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本科【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实现零距离就业】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本科【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实现零距离就业】

发布时间:2019-01-17 03:42:55 影响了:

   [摘要]: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高职教学不仅要传授理论和技能知识,更要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高职毕业生才具备就业竞争力。本文从职业能力的含义、职业能力培养的侧重点以及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入手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职业能力 任务驱动 岗位模拟
  目前全国高职院校正在积极进行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事件的起因我理解有两点:一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数逻辑思维能力差一些而形象思维能力更强一些,二是我们在校培养学生时往往只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造成了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只会“操作”而不会“工作”,无法达到“零距离就业”的职业能力目标。
  一、职业能力概述
  何谓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活动的多种能力的结合,它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能力,它是基本生存能力,是劳动者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方法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它是基本发展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社会能力是能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社会行为能力,它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它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特别是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其中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因其对职业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促进职业生计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被称为“关键能力”。关键能力与纯粹的专业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没有直接的联系,但与完成职业所需要的专业任务密切相关。关键能力的关键在于劳动者应能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善于进行交流合作,从而能积极应对变化多端的世界,不断或重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这对从业人员未来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我们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侧重点
  过去我们经常召集毕业生座谈或交流,他们常有这样的感受:刚参加工作时,面对交给的工作任务,常常感到不知从何下手,但又觉得对任务中的知识或技术问题心里明白,在学校学过。从这些感受中我们得到一个信息,传统学科课程体系给了他们知识,应该说是很多知识,但我们没有多的给他们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完成职业工作任务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他们是通过在工作实践中“摸爬滚打”才逐渐成长起来的。另一种现象也说明这样的问题,如在学校担任重要角色的学生干部为什么企业愿意要?为什么这些学生成长得相对快一些?又为什么在学校中成绩不错、也“听话”的学生其发展却不如某些成绩比他差的学生?结论是“方法”即关键能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相对差的学生用“方法关键能力”解决了自己如何学习的问题,有过“干部经历”的人利用浅薄的“方法关键能力”较快较好地学会了工作。
  在培养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的同时,侧重点是培养他们的关键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方法关键能力。
  三、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1.改革教学目标,适应高职院校职业特色
  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大专院校的地方在于它的职业性。高职院校办学的成功与否主要看就业率的高低,而就业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所以我们的培养目标应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专门化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一定要跟上学院的发展步伐,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改革教学目标,适应高职院校的职业特色。
  就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而言,教学目标不是单纯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技能,而是在技能掌握的同时教会学生利用技能进行工作的能力,必要时还要进行本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我们不是培养只会玩设计与制作的人,而是培养会工作的人,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老师必须明白这一点,要在日常的技能教学中注意渗透各种能力的培养。
  2.改革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紧贴职业需求
  基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应体现出实用性,教学内容要紧贴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如果脱离了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势必造成教学和社会的脱节,培养出的学生不适应社会的工作需求,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教授社会和企业急需的知识和技能。
  很多电脑设计类教材都注重知识点和操作过程的详解,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但是很多时候这些技能是和实际工作中的任务脱节的,造成了很多毕业生工作后才知道自己原来还有那么多知识没接触过,在工作中还要进行大量的基本知识补充,工作上手慢,竞争力不强。所以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全部依赖这些教材和大纲,要注意教学内容的补充,要让学生不但掌握技能,更要掌握如何应用这些技能进行工作,要考虑到学生在用这些技能进行工作时还需要哪些辅助的知识,尽量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工作所需知识。
  3.改革教学模式,使得教学资源建设与职业环境的要求一致
  把课堂、实训基地和工作室整合为统一的教学平台,理论和设计项目相结合,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体现教学职业化和人性化。
  笔者所在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近年来课程教学校内均在“教学做一体化工作室”中进行,引入企业真实的项目,做中教,做中学,实现教学做合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当前高职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都非常重视学生设计技能的培养,为此根据课程内容的性质不同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适宜采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操作技能大幅度提高,但是教师却很少考虑采用适当教学方法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1)采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当今教育界都在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教学时给学生设定一个目标或任务,要求学生利用各种资源独立完成,教师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适当指导,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笔者在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电脑效果图制作》课程的教学时,首先创设电脑效果图的制作情境,唤醒学生参与;接着设置电脑效果图的制作任务,调动学生参与;第三在“教学做一体化工作室”中进行电脑效果图制作训练,强化学生参与;第四让学生互评总结作品,拓展学生参与。此教学方法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学习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采用模拟岗位训练法,提高学生岗位工作能力
  高职学生一毕业就要工作,很多毕业生在走入工作岗位后却发现自己不会工作、不适应工作环境,造成很多困惑和焦虑,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可能是角色转换时心理上的不适应,也可能是知识水平不足不能胜任工作,从而对工作产生恐惧,很长时间不能进入工作状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校期间培养学生适应工作的能力,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工作岗位环境,让学生在模拟工作情景中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在学习中学会工作,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
  笔者依然以《电脑效果图制作》课程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教师创设效果图设计与制作的模拟环境,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分别扮演甲方用户代表、乙方项目经理、设计师、绘图员等,学生通过完成所扮角色相应的工作,来熟悉工作流程和方法;也可让学生扮演一个设计团队的各种角色来熟悉设计环境,如前台接待员――接活儿,与甲方用户代表洽谈设计业务,明确设计任务,设计要求;设计师――建模、赋材质与灯光、置摄像机、渲染与输出、后期美化与修饰等;业务员――外出与各行各业沟通,联系相关的设计业务。等等,通过对各种角色的扮演训练,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
  (3)创设问题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分析问题、理清思路从而解决问题呢?很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学生遇到问题就会很恐惧,害怕自己解决不了问题,没有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自己没有经过这方面的训练。教学中适时营造“疑”与“思”的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创造思维的心靡,是培养学生工作能力的重要方法。
  如在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对设计出的作品如何调整版式、如何调整色偏、如何在不同软件中调用各种图片格式的文档、如何后期打印输出等。教师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改革课程考核方法,健全评价与反馈机制
  课程考核是课程教学的标竿和指挥棒,考核指引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以考核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和内容,成绩评价公开、公平、公正,实施“过程教育”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围绕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教学评价。
  如笔者从教的《电脑效果图制作》课程的考核成绩按“平时成绩(20%)+单项设计成绩(40%)+综合设计成绩(40%)”的比例综合评定该门课程总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作业、实验实训报告等;单项设计成绩包括:单项任务的设计图、设计说明书、答辩情况等;综合设计包括:综合任务的设计图、设计说明书、答辩情况等。
  课程评价从行业评价和学生评价两方面进行,课程的授课质量一方面来自于学生的就业质量,另一方面来自于就业单位的行家和行业指导委员会的专家,他们共同对课程质量进行控制与管理,共同提出课程质量的评价标准,让课程设置更贴近于市场,让高职教育更科学合理。
  四、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们不但要传授理论和技能知识,更要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我们要不断创新理念、创新方法,使教学紧贴企业的职业要求,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作者,让高职毕业生更有实力,更具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艳玲,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新动向[J].成人高等教育,2005,(3).
  [2]黄育云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3]潘绍来.TAFE关键能力培养目标的研究[J].职教论坛,2006.(2).
  [4]蒋乃平.课程目标与综合职业能力[J].教育与职业,1999.(1).
  [5]徐朔.“关键能力”培养理念在德国的起源和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6.(6).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