体验和作用。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把学生看成是“简单的知识容器”想把知识向往杯子里倒水一样灌给他们。其实恰恰相反,大多数学生是在求知和探究动机的驱使下,通过主动选择和自主发现获得知识的。由此可见,正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成为一条重要的教学定则。那么,中学历史教学应如何正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现代教学理论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同时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决定着教学的思想政治方向,也决定着教学的进度和质量;教师既要考虑自己教什么和怎样教,还要明确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历史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领路人。实践证明,教师一自身的学识、思想、品德、能力、修养等素质,可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产生自然地影响力。此外,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是开启学生主体作用闸门的钥匙。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一面在传播知识,同时也在间接地介绍自己的思维方法,介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思维的火花由此点燃。
  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时发挥主体作用的前提。在传统思想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只重教师教,忽视学生学,把课堂教学只当成由教师操纵下的一个关闭系统,压抑了学生的个性窒息了。由教师传播知识转变成既重知识传授又重能力培养的全面育人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探求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作为历史教师,除了经常性的专业知识学习外,还应悉心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增强教改意识,不断汲取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经验,并在教学工作中认真实践。
  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教学过程不仅要通过教学内容的讲授,使学生形成一定思想观念,获得一定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接受、加工、储存信息的有效手段。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虚荣系是否具有主动性,能否对输入信息进行有效地接受、储存、提取,无不涉及到学习方法,因此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无疑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保证他们在教学过程重的主体地位。
  中学历史教材范围广,头绪多,内容繁而杂,时空跨度大。学生对历史课的反映是学时容易记时难,真正理解更困难。死记硬背成为大多数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所以教师备课时既要备教法,同时还应备学法,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努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阅读历史教科书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途径。因此,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对于学生至关重要,教师要教给他们阅读的步骤和方法。第一步,粗读全册课文,以了解一册书的梗概和内容结构,以及这一阶段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第二步,精读章节内容,在重点处做上记号,以掌握各章节的重点。第三步编写提纲细目,以掌握子目下的内容结构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第四步,思考回答问题,以巩固阅读所得。
  记忆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功之一,针对学生不会记、记不住,可以交给他们方法。有的教师经过积极探索总结出十种学习历史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十种方法是:以行会意记忆法、纵向联想记忆法、横向联想记忆法、相似联想记忆法、相反联想记忆法、历史特征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区分正误记忆法、视听读写协同记忆法、朗读背诵记忆法。
  1.充分激发学生掌握科学学法的积极性的兴趣
  充分激发学生掌握科学学法的积极性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求。为此,教师要大力进行掌握方法重要性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生之计,于己受用无穷。
  2.学法指导要力求新颖、有趣
  针对学生在掌握方法上的畏难情绪,学法指导要力求新颖、有趣,注意从一种学法的多方面、多角度去启发诱导,并根据学生的反映不断改进方法,是学生经常处于兴奋状态。
  3.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
  学生掌握学法的过程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到了一定的阶段,教师应引导他们认真回顾、总结自己的学法,加以概括、抽象,一帮助他们深化、提高,从中找出规律性东西。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而且能使学生知道怎样学习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从而自觉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培养学生一定的质疑能力
  学生在学校时不是单纯被动的接受教师给予的知识。学生对教师输入的信息是通过自己的大脑进行再加工,经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想象,然后将获得的知识存入自己的大脑记忆区,变为主体的财富。因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质疑能力,使各类学生思维都呈现积极状态,对于学生的主体作用十分重要。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思维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即在理解某一事物、概念或规律时,可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思考。这就决定了质疑方法的多样性,如比较法、假设法、因果法、探源法等,都是质疑活动中常见的基本方法。学生质疑活动开始大多是简单的由疑而问,不能有意识运用质疑方法去解决问题。为了使学生质疑活动积极而深入的进行,教师应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质疑设问,从中帮助他们掌握质疑的基本方法。培养质疑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是任何问题都能激发学生的是我的,要避免过于简单的学生已知的问题,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具有一定思维力度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教师不仅要自己提出问题,还要启发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质疑,往往提出问题比解答很难,学生能提出问题不仅是积极思维的表现,也是积极思维的结果;学生提出问题后,一般不要急于回答,以免造成其是我的惰性和抑制其思维的产生,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点拨,注意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善于分析问题的素质,使课堂上形成一种师生共同探讨的气氛和习惯;要了解各类学生考虑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学生思考问题时容易出现偏颇或错误的规律,这样教师启发生疑、鼓励质疑、引导解疑才更有针对性,才能在培养质疑能力的过程中使不同类别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体现,都有所提高。
  此外,在整个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比如学生自身的素质以及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等诸多方面。再加上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否形成合力密切合作取长补短认真执行以上几点内容都会影响或制约学生主体作用的正常发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