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略论]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略论]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发布时间:2019-01-17 03:56:02 影响了:

  摘要:微博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博极强的渗透力和吸引力对青年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遭遇到新的挑战。如何积极应对这一挑战,如何利用微博并有效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成了我们研究和探讨的新课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微博的含义、特点与功能,提出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思想导向、交流互动和信息共享的功能,并提出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微博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途径
  
  微博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作为时代宠儿的微博具有网络融合时代的典型特征,它打通了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的界限,并借助自身强大的传播优势蓬勃开展起来。微博受青年人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微博以电脑为服务器、以手机为平台,把每个手机用户用无线的手机连在一起,它具备4A(Anytime,Anywhere,Anyone,Anything)的元素,成为一种流动的互联网装置。
  微博走进了青年人的生活,并成为影响其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微博极强的渗透力和吸引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应对微博的挑战并有效地发挥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成了我们研究和探讨的新课题。我们应该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途径,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微博的含义、特点与功能
  (一)微博的含义
  微博(Micro-blogging,Microlog)是一种基于web2.0的迷你型博客,用户可以通过登录网站、手机短信(SMS)、IM软件(如MSN、QQ、飞信等)和外部API接口等多种途径及时更新并公开发布博客,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集成化和开放化,允许任何人阅读或者只能由用户选择的群组阅读。微博发布的消息一般文字比较短小、内容比较简洁。
  (二)微博的特点
  微博与博客相比较,在功能上与博客类似,用于记录生活、交流互动;在形式上较博客短小,有字符数的限制;在技术上较博客先进,用户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布消息。
  1.短小性
  字数的限制决定了微博内容的短小性。例如新浪微博容量为140个汉字,人民网微博为140个字,网易163字,腾讯200字,搜狐500字。字数多少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但反映了微博短小的特点。清华大学的金兼斌教授认为,微博短小精悍、信息量密集的特点,契合今日人们快节奏、快餐化的生活特点。
  2.随意性
  微博内容的短小性决定了其随意性,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编辑信息,抒发自己的感情,可以随意发一个表情或是上传一幅图片。微博不仅支持用户传播文字、图片等内容,还支持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人们利用时间碎片提交的信息保证了微博内容的丰富性。
  3.即时性
  与其他传播方式相比,微博的传播速度更快,关注的人更多,时效性更强。因为微博融合了网络、手机以及IM软件等多样化的信息发布途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网络或手机,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布信息。
  4.互动性
  微博的互动性源自微博信息的开放性,微博主发布的信息能即时更新至关注者的首页,无需对方主动访问。一键转发功能,可以将信息瞬间分享给更多的用户,从而增强了博客的互动性。现代人面临各种压力,表面忙碌充实,内心却感到空虚,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手机短信点对点的传播,人们思想上会顾虑很多,不会轻易与朋友或家人倾诉,而微博点对面的传播,则打消了人们的思想包袱,即便无人回复,也能使内心的情感得到宣泄。
  (三)微博的功能
  作为一种分享与交流的平台,微博更注重随意性和时效性。它的魅力主要集中在群聊功能和跨平台数据交互功能,随着3G时代的到来,微博即将刮起一场新的跨平台交互风暴。
  1.核心功能:即时信息的发布与获取
  对于微博用户来说,它们既是微博信息的发布者,同时又是信息的接收者;对于发布信息的渠道来说,微博并不是唯一的渠道,论坛、贴吧、博客等都可以发布信息,但微博与其它渠道相比,优点在于其便捷性和交互性。微博用户可以使用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和所感上传到微博。传统的信息渠道不能提供即时信息共享,往往无法有效满足用户的需求,微博的传播速度则使它的价值凸显出来,此外微博的交互性能够使用户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筛选出对自己有价值的内容,这也是微博得以发展的最重要原因。
  2.延伸功能:人际网络的构建与维护
  在微博上,人际网络的构建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既有的人际网络在微博网站上的延续,即网络用户之间的好友关系是在使用微博之前就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双方可能就是同事、同学或者家人、朋友,微博只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继续交流和沟通的空间;二是基于共享信息在网络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关注――被关注”关系,即用户之间以信息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关系,一方有展示信息的欲望,另一方有索取信息的需求,双方出现不同程度的互动。微博对人际网络的构建与维护功能即是其延伸功能。
  3.附加功能:多样化的网络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为满足用户对网络应用的多层次需求,提升用户的尝试体验效果,更多应用软件的接入,使微博的附加功能陆续被开发出来,为微博的功能拓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微博凭借自身的特点和功能,开创了更符合现代人生存特性的“碎片化沟通时代”,将互联网带来的话语快乐推向了极至。
  二、微博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当微博走进青少年的生活,其强大的渗透力和吸引力,将对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而青少年的思想还不成熟,容易受到各种思潮和观念的影响,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遭遇到微博的挑战。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预见性的挑战
  多元文化的传播、碰撞和交融,不可避免地会使一些无聊、低俗的观念充斥到校园文化当中,而微博的即时性、开放性特点又使得这些思想的传播飞速蔓延,各种合法或非法、健康或非健康的信息迅速地进入人们的视野,社会不能实施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给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青少年不再单纯地接受教育者事先设计好的主流思想和先进文化的教育和熏陶,而是以他们自己的是非观判断和选择自己认同的答案。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有预见性,只有这样才能明确特定的教育对象、内容和方法等。因此,如何应对信息开放并将其带来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是摆在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大挑战。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载体的挑战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日益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也日益多样化。依托于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也早已在过去较为单薄的课堂教育和有限的课外活动的基础上拓展了新的内容,如网络交流(BBS、网上论坛、网络聊天、网络电话等)、数字通信(短信、E-mail、电子杂志等)、网络课程及其资源开发及主题网站、网页规划建设与相关链接等。但是由于起步较晚,许多校园网站的建设速度迟缓,发挥不了应有的价值,不能满足青少年对网络的需要,更满足不了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需求。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没有来得及反应时,微博的发展已经促使其成为新的载体。因此,如何利用微博建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格调健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挑战。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方法的挑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主要有:说理引导法、实践锻炼法、熏陶感染法、比较鉴别法、自我教育法以及心理咨询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材料对教育对象集中、持续、高强度地传播含有特定内容的信息,以促进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发生转变。然而,随着微博的出现,信息的传播逐步脱离政府、学校、教师及家长的控制。不良社会现象及无聊低俗信息的传播引起青少年思想上的烦恼与困惑,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有效地开展。因此,如何利用微博探索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也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的挑战
  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往往处于信息优势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比较容易树立威信,得到学生的认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息优势逐步地丧失,尤其是微博的出现,青少年通过微博方便快捷地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却开始面临信息劣势的境地,经常遭遇尴尬的局面,因为他们越来越不知道青少年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越来越不知道如何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了。青少年说的新名词和新鲜事自己闻所未闻,而自己所讲授的东西他们早已知道,或者不感兴趣。因此,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也成为微博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新挑战。
  三、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究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外在体现和集中表露,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能的发挥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贵在与时俱进。只有充分利用微博这个新型信息交流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思想导向功能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价值、目标和行为导向方面。思想导向功能则是依托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微博凭借自身独特的特点和功能凸显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微博即时性的特点,将学生感兴趣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发布到微博空间,促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即时性;还可以利用微博的开放性、随意性特点,将自己在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观点,通过简单凝练而富有哲理的文字形式发布到微博空间,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二)交流互动功能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灌输式”教育,渠道单一、方法单调,青少年学生很难接受,因此收效甚微。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的发展,师生交流有了更多更广的渠道,如手机短信、E-mail、QQ、博客等,但是这种交流互动基本上还是“点对点”的传播,青少年会因有所顾虑而不愿意表露内心的真实想法,但是利用微博,青年人却愿意大胆、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微博的即时通讯功能,能够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并将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通过微博及时把握青少年的思想状况、心理需求,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三)信息共享功能
  微博网站提供的一键转发功能,可以将信息瞬间分享给更多的用户,使得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信息共享的功能。网络中信息资源极为丰富,更新速度快,微博的出现提高了网络即时信息的传播速度,思想政治教育刚好可以利用微博这一网络工具,精挑细选出青少年感兴趣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多媒体学习资料,既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贫乏、资源有限的限制,又打破了“井底之蛙”的困境,发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引导青少年思想和行为的进步。
  四、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途径
  (一)正确认识微博,发挥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将微博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抑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引领青少年的思想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有关部门应进行广泛的网络调查研究,了解青少年的思想动态及需求,建立自己的微博阵地,扩大其影响力,增强其吸引力。正确认识微博,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只有正确地认识微博,才能更好地利用它。在利用微博的过程中,注意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任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理论上都是有效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更新思想观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总是以思想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为先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步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想观念的更新,唯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微博有传统网络媒体不可替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但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与实际工作结合,发挥其所应有的功能。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的培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各级教育部门不但要成立专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构,还要培训一大批专门人才,使他们成为具备心理学知识、能利用微博与青少年进行平等交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与青少年开展良性互动,及时发现问题,对表现出来的思想动态及时疏导,从而使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三)科学管理微博,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依据微博的不同特点,对微博实行科学的管理。如微博信息发布的字数有数量限制,我们就利用超媒体链接的形式来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过微博发布热点新闻、政策的网络地址链接,提供学习资料网站等,实现信息、知识的共享。针对热门话题发起讨论,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政治理论的自觉性。微博这一新的网络多媒体形式其独有的功能和特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转变为动态,从空洞乏味转变为生动活泼。同时,即时通讯功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随时随地开展,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覆盖面,从而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运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我们要以科学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途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晓茹.传播学视域中的微博研究[J].当代传播,2010,(2).
  [2]孙卫华,张庆永.微博客传播形态解析[J].传媒观察,2008,(10).
  [3]百度百科名片――微博.
  [4]刘扬.微博客:自媒体时代的话语快乐[J].今传媒,2010,(1).
  [5]余娉.什么是微博[J].世界博览,2010,(4).
  [6]曾福泉.微博客:唠叨精神照耀下的生活碎片[N].中国青年报,2009-7-21.
  [7]周旋.论微博客的新媒体特征[J].新闻传播,2010,(3).
  [8]何志勇.微博的传播优势与发展前景[J].河南科技,2010,(2).
  [9]喻国明.微博价值:核心功能、延伸功能与附加功能[J].新闻与写作,2010(3).
  [10]刘扬.微博客:自媒体时代的话语快乐[J].今传媒,2010,(1).
  [11]张婷婷,史亲风.博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初探[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7,12.
  [12]吴满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13]李辽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综述[J].求实,2005,(1).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